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以本溪典型区域为研究区,以高分辨率卫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利用不同波段的组合图像,借助eCognition软件,对地表地物光谱特征和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建立卫星遥感分析成果信息库。基于不同时相分类结果的变化检测,以及对研究区水体污染、矿区复垦、耕地变化、林地变化等的分析,定量分析了研究区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此项研究工作为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规划、建设和管理,特别是对土地利用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有用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本论文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技术,对宁武县余庄乡小煤矿的热红外影像TM11单波段进行密度分割得出热异常区域增强效果图,然后利用TM4、5进行波段运算合成植被覆盖灰度图像,与密度分割后的热红外影像图进行叠加分析,再与DLG的地质岩层数据以及小煤窑分布区域进行叠加分析对宁武煤田余庄乡的小煤矿煤层自燃区进行定位和判断,划定煤层自燃区。  相似文献   

3.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在白衣庵滑坡调查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Quickbird-2卫星遥感数据对白依庵滑坡进行了调查研究。首先选取321和432波段进行彩色合成,并且与pan波段进行了分辨率融合,对融合后的图像进行正射校正作为遥感解译底图。从遥感影像上提取了白依庵滑坡的各要素,进行了稳定性评价和危害性分析,并提出了防治措施建议。根据研究结果可知,在现阶段利用Quickbird-2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进行滑坡研究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实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渭干-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是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具有典型干旱特征的绿洲。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土壤盐渍化严重破坏了国民经济的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平衡,所以对干旱区盐渍化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采用研究区的2001年8月6日遥感图像进行K-L和K-T变换,经过一系列波段结合.我们得到TM3、KL3、KT2波段结合是盐碱地信息提取的最佳波段结合;然后把研究区的等高线矢量图转换成DEM立体图,以及分类结果和DEM之间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立体图的凹区和分类图的盐碱地基本重合在一起,从而我们得到导致该地区的盐渍化问题的自然和人文因素中,地形因素是占在主导地位的。  相似文献   

5.
基于遥感信息获取技术,以上海南汇东滩为例,建立了海岸带生态环境基础质量遥感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生态环境遥感评价模型增加海洋专家打分权重进行改进,并开发海岸带生态环境评价的信息管理工具,实现了研究区生态环境遥感多个年份的定量评价,分析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原因,为构建更好的海岸带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从而更好地管理海岸带资源...  相似文献   

6.
遥感方法应用于湖泊富营养化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海林  何报寅 《上海环境科学》2003,22(12):1030-1033
利用武汉东湖各子湖多年可靠的地面监测资料和1999年9月Landsat—7的TM各波段的卫星遥感数据,建立了各子湖的营养状态指数与TM各波段图像上灰度值之间的关系模型:一元线性模型、多元回归模型。运用这些模型对武汉各湖泊进行富营养化评价。同时基于地面监测资料,用日本学者相崎守弘提出的修正富营养化指数法对武汉主要湖泊的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武汉湖泊多处于中富营养状态,遥感评价结果与地面监测结果基本一致。指出利用遥感方法进行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监测评价是可行的、有效的、利用该方法可进行大范围的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评价。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0年Landsat TM图像和2004年中巴资源2号卫星(CBERS-2)遥感图像为基本数据源,利用遥感与GIS技术对山东省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监测,建立了山东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数据库.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对山东省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0-2004年间山东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基本稳定,并呈现好转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X821 X8262(X) 103日闷4海南生态环境现状评价与变化分析/马荣华(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南京大学一2(X)1,37(3)一269一274 环图N一7 以1987年海南植被类型分布图、1988年海南省土壤侵蚀图和1卯8年的们竹遥感资料为信息源,综合GIS参与监督分类及目视判读的方法,以GIS为工具提取生态因子信息并按景观生态类型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对比。并以海南西部部分地区为例,进行了海南西部土地沙化/土地退化研究。结果表明海南生态环境质量由中部向外依次降低,森林生态环境好,部分园林和农田生态环境质量较差,土地沙化/土…  相似文献   

9.
以5.12地震后四川省青川县为研究区域,以该区域CBERS-02 CCD数据及DEM数据为基础数据,结合国内外滑坡遥感识别数据处理方法,通过九个特征指标(CBERS-02 CCD五个波段、亮度、绿度、湿度及坡度)组合对青川县进行滑坡识别。首先经过镶嵌裁剪得到研究区影像图,用1、2、3波段合成真彩色图像,对该区域遥感影像滤波增强处理,减少图像斑点,改善图像质量,同时应用穗帽变换生成研究区的亮度、绿度、湿度指标;然后结合地震滑坡分布的地质地貌、构造岩性、形状纹理特点,对九个特征指标进行最大似然法监督分类;最后利用青川县的现场调查资料,对该滑坡识别结果进行了验证,同时结合滑坡发生的机理对滑坡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区域的滑坡分布具有以下特点:1)分布范围广泛,且河谷两岸较多;2)地震产生的滑坡大多发生在坡度40°~50°、海拔700~1 100 m的山坡上。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中巴卫星进行滑坡识别的分类精度为76.4676%,Kappa系数为0.7130,抽取初步识别的96个滑坡进行野外校验,正确率为89%。证明中巴卫星适应于山区地震滑坡的识别。  相似文献   

