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阐述了新型无机吸附共沉淀剂——聚合磷硫酸铁对废水中铬的富集的研究情况,以铬(Ⅵ)的去除率为参数,确定了聚合磷硫酸铁用量、温度、pH值及铬含量等因素的影响。实验表明该絮凝剂能有效地分离废水中的铬,使处理后水质指标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
在聚合硅酸中同时引入铁、镁或铁、钙2种金属离子,制成复合型聚合硅酸絮凝剂;研究了其除浊、除磷的最佳絮凝条件,包括絮凝剂投加量、水样pH值对浊度和磷去除率的影响;采用喹啉重量法测定了各种絮凝剂形成的絮体中磷的含量。结果表明,当铁磷摩尔比为2.5~3.0,pH值为7.0~8.5时,对浊度和磷的去除率最高,均达99.0%以上,聚合硅酸镁铁(PSAMF)絮凝剂适合用于磷回收。  相似文献   

3.
通过混凝实验,比较了明矾、碱式氯化铝、聚合铝、聚铁以及硫酸铁5种混凝剂强化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并分析了pH对COD、总磷去除率的影响。铝系混凝剂处理效果好于铁系混凝剂。  相似文献   

4.
聚合硅酸铝铁(PSAF)的制备与絮凝性能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硫酸铝、硫酸铁、水玻璃为主要原料 ,制备了聚合硅酸铝铁 (PSAF)絮凝剂。研究了不同 Al/ Fe/ Si摩尔比、碱化度 B* )值、p H值、投加量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考察了 PSAF的絮凝性能 ,并与传统絮凝剂作了比较。结果表明 :在 p H值为 6- 8,投药量为 1.5× 10 - 5mol·L- 1 (以 Si O2 计 ) ,PSAF中 Al/ Fe/ Si摩尔比为 1∶ 1∶ 1,B*为 0 .8时絮凝效果最佳 ,其絮凝去浊性能明显优于硫酸铝、硫酸铁及聚硅酸  相似文献   

5.
盐酸酸洗废液制备复合聚合氯化硫酸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盐酸酸洗废液和适量硫酸亚铁为原料 ,用盐酸或硫酸调节酸度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 ,经催化氧化、水解、聚合 ,反应约 3h即可制得复合聚合氯化硫酸铁。经检验 ,产品的铁 (Fe3 + )含量为 16 5 /g·L-1,亚铁 (Fe2 + )含量≤ 1.0 /g·L-1,盐基度≈ 10 .5 %。  相似文献   

6.
根表铁膜在人工湿地磷去除中的作用及基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构建了基质铁含量分别为10.68%、23.52%、44.20%和pH分别为7.0、7.3、7.9的3个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实验系统,在对污水进行5个月处理后,分析了各系统不同区域植物根表铁膜形成量及植物、基质、根表铁膜中磷的分配量,以期阐明植物根表铁膜在人工湿地磷去除中的作用及基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5个月的污水处理,3个系统植物根表都出现了明显的铁膜,形成量在15 ~35 g·kg-1(以根干重计)之间,铁膜的形成量受到基质铁含量和pH共同影响,基质铁含量的增加,同时pH不增加或增加幅度较小时,铁膜形成量会相应增加;但若含铁基质材料碱性较强时,基质铁含量增加导致pH大幅增加时,根表铁膜形成量则不随基质铁含量增加而增加3个系统铁膜中磷含量都在20g·kg-1(以根干重计)左右,相差不大,铁膜磷含量受基质对磷的竞争和植物吸收转移影响.各系统中,铁膜单位磷含量远高于植物和基质,并且分配在铁膜中的磷总量既高于植物地上部分也高于地下部分,甚至与植物地上和地下部分总和接近,表明铁膜在人工湿地中是一个重要的磷吸附截留部位,对人工湿地磷的去除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原位处理技术对沉积物-水系统中氮磷元素的影响,采用了硝酸钙、硫酸铝、硫酸铁和锁磷剂4种原位处理剂处理底泥,测定了沉积物-水系统中氮磷的形态和含量。结果表明:4种原位处理剂都使间隙水中总磷和溶解性磷浓度显著降低;硫酸铝使上覆水中总磷和溶解性磷浓度降低,硝酸钙使上覆水中磷含量升高;4种处理剂对沉积物中磷形态变化影响显著,硝酸钙使松散态磷和氧化还原敏感磷含量升高,硫酸铝和硫酸铁分别增加了金属氧化物结合磷和氧化还原敏感磷含量,锁磷剂使较易释放的磷转变为较稳定的形态;硫酸铁和硫酸铝的使用使上覆水中pH降低,这几种处理剂都会使沉积物-水系统中氨氮和总氮含量有所升高。综合以上结果,硫酸铝原位处理效果最好,锁磷剂可降低沉积物中磷释放的风险,但只有在剂量足够时,才具有去除上覆水中磷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聚合氯化硫酸铁混凝剂及其制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光裕 《环保科技》1995,17(1):30-32
聚合氯化硫酸铁混凝剂及其制法,涉及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的制造技术。本法是以硫酸亚铁,工业硫酸等为原料,在有催化剂、氧化剂及充气的条件下聚合而制得。与常用的无机絮凝剂相比,聚合氯化硫酸铁用于给水与污水处理时,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混凝过程中所形成的矾花大,沉降快,沉降污泥脱水性能好,无二次污染。这种净水剂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易得,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9.
淹水过程不同土层磷的释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土槽模拟实验研究了淹水土壤不同土层磷释放特征及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淹水土壤不同土层磷释放呈锯齿状交替变化,但释放量有很大差异,中层释放量最低,上和下层释放量较高,最大磷浓度分别为0.0336mg/L和0.0517mg/L;而不同土层溶液中的亚铁和总铁量正好与之相反,中层铁释放量最大,上层次之,下层最低,且中层释铁量明显高于上层和下层;不同土层溶液随淹水时间pH趋于中性,Eh降低,其中中层溶液Eh下降的幅度大;淹水土壤溶液中各种不同形态铁的氧化物,如因水解和氧化形成的水铁矿以及蓝铁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壤磷的释放;同时淹水增加了磷的扩散,地下水有一定量的磷累积。  相似文献   

