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低温低应力工况下使用的压力容器是化工生产过程中常用的低温压力容器。对低温低应力工况下的压力容器材料的应力状况及容器的工作状况进行了分析。论述了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为低温压力容器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用压力容器检验时,有部分容器,如夹套的容器,水压试验时如不装排气装置就不可能灌满水。现介绍一种简易的排气装置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柱形压力容器开口泄爆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研究柱形压力容器泄爆规律,采用经典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典型的柱形压力容器泄爆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从泄爆口开启到泄压结束时间段压力发展、火焰传播、气体流动及可燃气体浓度变化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泄爆压力下容器内压力发展变化呈现不同特点,在较小泄爆压力情况下会出现压力再度上升的双峰现象。泄爆过程中产生的湍流沿泄爆口附近容器壁拉长火焰面,并加快燃烧速率。同时就容器内不同点火位置对爆炸强度影响进行研究,得出在泄爆压力为0.04 MPa时,底面点火对本柱形压力容器产生的最大升压速率约为中心点火最大升压速率的1.4倍。  相似文献   

4.
龙红  杨志军 《劳动保护》2000,(1):43-43,44
焊接是压力容器制造的主要工序。在压力容器焊接中 ,有相当一部分的焊接工作 ,如合拢口焊缝的内侧坡口焊接、人孔或接管与壳体焊接接头里口焊缝的焊接、塔盘等内件的焊接等 ,都要焊工进入容器内部来施焊。由于容器只有不多的几个人孔和接管与外界相通 ,通风不良 ,排烟不畅 ,成为容器焊接制造中污染最严重、条件最恶劣的工作环境。了解容器内焊接烟尘和有害气体的危害 ,并采用适当的方法搞好安全防护 ,改善焊工的工作条件 ,保护焊工的身体健康 ,这已是大家普遍关心的课题。1.容器内施焊焊烟的特点容器内空间有限 ,烟尘和有害气体很容易充满…  相似文献   

5.
孟宪坤 《安全》2008,29(1):43-44
河南油田油建公司金属结构厂是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安装的厂家,容器设备的装卸、整体运移过程是该厂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高风险作业,也是隐患与事故比较集中的作业环节。为削减起重作业安全风险,减少事故的发生,该厂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起重作业制度”、“加强起重作业现场的过程控制”、“实行起重作业安全告知制度”这“三管齐下”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考虑设计变量的不确定性,应用随机-模糊概率模型,定量分析固定式钢制内压容器初始静强度在耐压试验时的可靠度,研究耐压试验压力系数与超压限制系数、可靠度系数和安全系数之间的关系,解决了把可靠性方法应用于压力容器工程设计的理论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7.
泄爆面积对柱形容器泄爆过程压力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泄爆面积对柱形压力容器泄爆过程中压力变化的影响,采用经典流体力学软件FLU ENT在泄爆口直径分别为50、80、100mm情况下对容器内甲烷和空气混合气体泄爆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情况下容器内压力发展变化规律以及爆炸流场参数分布。结果表明当泄爆压力为0.04MPa,泄爆口直径50mm时,泄爆口开启后压力容器内压力呈现继续上升趋势;泄爆口直径为80、100mm时,泄爆口开启后压力均立即下降,采用直径100mm泄爆口时压力下降速率更快,容器内压力降至环境压力所需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8.
首都钢铁公司现有在役压力容器2267台。其中一类容器1961台,二类容器231台,三类容器75台。由于公司各级领导对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都非常重视,压力容器管理人员有职有权,工作放手得力,有力地保证守在役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 总结我们这方面的工作,可以概括为“一包、三定、五不准”。 所谓“一包”,就是实行安全承包。我们组织职工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颁发的有关条例和规程,以及首钢公司制定的制度。通过宣传教育,使职工了解国家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规的权威性和公司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制定的制度的严肃性,增强职工执行法规、制度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9.
压力容器的安全操作与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燕 《安全》2008,29(9):45-46
压力容器设计的承压能力、耐蚀性能和耐高低温性能是有条件、有限度的。操作的任何失误都会使压力容器过早失效甚至酿成事故。国内外压力容器事故统计资料显示,因操作失误引发的事故占50%以上。特别是化工新产品不断开发、容器日趋大型化、高参数和中高强钢广泛应用的条件下,更应重视因操作失误引起的压力容器事故。  相似文献   

