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雾霾为标志不断恶化的大气污染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导致部分居民因空气污染而萌生迁出所在城市的意愿。基于自行设计的关于保定市城市居民生态环境态度、雾霾认知和雾霾治理信心和迁出意愿等内容的调查问卷,研究了城市居民关于生态环境态度、雾霾认知和雾霾治理信心对因雾霾而萌生迁出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居民的年龄对迁出意愿有显著性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态环境态度和雾霾防护行为对迁出意愿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城市居民的雾霾治理信心对迁出意愿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城市居民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雾霾基本认知、雾霾成因认知、雾霾危害认知和雾霾治理措施接受程度对迁出意愿没有显著性影响。在城市形象建设及雾霾治理的过程中,政府应加大雾霾治理政策的宣传力度,增强民众的雾霾治理信心,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雾霾天气成了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冬季常见的天气现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通过对雾霾天气时空气成分的研究以及雾霾天气形成原因的分析,可知雾霾的主要成分有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雾霾的成因不仅仅是人为的因素,它还与自然因素有关.另外针对雾霾的特点列出了一些雾霾天人体的防护措施和治理雾霾的一些方法.希望可以给现已生活在雾霾天气下,且深受雾霾迫害的人们带来一点儿帮助.同时能够起到警醒环保意识差的人来共同治理和防治雾霾.  相似文献   

3.
我国雾霾成因及防控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近年来我国雾霾频发的现象,通过对我国雾霾现状、污染物来源分析,阐明雾霾成因及危害,并从监测、评价、控制等角度阐述我国雾霾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4.
南京雾霾天气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雾霾天气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的城市气象灾害,城市雾霾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对雾霾的治理也有多方面的举措。2013年12月江苏地区出现的雾霾事件是现阶段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南京此次雾霾事件的回顾,从雾霾溯源、南京的应对及评述两个方面入手。对人们关注的这一热议话题进行探讨,总结出应对雾霾的一些经验和有力举措,以提供应对城市雾霾事件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雾霾问题的频发,涉及到多种因素,关系到公民的环境权和政府的政策创新。依托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理论解读雾霾现象,雾霾问题已然成为公共政策问题,界定雾霾作为公共政策问题具有关联性、主观性、人为性等特征。雾霾公共政策问题的科学构建步骤为问题的感知、问题的搜索、问题的界定、问题的陈述、问题的论证、误差的诊断及完善议程是应注意的问题。雾霾作为公共政策问题构建以及相关政策议程的建立与完善,可以为雾霾问题的研究提供不同的角度,为各级政府制定相关公共政策提供样本。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近期我国大部分地区雾霾天气成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静风、逆温天气、能源结构、机动车数量的增加、城市建设和秸秆焚烧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成因。应积极探讨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减小雾霾天气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7.
正雾霾之害,人人感同身受。可也有权威媒体总结出几大好处:让中国人更团结、更平等、更清醒、更幽默、长知识,归为一点,雾霾之中有机遇。拿雾霾门诊来说,把其他科室的专家整合进来,是就手的事,何况雾霾已是日常现象,还不是短期能了结的事。医院搞雾霾门诊,既搞活医院业务,也于民有利,可谓目光敏锐,行动迅速。雾霾到底怎么来的?专业的,不专业的,七嘴八舌,  相似文献   

8.
雾霾已经占据了我国大部分城市,东北地区的情况也日渐严重。每周的雾霾天气,大约占到3天,尤其是重工业地区,一年中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天气是雾霾天气。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生活环境,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极大。因此,我国针对雾霾天气,出台的政策和措施,就是为了减轻雾霾状况。雾霾的产生和人们的生产有着很大的关系,特别是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是雾霾产生的源头。因此,为了控制和治理雾霾,首先要改变现有的产业结构和城市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环境逐渐恶化,城市工业发展、道路交通发达,使得多地雾霾情况严重。雾霾的出现一方面反映出了空气污染程度,另一方面也为人们的健康带来威胁。雾霾治理是近年来环境治理中的重点内容,基于生态文明的雾霾治理能够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出发,基于此在本文中对生态文明视野下的雾霾治理进行深入探讨,希望相关的研究能够为雾霾治理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寻西安雾霾气溶胶典型生消扩散特征,对2019年最后一场雾霾(简称末场雾霾)开展了高分辨WRF-Chem(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coupled to Chemistry)模拟,并结合环境监测站监测数据、以及特殊观测数据(西安理工大学气象站、粒谱仪、太阳光度计观测等),对末场雾霾发生发展的气象条件与气溶胶条件进行了综合诊断,研究结果如下:①通过与观测数据对比表明,模式较好地再现了雾霾生命史(发生于12月20—25日,于23日上午发展为重度霾).②四川北部是此次雾霾的发源地,在雾霾形成初期,沿着低矮地势存在一条输送通道(青川县-康县-徽县-两当县-秦岭西部低矮地形与青藏高原东部山脉之间的豁口-宝鸡-西安).③特殊的地形使得西安易于滋养雾霾,而较大尺度的秦岭山脉并不能完全阻挡西安雾霾的形成与扩散.④通过对比2019年首、末两场雾霾,揭示了两场雾霾气溶胶的共性特征:雾霾天气背景下,PM2.5的组份以有机碳为主(接近或突破40 μg·kg-1);偏北风是西安雾霾消散的关键因子(底层持续6 m·s-1以上的平均风速,即可以吹散雾霾),雾霾消散时先从底层开始消散.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雾霾天气大范围的侵袭侵袭我国,许多城市都不同程度的受到雾霾的影响。本文分析了雾霾天气出现的原因,雾霾天气的危害,雾霾天气的治理与预防。  相似文献   

