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及燃料消耗量的快速增加,发展低碳汽车燃料对提高国家能源安全、减缓交通温室气体排放、促进低碳技术创新、提高我国汽车和燃料产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提出了促进汽车燃料多元化,多技术互补协调发展,建立"国家汽车燃料生命周期研究中心",设定合理低碳汽车燃料利用目标及燃料平均碳强度目标等六条政策建议来推动汽车燃料低碳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彭近新 《绿叶》2011,(7):13-27
开发利用绿色低碳能源已成全球共识,以绿色低碳能源和低碳技术为基础的绿色低碳发展发展呈现磅礴之势,诸多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显现出云蒸霞蔚的图景。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和经济全球化角度考察,绿色低碳经济既不是昙花一现的时尚,更不是人为设局的陷阱,而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必然的一场深刻能源革命和产业革命。在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潮流中,中国应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转型的高度审示和统筹长远的总体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炼化企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大而分散,减排潜力巨大。目前我国炼化企业比较重视废气的治理,如SOx,对于温室气体减排工作的研究投入力度相对较小,CDM项目很少且主要集中于N2O减排CDM项目。考虑到第一承诺期结束以后我国可能需要承担减排任务,单纯N2O减排将不能满足我国的温室气体减排需求。因此,我国炼化企业需要开展CO2减排技术研究。同时从节能减排及CO2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对我国炼化企业进行分析,提出我国炼化企业节能减排措施,为我国炼化企业CO2减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汽车排放标准与改进燃料品质降低排放污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宁  刘治中 《四川环境》1997,16(3):27-32
本文综述了美国、日本、欧洲经济委员会(ECE)及中国的汽车(主要是汽油车)排放标准;汽车排放与燃料品质有直接关系,通过改进燃料品质如使用无铅汽油,含氧燃料和替代燃料以及降低汽油中芳烃及硫含量等都能改善汽车排放污染。  相似文献   

5.
于洋  张今华  杨光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12):1481-1483
提出了一种基于CO2排放强度的减排潜能计算方法,根据该方法对我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含新疆和西藏)未来减排潜能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麻省理工学院开发的RPPA模型对我国各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减排边际成本进行了计算,基于该减排边际成本,提出了省际间CO2补偿制度,并对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金额和补偿制度运行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各省区公平、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汽车尾气净化减排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述了国内外汽车尾气净化减排技术的新进展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全国SO2和COD的排放量削减10%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约束性指标。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新疆都没有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呈上升趋势。通过分析,采取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淘汰落后的工业工艺装置,落实工程减排和技术减排要求即可实现2010年全区总能耗保持在2005年的水平,实现国家对新疆增产不增污的规划定位。在此基础上如能落实管理减排和结构调整减排要求,全区污染物排放量将进一步削减。  相似文献   

8.
我国工业SO2排放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工业SO2排放量的变化趋势,以及其与GDP、工业产值、火电厂发电量等指标的变化关系;利用50个省市1998—2007年的有关数据建立了SO2排放量的影响因素面板数据模型,力求通过定量分析识别影响我国工业SO2排放量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我国工业SO2排放量与第二产业比重、火力发电比重并无明显关系,而GDP、发电量、一次能源转化效率、SO2去除率存在显著关系,对SO2工业实际排放量起决定作用的是SO2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9.
燃煤工业锅炉减排NO_x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燃煤工业锅炉NOx排放、污染现状和国内外控制技术进行分析,提出燃煤工业锅炉NOx控制对策和措施,并提出低氮燃烧是降低NOx排放的最经济技术。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蓬莱市把节能减排与"转方式、调结构"紧密结合,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系统工程,加大污染防治力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狠抓污染减排和总量控制,淘汰了一些工艺落后、消耗高、污染重的生产企业,资源利用率明显提升,初步形成了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单位产值能耗不断降低、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多赢"局面。  相似文献   

11.
对“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震 《四川环境》2011,(4):123-127
"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因子增加,减排削减的范围覆盖更广,更加注重结构减排,面临的减排目标压力依然很大,而且部分因子进一步削减的难度加大。因此,在"十二五"期间合理确定主要污染物减排基数,科学测算增量,合理分配减排指标,构建减排环境统计体系和平台,统筹考虑确定性约束性指标与趋势性指标,建立长效机制与行政措施等问题值...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兴的工业城市,工业结构大多以重化工业为主,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本文选择福建省三明市这一极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工业城市进行调研剖析,阐述了三明市当前节能减排的形势与任务,分析了在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