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以福建省各环评单位参加优秀环境影响报告书评审的资料为基础,分析了福建省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探讨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3.
<正> 环境影响报告书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本成果,它是履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法律程序的法定文件,也是建设项目可行性决策的技术文件。报告书编制的总的要求应是内容准确——所列数据、资料准确;结论明确——客观、公正且不含糊;文字简练。 1 报告书的编写内容报告书的编写内容要规范化,其基本内容及文章结构原则上应按(86)国环字第003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附 相似文献
4.
<正> 2.2.4 影响预测(或分析) 在污染源调查、现状评价、各种动、静态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影响预测,预测工程排污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及范围。预测因子原则上是指未来污染源评价结果所确定的主要污染物。影响报告书只编写影响预测结果(包括事故排放),预测结果是指与本底(由环境规划决定)迭加后的结果。表7为某规划扩建的感光厂外排SO_2对 相似文献
5.
6.
环境报告书是反映企业及所属业务部门和生产单位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对环境影响,以及为了减轻和消除有害环境影响所进行的努力及其成果的书面报告.为了消除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遭遇的"环境壁垒"影响,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的论述旨在建立我国的企业环境报告书制度. 相似文献
7.
8.
通过新旧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导则HJ/T19-1997和HJ19-2011的对比分析,对两个导则中八个方面对应内容的差异逐一进行了解析。以帮助读者了解新旧导则的异同,有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使用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导则。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新旧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导则HJ19-2011和HJ/T19-1997的对比分析,对两个导则中主要内容的差异进行了解析。以帮助读者了解新旧导则的异同,有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使用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导则。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工业园区环境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工业园区的环境管理必须要有综合性的新思路,提出了加强工业园区环境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13.
14.
环境承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将环境承载力理论应用到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对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及内涵,在对环境承载力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专门针对工业园区的指标体系,以某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例,分析工业园区各规划期阶段的环境承载力的利用强度,以期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参考有关工业园区建设和循环经济的文献,结合铁岭县实际情况,提出了铁岭县工业园区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根据南湖区步云工业集中区化工企业集聚、环境风险高的特点,提出强化综合决策,保障环境安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生态园区建设,加强环境监督管理等环境安全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8.
根据作者在参与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及评审中的实际经验,针对不同评价单位在环评报告中对工业园区规划实施后可能产生的废水排放量,采用的不同估算方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作者认为较为合理的估算方式。 相似文献
19.
基于监控系统综合集成的思想,以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风险源监控技术规范、重大危险源控制规章、污染源在线监测为基础,从监控指标体系、监控布点范围及监控技术筛选三方面建立化学工业园区中重大环境风险源监控技术体系. 结果表明:重大环境风险源监控指标体系主要从企业内部及企业周边敏感受体两方面进行构建;监控范围从重大环境风险源本体、缓冲区及环境敏感受体三方面确定;监控技术筛选时考虑了环境风险源的状态、监控技术方法的实用性和环境风险源/受体属性. 以上海闵行区化学工业园区为例,经调研统计,该化学工业园区共有重大风险源87个,其中罐区60个、排放口12个,其余分散在库房、生产场所等处. 根据化学工业园区企业内部风险设施及周围敏感受体的监控指标、监控范围及常用监控技术,制定了以罐区、排放口的特征风险物质为指标,以储罐的温度、压力、图像视频、液位及排放口特征风险物质浓度的传感器监控技术为主的监控方案.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湖北省1999-2009年环境统计数据和经济数据,选取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6项主要环境指标,构建湖北省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的动态计量模型,从而对湖北省污染物排放的库兹涅茨曲线特征(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废水和工业固体废物EKC呈倒"N"型特征,排放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工业废气EKC则为直线分布关系,排放量呈逐步增大的趋势,而且没有出现拐点,表明经济产业结构是影响工业废气排放量的主要因素。可为湖北省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