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法国政府发言人吕克·沙泰尔5日说,法国政府拟定于2010年7月1日起实施CO2排放税法案(简称碳税法案)。而仅一周之前,法国宪法委员会刚刚推翻了该法案最初的版本,使其无法于原定的1月1日生效。  相似文献   

2.
简讯     
各国碳税和排放权交易之比较人民网消息摇澳大利亚近期推出了一个激进的碳排放税方案,那么中国、美国、欧洲以及印度又将如何呢?英国《卫报》做了相应的分析。中国:中国已经宣布计划到2013年在6个地区全面推行排放权交易制度,到2015年扩展至全国。中国计划到2020年  相似文献   

3.
自来水是城镇居民的主要生活用水来源,用总有机碳(TOC)方法可快速监测其有机污染情况,保障人民生活质量。测定了国内13个城市的自来水TOC值,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国内自来水的有机污染现状。  相似文献   

4.
据英国《卫报》报道,一项新的研究发现,澳大利亚附近水域中每平方公里飘浮着多达4000多个小塑料颗粒,对海洋生物以及人类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国内外现行和正在研制的碳中和相关标准进行梳理和归纳,结合碳中和实现路径中标准的运用实践,探究我国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现状。指出我国的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存在着顶层设计和统筹机制不完善、政策与标准发展不协调、技术研发与标准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提出了强化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构建标准实施和监管体系、加快制定急需技术标准、建设绿色产品认证制度、构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以及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标准化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老城区河道的合理整治,采用总有机碳(TOC)分析仪对常州市老城区3条河流及区域内浅层地下水的14个采样点水样进行3个月的总有机碳含量检测。老城区水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有机污染,某些地下水的TOC含量高于地表水,原因为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且老城区水体污染源主要来源于周边地区的生活污水,并受到关河、雨水等的影响,这为常州市老城区水污染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气候变化和能源效率部长格雷格·康贝特28日表示,澳大利亚已与欧盟达成协议,同意对接双方的碳排放交易体系。  相似文献   

8.
饮用水病原微生物污染是公共卫生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微生物监测在水质监测中的必要性日益受到人们的认可。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是通过检测指示微生物间接反映病原微生物的存在。通过调研国内外各组织、机构颁布的水质标准发现,近年来,我国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对于指示微生物的选择有从总大肠菌群向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E.coli)转变的趋势,而美国环保署、欧盟、世界卫生组织、澳大利亚国家健康与医疗研究委员会等根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证据,强调了大肠埃希氏菌(E.coli)、肠球菌(Enterococci)与粪便污染的相关性更强,可用于替代大肠菌群。建议我国在后续水质标准中对微生物指标进行增补修订时,参考国外经验,形成集成多种指示微生物与多种特定病原体的监测指标体系,以更好地保护环境功能和民众健康。  相似文献   

9.
工业园区是中国工业产业、人才和先进要素集聚发展的核心单元,也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双碳(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下,各类工业园区将在双碳战略实践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了工业园区碳排放特征,构建碳排放识别模型,利用系数法、宏观和微观结合的方法核算工业园区碳排放数据;应用Kaya恒等式、改进可拓展的随机性的环境影响评估模型(STIRPAT)、对数平均权重分配模型(LMDI),分析了工业园区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和低碳发展思路;应用能源环境情景分析模型(LEAP)规划工业园区绿色发展路径,为工业园区碳达峰与碳中和行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大气颗粒物中元素碳的直接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原来用元素分析仪测定大气颗粒物样品中有机碳、元素碳的方法[1 ] 进行改进 ,将差减法间接测定元素碳改为一步直接测定元素碳。有机碳、元素碳的测量标准偏差的平均值分别为 0 35 %、0 34% ,提高了元素碳的测量精度 ,同时避免了误差传递 ,解决了差减法测定元素碳时出现负值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正人民日报报道4月22日,第四十九个"世界地球日"如期而至。这一特别的日子再次提醒人类,作为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正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生产生活中不断增加的各类垃圾,严重破坏着生态环境和民众健康,如何处理这些垃圾,成为困扰各国的一道难题。韩国寻找塑料垃圾处理中长期对策  相似文献   

12.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后简称"碳市场")的建立是使用市场化手段推进碳减排,有效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低碳发展路径。目前,我国碳市场建设已经完成了前期的准备,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过程中。文章通过研究我国碳市场的建设现状,并对其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继而提出推动碳市场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为碳市场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大气颗粒物样品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测定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采用元素分析仪测定大气颗粒物样品中有机碳、元素碳。应用商业化仪器元素分析仪 ,在燃烧炉温度为 4 50°C时 ,一步测出样品中有机碳的含量 ;再运用加酸的方法除去样品中的碳酸盐 ,然后在燃烧炉温度为 950°C时测出样品中有机碳、元素碳含量之和。通过差减计算 ,得出元素碳的值。有机碳、元素碳测量的标准偏差平均值分别为 0 2 5%、0 50 %。  相似文献   

