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2.
3.
4.
5.
"雾霾"是城市地区常见的灾害性天气现象,与其他气候类天气状况相比,具有明显的人类活动作用影响。雾霾包括雾和霾,通常在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和工业影响区域内会出现大量细颗粒物(PM2.5),当排放量大于大气循环承受力且无明显气流移动的情况下,就会出现"雾霾",本质来说是细颗粒物浓度不断增加而呈现的聚集悬浮状态。雾霾对社会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严重的危害,本文以下通过分析成因,提出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雾霾天气成了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冬季常见的天气现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通过对雾霾天气时空气成分的研究以及雾霾天气形成原因的分析,可知雾霾的主要成分有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雾霾的成因不仅仅是人为的因素,它还与自然因素有关.另外针对雾霾的特点列出了一些雾霾天人体的防护措施和治理雾霾的一些方法.希望可以给现已生活在雾霾天气下,且深受雾霾迫害的人们带来一点儿帮助.同时能够起到警醒环保意识差的人来共同治理和防治雾霾. 相似文献
7.
全球有四大沙尘暴高发区,分别是中亚、北美、中非和澳大利亚。我国的沙尘暴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地区,而西北地区沙尘暴最多。近10年西北发生的沙尘暴几乎都沿着河西走廊向华北及长江中下游逼近,而甘肃民勤县已经成为目前中国北方强度最大的沙尘暴发源地。据气象部门监测,近年来,民勤县年平均风沙日达139天,最多时达到150天,年均发生强沙尘暴的日数多达29天,成为我国北方地区主要沙源区之一。1沙尘暴的成因沙尘暴形成的基本条件:一是强风;二是裸露的地面有干燥、疏松沙尘物质;三是不稳定的空气,三者加在一起,才能形成沙尘暴。强风是… 相似文献
8.
9.
近两年哈尔滨连续出现重度污染或严重污染天气,大气污染已经明显引起了公共健康效应和经济损失,大气环境治理工作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本文对哈尔滨市大气环境质量概况、大气污染主要成因分析得出,大气细颗粒物主要来源于民用秸秆燃烧、工业、露天焚烧、道路交通、供暖、火电和非道路交通.其中,工业、民用秸秆燃烧、露天焚烧和供暖为最大污染来源.通过运用哈尔滨市大气环境容量的测算,计算得到现状污染源布局下的最大环境容量,燃煤、机动车尾气排放、扬尘这三种因素加重了哈尔滨市的大气污染,进而提出哈尔滨市大气污染防治对策,达到控制大气污染进一步加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探析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6)
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下,雾霾,这个以前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一个十分生疏的字眼,最近却大量出现在各种新闻报道中。近来,我国北京、上海、山西、河北等地区开始出现雾霾天气,在时间的推移下,出现雾霾天气的地区逐渐扩大,从东南地区往西北地区,慢慢出现各种程度的雾霾情况,对我们的生活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大大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所以,本文就我国雾霾天气目前的情况和形成原因,以及该如何实施防护措施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4.
酸雨的形成、危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酸雨正呈蔓延之势 ,酸雨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 30 % ,已成为继欧洲、北美之后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酸雨给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都带来严重的影响和破坏。酸雨的防治 ,一靠完善的环境法规和执法力度 ;二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本文介绍了酸雨的成因、危害及酸雨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雾霾的产生机理及防治对策措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通过分析雾与霾产生的条件及产生机理,得出导致中国中东部产生雾霾的条件及原因是: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大气层结稳定、存在冷却条件及大量霾粒子。由于雾霾产生的条件中天气及气候因素目前人类难以控制,因此提出防治雾霾的关键是要控制目前受人类影响的霾离子的防治思路。结合国内外防治雾霾经验,提出中国防控雾霾的对策措施:污染源控制与治理措施、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完善和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制度、倡导绿色生活理念、建立霾预警制度、制定应急方案、研发新技术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PM2.5污染形势日趋严峻,不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威胁,而且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通过对昌平区大气污染源排放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昌平区PM2.5污染的成因,并提出了针对性对策,以期达到明显改善昌平区大气环境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雾霾这个词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人们开始重视这种大气污染现象。雾霾的产生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总的来说,雾霾的产生是空气质量下降的表现。本文简要阐述笔者对雾霾大气污染的调查以及对雾霾治理方法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实地调查与监测成果为基础。划分出合肥地区地质灾害类型,进行典型灾害实例分析,并进一步探讨灾害的成因。对地质灾害趋势进行预测。提出治理和防范措施。从保护地质环境、强化地质灾害管理的角度,提出技术和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