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计普遍具有两个通道,土壤的测定大多包括砷、汞,国家标准分析方法中,土壤的砷和汞的测定虽步骤相似却分开测定。本次试验是在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计的双通道同时测定土壤中的砷、汞,进行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的测试。结果证明该试验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2.
应用AFS-9530型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研究土壤样品中砷和汞的联合测定技术,将土壤样品置于(1+1)王水的微波消解体系中进行消解,加入1m L 5%的重铬酸钾溶液保护汞,加入5m L(5%硫脲+5%抗坏血酸)混合液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以硼氢化钾为还原剂在5%盐酸介质中测定砷和汞,最低检出限为砷0.55μg/L,汞0.30μg/L,回收率砷在93.5%—105.8%之间,汞在85.5%—104.9%之间,满足准确度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建立一种同时快速测定土壤中砷、汞的方法。方法:用微波消解仪对土壤样品进行消解,用AFS-3100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选择了最佳的仪器条件,及酸度,硼氢化钾浓度,同时测定砷、汞。结果:本法线性关系砷为0ng/mL-10ng/mL,相关系数0.9994。汞为0ng/mL-1.0ng/mL,相关系数为0.9993。检出限砷为0.003ng/mL。汞为0.002ng/mL。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快速,便于推广,适于土壤中砷和汞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野鸭湖湿地土壤砷汞元素分布规律、形态组成及元素累积影响因素,探讨土地利用对土壤砷汞时空变化的影响,在北京延庆县野鸭湖湿地公园及周围几个镇采集表层土壤,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对砷汞总量测定,并用五步连续萃取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砷汞形态,同时利用相关分析研究As、Hg元素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As、Hg元素在野鸭湖湿地土壤中平均含量10.07、0.088 7mg/kg;均超出北京市土壤背景值,其中草地、耕地中少数采样点低于背景值。砷元素与钒、铁、锰显著正相关(r>0.4,p<0.01);汞与锰正相关,钒、铁、锰含量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As的分布;而锰是影响Hg分布的主要因素。As主要形态为残渣态,Hg主要形态为有机物结合态和残渣态。采用风险评价编码法对研究区域的砷汞元素进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2种元素生态风险均较低。  相似文献   

5.
随着土壤防治的立法,关于土壤污染的监管成为新的重点。在进行项目环评及场地调查时,需进行土壤调查和监测。本文以原子荧光法测汞、砷为例,探讨了土壤中两种元素的监测。通过测定,可掌握土壤中汞、砷含量,并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统计了近10年国内重要湿地土壤中汞、砷元素相关文献数据的基础上,该文采用单因子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研究了湿地土壤中汞、砷的分布和污染情况.结果 表明,以各湿地当地背景值为参考标准,湿地土壤中汞、砷含量超标率分别为57.9%和43.5%.汞、砷含量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101.3%和95.0%,表明汞和砷分布不均匀;汞、砷的污染负荷指数法的结果PLLzone为0.24~3.09,均值为1.00;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为4.60~268.57,均值为69.83.中国重要湿地土壤中汞、砷的含量较高,且各湿地土壤中汞、砷的分布不均匀,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重要湿地土壤中汞、砷的污染程度为无污染到极强污染,整体体现为中等污染,生态风险程度为轻微到中等,整体体现为轻微风险.  相似文献   

