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问我是小客机司机昊某的朋友.现咨询一事:吴某与李某在同一条线路上从事客运。因争夺客源素有隔阂三个月前的一天.李某发现昊某在前面行驶,于是加大油门追上.停在吴某的车前让乘客上了车、吴某见客源被抢,直追李某并从李某车辆的右侧超车,李某的车被挤入逆行车道.与对面驶朱的大货车碰撞造成李桌当场死亡,吴桌及其车上的两名乘客受伤.我不明白的是,吴某为何不是构成交通肇事罪而是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相似文献   

2.
有这么一个案例:吴某与李某各为出租车司机,在同一条线路上从事客运,因争夺客源素有隔阂。事发当日,李某发现吴某在前面行驶,于是加大油门追上,停在吴某的车前让乘客上了车;吴某见客源被抢,无名火起,一路向李某发难。吴某驾车从李某车辆的右侧经过时,与李某的车发生刮擦后,两车并驾齐驱,李某的车被挤、别,驶入逆行车道。这时,对面驶来一辆大货车,  相似文献   

3.
《安全与健康》2009,(7):46-46
问我的朋友张某与受害人吴某达成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协议,张某向吴某出具的欠条中注明了还款期限,我在该欠条上签字担保,承诺若张某逾期未还则由我支付。到期后张某未向吴某付款.吴某未向张某主张而直接诉至法院,要求我承担保证责任。请问:我会被判令承担保证责任吗?  相似文献   

4.
《现代职业安全》2007,(10):89-89
编辑同志: 地质队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这种职业需经常到野外、山区去作业。去年8月的一天,因钻机损坏停止施工,工友们便到山下村庄居住休息。当晚,工友周某上村民家看电视,吴某因宿舍有人打牌,便到工友周某宿舍暂歇。同屋的还有,临时工李某。周某看完电视回来后多次敲门无人答应,便越墙从后门进屋,与吴某和临时工李某发生争执。在争执中,周某用木棒击中吴某致其死亡。今年7月,法院作出刑事附带民事判决,确认上述事实。  相似文献   

5.
八闽动态     
《安全与健康》2010,(7):47-48
问:我在行走时被无证驾驶的吴某撞伤。吴某支付500元医疗费后再没有给我钱,打工的我也只有4000多元的积蓄.而医生说治好我的伤至少要30000元。警方认定吴某负事故的全部责任.知道吴某所骑的车辆有保交强险和商业险后,我去找了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为我支付了10000元。经伤残鉴定,我被评为九级伤残,我因交通事故的经济损害达到56400元。  相似文献   

6.
1999年1月.某劳动就业服务公司(以下简称服务公司)与李某签订劳动合同并派遣李某到某商场担任电工。商场与服务公司签订的聘用劳务人员合同约定:李某的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由商场转到服务公司账上.由服务公司支付李某的工资和缴纳社会保险费。2004年6月.商场因企业改制被合并.未按约定将李某4个月的工资及社会保险费转到服务公司账上,服务公司因此未给李某支付工资和缴纳社会保险费。李某以服务公司是用人单位为由,要求其支付拖欠的工资和缴纳拖欠的社会保险费。服务公司认为.李某与商场有劳动关系并向商场提供劳动.本公司只是中介机构.不应由其支付李某的工资和社会保险费。李某的请求经仲裁被驳回后.诉至法院。一审法院认为,李某与服务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已形成劳动关系,服务公司作为用人单位应支付李某工资和缴纳社会保险费。据此判决支持李某的诉讼请求。服务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二审法院认为.李某向商场提供劳动.受商场劳动纪律约束.表明与商场存在劳动关系;而李某与服务公司虽然签订了劳动合同.但并未形成劳动关系,只存在劳务委托关系。遂驳回李某对服务公司的诉讼请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江苏劳动保护》2005,(4):44-44
4月2日中午.沪宁高速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两辆大客车迎面相撞,并连带引起多车追尾。事故发生后,近30名受伤乘客被送往医院。截至记者发稿时止,除重伤司机外,其余乘客均已脱离生命危险。  相似文献   

