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燃料在炉膛外的水平烟道和竖井烟道内的燃烧,称为二次燃烧或再燃烧。二次燃烧是锅炉、特别是燃油锅炉常发生的恶性事故之一。因此,了解锅炉产生二次燃烧的原因,掌握防止事故发生和正确处理的方法,对保证锅炉安全运行有重要意义。 过热器是容易发生二次燃烧的部位。煤粉炉制粉系统工作不正常,煤粉颗粒较大,燃烧器配风不好,燃油炉燃油温度低,雾化片质量差及严重磨损等均会使炉膛内的火焰延伸到过热器区,从而引起二次燃烧。过热器区发生二次燃烧的主要现象是:炉膛出口烟温和过热汽温明显升高,从炉膛出口处检查孔看到的不是透明烟气而是火焰。 …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发电厂600MW超临界W型火焰燃烧锅炉在调试期间发生的屏式过热器结焦问题,通过对炉膛结构、燃烧器配风、炉渣、飞灰含碳量等主要数据的分析,对锅炉的燃烧进行了调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W型双旋流煤粉燃烧器来说,通过调整乏气风量的大小可调节煤粉燃烧火焰的穿透能力及火焰形状,改变整个炉膛火焰中心位置,进而影响到屏过区域的热量分布,避免由于局部过热而引起的结焦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燃煤粉锅炉,主要适用于燃烧反应低的无烟煤和贫煤的混合煤质,其结构与常规燃煤锅炉不同,易于实现燃烧过程的多级配风。即可控制着火阶段的着火温度,又可加强燃烧后的混合,促进低反应燃料的燃烬,这样强化了稳燃条件,在烧无烟煤和贫煤的混合煤时,最低不投油稳燃负荷可达到40%~55%。由于煤粉炉火焰是下行然后迂回,因此火焰中心就在煤粉喷口附近,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高温回流区,易于劣质煤的着火,利于稳燃。但燃烧调节较复杂,如调节不当,易在受热面处结焦积渣。造成不必要的热损失,严重者造成锅炉灭火。  相似文献   

4.
以某2×330 MW亚临界燃煤锅炉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值模拟研究了低负荷下两种一次风掺烟烟气再循环方案对炉内煤粉燃烧以及NOX生成规律的影响,耦合锅炉热力计算研究了SCR入口烟温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合理掺烟方式以及掺烟比能有效降低炉膛出口NOX浓度,提高SCR入口烟温,但掺烟比例过大会影响炉内煤粉正常燃烧;较优的掺烟方案为一次风掺烟20%,同时维持空气量不变,此时炉膛出口NOX排放质量浓度降低了18.29 mg/m3,SCR入口烟温提高了15℃。采用一次风掺烟能有效控制低负荷下锅炉NO_x生成及烟气中的排放。  相似文献   

