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人类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日趋受到重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是一个定量表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指标,强调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共同发展,整体提高.本文对南昌市十五期间城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作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南昌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良好,并根据南昌实际情况就如何协调两者关系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南昌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分析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人类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日趋受到重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是一个定量表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指标,强调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共同发展,整体提高.本文对南昌市十五期间城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作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南昌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良好,并根据南昌实际情况就如何协调两者关系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新形势之下,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影响,各类经济形式层出不穷,其中也包含工业类型的经济产业。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一直以来都存在一定的冲突性,尤其是在一些工业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其环境污染问题更加严重。对此,如何有效的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应用新形势下提高对环境的保护,应用环境的保护实现基层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本文详细分析基于环境保护下基层经济良性循环发展,希望可以为今后相关工作提供理论性帮助。  相似文献   

4.
环境问题从本质上讲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问题的解决最终取决于经济和环境两者关系的有效互动。供给侧改革作为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对新时期的环境保护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环境保护应该紧紧依托供给侧改革的窗口机遇期,把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提升环境治理水平和治理体系,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经济发展带来了环境问题,却又增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环境问题的解决,又创造了经济持续发展的条件。因此经济与环境是可以同步发展的。日本在处理经济与环保关系时的经验教训,有不少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日本是一个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败国跃升为西方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但伴随而来的是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特别是能源消耗增大,重化学联合工业的形成和扩大导致了  相似文献   

6.
一、认识问题认识问题的关键,是对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和经济发展之间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认识不够。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必须协调发展,这是一个战略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也只有在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中去解决。发展经济建设免不了要产生污染,如果以先污染后治理,或者牺牲环境  相似文献   

7.
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从来就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经济的发展往往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的施行,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的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环境保护工作也成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瓶颈。因此,如何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找到一些真正可以促进二者之间共生的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主要是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现状出发,说明目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的问题,研究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共生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日本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历程,从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在经济发展中科学研究与环境保护的投资比例,经济发展与城市型环境问题及发展经济的同时制定环境法规、强调环境管理、重视污染治理、加强环保科研等几个方面论证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说明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对立统一是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9.
环境问题是当代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只掌握经济发展的规律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生态发展的规律,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寻求协调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最佳方法。只有解决这些问  相似文献   

10.
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在改造自然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使得社会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迅猛发展,给社会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但是这种掠夺式的改造自然却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极大地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以我们很有必要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这是我们目前面临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文章通过分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和内涵,总结出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针对环境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可持续发展是未来的发展大趋势。传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谋求经济发展的模式并不适用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也不适应我国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要求。基于此,有关人员要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一定的认识,把握两者的关联性,结合早期城镇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提出科学合适的解决策略,进而保证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效果。本文主要分析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2.
环境问题是由人类经济活动过度或失当引起的,其实质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冲突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思考和分析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将进一步廓清对这条道路的认识,从而自觉地在实践中探索发展环保新道路.  相似文献   

13.
环境保护是造福当代、泽及子孙的大事。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改善生态环境。特别是把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这表明党中央已把加强环境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全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在发展中保护环境,改善环境,通过保护环境来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经济=绿色经济 “我们不再说环境与经济,直接就叫绿色经济。绿色经济是我们现在与未来发展的方向。做好企业,对股东负责,这其中都需要贯彻环保的要求。我们现在要探讨的是,安大略省能为新技术创新、环境保护做些什么,我们希望通过国际贸易、技术合作与交流,让海外的朋友了解我们对保护环境所做的努力。应对经济发展带来环境恶化的挑战对于我们的社区发展以及子孙后代来说都是很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低碳经济成为必然趋势。而环境保护成为低碳经济的最终目标,建筑节能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也是社会各阶层的最真切需求。本文主要针对低碳经济的特点,深入探讨低碳经济下绿色建筑与环境保护的相关要点。  相似文献   

16.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部门开展的一项重要环节,为生态环境保护部门提供精准数据,用以指导企业、工厂、相关部门环保改建,突出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成果可以利用环境监测结果予以反映,是监督低碳经济成果的重要途径。文章简要论述了低碳经济、环境监测及环境保护,分析了低碳经济背景下环境监测及保护的要求,探讨了环境保护与环境监测之间的关联性,及对环境保护的影响,提出了低碳经济背景下环境监测及环境保护策略,为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是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生态环境保护部门需要落实的重点工作。绿色发展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要改革完善相关制度,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各地实践表明,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是可以实现"双赢"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能够倒逼经济向更加清洁、节约的方式转变,从而有效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坚定信心,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就一定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8.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的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入世后的中国,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同在。风险与成绩共存。环境保护工作在新形势下如何应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本文从科学认识环保工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创新管理机制体制和提升执行能力、建设生态文明三个方面论述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及环保对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了。在我国过去经济高速发展的发展模式下,不注重保护环境,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使得我国环境遭受到了大面积的深度破坏,长久下来使得我国产生了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态势。在我国进行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已成为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最需要注意的问题,这也是新时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就生态环境保护进行深入的讨论,探索出新时期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经济发展对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多,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最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环境工程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环境工程技术和环境工程研究内容等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到环境工程对于环境保护所带来的积极作用。下面本文就通过对环境工程和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的了解,从而探讨环境工程对经济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