7.
采用王水水浴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样品中砷和汞,探讨消解环境、载液特性、溶液基体和还原剂硼氢化钾等因素对土壤样品中砷和汞含量测定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分析条件:土壤样品敞开消解,时间2h,期间摇动3次,用盐酸溶液(5+95)定容,混匀静置过夜,砷和汞还原剂硼氢化钾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和0.02%,载液均为盐酸溶液(5+95)。该方法将土壤环境监测样品中砷、汞元素同步消解前处理,简化了试验步骤,节约了分析测试时间,提高了分析效率,利于处理大批量土壤样品。选取部分GSS系列标准物质进行测试试验,试验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可满足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对2种未知土壤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土壤样品的加标回收率:砷为94.00%~100.40%,汞为86.40%~106.80%。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化学实验楼周围土壤中重金属砷、汞的污染现状,对周边土壤进行了取样调查.以鄂尔多斯学院西北方向1 000米处背景土壤为参照点,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对化学实验楼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上50米处和200米处、深度为0 cm~20 cm和20 cm~60 cm的18个土壤样本进行了砷、汞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采样深度0 cm~20 cm处各土壤样品中砷、汞含量均高于20cm ~60cm处土壤含量,是人为活动干预造成的,与预期结果相同.各点住与参照点位相比,砷、汞含量未有明显差异,均远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Ⅱ级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9.
应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砷和汞,确定了最佳仪器测定条件及主要试剂的浓度,在最佳条件下,砷、汞的检出限分别为0.086和0.006μg/L。比较了湿法消解、微波消解两种试样前处理方法回收率的差异,砷的两种试样前处理方法的回收率分别为89.6%,96.4%和97.6%-103.5%,汞的分别为77.09扣86.0%和97.0%~102.0%。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重金属元素在水-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分布特征及其迁移规律,通过采集中山市某水稻田灌溉水、浅层地下水、土壤、水稻样品,重点分析了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的3种重金属元素(镉、汞、砷)含量在该水稻田水-土-植物系统中的分布特征及其来源。结果表明:该水稻田水-土-植物系统中,绝大部分镉、汞滞留在土壤中,只有少量向植物体、地下水中迁移;水稻根部镉、砷含量最高,水稻体吸收的大部分镉、砷被固定在根部;土壤中镉、汞、砷含量在垂向上(0~1.5m)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表现为镉在表层土壤(0~0.2m)中含量最高,往下部逐渐降低,汞在次表层土壤中(0.2~0.5m)含量最高,从上往下先增后减,砷在表层土壤中(0~0.2m)含量最低,往下部逐渐升高;该水稻田土壤中镉、汞主要来源于外源输入,砷外源输入较少。该研究对该地区资源、生态环境调查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鄂州市蔬菜地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对鄂州市蔬菜地土壤进行采样,并对其重金属铜、铅、镉、铬、汞、砷含量进行测定。利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其中土壤重金属元素单因子污染指数(Pi)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铜(Cu)>汞(Hg)>铬(Cr)>砷(As)>铅(Pb)>镉(Cd)。其中铜、汞、铬、砷属于中度污染,铅、镉处于警戒线中。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表明鄂州蔬菜地土壤整体受到了轻度的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2.
芜湖市区春季地表灰尘中汞和砷的空间及粒径分布规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以芜湖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心城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研究区域,于2008年春季对其地表灰尘中汞和砷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在粒径中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芜湖市区地表灰尘中汞、砷含量范围分别为0.011~1.477mg·kg-1、3.533~169.368mg·kg-1,平均值分别为0.230、15.371mg·kg-1,分别是土壤背景值的1.9和1.5倍,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灰尘中汞含量在经济技术开发区较高,而砷则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出现高值区;;汞属于空间中相关,说明其变异主要受随机或人为因素的影响;;砷属于空间强相关,说明其变异主要受土壤母质、土地利用方式等因素影响;;研究区地表灰尘汞和砷含量大体上呈随粒径减小而增加的趋势;;不同粒径上汞和砷含量的富集比例随粒径减小呈增加的趋势,汞和砷在>200目粒径上的平均富集比例分别为63.5%和55.8%,说明汞更容易富集在细小颗粒上.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采用王水水浴消解土壤样品,用原子荧光光度法先后测定土壤样品中砷、硒、锑3种元素的分析方法。该分析方法的检出限(砷0.01 mg/kg、硒0.04 mg/kg、锑0.01 mg/kg)、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能满足土壤样品的分析测定要求,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分析方法。对于土壤样品中汞一般采用冷原子测汞仪单独测定的检测机构以及对于一些无微波消解等专用土壤样品前处理设备的实验室来说,该方法是一种简单、实用、切实符合工作需要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海南槟榔园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常规分析方法,测定海南不同地区和不同种植年限槟榔园土壤铜、铅、总砷和总汞含量.采用污染指数分析法,评价槟榔园土壤重金属环境污染状况.结果表明,除翰林样区槟榔园区土壤列为Ⅱ级“警戒”土壤质量等级外,其他土壤铜[(18.68±14.25)mg/kg]、铅[(25.27±7.83)mg/kg]、总砷[(2.89±2.43)mg/kg]和总汞[(0.08±0.07)mg/kg]含量均未超出国家一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不同地区间,槟榔土壤铜、铅和总坤含量差异显著;不同种植年限间,槟榔土壤铜、铅、总坤和总汞含量差异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5.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中的砷、硒、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水体中蕴涵着很多元素,尤其是自来水中的有些痕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是必不可少的。自来水中的砷、硒、汞含量极低,火焰原子荧光和石墨炉原子荧光的检测能力无法满足测定的要求,运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对自来水中的砷、硒、汞三种元素进行分析测定,可以提高水中砷、硒、汞检出限,是测量痕量元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全自动样品处理系统Vulcan 42-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砷和汞的方法。准确称取0.2500 g样品,经Vulcan42全自动消解系统消解后,采用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砷和汞的含量。运用该方法砷的检出限为0.11 mg/kg,回收率在96%10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1.3%10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1.3%4.5%之间;汞的检出限为0.003 mg/kg,回收率在90%4.5%之间;汞的检出限为0.003 mg/kg,回收率在90%10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0.5%10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0.5%4.7%之间。  相似文献   

17.
砷(As)对稻田土壤的污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探索了含砷炼汞废水对稻田土壤所造成的砷污染。在对照田和污染田 点,使用土钻以20cm厚度为一层,对土壤作剖面垂直3层采样,在对照田采样58个,污染田60个,计采得118个柱状样品,对如上样品均作总砷与可给态砷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处在砷异常带对照田土壤总砷背景值为16.87mg/kg,可给态砷的垂直含量均值有递和分布规律,但都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田相应层,说明由于砷污染而改变了土壤的垂直剖面格局。  相似文献   

18.
郑敏燕 《环境》2011,(Z2):21-22
采用AFS-930型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同时测定工业废水中的As和Hg。先用硝酸-高氯酸混合试剂和盐酸消解样品,再用5%的盐酸和2%的硫脲试剂处理样品,并以1%的硼氢化钾作为还原剂,在5%的盐酸介质中测定砷和汞。砷和汞的检出限分别为As:0.20μg/L,Hg:0.03μg/L。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基体干扰少、检出限低、灵敏度高等优点,可用于同时测定工业废水中的砷和汞。  相似文献   

19.
王水水浴同时消解土壤中的砷和汞,消解液作为汞的测试液,消解液加盐酸溶液、硫脲-抗坏血酸溶液后作为砷的测试液。通过实验,计算出砷、汞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06 mg/kg和0.003 mg/kg,砷和汞的相对标准偏差范围分别为1.2%~1.7%和4.2%~4.9%,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同时通过加标实验,砷和汞的加标回收率均在80%~120%,进一步确认了该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0.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测定土壤中砷方法,用微波消解仪对土壤样品进行消解,通过AFS-3100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选择最佳的仪器条件,及酸度,硼氢化钾浓度,测定土壤中的砷.本法线性关系砷为0~10 μg/L,相关系数0.9994,检出限砷为0.003μg/L.本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快速,适于土壤中砷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