10.
张琪 《环境科技》2007,20(4):61-63
以苏州市戚浦塘疏浚工程生态调查为例,分别解译分辨率30 m和2.5 m的遥感图像,对比分析解译结果,量化研究了不同分辨率的解译数据对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和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在区域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中的应用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以1993、2000、2006和2013年4期遥感影像为主体数据源,选取山西省翼城县为实验区,利用遥感和GIS的技术手段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价。为了更好地体现和突出图像中的纹理特征,满足矿区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解译精度的要求,在HIS小波融合的基础上,通过选取每个像元的特征向量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将获得的主成分作为高频系数融合规则权重来对原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将结果应用于生态环境要素提取和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中。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标准差与信息熵最大,均值适中,在抑制光谱信息扭曲和提高图像清晰度等评价参数上优于其他方法;与1993年相比较,2013年高植被覆盖度区域减少了9 240.87 hm2,中度植被覆盖区域增加了14 036.44 hm2,中度、强度和极强土壤侵蚀面积分别增加了2 955.2、4 850.9和278.43 hm2;实验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由37.5上升到40.7,2013年又下降到了33.1,表明了20年间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出先改善后恶化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生态脆弱性表现最明显的国家之一。安宁河流域地处中国西南山地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的腹心地带,是长江流域重要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该流域由于自然环境的复杂性、脆弱性和长期大规模的不合理人为干扰,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着该流域乃至四川、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该研究采用"3S"技术和PSR模型,应用多平台、多时相遥感图像,结合实地调查,建立了安宁河流域生态环境背景数据库,形成了一套科学实用的研究区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支持向量机模型对研究区生态脆弱性进行了客观评价。该研究对保障安宁河流域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山地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的生态脆弱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滇池水体中透明度的遥感定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利用滇池 1999年 4月 14日陆地卫星TM数据与准同步全湖面监测资料 ,对滇池全湖水体透明度与不同波段遥感值的关系进行了关联度分析 ,并据此建立了TM图像遥感透明度水质模型 ,该模型被成功地应用于滇池水体透明度的遥感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岫岩地区环境变化卫星遥感监控系统的典型研究中采用的CBERS-1数据,对图像数据的质量、图像信息的处理方法和专业应用潜力进行评价,评估不同波段数据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采用遥感技术,对位于农牧交错带的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蔡木山乡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生态环境效应进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运用Arcview3.3地信息系统软件对研究区2000年、2010年的遥感影像进行解译,获取土地利用现状及动态变化数据,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对该乡十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得出蔡木山乡土地利用变化的幅度、速度和程度等信息,就该乡的实际情况进行生态环境效应分析,以便针对实际,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流域地表生态信息的卫星遥感图像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福建省九龙江流域为例,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遥感-GIS工具软件,探讨利用多源卫星遥感影像获取流域地表环境信息的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列举卫星遥感可获取的流域地表生态环境专题信息。重点分析利用遥感-GIS界定流域范围的方法、流域地表覆盖状况和植被覆盖密度的卫星遥感影像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环境遥感     
X872《X)103186流域地表生态信息的卫星遥感图像处理技术/林桂兰(厦门市环境信息中心)户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一2(X)l,14(2)一22一25环图X一6 以福建省九龙江流域为例,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遥感一GIS工具软件,探讨利用多源卫星遥感影像获取流域地表环境信息的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列举卫星遥感可获取的流域地表生态环境专题信息。重点分析利用遥感一GIS界定流域范围的方法、流域地表覆盖状况和植被覆盖密度的卫星遥感影像处理方法。图3表1参7X872(X〕103187滇池水体中总悬浮物含量的遥感定量模型/赵碧云…(云南省环科所)//环境科学与技术…  相似文献   

18.
以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以云南省陆良县为研究对象,利用ENVI4.8对陆良县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进行图像预处理以及最佳波段组合,运用监督分类中的平行六面体分类、最小距离分类、马氏距离分类以及最大似然分类等四种分类方法,对地物信息进行提取,并对其分类精度进行评价。最后发现,波段146组合适合陆良县的地物提取。在分类方法中,最大似然法分类的总体精度及Kappa系数均高于其他三种分类。  相似文献   

19.
利用河北省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00—2010)遥感调查与评估项目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计算河北省2010年省级生物丰度和植被覆盖指数归一化系数,并对各县市的归一化系数进行分析和研究,绘制2010年河北省生物丰度和植被覆盖指数等级图,清晰反映出全省的区域分布特征,为河北省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本文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由遥感技术来实施,信息的分析和应用由GIS软件来完成.采用SPOT卫星遥感图像和哈尔滨市城区航空正射影像等遥感数据源判读,建立了哈尔滨市市区各种类型生态用地地理信息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市区松浦镇及太阳岛对改善哈市城区人口最密集区域的生态环境贡献率很大,且各类湿地遍布全镇,不宜于城市大规模开发,此区生态用地是哈市重点保护性区域.市区生态环境最脆弱的乡镇为平房区平新镇、动力区朝阳乡,这是哈市未来远郊荒漠化防治的重点乡镇.城区中心区仅以绿地指标衡量属中等偏低水平,必需利用现有大小河流及铁路逐步形成内环森林绿化带与外环森林绿化带,并在何家沟、马家沟和西河沟两岸大面积植树造林.市区生态等级评价注重生态系统复合效应,并以鸟的栖息密度值来衡量,给出了作者独创的评价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