5.
应用Eulerian/Lagrangian方法,采用非一致性网格生成技术,结合一台四角切向燃烧煤粉锅炉的燃烧器的改造方案,对锅炉低负荷燃烧稳定性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燃烧器改造后,锅炉在各负荷下运行时,煤粉更容易着火燃烧,锅炉的燃烧稳定性提高了、运行能力增强了,其中低负荷运行时的燃烧稳定性提高得更为显著;降低了炉内烟气的旋转强度:减弱了炉膛出口左、右两侧的烟气的温度偏差。数值研究结果为锅炉的炉内过程的合理设计与组织、锅炉的运行调试与改造提供了重要而有意义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软件FLUENT对链条燃煤工业锅炉在不同炉排速度和配风方式下进行了燃烧优化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炉排速度对工业锅炉的燃烧和NOX生成影响显著,最优的炉排速度为7.2 m/s,此时炉膛和烟道的整体温度水平均表现良好。最佳的配风方式为推迟配风和二次风相结合,增加二次风后,锅炉内的烟气扰动更明显、回流区更强烈,此时锅炉的整体温度水平较合理,高温区集中在炉膛和烟道的中部区域,在后拱处依然能保持着较高的温度水平,并能将后拱的高温烟气带至前拱,且可使NOX的生成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7.
针对超临界600 MW锅炉运行中存在的螺旋管水冷壁出口、过热器、再热器壁面易超温以及高负荷下过热器和再热器减温水量过大,低负荷减温水量小难以满足冷再端供热需要等问题,对锅炉进行燃烧优化调整。通过对锅炉的煤粉细度、配风特性、燃烧器摆角、炉膛出口氧量水平等进行优化,过热器等受热面的超温问题得到解决,不同负荷下再热器减温水量满足供热需要,同时锅炉效率也有所提高,有效地提高了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浓淡燃烧是当前煤粉燃烧的一个重要趋势。应用Eulerian/Lagrangian方法,采用非一致性网格生成技术,对四角切向燃烧锅炉浓淡煤粉燃烧及炉内过程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文的研究参数范围内,煤粉浓淡比3:1是最佳浓淡比,对应的浓侧煤粉浓度为0.624kg coal/kg air;浓淡煤粉燃烧具有稳燃作用;炉膛出口截面上烟温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炉膛爆炸是指锅炉炉膛内发生的可燃物瞬时爆燃现象。炉膛爆炸的原因是炉膛内存在可燃的气体、油雾、煤粉等,这些可燃物通常是在锅炉点火前加入的或点火未成功而留存下来的,也有可能是燃烧不好而残存炉膛内的。可燃物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燃烧,或在高温下自燃,于是发生炉膛爆炸。锅炉炉膛爆炸虽然不象锅筒爆炸那样产生极大的破坏力,但也会造成严重后果。如损坏受热面、炉墙及构架,迫使锅炉停炉,有时也会造成人身伤亡。为了防止炉膛爆炸,锅炉点火前应用风机或自然通风的方法,清除炉膛及烟道中的可燃物;油、气、煤粉炉在点燃时应先送风,投入点燃火炬,最后才输送燃料;如一次点火失败,重新点燃前必须给炉膛烟道再次通风,以充分清除可燃物。  相似文献   

10.
中小型CFB锅炉配风系统中选用的风机,常规有一次风机、二次风机、返料增压风机。如何将这些风机的送风在CFB锅炉配风系统中合理设计。简化配风系统,降低CFB锅炉自身能耗,是目前CFB锅炉设计工作者努力的方向之一。CFB锅炉的燃料颗粒一般为(0-8)mm,与煤粉炉相比省略了磨煤及制粉系统。燃料制备系统的能耗大为降低。但CFB锅炉增加了物料循环系统,实现循环燃烧。物料循环系统的循环动力,来源于返料装置进口侧立管中物料料位压差。返料装置多数采用非机械密封阀。为了使物料循环系统正常工作,一般都返料设置增压风机提供高压返料风源.控制其循环。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半密闭空间内部油气着火爆炸初期火焰特性,进行了不同油气体积分数下的油气着火爆炸实验,通过高速摄影等技术手段对爆炸过程中火焰形态进行了捕捉,分析了不同油气体积分数下爆炸初期火焰着火模式、火焰形态、传播过程和火焰浮力稳定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油气体积分数为决定容器内部着火模式的关键因素,随着油气体积分数的逐渐增大,着火模式呈现出燃烧-爆炸-爆燃后持续燃烧的转变;爆炸下的火焰具有明显的分区现象,而其他的着火模式则没有;随着油气体积分数的增加,越靠近化学当量比,纵向和横向火焰阵面速度越大;油气体积分数小于等于1.1%或大于等于2.6%时,火焰稳定性受浮力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某小氮肥厂发生了一次10吨沸腾锅炉炉膛喷火事故。当开启鼓风机时,炉膛内形成正压,将带火的煤粉吹出炉口,在空气中形成雾化燃烧。冲出的火焰距炉口4米远,火焰温度约850℃,燃烧时间1秒左右。 当时,有两个操作工人在距炉口2米处工作,一人身穿帆布工作服,身上只感到灼热,极小部分裸露在外的皮肤有浅二度烧伤,很快治愈。另一人穿纱线背心,复盖下的皮肤被烤红,尚未造成伤势,因裸露皮肤面积较大,造成大面积浅二度烧伤,小面积皮肤有深二度烧伤,造成较大痛苦。 燃烧实验(火焰温度 850℃)证明:帆布烧焦时间为15秒以上,32支纱线织品烧焦时间近1秒;人的…  相似文献   