10.
可靠 锅炉、压力容器和管道有着重要意义。因为这些容器一旦失效,将会造成严重后果。目前由于可靠性工程学的发展和概率断裂力学的兴起,提供了对影响压力容器可靠性各个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的可能性,从而使人们.能够按照各种压力容器所要求的可靠性指标给予切实保证。 “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压力试验时薄壁球形容器静强度的可靠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球形容器使用条件较为苛刻,为确保其安全可靠性。各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有关的设计、制造、检验、监察的标准或规范。我国标准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2.
多功能球形爆炸容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L球形爆炸容器是通用的研究气体、可燃液体蒸气和粉尘等爆炸参数的重要仪器。本文以现有的压力容器标准为依据,将爆炸瞬态载荷转换成等效静态载荷,运用动力系数法,研究出了一种可用来做气体、可燃液体蒸气和粉尘爆炸实验的球形爆炸容器。用此球形爆炸容器进行液压实验和爆炸极限实验,实验得到甲烷的爆炸下限为4.5%,上限为14.0%;乙醇蒸气爆炸下限为2.5%,上限为15.0%;10μm镁粉粉尘爆炸下限为45g/m3,实验所得数据与文献中的差别不大。结果证明本文所设计的多功能球形爆炸容器科学合理,能够满足爆炸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13.
欧美、日本及中国压力容器技术法规、标准及有关国际技术协会文件中,液化气体容器安全泄放量的计算公式形式多样,看似各不相同。但考其来源和内容其实并无大异。  相似文献   

14.
《容规》中第2条“注1”对压力容器最高工作压力的定义“承受内压的压力容器,其最高工作压力是指在正常使用过程中,顶部可能出现的最高工作压力:”GB150第3.4.2对工作压力的描述是:“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容器顶部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两者在用词虽有差异,但其意思都定义了“最高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15.
李陈 《安全》2014,35(9):36-37
正化工企业由于工艺需要,需安装小型钢制焊接常压容器(如废料罐、反应釜等),因为不属于压力容器范畴,且体积较小,使用单位对此类容器的管理不够重视。化工企业小型钢制焊接常压容器的爆炸事故屡见不鲜。1小型钢制焊接常压容器引发爆炸事故类别(1)常压废料罐爆炸类事故。废料罐中的成分一般较为复杂,各类废料混合后会发生反应,可能产生易燃易爆介质,或者废料本身含有易燃易爆介质,当容器内压力或者介质浓度达到某一数值时,都会导致废料罐发生爆炸。  相似文献   

16.
事故树分析是安全系统工程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用这种分析方法,不但可以预测和评价所研究的对象(设备或人)在进行某种作业时存在的危险,以便确定必要的安全措施,还可以对已经发生的事故进行原因分析。本文仅介绍事故树分析在预防压力容器事故上的应用。 进行事故树分析,首先要确定终端事件,即所分析的系统中最不应该发生而又最有可能发生的事件。确定压力容器事故树分析的终端事件,必须有针对性,不能把每一台压力容器的终端事件都笼统地定义为“容器爆炸”。因为容器的破坏型式很多,每一类容器并非机会均等地同时存在几种破坏…  相似文献   

17.
李耀斌 《劳动保护》2002,(11):49-49
氧气瓶是贮存和运输氧气的专用高压容器,它是由瓶体、瓶箍、瓶阀和瓶帽4部分组成。其瓶体外部有两个防震胶圈,瓶体为天蓝色,并用黑漆标明“氧气”两字,用以区别其它气瓶。氧气作为一种理想的助燃气体,广泛应用于焊接和切割中。由于氧气是一种盛装助燃压缩气体的移动式容器  相似文献   

18.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是国内关于固定式压力容器的一项主要技术法规,是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的主要依据。对外压容器、固定式真空绝热压力容器以及装有安全泄放装置且需进行气密性试验容器的定期检验要点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当腐蚀或磨蚀超过腐蚀裕量以及不圆度超标时,外压容器应进行稳定性校核;对装有深冷介质和普冷介质的固定式真空绝热容规规定统一真空度数值有待商榷;对装有安全泄放装置且需进行气密性试验的容器,若安全泄放装置有开启记录,建议定期检验时适当提高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用容器的失效多为泄漏,通常采用焊接修复泄漏容器。结合一例卧式酸液罐接管补强圈泄漏检查修理过程发现的问题,对设计、制造、使用及检修与检验等影响容器泄漏风险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建议容器尤其是不锈钢容器的制造与检验及使用与检修应注重表面质量的控制与保护,而压力容器的修理过程控制也应符合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  相似文献   

20.
压力容器具有危险性,对在用压力容器实行强制性的定期检验是十分必要的,工业发达国家是这样做的,我国自《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颁布以来也是这样做的。实践证明,对压力容器实施定期检验,对降低事故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将定期检验周期和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联系起来是十分科学的,但其115条对内外部检验期限规定为: “安全状况等级为1~3级的,每隔6年至少1以 安全状况等级为3~4级的,每隔3年至少1次。”“耐压试验其周期每10年至少1次。” 由于规定的变化幅度较宽,在具体执行中就有一定困难。笔者提出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