12.
《环境工程》2015,(9):92-95
当今雾霾现象的频繁出现关系到公民的环境权、政府的政策创新等系列问题。众所周知,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以整个社会实际境况为依托,科学构建的公共政策对于解决社会中某些层面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理论去解析当今雾霾现象,分析雾霾问题上升为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如何科学构建雾霾公共政策问题、雾霾公共政策议程如何建立与完善,通过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理论角度解析雾霾现象,可以为各级政府的环保公共政策制订提供参考样本。  相似文献   

13.
通过从雾霾天气的概念和成因入手,分析雾霾预警对室外有氧运动人群运动损伤的影响,通过分析在雾霾预警下室外有氧运动人群吸入有害颗粒物的情况,确定雾霾预警对室外有氧运动人群呼吸系统的影响,依据皮肤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和雾霾对皮肤的影响,确定雾霾预警对室外有氧运动人群表皮系统的影响,通过分析雾霾预警对室外有氧运动人群身体免疫系统的影响方式,实现雾霾预警对室外有氧运动人群免疫系统影响分析,从而实现雾霾预警对室外有氧运动人群运动损伤的影响研究,为制订合理的运动计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雾霾问题已经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引起了全社会高度关注.针对雾霾治理难题,政府作为唯一的治理主体已经不足以及时解决由此带来的社会负效应,通过公众参与、简政放权实现社会协同治理势在必行.从社会协同治理理论出发,分析了我国雾霾治理存在的问题,构建了我国雾霾治理的社会协同治理模型,并提出优化我国雾霾治理政策的建议,以期寻求雾霾治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针对近年来我国雾霾频发的现象,本文选取有代表性的雾霾研究文献,从雾霾的定义、危害、成分及形成机理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雾霾的治理提供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环境保护》2015,43(3)
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雾霾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全面、客观地考核政府治霾效果.文章针对我国雾霾污染和治理现状,构建了政府雾霾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4项一级指标和12项二级指标,涵盖治霾资金运用的合规性、政府预期目标的完成情况和公众在雾霾治理中的参与度等;最后提出保障政府雾霾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实施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贾康 《环境保护》2013,(20):32-34
目前,政府管理部门对雾霾问题高度重视,但在治理雾霾的进程中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悖论与困境。经济发展是造成雾霾的要因,治理雾霾需要运用财政政策,通过税收改革、财政支出与补贴等措施共同推进空气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18.
雾霾灾害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使得民众不得不对其加以认识和了解.通过问卷的方式对南京居民的雾霾风险认知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南京居民对雾霾风险的认知程度并不高.主要表现在:居民无法区分PM2.5与雾霾之间的确切差异;居民的雾霾成因认知存在偏差;但居民对雾霾后果及其主体责任的认知较为清晰.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居民通过佩戴口罩、改变饮食、调整户外活动和进行健康支付等一系列行为方式来防止自雾霾的侵害,居民表现出较高的防霾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雾霾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全面、客观地考核政府治霾效果。文章针对我国雾霾污染和治理现状,构建了政府雾霾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4项一级指标和12项二级指标,涵盖治霾资金运用的合规性、政府预期目标的完成情况和公众在雾霾治理中的参与度等;最后提出保障政府雾霾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实施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雾霾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要点之研究做出了进一步探究,对广东地区出现雾霾的重要原因、雾霾天气的影响、综合防治要点之研究给出了指导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