8.
有问有答     
《中国劳动科学》2006,(2):48-49
问:李某等人于1994年前被某烟草公司招用,在公司车队从事驾驶员工作,双方曾签订过1994年至1995年的《临时用工劳动合同》,当时的合同为1年1签,合同到期后未再续签,但李某等人仍一直在该烟草公司工作。2002年底,烟草公司通知李某等人在1份《劳务派遣劳动合同》上签字,说是由某劳动保障事务代理中心办理劳动用工档案,该《合同》签订后未交给李某等人即被单位收回(李某等人不清楚合同的具体内容)。某市劳动保障事务代理中心又与某烟草公司签订了1份《劳务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9.
2007年8月6日上午,祁某驾驶载着木材的大货车在乡村道路上行驶,与关某驾驶的小轿车迎面相撞,货车上滚落的木头砸伤行人李某。经察看,两车损害不大,李某伤势也不太严重,祁某与关某一致认为小事故还是不报案好。于是,两人商议各修各的车,然后祁某拿了600元钱给李某作为医疗费,关某也掏出身上仅有的300元钱给了李某,李某在旁人的搀扶下去医院治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现代职业安全》2007,(3):91-91
案例 2004年6月25日7时45分,某建设工程公司安装工程分公司第五项目经理部职工吴某从家前往工地上班途中,无证驾驶从朋友处借来的一辆摩托车。在经过一个三叉路口时,由于车速太快,不慎与一辆货车相撞,致使吴某被撞伤,并被送往医院抢救。经医院诊断:吴某腰椎体横突骨折,左胫、腓骨开放型骨折。事后,吴某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关于“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情形应当认定为工伤的规定,向单位提出工伤认定要求。该单位领导认为,吴某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又觉得吴某无证驾驶摩托车是没道理的。请问:吴某无证驾驶摩托车受伤能享受工伤待遇吗?为什么?  相似文献   

11.
日前,笔者处理了一起劳动争议,案情如下:吴某能力出众,得到A公司老板的赏识,A公司便与吴某签订了劳动合同。一次,吴某代表A公司参加投标,某竞标单位的代表与吴某相识,投诉称吴某是另一家公司的员工,无权作为A公司的代表。原来,吴某原供职于B公司,现在还与B公司存在劳动关系,但多年来一直处于休假状态,B公司每月依旧向吴某发放生活费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至此,A公司对吴某是“想用而不敢用”,担心被原用人单位B公司追究责任,于是不愿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吴某不服,申请仲裁,要求继续履行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2.
《现代职业安全》2006,(8):95-95
2004年5月10日上午10时,某自动化工程公司施工项目一部职工李某(男、45岁)在班长的安排下,与同班张某、王某三人一起在承接的某钢铁公司制氧项目工地进行仪器仪表的现场配置作业。工作中李某突感胸闷难恶.面色苍白.经单位领导及同事送往医院.因抢救无效.于5月12日凌晨6时死亡,经诊断:李某为心肌梗死。 事后.李某的妻子认为:李某早上去上班还好好的,上班2个多小时就通知家属李某病危,李某的死是过劳所致.立该与工作有关.要求办理工伤待遇。但单位领导认为:李某在施工工地并没有从事特别繁重的体力劳动,工作时并没有受到人身伤害,死因是李某患有心脏病,且死亡地点在医院,没有答立李妻办理的工伤待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安全与健康》2010,(6):49-50
问:我因与李某发生纠纷互相殴打,李某扬言要取我性命,并拔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捅了我一刀,我慌不择路。穿过公路向对面逃跑,李某在后面紧追。我跑过道路中心线时,被魏某驾驶的小轿车撞倒。经鉴定,我被李某捅成轻微伤、被魏撞成重伤。警方认定,我负本次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魏某不负事故责任,没有认定李某为本次交通事故的当事人。  相似文献   

