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南海海洋大气环境下机载电子设备腐蚀故障率较大的问题,对现役飞机机载电子设备材料体系、外场故障现象及腐蚀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电子设备及其元器件受到微量的腐蚀就会对其功能、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现役飞机电子设备的三防设计无法满足南海严酷的环境适应性要求,开展综合环境加速试验技术、微腐蚀机制及电信号传输与腐蚀间的对应关系等关键技术研究,是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最后结合腐蚀原因和特点,给出了飞机外场具体腐蚀防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军用电子设备整机三防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电子设备在三防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整机设备的三防体系研究、三防设计技术、制造过程的工艺防护技术和典型模块的防护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对提高电子设备整机防护能力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军事电子装备的三防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侯彬 《装备环境工程》2009,6(5):106-108
作为军事电子装备研制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三防设计的目的就是赋予装备优异的整机防护性能以适应各种恶劣环境。文中从合理选用耐蚀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合理的结构整体热设计、合理的焊缝结构、适宜涂镀的表面结构形式、防止电偶腐蚀的结构形式等;合理的工艺防护措施,如表面处理、灌封处理、绝缘处理、防霉处理、包装防护等;以及密封、通风、除湿、遮蔽等方式控制环境4个方面阐述了军事电子装备三防设计的具体方法,最后对我国军事电子装备研制体制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4.
分析海洋环境对舰载电子设备可靠性的影响,阐述抗恶劣环境技术与三防(防潮、防霉、防盐雾)设计总体方法,比较不同材料的环境防护性能,探讨密封性设计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提高士兵系统元器件可靠性,提出一种可应用于士兵系统电子装备可靠性设计的方法。方法 以士兵某探测器设计过程为研究对象,依据军用电子元器件标准和规范对2种可靠性保证要求表征方法进行分析,采用应力分析法针对士兵电子器件进行可靠性设计。结果 该探测器的MTBF值为90 345.56 h,达到了该设备基本可靠性要求。当产品工作到2 a时,探测器任务可靠度为0.833,达到了该设备任务可靠性要求。结论 提出的方法可为士兵系统电子装备可靠性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舰载电子设备可靠性与环境防护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分析海洋环境对舰载电子设备可靠性的影响,阐述抗恶劣环境技术与三防(防潮、防霉、防盐雾)设计总体方法,比较不同材料的环境防护性能,探讨密封性设计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产品电缆耐烧蚀防护套的研制需求,制备了隔热耐烧蚀硅橡胶材料及防护层,进行了防护层隔热及耐烧蚀性能试验,阐述了硅橡胶材料及防护层的隔热及耐烧蚀性能,结果表明:研制的新产品可耐高温3000K,200ms的烧蚀,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直升机材料防护技术及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直升机现用材料的表面防护技术,针对直升机腐蚀控制与防护的不足及传统工艺存在的缺点,从选材、材料的表面防护、使用维护等方面提出了加强直升机腐蚀控制与防护技术的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9.
2014年12月25日,针对当下雾霾严重、环卫工人雾霾防护设备简陋且缺乏专业防护等现状,霍尼韦尔安全产品积极投身于大型环保公益活动"抗雾霾,一起来",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关爱环卫工人,为西安市辖区内26 500名环卫工人免费赠送Honeywell专业防雾霾口罩。同时,针对当下部分市民仍将普通纱布口罩当做防雾霾口罩这一大误区,霍尼韦尔代表向环卫工人们详细说明如何选择并佩戴专业防雾霾口罩,也为环卫工人普及防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试验研究不同防护工艺的印制电路板在湿热盐雾大气环境下的适应性。方法 结合无防护试件,在严苛的濒海棚下环境开展4种印制电路板防护工艺的暴露试验,通过观察电路板外观,测量计算绝缘电阻、介质耐压、品质因数,以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技术手段评价印制电路板防护工艺的性能。结果 濒海棚下环境中,无防护印制电路板腐蚀严重,电气性能显著下降。改性硅、有机硅三防漆防护的印制电路板在整个试验周期内腐蚀程度轻微,电气性能较好,表面涂层仅存在轻微起泡现象。丙烯酸三防漆防护印制电路板防护性能不稳定,印制电路板出现腐蚀现象,品质因数总体低于改性硅、有机硅三防漆防护。聚氨酯三防漆防护印制电路板在电气测试性能中表现良好,但涂层出现太多破损、起泡等缺陷,铜导线出现异常生锈现象。在介质耐压测试中,多周期呈现击穿状态。结论 在濒海区域棚下湿热盐雾环境中,涂覆有机硅、改性硅三防漆的印制电路板防护状态最好,可优先选择作为防护手段。  相似文献   