13.
目前市场供给小型工业锅炉(特别是生活采暖锅炉)的煤与原设计煤种不同,多系含灰量大、发热量低的Ⅱ类以下的烟煤,煤种也经常变更.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虽然都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在炉膛增设卫燃带和炉拱,改变配风方式等,合理组织燃烧,使煤尽量在炉膛内充分燃烧,以消除炭黑,减少烟囱冒黑烟机会,减轻对大气的污染。然而由于供应的煤含灰量大,烟气中飞灰多,再  相似文献   

14.
采用重油及煤粉作为燃料的工业锅炉,灭火事故时有发生。对锅炉灭火及时发现、及时正确处理,是防止事故扩大、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生产损失的关键。 造成锅炉灭火的原因,对燃油锅炉有以下几方面: 1.锅炉负荷太小,使炉膛温度过低,造成燃烧不稳定而灭火。 2.点火过程中炉膛负压太大,风量过大,把火焰吹灭。 3.油泵及油管路系统出现故障,以及滤油器或供油管堵塞。 4.操作失误,关闭了速断阀门。 5.油中水分过多。燃油脱水不好,在运输过程中用蒸汽加温,油罐密封不严,进入雨水。 造成煤粉炉灭火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锅炉负荷过低,进风量及炉膛负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330MW四角切圆锅炉燃烧器进行了炉内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的研究,分析了B层燃烧器区域空气速度分布和衰减情况,研究了一次风速,一、二次风动量比和周界风风量等因素对四角切圆燃烧方式的炉内空气动力场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四角的一次风射流衰减特性基本一致,射流刚性良好。在改变二次凤与一次风动量比后,对炉内实际切圆直径影响较小。周界风可以增强一次风射流的刚性,燃烧器上下摆动只改变了炉膛火焰中心的位置,并未改变切圆大小。这为燃烧器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依据和运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锅炉超负荷运行与强制燃烧的现象比较严重。超负荷运行,就是在不改变锅炉设备汽水系统和燃料风烟系统的原设计情况下,采用增加燃料和送引风,强化放热与吸热过程,从而达到提高锅炉出力的目的。由于强化燃烧,破坏了正常的燃烧工况,产生的后果是严重的。 一、降低锅炉热效率,增加燃料消耗量,加剧了环境的污染 由于锅炉燃烧率(即每平方米炉排面积每小时燃煤量)的限制,增加给煤量,会使煤层过厚,燃烧不透;或因炉排行走速度加快,推动次数或振动频率增加,燃料燃烧不尽。此外,还因飞灰量增多,从而引起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4上升。由于炉膛…  相似文献   

17.
摘要锅炉节能降耗研究中,较深层次去研究煤粉燃烧内部特性,从热效率反平衡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q4、气体未燃烧热损失Q3、排烟热损失Q2的计算分析中找出关键因素,对节能改造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煤粉着火动力学特性分析采用热重分析,热重微分分析,差热分析等办法,它能克服传统全元素分析、灰渣可燃物分析等方法局限性,该方法通过研究或测定物质热性质的技术,综合了煤的反应性能、灰份、灰与可燃物结合特性,内部空隙率及燃烧过程中煤粒膨胀与空隙度变化的影响,较完善地表达了煤的着火、燃烧及燃尽特性,对节能燃烧的研究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大型燃煤锅炉运行中由于燃烧不均衡造成的受热面超温及水冷壁壁温、烟温、汽温偏差大等问题,首先,分析锅炉热偏差产生的原因及其给锅炉运行安全带来的危害;然后,基于一次风煤粉在线均衡控制系统,依据壁温、汽温偏差,调整二次风量分配的锅炉热偏差;最后,设计锅炉热偏差自动控制系统,并将该系统应用到国内某电厂1 000 MW对冲燃烧锅炉以及其他多种锅炉上,验证该该系统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使得各燃烧器风煤比均衡一致,实现燃烧器状态的精准测控,防控燃烧器燃烧偏差及局部燃烧恶化现象,消除燃烧热偏差导致的锅炉运行隐患。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国内广泛运行的锅壳式燃气锅炉,以在该结构锅炉上大量使用的直流扩散式天然气燃烧器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燃气燃烧器在不同负荷、炉膛背压、过量空气系数等参数对锅炉炉膛内火焰燃烧场分布的影响,其试验结果对燃气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以及燃气燃烧器的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某台75t/h煤粉锅炉存在燃烧不稳、结焦、爆管、热效率低和热偏差大等严重问题,经过综合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锅炉炉膛尺寸不合理、燃烧器结构不合理和炉膛分布不均匀。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