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含硫污水油—水旋流分离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自行研究开发的适用于炼油含硫污水除油的新型旋流器 ,利用这种高效、节能的污水除油技术 ,油珠的最小分离粒径为 1 0 μm,平均除油效率为 66%。  相似文献   

2.
除油水力旋流器在九江石化厂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除油水力旋流器是一种管道式油水分离设备 ,它具有体积小 ,无须特殊维护等特点。针对炼油装置的具体特点 ,提出了旋流器的配置流程 ,并结合在九江石化总厂的使用经验 ,验证了旋流器在炼油装置应用的可行性 ,同时提出了具体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渤西油田QK18-1钻井平台含油废水处理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原油缓冲罐因进水质、水量变化较大造成罐体液位波动、后段水力旋流器供压不稳定、除油效果差、出水超标等,通过系统优化提出了稳流、稳压的改进措施,实践表明:在水力旋流器前配置稳压罐、增设回流管阀和在线液位控制,极大地提高了除油效果,使出水石油类稳定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对PE微孔管应用在水力旋流器领域的可能性及其工作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用PE微孔管将常规液-液水力旋流器的尾管段替换,在后者的结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改进结构的水力旋流器,并利用该旋流器对油水混合液进行了分离实验研究,测定和分析了相关效率,对于微孔管与旋流器的结合应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处理含油污水的水力旋流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水力旋流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影响水力旋流器分离性能的因素及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水力旋流分离器具有分离效率高、简单可靠、绿色经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分离场景,特别是近年来在水处理领域得到诸多关注。概述了运行操作参数(进料流速、进料浓度、进料压力)、结构设计参数(溢流管插入深度、底流管直径、回流角)、旋流器构型种类(W型、抛物线型、圆柱形)对水力旋流器分离性能的影响。优化操作参数可增强水力旋流器分离效率;溢流管插入深度与圆柱体横截面直径比值(L0/D)为1.0时产生的流场更有利于分离;底流管直径存在最佳设计范围;旋流分离器与水源热泵联用吸入角为90°时效果最好。水力旋流器的分离作用在水处理过程中可以起到改善微生物聚集体性能(如提高污泥水解速率、提升沉降性能)、分离特定颗粒态微生物(如厌氧氨氧化菌颗粒污泥)、去除或回收特定密度物质(如悬浮有机物、泥砂、金属颗粒)等诸多作用,为水力旋流器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拓展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借助CFD软件,采用RSM模型对螺旋式旋流器内的切向速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旋流器内部的流场分为螺旋通道内的准自由涡和内筒区域的准强制涡;在柱锥交界区域的内筒外壁附近有一低速区,易导致颗粒富集而出现高浓度区进而影响分离效率;此外通过改变入口速度和螺旋通道的螺距,研究对旋流器切向速度的影响。通过对流场特性的研究,为进一步充分认识此类旋流器的分离机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一种新型旋流器的开发过程,新型旋流器具有双进口、弧锥段体的结构特征,公称直径分别为18mm、28mm,通过对新型旋流器进行实验室测试,HL28型平均分离效率在90%以上,明显估于国际上正在采用的Thew型双锥体和Ammco型单锥体旋流器,HL18型比HL28型流器有更好的分离效果,突破了国际上通常认为旋流器的直径不能小于28mm的说法,即提高了离心分离因数,又解决了油滴破碎问题,为以后的油水  相似文献   

9.
王云超  杨月明  聂小保 《环境工程》2019,37(12):120-125
采用两级串联水力旋流器进行疏浚泥水原位处理技术在实现高效固液分离的同时,出水SS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Ⅲ级标准,可直接排入水体。实验条件下,一、二级水力旋流器最佳锥角分别为8°和5°,一级水力旋流器最佳分流比为0. 12。PAM的混凝作用一方面可以提高二级水力旋流器固液分离效率,降低二级出水SS;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一级水力旋流器底流体积浓度,降低一级分流比。二级水力旋流器PAM投加量为4 mg/g干污泥时,出水ρ(SS)为(301. 5±54. 1) mg/L,满足GB 8978—1996排放标准;一级水力旋流器PAM投加量为1 mg/g干污泥时,分离效率为60%时,分流比由0. 15降至0. 05。该技术有望在疏浚泥水原位处理中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平波纹板组处理含油废水。通过正交小试,筛选出最佳波纹板,并对不同板间距、流速、原水温度以及油种作了除油效率影响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水平波纹板除油装置的放大并用于实际含油废水处理的试验。结果表明.该除油技术可用于非乳化的含油废水处理。与目前国内其它重力分离技术相比,具有除油效率高(95%以上)和能去除20μm以下的微小油珠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液体旋流分离器是水环境污染治理的主要设备之一。压力损失是衡量液体旋流分离器分离过程能耗大小的重要技术指标,也是选择水泵扬程的依据。当前液体旋流分离器设计过程还缺少具体量化的理论依据。通过液体旋流分离器的性能实验,得出液体旋流分离器各部结构尺寸、形状、相对比例对压力损失的不同影响程度,提出结构参数的最佳取值范围。为液体旋流分离器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及应遵循的原则。并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归纳汇总出一般常用型液体旋流分离器压力损失的计算公式,该计算公式具有一般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含油污水中难以处理的乳化油以及液-液旋流分离器目前存在的不足,根据只有物质分离剂(MSA)和能量分离剂(ESA)相结合才能使得分离进行得更完全的原理,设计开发出了一种新型通过螺旋管加气的液-液旋流分离设备。研究表明:经过改进的新型的分离设备,在气液比为8.5%时,对含油污水的处理效率达到90%以上。加入的螺旋管可对旋流器内的流场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使得分离效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焦化含硫污水旋流除油除焦粉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焦化含硫污水旋流除油除焦粉技术,经工业应用试验,两级旋流除油除焦工业试验装置油和焦粉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4.2%和70.7%。  相似文献   

14.
针对含油污水处理将朝着低污染、低成本、易操作、结构紧凑、高效处理方向发展的要求,围绕离心气浮处理技术进行综述。将迄今各种含油污水离心气浮处理技术分为:基于充气水力旋流器的气浮旋流组合、气浮与常规水力旋流器单体组合、气浮与低强度旋流离心力场组合三大类,并对其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国外采油污水处理的最新进展表明,紧凑型旋流气浮组合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丁蕾  蒋惠亮 《环境工程》2012,(Z2):289-292
为了研究废砂浆中碳化硅粉和硅粉的分离情况,选用混合模型对柱型水力旋流器多相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柱型水力旋流器的分离效率与入口速度、进口浓度等因素有关,并分析出一定条件下当主、次相的入口速度均为1.1m/s时颗粒分离效果较好,分离效率较高,实验检测分离性能较好,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集旋流分离、过滤分离、粗粒化分离以及重力分离技术于一体的紧凑型固-油-水分离技术,并研制了相应的装置,对重庆市的汽车摩托车制造、机械加工、汽车维修及储运油容器清洗产生的固-油-水混合物进行处理,保护长江、嘉陵江及三峡水库的生态环境,排放水含油量小于10mg/L;由于采用了高效旋流分离等技术,结构紧凑,非常适用于要求移动性好的场合;装置具有自动加热、自动排油和自动排水等功能,实现了无人职守,运行成本低。  相似文献   

17.
含油污水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综述了含油污水处理的主要方法,重点讨论了重力分离、气浮、生化和水力旋流等技术,并对新型含油污水处理技术及处理药剂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