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城市污泥低温干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污泥产量和堆存量巨大,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污泥含水率高,要使污泥得到有效处理,必须先将污泥干化。总结了污泥低温干化特性的研究概况,重点阐述了包括污泥太阳能干化技术、污泥热泵干化技术、污泥低温真空脱水干化技术、污泥低温射流干化技术以及烟气余热干化技术在内的污泥低温干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污泥低温干化技术的优缺点,并介绍了污泥低温干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污泥处理与处置问题是世界性难题,而无论采取何种处置方式,污泥的脱水干化都是其必要前提。对现有的污泥脱水干化技术进行了研究,分别介绍了污泥浓缩技术、脱水技术和干化技术,详细阐述了其各自的现有技术手段、达到的干化效果和研究进展。并指出物理化学调理联合机械脱水是目前主流的脱水技术,而热干化是最为成熟的干化技术。重点描述了目前工程上应用比较多的工艺技术,以及污泥的脱水干化对于污泥农用、燃料化、焚烧和填埋等处理处置方式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地域性的三种污泥干化工艺的经济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城市污水排放量的增多和成分的复杂化,污泥处理已成为污水处理厂面临的最大难题。脱水污泥含水率高,不利于后续的处理与再利用。污泥热干化可将污泥含水率降至10%~40%,但该过程耗能大,会大幅增加污泥处理成本,不利于污泥处理技术的推广应用。以拉萨、上海、重庆为例,分别对带式干化、热泵-太阳能干化、热泵-太阳能-蓄热干化3种污泥干化工艺的经济性进行分析,阐明了不同干化方式的适用特点,为相变蓄热技术在污泥干化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东莞市新建的36座污水处理厂面临的污泥处理处置问题,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污泥处理的三个主要环节(即污泥脱水、污泥干化、污泥资源化)的处理处置技术进行评估筛选,最终筛选出3M技术,即隔膜高压板框压滤机深度脱水-生物干化-污泥固化综合利用工艺技术作为东莞市污泥处理工程的首选工艺方案,基本可以解决东莞市大量污泥的出路问题,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处置,可为我国其他地区污泥处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以脱水污泥为原料,分别采用恒温热干化和微波干化2种不同的方法考察脱水污泥的干化情况;对不同干化阶段的污泥进行显微观察,分析干化过程;并对2种干化过程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污泥中水分脱除速度加快。加热温度低于100℃时,在120 min以内,热干化无法达到较高的脱水率。加热温度在140℃以上,加热时间120 min时,脱水污泥的脱水率可达到98.26%。微波干化法在功率为500~900 W,5~10 min内可使脱水污泥的脱水率到达99.20%以上。机理分析表明热干化传质与传热方向相反,微传热和传质的方向相同,因此微波干化具有更快速、高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油气田污泥脱水干化处理新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娟 《环境保护》2004,(12):29-31
本文就污泥脱水干化处理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微波法和某些吸水剂法是油田污泥脱水干化的良好方法。微波对污泥进行脱水干化速度快、处理彻底,要求处理设备少、占地面积小;吸水剂对污泥进行脱水干化工艺简洁、成本低,其中硅藻土是一种很好的吸水剂,能重复利,且无污染。  相似文献   

7.
污泥的显著特征是含水率高和黏度大,机械脱水污泥含水率在80%左右.由于其含水率高,体积庞大,为污泥处理处置带来了经济和技术上的困难.降低污泥含水率是无害化、减量化处理的关键和资源化利用的前提.加热干化是污泥深度脱水最有效方法之一,但传统热风对流干燥存在效率低、能耗高及尾气处理难度大等问题.热泵干燥是近年来开发的1种污泥...  相似文献   

8.
污泥干化焚烧是大中城市污泥处理处置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以石洞口污泥干化焚烧为例,由于污泥中含有一定量的细沙,在脱水污泥与流化床换热器内盘管进行热交换和干化过程中,污泥不可避免地对换热器盘管产生摩擦,如何减小污泥干化过程中对换热器的磨损,延长流化床干燥器使用寿命和提高污泥干化处理能力是国内流化床干化污泥工艺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根据长期对流化床运行工艺的理解和现场观测,从不同方面提出延长干燥器使用周期的方法和方案,有助于国内相似设备在运行中借鉴。  相似文献   

9.
深度去除污泥中的水分是污泥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处置的关键。污泥热干化脱水是污泥深度脱水的一种有效方式。分析了污泥中水分分布特点等影响脱水的因素,介绍了国内外热干化方式和设备特点,最后归纳总结了热干化工程设计时如何进行热源、热介质选择、减少热损失、工程安全控制以及消除二次污染等重要事项。  相似文献   

10.
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水后污泥含水率一般在75%左右,生物污泥由于其成分复杂,污泥处置问题已成为解决现代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物的重难点问题。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较为常见的污泥热干化工艺设备,包括双桨叶式干化工艺、带式干化工艺、两段式组合干化工艺、流化床干化工艺、立式圆盘式干化工艺、转鼓式干化工艺、转盘式干化工艺。  相似文献   

11.
以上海市青浦区市政污水厂脱水污泥为原料,这篇文章从工业分析、微观形态、基本成分及热值等方面研究了污泥干化前后的性状差异,为实现污泥的干化焚烧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燃油烟气模拟热电厂烟气,实验研究了深度脱水印染污泥的滚筒干化特性,分析了滚筒转速、烟气流速及滚筒长度对污泥干化效果、干燥效率的影响规律,同时也探讨了进口温度对干化尾气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滚筒转速对深度脱水印染污泥在滚筒中的停留时间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是影响出口污泥含水率的最主要因素,而烟气流速则是影响干燥效率的最主要因素。对于深度脱水印染污泥,滚筒干燥容积传热系数为0.361~1.168 k J/(m3·s·℃),烟气流速会对其有一定的影响,而滚筒转速对其的影响很小。干化尾气中除NH3和臭气浓度高于恶臭污染物厂界3级标准值外,其他各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均低于国家排放标准。为抑制污泥中NH3、H2S及苯系物的释放,深度脱水印染污泥滚筒干化的烟气温度应控制在190℃以内。  相似文献   