10.
聚合氯化铝铁净水剂的制备及净水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以河北某矿区伴生高岭土矿物为原料,制备聚合铝铁工艺和对影响聚合铝铁去浊效果的有关主要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了聚合铝铁具有较佳混凝去浊效果的Fe/Al摩尔比等制备工艺参数以及净水投药量范围,研究了聚合铝铁对煤矿矿井水水质变化的适应性,并与常规净水剂进行了混凝去浊效果对比,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氧化还原+中和反应+高效凝聚”工艺处理废蓄电池回收和电池制造企业生产废水。总处理水量为208m^3/d;进水水质:pH:1-2、总铅:13.5mg/L、SS:450mg/L。经该工艺处理后,废水中的总铅、pH、SS等指标均能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2.
硫铁矿烧渣制备PFS、PFPS及其除浊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雅杰  龚竹青等 《上海环境科学》2001,20(12):614-615,620
以硫铁矿烧渣为原料,采用胶体分散法新工艺制备得到聚合硫酸铁(PFS),然后在PFS溶液中加入磷酸钠得到聚磷硫酸铁(PFPS)。研究了影响PFPS盐基度的因素,以及PFS、PFPS的除浊效果。结果表明,采用胶体分散法制备PFS的工艺独特,无污染物氮氧化物的产生。实验还表明,PFPS的絮凝效果明显好于PFS。PFPS投放量以及盐基度适宜时可达到最佳除浊效果。  相似文献   

