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水土资源态势与可持续食物安全   总被引:60,自引:8,他引:60  
21世纪前期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迅速推进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走向国际贸易一体化和进入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未来人口持续增长与消费水平的提高、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球贸易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国内体制和制度的转型,使中国人地矛盾更趋尖锐、市场竞争空前激烈,这无疑对中国农业生产的资源基础和农产品的供需平衡产生巨大影响,进而影响到中国食物安全。论文重点分析了我国水土资源态势及其对可持续食物安全的影响,指出水土资源总量短缺及其空间上的不匹配状况将直接影响着中国可持续食物安全,到2030年中国粮食缺口可能在760×108kg左右;实现中国可持续食物安全应立足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重点选择产业化、生态化、国际化和地区专业化的发展方向与模式,并须在优化制度环境、完善保障体系和突破结构制约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化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深化创模全面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钰 《环境保护》2006,(9):31-37
目前,我国正处于重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各种矛盾包括资源、环境等问题最为突出的时期,而人口密集、经济活动集中的城市,所面临的环境压力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3.
深化创模 全面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钰 《环境保护》2006,(5A):31-37
目前,我国正处于重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各种矛盾包括资源、环境等问题最为突出的时期,而人口密集、经济活动集中的城市,所面临的环境压力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互动关系探讨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青藏高原是我国西部地区的特殊地理区域 ,高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是否相互协调 ,关系到我国、西部及整个高原的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论文简要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意义 ,认为可持续发展模式是青藏高原现实与未来的必然选择。从高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互动关系的定量分析着手 ,提出人口增长较快、素质不高是高原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基础性障碍 ;资源较为富裕 ,但人口对资源压力逐步增大 ,是制约高原持续发展的潜在威胁 ;人口与资源、经济匹配不当 ,承载力相对不足 ,构成高原持续发展的巨大负担 ;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严重威胁着脆弱的环境和生态系统 ,是高原持续发展的潜伏危机 ;最后指出适度控制人口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优化经济结构 ,保护生态环境 ,是实现高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5.
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影响着当今世界每一个国家和地区、每一个民族和个人。因此,环境与发展,已成为全人类其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成为影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一个重大问题。江泽民总书记强调指出。“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破坏资源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改善资源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表明环境与生产力、环境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良好的环境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而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就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完全符合江泽民总书记所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6.
正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1978—2013年,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3.7%,与此同时,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等问题影响了城镇化的质量。随着我国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城镇化必须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近期,中共中央、国务  相似文献   

7.
中国实现碳强度削减目标的成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农业综合开发规模和工业化、城市化对资源的利用强度日益扩大,使我国农业本就已经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不仅严重影响和制约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也将动摇国家和民族生存、繁衍、发展的根基.  相似文献   

8.
水是生命之源,孕育了人类的文明。湖泊是淡水资源的重要载体,维持着自然生态平衡。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类活动对湖泊的影响日益加剧,使湖泊这一生态系统变得越来越脆弱,湖泊污染与治  相似文献   

