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植物篱种植模式综合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祝其丽  孙辉  何道文  马睿  唐学芳 《四川环境》2007,26(3):41-45,54
植物篱种植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山区水土保持、土壤改良以及多种经营的耕作模式。该模式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热带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进行了试验、示范和较为系统的研究,作为坡耕地水土保持和土壤改良的生物措施受到广泛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模式在我国很多地区也进行了研究、示范和推广,并取得显著成效。本文在国内外已有研究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四川省宁南县马桑坪的等高固氮植物篱种植模式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综合效益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植物篱种植模式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综合效益均大于顺坡耕作模式,种植新银合欢植物篱比种植山毛豆植物篱的综合效益高;在种植相同植物篱树种的前提下,施磷肥比不施磷肥的效果好。同时,针对该技术目前在研究和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胡红云 《青海环境》2007,17(3):148-150
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主题,水泥工业属高能耗产业,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中将其纯低温余热转化为电能,有效地节约能源,本文介绍了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设备组成,工艺流程,并以3200t/d熟料生产线为例对该发电系统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估。认为纯低温余热发电在水泥工业中有着广阔的前景,其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区域生态稳定是清洁能源持续发展的安全屏障,也是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的关键技术因素。青海全省现沙化面积为12.47万hm2,且省内已建成、在建和规划建设的清洁能源基地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和共和盆地,该区域也属于青海省主要沙化区域,具有植被稀少、自然条件恶劣及干燥少雨等生态特征。本文通过青海清洁能源基地的沙化状况,基于“生态脆弱、沙漠广布、气候恶劣”的风沙源基本条件,提出“预防-治理-美化-综合利用”的绿色生态防沙治沙逻辑模式,提升清洁能源基地防沙固沙治沙的能力。通过该治理模式的探索研究,为清洁能源基地的建设、运营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和软技术支撑,使清洁能源基地发挥更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4.
5.
没有豪言壮语,一身纯朴的她就是日本丰田生态绿化部女博士国友淳子小姐。为了儿时的一个梦想,国友从28岁干到38岁,将青春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中国的治沙事业。  相似文献   

6.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健康效益评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空气质量改善进程,2013 年国家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本文基于空气污染与健康效益评估模型(BenMAP),对人口分布资料、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影响的暴露反应关系等进行了本土化修正,采用“支付意愿法”与“疾病成本法”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评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后,PM2.5 污染变化引起的环境健康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PM2.5 环境浓度,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如果《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空气质量目标全面实现,可以避免城镇8.9 万居民的过早死亡,减少12 万人次住院治疗以及941 万人次的门诊和急诊病例,实现的全国健康效益约为867 亿元/ 年,说明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的健康有益性。本文对政府部门开展污染损失评估及制定环境健康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做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防沙治沙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最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已经成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新疆在我国发展和稳定大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新疆生态环境极为脆弱,风沙危害严重,已经成为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只有做好防沙治沙和生态环境建设,才能为新疆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大气污染导致的疾病负担模型和投入产出模型,利用成渝地区环境统计基表以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自查报告的详细数据,对成渝地区"大气十条"实施的大气污染治理成本、健康效益和社会经济影响进行全面评估,得出如下结论:①成渝地区"大气十条"实施的环境健康效益大于其治理成本,成渝地区"大气十条"实施成本为376.3亿元,环境健康效益为670亿元,环境健康效益比实施成本高78%。②重点工业行业是成渝地区"大气十条"治理的重点,其治理成本为309.3亿元;其次是机动车治理成本,为50.1亿元。③成渝地区"大气十条"实施的环保投资为746亿元,对GDP拉动效应为1004.7亿元,增加就业5.24万人,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拉动效益。④成渝地区PM2.5降低1μg/m3需花费8.2亿元,其中,四川省PM2.5降低1μg/m3成本为10.4亿元,重庆市为6.0亿元。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区域生态环境经济价值评估的意义,对区域生态环境经济价值评估方法进行了述评,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区域生态环境经济价值研究的主要进展,探讨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难点和研究的主要趋势.认为区域生态环境经济价值研究对于实现我国区域生态环境与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完善价值评估理论与技术方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实地考察表明,三峡库区有资源植物2068种,其中药用植物1006种、纤维植物140种、油脂植物76种、观赏植物74种、野果植物54种、芳香植物54种、树脂树胶植物68种、淀粉与糖类植物52种、鞣料植物32种、珍稀植物47种以及其它类型植物465种。  相似文献   