14.
案情简介 李某2005月7月在工作中受伤,被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八级伤残。2006年12月,李某因违反用人单位劳动纪律被解除劳动合同。在工伤保险待遇支付问题上,李某与用人单位发生了争议。李某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八级伤残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就业补助金,但用人单位却以其因违反劳动纪律被解除劳动合同为由拒绝支付。2007年1月7日,李某申诉至劳动争议仲裁委,  相似文献   

15.
堵车的日子     
雨季,每年都要如期来临,谁也无法躲过。雨季来了,堵车的现象便随时出现。在堵车的日子里,什么事都会发生,不同的是有些事在意料之中,而有些事则在意料之外。在今年的雨季里,离我所栖居小城三十余公里处的国道上,就因公路坍塌出现了严重堵车现象。碰巧我有急事要到省城去办,便只好不顾路已堵一天多加入到被堵的队伍中。我是乘客车去的,车主怀着侥幸心理卖给了乘客全程的车票,并说如果路还不通,对边有车接。车出去后,公路仍未修好,路的右侧已停了四五公里长的车辆。客车见缝插针地往左行驶到极限,只好让乘客下车。几个乘客见局…  相似文献   

16.
《安全与健康》2010,(3):46-46
问 前两天我驾驶小货车.超车时不慎与吴某驾驶的小轿车相刮,我在打电话报警时,吴某及其车上的另两人下车,边骂边对我拳打脚踢.致我多处受伤。交警部门认定我负事故的全部责任.但不认定吴某等人的打人责任。请问:我的治疗费是否能与吴某的车辆修理费相抵.我该如何追究对方的打人责任?  相似文献   

17.
案例:2004年1月2日17时10分,某机电公司一车间甲班职工李某下班后骑自行车往回家。17时20分左右,李某在经过道路施工改造路段时,由于骑车较快,再加上施工路段未设安全护栏,也无警示标志,李某没注意,结果将车骑进施工留下的凹坑内被摔伤,经送医院诊断为右胫骨、腓骨骨折。事后,李某向单位领导提出办理工伤认定的要求,但单位领导未予认可。请问,李某这种受伤的情形能认定为工伤吗?为什么?  相似文献   

18.
杨维松 《劳动保护》2002,(11):56-56
编辑同志:两年前枣庄市一企业职工李某在工作期间因工致残,后李某所在单位给其报销了医疗费,出院后一直在家休养,近日经评定为5级伤残。因赔付与单位达不成一致意见,李某想依法索赔,但有人告诉他已超过了时效。请问,工伤致残是怎样确定时效的?张忠张忠同志:《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19.
<正>日前,在河南郑州闹市区,一辆轿车逆行停在路边,车上乘客突然打开车门,把一名骑车女子撞倒。不料此时正好一辆大货车驶来,女子不幸被轧身亡。路边停车后,"唰"地打开车门,这是不少驾驶员和乘车人的习惯动作。殊不知,开车门看似小事,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事故:轻者发生擦碰,重者伤人性命。1月17日晚,在浙江省天台县赤城街道人民东路影剧院门口附近,许某让司机黄某靠边停车,直接将车门打开了。没想到,此时正好过来一辆电动车,连人带车被刮倒,紧跟着一辆摩托车也因刹车不及,撞上倒地的电动车,驾驶员被甩了出去。所幸,电动车和摩托车驾驶员都  相似文献   

20.
有问有答     
《中国劳动科学》2005,(10):45-46
问:1998年8月,李某大学毕业后被甲公司聘用,双方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即自1998年8月14日至2003年8月15日。在签订劳动合同的同时,李某与甲公司的其他员工一样,在合同中约定了保密条款。保密条款称:甲方(甲公司)为了保护商业秘密,特要求员工承诺:(1)在公司工作期间、离开公司后的5年内不得到从事同类业务的用人单位任职;(2)未经公司许可,不得利用公司技术从事同类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