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哪些人属于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答: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统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相似文献   

2.
起重机械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物料的起重、运输、装卸、安装和人员输送等作业中,由于起重机械存在结构庞大、机构复杂、吊运物种多样、暴露的活动零部件众多、作业环境恶劣等诸多危险因素,起重伤害事故频发。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起重伤害事故的死亡人数,占全部工业事故死亡总人数的15%左右。为了保证起重机械的安全运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依据相关规定对在用起重机械进行法定检验。国家质检总局最新修订的《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TSCQ7015—2008)自2009年4月1日开始施行,《起重机械监督检验规程》(国质检锅[2002]296号)同时作废。  相似文献   

3.
《劳动保护》2011,(5):I0006-I0007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推动大型起重机械安装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工作,提高大型起重机械本质安全,预防和减少起重机械重特大事故发生,制订本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4.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起草的《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08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规定》适用于建筑起重机械的租赁、安装、拆卸、使用及其监督管理,新建起重机械备案登记、起重机械档案管理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等3项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5.
薛艳丽 《安全》2005,26(5):46-46,48
建筑施工中大型起重机械的拆装是经常的,也是一项危险性较大的施工作业.近几年,某些企业在大型起重机拆除过程中曾发生特大事故.为此在大型起重机械的拆除过程中应做到:  相似文献   

6.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工作,防止人员伤亡事故,促进安全生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涉及特种作业的单位和特种作业人员。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特种作业包括:(一)电工作业;(二)金属焊接切割作业;(三)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四)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五)登高架设作业;(六)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七)压力容器操作;(八)制…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2013年6月28日,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下发《关于做好大型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检验工作的通知》(质检特函[2013]34号)(下文简称《通知》)。  相似文献   

8.
起重机械历史悠久,种类日益繁多,应用极为广泛.当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如冶金、机械、交通运输、电力、建筑、采矿、化工、造船、港口、铁路、农场、林区和国防等都离不开起重机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日益显现出起重机械作为实现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减轻体力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特种设备的突出地位.现代起重机械结构已向大型、精密、高效、多功能、宜人化的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多年来由于对起重机械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修等缺乏严格的、科学化的系统安全管理,致使发生在起重机械作业中的伤亡事故突出.  相似文献   

9.
一、参展范围有关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大型常压储罐和大型钢结构等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和检验检测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和先进的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等。  相似文献   

10.
刘娇 《安全》2002,23(3)
钢丝绳是起重机械最主要的零部件之一,在建筑行业起重机的吊运作业过程中,存在着起升机构钢丝绳突然被拉断的不正常情况。归纳起来,发生突然断绳有两种原因:(1)由超载引起;(2)由起升机构过卷扬造成。  相似文献   

11.
胡秉霜  胡彩雯 《安全》2010,31(3):39-42
2008年8月7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TSGQ7015—2008)和《起重机械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规则》(TSGQ7016—2008)两个检规(以下简称新检规),于2009年4月1日开始施行,新检规取代了2002年发布的《起重机械监督检验规程》(以下简称老检规),为开展起重机械检验工作提供了检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一、征文内容 在国内外杂志和学术会议上未发表的有关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大型常压储罐和大型钢结构等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检验检测、使用、安全监察和节能监管等环节的安全和节能技术研究和应用的论文。  相似文献   

13.
高温作业是指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其温度等于或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北京地区为30℃,上海地区为32℃)2℃或2℃以上的作业(含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30℃地区的露天作业,不含矿山井下作业)。炎热地区的高温车间,夏季在没有采取防暑降温措施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起重机械设备由车上作业改为车下作业,大量地面操作人员需要企业内部进行管控,伴随而来的作业风险也亟需调整、管控。笔者简述了起重机械地面操作作业的风险分析,介绍了所在公司针对性管理举措。  相似文献   

15.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厂(场)内专用机动车辆等设备因危险性较大,被国家列为特种设备。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特种设备的使用登记数量日渐增多。  相似文献   

16.
侯吉东 《劳动保护》1993,(11):30-32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塔式起重机和大型起重机被应用于施工,由风害造成的起重机翻倾脱轨等机械事故,每年都发生多起。根据现场分析,事故主要原因是作业人员不知道风有多大,在较大风速下仍然进行作业,没有防范措施。 国标《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85中的4.2.14条规定:“风级风速报警,应保证在露天工作的起重机,当风力大于6级时能发出报警信号并宜有瞬时风速风级的显示能力,在沿海工作的起重机,可定为当风力大于7级时能发出报警信号。”根据这项规定,我们研制了FB-1型霍尔超风速报警器。这种报警器的电源电压为220V+15%…  相似文献   

17.
孙世梅 《安全》2020,(5):7-13,I0003
为有效预防建筑施工起重机械事故,笔者将建筑起重机械一线作业人员按工种分为设备驾驶员、现场施工人员、安拆维修工和信号司索工4种。以行为安全“2-4”模型作为分析工具,对70起建筑施工起重机械事故样本中各类人员不安全动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建筑施工起重机械事故一线作业人员发出不安全动作196次,其中设备驾驶员发出不安全动作29次,占比41.43%,安拆维修工、信号司索工、现场施工人员分别发出不安全动作18、14和9次,占比分别为25.71%、20%和12.86%。一线作业人员常见的不安全动作是擅自拆除或起吊、未佩戴劳动防护用品、作业现场环境误判断、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资质不足作业,其中资质不足作业、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现场环境误判断发生频次最高。  相似文献   

18.
<正>由于起重机械种类繁多、作业环境复杂、设备管理状况参差不齐等原因,检验人员在起重机械检验过程中常面临着诸多风险因素,时刻威胁着检验人员的人身安全。为此,有必要将起重机械检验工作中和风险因素进行分析。1风险因素分析起重机械检验工作中的风险因素根据其产生原因的不同,主要归纳为以下8类:1.1本身固有的风险由于使用起重机械起升或运移的物件一般是较重的物件,一般起重机械都有较大的自重,在安装、维修、作业以及检验时,稍有疏忽和不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起重机械在减轻体力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的优势日益显现,近二十多年来,在我国,起重机械得到了广泛运用.然而它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其在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修等方面缺乏严格的系统安全管理,而致使其在作业中造成的伤亡事故也日益增多。受技术、管理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起重机械产品在品种规格、质量稳定性、生产效率、自动化水平、安全装置灵敏可靠程度以及管理水平等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发生在起重机械作业中的伤亡事故屡见不鲜。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各地区、各行业发生在起重机械作业中的伤亡事故,约占全部伤亡事故的1/5-1/3。  相似文献   

20.
(1)问题的提出 垂直升降型机电类特种设备,主要包括载人(货)电梯、升降机,以及机械式停车设备中的垂直升降型停车设备等。其中载人(货)电梯包括乘客电梯、载货电梯、液压电梯和杂物电梯,升降机是起重机械类特种设备的一个类别,包括曲线施工升降机、锅炉炉膛检修平台、钢索式液压提升装置、电站提滑模装置、升船机、施工升降机、简易升降机、升降作业平台、高空作业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