11.
国土空间规划是统筹区域资源空间配置、开发管理和布局优化的总体方案,在引领区域协调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国土空间规划必然导致土地利用类型及布局的改变,从而引起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供给与需求变化。本研究从三生空间耦合协调的角度,通过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福祉需求的供需关系,揭示三生空间的供需连接与耦合关系。本研究借助 InVEST模型和生态服务价值当量法对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进行定量分析,同时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与相对发展度模型,通过对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变化进行耦合协调类型分析,探究国土空间用地结构调整所产生的供需间的协调关系,并用耦合协调状况对国土空间规划效益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在规划期内宜宾市翠屏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总体耦合协调度呈现减小态势。2020-2035年耦合协调度从 0.60降低到 0.59,相对发展度由 1.05减小至 1.01。生态系统服务总体供给盈余明显,但由于供需分布空间差异,城镇地区为主要的供给赤字区域。影响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为环境净化需求,城市化指标对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相对发展度具有较为普遍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赵中金  黄昀  刘光德 《四川环境》2005,24(3):35-37,46
重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上不容乐观,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刻不容缓。市场粮食质量安全令人担忧;茶叶质量安全不容乐观;蔬菜质量安全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取得可喜成绩;水果质量安全总体较好。针对重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与原因,提出了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八大对策。  相似文献   

13.
杨军  张弛 《四川环境》2003,22(2):74-76
经济效益分析是污染治理工程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污染治理工程成功与否关健在经济上是否有效益。本文对铜山县宏发造纸厂的污水治理工程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得知该厂投资治理污染的成本一年内可收回。企业废水治理后达标排放,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井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阆中市森林生态效益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森林生态效益是一种间接的经济利益。本文通过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减免旱涝灾害,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的效益评估。将阆中市森林生态效益用货币体现,科学直观地反映了阆中森林生态工程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5.
Agri-environment schemes (AESs) have been implemented across EU member states in an attempt to reconcil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ethods with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nd maintenance of the countryside. To determine the extent to which such policy objectives are being fulfilled, participating countries are obliged to monitor and evaluate the environmental, agricultural and socio-economic impacts of their AESs. However, few evaluations measure precise environmental outcomes and critically, there are no agreed methodologies to evaluate the benefits of particular agri-environmental measures, or to track the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of changing agricultural practices. In response to these issues, the Agri-Environmental Footprint project developed a common methodology for assessing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European AES. The Agri-Environmental Footprint Index (AFI) is a farm-level, adaptable methodology that aggregates measurements of agri-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based on Multi-Criteria Analysis (MCA) techniques. The method was developed specifically to allow assessment of differences in th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farms according to participation in agri-environment schemes. The AFI methodology is constructed so that high values represent goo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use of the AFI methodology in combination with Farm Business Survey data collected in England for the Farm Accountancy Data Network (FADN), to test whether its use could be extended for the routine surveillance of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farming systems using established data sources. Overall, the aim was to measur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agriculture (arable, lowland livestock and upland livestock) in England and to identify differences in AFI due to participation in agri-environment schemes. However, because farm size, farmer age, level of education and region are also likely to influence th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a holding, these factors were also considered.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ology revealed that only arable holdings participating in agri-environment schemes had a greater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lthough responses differed between regions. Of the other explanatory variables explored, the key factors determining th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for lowland livestock holdings were farm size, farmer age and level of education. In contrast, the AFI value of upland livestock holdings differed only between regions. The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the AFI methodology can be used readily with English FADN data and therefore has the potential to be applied more widely to similar data sources routinely collected across the EU-27 in a standardised manner.  相似文献   

16.
Meta分析价值移位方法是国际上资源价值评价领域关注的热点,国内相关研究较少。水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研究其价值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关键途径。本文搜集我国水资源价值评估实证研究结果,建立效益移位基础数据库,应用基于Meta分析的函数效益移位方法,对我国水资源价值移位做实证研究,探讨效益移位法在我国水资源价值评估领域的可应用性及发展前景。结果表明:①水资源所在地、人口密度、水质、供水成本和利润以及对最大水费承受程度的差异会影响地区水资源价值变化;②模型平均移位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可用于快速评估地区水资源价值;③省级层面水资源价值呈现出沿海高于内陆,华北、华东和西南高于其他地区的空间分异 规律。  相似文献   

17.
南四湖湿地建设的综合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四湖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输水干线和调蓄水库,目前人工湿地建设已初见成效。从环境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科研效益等方面分析了南四湖人工湿地在改善南四湖流域生态环境、稳定南水北调调水水质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江汉油田中心医院污水处理设备进行改造更新,通过安装一台NaC10泵污水净化器免去盐水经过电解发生器的繁琐工序,节约经费50%,使医院污水100%达标排放;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9.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中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改善和恢复城市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美化社会环境,进而促进整个城市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库尔勒市为例,阐述了城市绿地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针对库尔勒市绿地建设提出了几点方案。  相似文献   

20.
依据地质灾害的易发程度、受威胁人数、经济损失大小、人为活动强度等因素,采用地质灾害易发性综合指数法对抚宁县环境地质灾害进行划分,抚宁县环境地质灾害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三级,每级防治区又划分出不同的防治亚区,通过分析环境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工程地质岩类、成因与现状,对每个防治亚区进行评价,并提出加强防灾救灾管理与加强监测、随时做好应急准备等预防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