13.
SPM对铅溶液的处理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铅废水仅经过化学沉淀法处理后的出水不够稳定,因此需要后期处理来保证出水稳定并符合国家综合污水排放标准。新型特种粉体材料Special Powder Materia(lSPM)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粉体材料,对微污染的水源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去除重金属的主要机理为电化学反应、吸附等。文章目的在于研究SPM去除铅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SPM处理含铅溶液的浓度范围,考察将SPM的应用范围扩展至含铅废水后期处理的可行性。影响SPM处理效果的因素有进水流向、流量、填料高度、停留时间、含铅溶液浓度等,为了定量研究各个因素对SPM处理效果的贡献大小,文章采用配水试验,考察不同条件下SPM对铅的去除效率并进行正交分析。结果表明,进水方向采用逆流方向优于顺流方向,影响SPM处理铅溶液效率的主要因素为进水流量和进水浓度,SPM对较高浓度含铅溶液有明显的除铅效果,有望用于废水后期处理。进水方向为逆流,流量为12L/h,进水浓度为2mg/L时,出水浓度能长时间保证在1mg/L以下,符合国家综合污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来源再生水灌溉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地下水灌溉土壤为对照,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长期利用生活源和工业源再生水灌溉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究土壤环境因子及其相互作用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地下水灌溉相比,长期生活源再生水灌溉可显著提高土壤中TOC、 DOC、 Eh、 NH~+_4-N和TP的含量,长期工业源再生水灌溉导致Cd、 Cr、 Cu、 Pb和Zn在表层土壤大量累积.再生水灌溉显著增加了土壤中Acidobacteria和Planctomycetes的相对丰度,降低了Firmicutes和Tectomicrobia的相对丰度,且不同来源再生水对土壤中功能微生物的影响不同,生活源再生水灌溉可显著增加Chloroflexi和Nitrospirae的相对丰度,而工业源再生水灌溉对Actinobacteria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db-RDA分析结果表明,生活源再生水灌溉土壤菌群主要受TN、 TP、 DOC和Eh影响(P0.05),工业源再生水灌溉土壤菌群主要受重金属影响(P0.05).长期再生水灌溉可改变土壤环境因子间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生活源再生水灌溉土壤中微生物主要受DOC、 TN和TP等营养物质含量的增加和氧化还原条件的改变控制,工业源再生水灌溉土壤中微生物与重金属的积累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蜡防印花生产废水处理工程扩改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蜡防印花生产废水处理工程进行扩改设计,实际结果表明:机械洗蜡废水分流后经双级气浮处理,蜡回收率和处理水回用率可达90%以上;皂化脱蜡废水分流后采用酸化-气浮处理,蜡回收率可达95%以上,出水与印花水洗废水经微电解脱色,脱色率可达85%以上;混合废水经混凝气浮-生物接触氧化-沉淀-过滤组合工艺处理,出水达标排放。该处理工艺效率高,效果稳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高。  相似文献   

16.
离子交换技术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重金属废水由于所含重金属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需要对其进行处理。化学沉淀法被广泛应用于重金属废水的处理过程,但采用化学沉淀法处理重金属废水时,会产生大量的重金属污泥,需要妥善处理或处置。离子交换技术处理重金属废水,既可实现废水中重金属的去除,有可回收废水中的重金属,避免化学沉淀法处理重金属废水时产生大量的污泥。离子交换树脂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分离,可以更好的实现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处理和重金属离子的回收。  相似文献   

17.
制浆废水先经HCR工艺处理,造纸废水先经气浮处理,然后,2种废水混合一起进入SBR反应器进一步进行生化处理,最终出水实现达标排放。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了生化处理系统中的污泥膨胀现象。  相似文献   

18.
何志茹  李宁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12):90-92,133
针对蓄电池生产废水的特点,主要是含有浓度较高的氟化物和重金属铅类,同时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质和悬浮物,主要处理方法为物理化学方法。粉煤灰处理含氟水、石灰-硫酸-铁盐法、聚合硫酸铁和氢氧化钙以及聚丙烯酰胺联合处理含氟废水等处理方法都具有较高的除氟率。处理废水中重金属铅离子,目前工业中一般采用化学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法。采用pH调节-石灰-铝盐反应沉淀工艺去除废水中的氟、铅及部分磷酸盐,采用生化处理去除有机物。  相似文献   

19.
模拟秋茄湿地系统中Pb的分配与迁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温室中建立模拟秋茄湿地系统,分别用3种不同浓度的人工污水每周定时定量对模拟系统进行污灌1年,用以研究Pb在系统中的分配与迁移。结果表明:加入系统的Pb主要分配存留在土壤中,很少迁移到植物体和掉落物中。由于红树植物的拒盐机制以及被秋茄吸收的Pb主要积累在非生理活动区,表明秋茄幼苗对Pb具较强抗性。同时,应用物质平衡模型,计算得土壤子系统Pb的环境容量较大,因此整个模拟系统对Pb污染的承受力较大。  相似文献   

20.
某公司对镀镍线产生的含镍废水,依据废水的性质和来源,进行分类回收利用。对逆流漂洗废水采用槽边回用的方式,经离子交换处理后回用于逆流漂洗槽;对综合废水收集处理,对部分出水经深度处理后,回用于镀镍线前处理、废气净化以及废水处理药剂配制等,实现水资源的节约。通过废水的回收利用,公司实现节水400 m3/d,减少废水处理量220 m3/d,减少废水排放量约300 m3/d,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