14.
呼伦贝尔地区草原表层土壤中总有机碳与有机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非分散红外线吸收法测定呼伦贝尔地区具有代表性的16个草原表层土壤(0~20 cm)中总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使用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有机质,并对其总有机碳与有机质水平及两者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初步分析了造成各样品之间总有机碳水平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只以打草场作为利用方式的土壤总有机碳含量较常年放牧场的总有机碳含量高。从草原类型和土壤类型上看,草甸草原总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典型草原,黑钙土总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栗钙土。综上,过度放牧会使草原土壤总有机碳大量释放。总有机碳含量与有机质含量有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902。  相似文献   

15.
红枫湖水体中碳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3年8月、10月、11月及2014年3月在红枫湖5个表层水样采集点、3个分层水样采集点测定的总碳、无机碳、总有机碳及二氧化碳数据,结合当时的气象数据对碳的时空分布特征讨论分析。结果表明,虽然调查期间同时间相同水层各个水样采集点的上述4个指标差异并不明显,但同一时间不同分层水体及各水样采集点不同季节在碳分布上存在一定差异。温度越高,光照越长,生物活性越强,湖体碳被生物利用的比例越大,总碳、无机碳、总有机碳含量就越低,较强的生物活性也伴随更多的二氧化碳产生。上、下层水体因光与温度差异所导致的碳分布差异会因季节性翻湖而消失。  相似文献   

16.
大气总悬浮颗粒中有机碳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高灵敏度测定总悬浮颗粒中有机碳的方法一元素分析法。该方法是在氧化炉最佳温度为600℃时,一步测定出样品中有机碳的含量,并成功地对齐齐哈尔市大气总悬浮颗粒中的有机碳进行了连续的监测。结果表明,总悬浮颗粒中有机碳的含量有较明显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上海地区土壤碳汇功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上海市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2004年-2005年上海耕地地力调查资料,以及2009年实地调查采样、实验分析获得的数据,研究了3个时期上海土壤有机碳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多年:来上海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没有明显变化,土壤有机碳库逐渐减小,从而使得上海城市化过程中土壤成为一种碳源,而不是碳汇。城市郊区以扩大蔬菜、果树、苗木种植为特征的旱地作物种植方式代替水稻田,是城市化影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明显特征,而水稻田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于林地、菜地。种植结构的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含量有重要影响,同时,耕作制度、耕作方式、施肥等农业管理方式也有一定影响。虽然园林绿地得到快速发展,但没有弥补城市化过程导致农田面积减少带来的有机碳损失。  相似文献   

18.
东营春季PM10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污染特征及来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0年4月采集了东营市大气PM10样品,测定了PM10的浓度,并采用IMPROVE-TOR方法准确测量了样品中的8个碳组分.结果表明,采样期间,东营市大气PM10的平均浓度为(147.02±56.22) μg/m3;PM10中有机碳(0C)、元素碳(EC)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1.82、3.68 μg/m 3;PM10中OC和EC显著相关,表明OC、EC的来源相同;所有采样点PM10中OC/EC均大于2.15,表明存在二次有机碳(SOC)的贡献;PM10中SOC平均质量浓度是3.91 μg/m3,占OC质量浓度的33.08%;通过计算PM10中8个碳组分丰度,初步判断东营市颗粒物中碳的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道路扬尘和燃煤.  相似文献   

19.
宁波PM10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季节变化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探讨宁波市大气颗粒物中浓度水平与季节变化,2010年1、5、8、11月分季节采集了宁波市大气中PM10样品,在宁波连续观测了PM10以及有机碳(OC)、元素碳(EC)的浓度变化,并探讨宁波全年各季碳气溶胶污染变化特征;PM10中OC和EC相关性较好,说明OC与EC的来源相同,各采样点PM10中OC/EC的各季均值大部分超过2.0,表明宁波空气中存在一定的二次污染。宁波秋季SOC占OC含量高于其他季节。从PM10中8个碳组分丰度初步判断宁波市颗粒物中碳的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道路扬尘及燃煤。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国内外在碳中和实践与实现路径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能源路径、技术路径、社会路径和政策经济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用实证数据和模型模拟开展碳中和定量评估、通过不同国家碳中和目标的比较和分析来评估全球碳中和能力和成本、加强不同碳中和路径与产业之间的相关性及多路径共同效应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