13.
利用预加热污泥(15℃~30℃)方式进行了柠檬酸脱水污泥冬季生物干化的效果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脱水污泥预热至20℃时可使生物干化高温期维持5.5d且最高温度可达57℃,干化14d污泥含水率从70%下降至34.80%,同时结合水含量降低了65.58%,远高于其他预热组的44.39%~49.53%的结合水去除率.能量平衡分析结果表明,污泥预热至25℃的生物产热量最高,但预热至20℃时用于水分蒸发的能量利用率最高,占总消耗热量的82.62%.此外,污泥胞外聚合物的蛋白质和多糖分析显示,LB-EPS和TB-EPS中蛋白质与多糖的比值和污泥结合水含量呈正相关,高温期Slime-EPS、LB-EPS、EP-EPS层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说明蛋白质降解是柠檬酸脱水污泥生物干化的主要产热与脱水机理.  相似文献   

14.
污泥减量化是污泥处置过程中的首要问题。目前,传统污泥处理工艺仍面临污泥产量高、含固率低等问题,不能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协调。高级氧化技术既可减少污泥干基产量,又可提高污泥脱水性能,在污泥处理领域备受关注。在简述Fenton试剂氧化、臭氧氧化、湿式空气氧化及超临界水氧化机理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几种高级氧化技术对污泥干基产量及脱水性能的影响,并介绍了各种氧化法的运行条件或运行工况。最后探讨了各种高级氧化技术的优缺点,并指出今后污泥高级氧化的主要研究方向。分析表明,几种高级氧化技术不但可有效降低污泥中有机化合物含量或污泥悬浮固体浓度,减少污泥干基产量,而且可有效提高污泥的沉降性能及脱水性能,降低脱水污泥含水率。  相似文献   

15.
循环流化床焚烧炉旋风分离器装捕捉到的高温热灰通过特殊装置(气动分配阀)引入到污泥干化器中直接干化脱水污泥理念是中科院首先提出的,并在杭州七格污水厂100吨/天污泥干化焚烧一体化示范项目工程中实现应用,标志着国内在污泥焚烧技术处理领域又向前迈出了一步。循环热灰气动分配阀是创新的设计和发明,为了在工艺中更好应用,针对这一核心设备在污泥干化焚烧装置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污水处理率的提高,城市污泥产量越来越大.在此以处置城市污泥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的萧山为例,通过对其已实施的污泥焚烧、制砖、深度脱水干化项目的工艺介绍、对环境的影响、存在问题与对策的探讨,为其他地区选择、实施污泥处置项目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通过改变相对湿度、环境温度和空气流速3个环境因素,对不同比表面积的城镇脱水污泥进行干化。结果表明:随着污泥比表面积增大,干化时间显著缩短,缩短幅度为11. 5%~38. 5%。相对湿度、环境温度和空气流速对常温干化影响程度大小顺序为相对湿度>空气流速>环境温度。污泥常温干化主要分为第1升速阶段、第2升速阶段和降速阶段,第2升速阶段在总干化时长中最短,但单位时间水分蒸发量最高。污泥干化接近结束时,环境条件对降低含水率影响不大,对干化时间影响较大。常温干化过程应以控制环境相对湿度为主,在不同阶段适当提高空气流速和环境温度有利于缩短干化时间,降低能耗。污泥常温干化对设备保温要求低,干化耗能小,干化条件在自然状态下极易达到,利于后续处置及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8.
锅炉废气流化床污泥干化塔的热力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炜  楼波 《环境工程》2013,31(4):76-79
利用锅炉尾部废烟气(120~190℃)干化市政污泥,降低污泥含水率可达到后继合理利用。从三方面对污泥干化进行了分析:1)干燥后污泥含水率与污泥处理量关系;2)入口烟温、流量与污泥处理量关系;3)干燥后烟气相对湿度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入口烟温、流量,污泥出口含水率都可以提高污泥处理量,高入口烟温、流量下,污泥处理量受含水率的影响更大;污泥出口含水率高时,入口烟温提高使污泥处理量提高增大显著;入口烟气流量愈高,入口烟温提高对污泥处理量的增加愈大。干燥后烟气相对湿度与入口烟温有关,干燥之后的烟气的相对湿度离饱和状态较远,此温度范围内的出口烟气湿度还有较大的余量。  相似文献   

19.
我国污水处理厂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污泥,其复杂的成分及高含水率制约污泥的有效利用,如何降低污泥的含水率是其资源化利用的关键。首先调研了污泥产生及成分,从污泥干化的典型工艺及设备、干化过程的环境污染与控制、污泥干化过程的尾气处理和污泥干化经济性分析4个方面对污泥干化技术进行阐述,指出污泥余热干化是污泥实现节能、经济及环保的有效处置方式。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国内外污泥燃料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表明污泥干化是制约污泥燃料化处理成本的关键因素,提出新的不干化直接将脱水污泥制成燃料的技术路线。实验结果表明:绝干污泥:煤:Fe3+:Ca2+掺混比例为1∶0.4∶0.03∶0.1,压力0.6 MPa、压滤2 h,合成燃料含水率为40%,成型效果良好,无明显异味,抗压强度为320 N,发热量为4 342 kJ/kg,污泥处理成本约为12.4元/t,具有显著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