9.
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湖泊是淡水资源的重要载体,也是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类活动对湖泊的影响日日益加,湖泊的污染和富营养化也逐渐严重,保护湖泊资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当前我们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最庞大的人口,进行着最空前的经济建设,以最快的速度消耗着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资源,面临着最突出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因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符合国情、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1序言7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能源和资源短缺也日益困扰着人们。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末端治理之后,世界上一些工业化国家开始重新审视他们所走过的环境保护历程,发现虽然它们在“三废”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局部环境有所改善,但总体上却是耗费了大量的能源、资源和资金,即单纯的末端治理并不是消除污染的最佳途径。这促使了人们去探索新的出路,找到解决环境问题的好办法。实践使人们逐步认识到,仅依靠开发更有效的污染控制技术所能实现的环境改善是有…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30年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为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特别是在资源与环境方面。那么,如何在发展城市的同时,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能源资源和水资源?如何有效应对城市污染物排放的不断增加?如何保护生态脆弱和生物多样的地区免受城市扩张的侵袭?将这类环境和资源问题概括为一句话,那就是如何避免“不可持续”的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大量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环境状况是:“局部有所改善,总体仍在恶化,前景令人担忧”;通过总量分析提出了到本世纪末我国环境保护总目标:“控制住污染发展的趋势,局部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届时,我国经济将有一个长足的发展,人口将超过12.5亿,要实现环境保护的总目标,经济—人口—环境在总量上处于怎样的平衡状态,无疑对环境决策者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是《公元2000年中国环境预测与对策研究》课题总报告的一部分,从总量的角度研究了经济—人口—环境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14.
潘家华 《环境保护》2007,(21):20-22
环境与发民的辨证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迅猛发展,而境内的环境和自然资源禀赋都是既定的,不可以扩张的;利用国外资源与市场,一方面可以增加自然资源供给,另一方面也增大了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耦合的演进分析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和经济快速发展,对资源环境影响强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和协调发展度模型研究1985-2004年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耦合的演进态势,结果表明:①人口综合发展水平整体不断提高,而在后期稍有回落,1998年其指数达到该时段最大值0.8094,资源环境综合状况波动下降,其指数由1985年的0.5511降至2004年的-0.1479;②人口和资源环境的耦合关系由极度失调趋向初级协调,后又转向中度失调,1994年协调发展度达到该时段最大值0.6379;③1994年,我国人均GDP仅有3923元(当年价),与全面小康标准差距较大,资源环境容量空间有限,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压力;④人口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不协同发展贯穿了这一时段,是两者耦合关系变化的直接原因,应选择人口与资源环境良性互动的协调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新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中国的环境问题日益凸现,这些环境问题不仅出现在人口密集,产业集中的城市,而且也波及到了占中国广大面积的农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人类的生活环境问题,近二十多年来在世界各国都已非常重视;特别是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结果,人类更面临着人口密集与区域生态环境的问题,认识到环境污染与资源破坏对人类生态系统的影响,必须从生态  相似文献   

18.
近两千多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国水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从总体趋势来看,这种变迁是退行性的,即逐渐朝着不良的方向改变.尤其是在最近的整个20世纪,人口快速增长,经济迅猛发展,对淡水、土地、森林和矿产资源的索求急剧增加,导致生态环境的物理性破坏远比农业时代显著;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更给水资源环境造成了过去基本不存在的新问题--水体严重污染,导致有限的淡水资源无法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9.
X24 2000(X) 105经济结构变动对环境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分析/王海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一1999,9(3)一30-33环图X一40 利用投人产出技术给出一类经济结构变动对环境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分析模型,该方法着重分析了各产业部门的生产技术变动,最终需求变动及收人变动对环境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参5X242以刀(X) 106可再生能源资源评价体系与方法/顾树华…(清华大学技术经济及能源系统分析研究所)//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一1999,9(2)一46一50环图X一40 根据可再生能源资源的特性以…  相似文献   

20.
国家人地关系的国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雷  刘毅  杨波 《自然资源学报》2017,32(3):353-362
作为地球表层的一个物种,人类生存与发展始终以最大限度的资源与环境占有和获取为第一需求,即使进入现代时期,情况依然如此。实际上,随着社会财富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人地关系的稳定与协调始终是各国、特别是人口大国(>1亿人口)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和基本目标。自然禀赋(淡水、耕地、草场、森林、能源和矿产)与人文活动(人口、GDP和碳排放)的要素综合分析表明,尽管11个对象国的资源环境秉赋(本底)特征差异明显,但是在资源环境开发的极化效应作用下,各国现代化进程的国家人地关系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状态。一方面,随着资源环境开发规模和深度的不断扩大,国家财富积累与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另一方面,环境恶化和资源枯竭对各国乃至全球有限的资源基础支撑能力造成日益严峻的挑战。此方面,日本的国家人地关系演进最具说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