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污染水源水的基本特征是含有少量的有机物且水质受到了氨氮污染.此种水源水使用常规工艺进行处理效果往往难以令人满意,处理后的水质很多情况下达不到国家制定的饮用水标准.本文在对我国目前的微污染水源水质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目前使用的各种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希望为微污染水源水处理工作更好的进行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农村水环境状况日益恶化,饮用水水源受到严重威胁,供水水源出现不同程度的微污染,农村微污染水源水的污染指标以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为主.由于农村供水的特殊性,需要研究适合村镇供水实际的微污染原水处理技术,文章重点分析了目前常用的微污染原水净化的技术,从中提出适合农村微污染水源水处理的技术方案.文章经过分析认为,采用强化混凝和强化过滤,吸附预处理和生物预处理是适合农村微污染水源水处理的技术;深度处理通常不适合农村供水.  相似文献   

3.
中国许多地区的饮用水水源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威胁着人们的饮水安全。对微污染水源水的净化技术成为一项需要迫切解决的课题。论文介绍了中国水资源污染现状以及微污染水中的新型微量有机污染物。分析了中国微污染水源水的特点,介绍了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技术,如生物预处理、化学氧化预处理、活性炭吸附、膜过滤、光催化氧化等技术的作用原理,研究与应用。分析了这些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中国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国大部分自来水厂仍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传统工艺作为饮用水处理工艺,这对处理较清洁原水是有效的,但对于被污染的原水,处理效果很不理想。针对目前水源水质污染状况,本文对微污染水源水采用生物预处理+常规工艺+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组合工艺进行了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5.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该文介绍了微污染水源水深度处理技术、生物预处理的技术和应用。评述了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深度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微污染水源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饮用水源水微污染问题,论述了国内外微污染水源水深度处理技术的新进展,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不少地区饮用水水源水质日益恶化,水质净化面临新的问题。通过对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的分析,阐明了微污染水处理的基本理论,探讨了强化传统处理工艺、预处理技术、深化处理技术的作用效果与机理,展望了我国饮用水源水处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陶有生  熊新民 《福建环境》2000,17(2):20-20,38
通过对1998年第10号台风期间厦门市金山自来水厂水源水微污染的研究,提出了控制水质污染、改善水质质量的应急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9.
饮用水源微污染现状及其深度处理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论述了当前饮用水源中微污染状况 则性治理策略,简要介绍了几种最新微污染深度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
微污染水源水的加氯法应急预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预处理在特殊情况下难以处理微污染水源水,本文介绍了加氯法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实验研究结果,经处理后的水达到了源水供给要求,提出了加氯法作为一种应急预处理和生物预处理相结合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微污染水源水生物处理中硝酸盐氮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中试系统和大型工程 ,探讨了微污染水源水生物处理工艺中硝酸盐氮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 ,微污染水源水生物处理工艺中硝酸盐氮的增加是氨氮生物硝化的结果 ;处理系统启动中硝酸盐氮变化率的变化反映了两类硝化细菌在生长速率和转化能力上的协调关系以及生物膜的成熟过程 ,启动结束时硝酸盐氮变化率趋于 1.0 0 ;稳定运行阶段各工况下处理系统硝酸盐氮变化率均在 1.0 0附近 ;水源水中少量的有机氮和亚硝酸盐氮对氨氮硝化过程无明显影响。硝酸盐氮变化率是描述微污染水源水生物处理系统氨氮硝化状况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2.
微污染水脱氮除磷工艺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及城市供水水源污染问题,人们越来越关注微污染水的治理研究问题,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已无法满足微污染水的处理要求。"曝气生物滤池-生物脱氮滤池-双层除磷滤池"工艺,是一种投资小处理率高的生物处理技术,能很好地解决微污染水脱氮除磷问题,使处理后的出水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水体标准。  相似文献   

13.
李桂兰  马涛 《内蒙古环境科学》2011,(10):143-144,152
微污染水中的微污染物质给公众健康带来较大危害,而传统净水工艺又不能有效去除这些物质。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用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净化工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主要针对微污染水源水的常规处理、生物预处理和深度处理工艺进行了一定组合设计分析。  相似文献   

14.
实验以取自浙江湖州有机微污染水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PAC,PFS,PAFC,KAl(SO4)2及FeCl3等常用混凝剂对该有机微污染水的CODM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PAC为处理该有机微污染水的最佳混凝剂,最佳投加量为30 mg/L。同时还研究了加载磁粉对有机微污染水混凝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加载磁粉粒径为45μm,投加量为30 mg/L时,同一原水的CODMn去除率从常规混凝的39.3%提高到45.6%,且加载磁粉后大大缩短了混凝沉淀时间,符合微污染水源的应急处理要求,最佳投放顺序为:“磁粉+PAC+PAM”。  相似文献   

15.
为检验臭氧预氧化在北方地区的效果,结合东北地区某微污染水源做出了分析和探索,发现臭氧氧化对净水处理效果良好。并全面阐述了微污染水源采用臭氧预氧化技术后带来的效果,可用于脱色除臭、控制氯化消毒副产物、去除藻类和藻毒素、助凝和助滤、初步去除或转化污染物,为相关的工程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硅藻土过滤技术用于给水处理上的功能与特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认为硅藻土过滤及其改进技术能有效适用于中小型水厂生产需求,且对微污染水源和突发污染状况也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为了保证社会的正常用水和安全用水,就需要对现有的水资源进行有效的处理。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对于水资源的品质的要求的逐步提升,就对水体处理的技术要求有了更高的标准,只有不断创新现有的水体处理技术,才能够保证水资源的质量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与此同时,通过人工湿地技术在微污染水体处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升微污染水体的质量。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本文中,将具体的对人工湿地技术在微污染水体处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水的微污染治理与城市供水水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亮 《环境保护》1997,(1):15-16
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的下降使城市饮用水供水安全受到威胁。本文针对我国城市供水水源微污染现状,介绍了常用的微污染的治理方法。并对水源保护、饮用水处理技术、饮用水水质安全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保证城市供水安全的措施,对城市安全供水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微污染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饮用水水源微污染日益严重,给传统的饮用水处理工艺提出新的挑战.本文阐述了饮用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强化传统处理工艺、预处理技术、深度处理技术及应用,并给出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0.
通过试验探讨了不同滤料介质组成的生物滤柱对湘江微污染水源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生物过滤具有良好的去浊性能,浊度的去除是传统吸附截留和生物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生物过滤可有效去除微污染水源中的有机物,NH+4-N,总铁和Mn2+,提高饮用水生物稳定性。颗粒活性炭-石英砂双层滤料组合要优于石英砂单层滤料和无烟煤-石英砂双层滤料,加氯水反冲洗不利于生物滤池的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