11.
水中有机污染物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在系统综述了水中有机污染物物化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后,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认为对有机污染物具有“破坏性”的氧化法是水处理技术发展的方向,各种单一技术特别是“破坏性”技术和“非破坏性”技术之间的联用是水处理技术发展的又一趋势。  相似文献   

12.
铬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铬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研究动态,探讨了铬污染修复技术研发的需求,重点讨论了铬污染土壤的主要修复技术如:土壤清洗技术、化学解毒技术、电动修复技术和稳定化技术等。并针对这些技术存在的不足,开发了化学解毒与稳定化联合技术,对山西某铬渣堆存场地中受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结果表明:运用化学解毒与稳定化联合技术可以降低污染土壤中总铬和六价铬的浸出浓度,稳定效果好且能在工程实际中高效应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多样、适应性差、决策难等问题,在系统分析北京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基础上,结合情景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等方法,优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农村生活污水采用单村或联村的治理模式,处理规模集中在50(含)~500m3·d-1,处理工艺以MBR、AO+MBR、A2O+MBR以及人工湿地等为主,逐渐由单元生物工艺向组合工艺转变、且生态工艺得到更多应用.依据处理规模和排放标准,推荐预处理+生物/生态处理、预处理+生物/生态处理+物化处理、预处理+生物处理+生态处理+物化处理等组合工艺分别适用北京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三级排放标准、二级排放标准和一级排放标准,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稳步推进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在不断加重的环境危机的挑战下,运用污染防治技术来保护环境成为各国的选择,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环境技术评估体系,致使市场上环境技术鱼龙混杂,不能有效达到环境保护目标,环境技术验证(ETV)作为一种环境技术评估制度应运而生。文章主要介绍了ETV制度的发展历程、现有ETV制度的主要模式,并从组织结构、验证条件、验证周期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在我国建立ETV制度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目前亟待建立以第三方测试为基础的环境技术验证评估体系的背景下,分析了目前我国的环境技术评估制度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我国环境技术验证体系建设,提出在技术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应建立与国际接轨、适合中国国情的环境技术验证评估制度体系及新技术推广机制,建立公正、科学、客观的验证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及质量保证程序,建立环境技术验证评估平台和信息平台,建立信誉良好、社会化的第三方评价机构。给出了验证评估体系建设亟需研究和开展工作内容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靳秋颖  王伯铎 《环境工程》2012,(Z2):327-330,531
餐厨垃圾是指餐饮食物加工产生的下脚料和食用的残余物,主要含有谷物类、蔬菜类、肉类、动植物油等。从食品安全和餐厨垃圾资源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堆肥技术、沼气化技术、生物柴油技术等资源化处理技术,介绍了餐厨垃圾资源化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出了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类芬顿处理技术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产生诸多难降解废水,废水进入环境水体,而存在于环境水体的污水具有难降解、危害大等特点,均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危害,因此治理难降解工业废水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重视。类芬顿技术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种高级氧化水处理技术,因其反应效率高、反应彻底、无二次污染的特点成为了研究热点。综述了常用的类芬顿方法研究进展。介绍了光-Fenton法、电-Fenton法、超声-Fenton法、微波-Fenton法、零价铁-Fenton法的反应机理,分析了类芬顿技术的优缺点,总结了在工业废水处理上的应用状况。当前应深入研究类芬顿技术对有机物的降解机理,开发出低成本、高效能的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8.
论绿色技术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绿色技术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内涵及发展现状,从经济效益出发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概念重新界定,将绿色技术创新拓展为两个层次。在介绍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系统的初步思路。  相似文献   

19.
快速渗滤技术与传统氧化塘技术比较,单位处理负荷大幅度提高,占地面积明显减少;与传统污水处理厂比较,设计施工简便、建设费用低、运行费用小,管理方便。  相似文献   

20.
3S技术与建立重庆市渝中区环境信息系统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介3S技术及3S技术在环境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现状。以重庆市渝中区“八五”、“九五”期间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信息的获取方式为切入点,探讨建立渝中区环境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基于3S技术的渝中区环境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架和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