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变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球变暖会恶化生态环境,威胁人类和生物的生存环境。地球变暖主要是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向空中排放大量CO2所造成的,因此削减燃烧化石燃料量,减少排放CO2温室气体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形态分析实验室间比对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和技术分析,进一步验证和统一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样品形态分析方法,提高实验室间形态分析数据的可比性,了解参加实验室形态分析的技术能力,为制定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样品形态分析相关规范提供基础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3.
新华网消息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11日就“国际生物多样性年”正式启动发表致词,敦促地球上每一个国家的每一位公民加入保护地球生物的全球联盟。  相似文献   

4.
人民网消息来自世界自然资源委员会的2010年《地球生命力报告》显示,全球热带物种数量正严重萎缩,而同时,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激增,人类的需求超过了地球供给能力的50%。  相似文献   

5.
<正>科技日报北京2月13日电(记者张梦然)英国《自然·生态与演化》杂志12日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称,科学家在地球上迄今最深的海沟中发现了极为严重的污染现象。研究指出,在远离工业区、彼此间隔近7 000 km且超过10 km深的海沟中发现了如此之高的污染水平,表明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已能到达地球的"最偏远角落"。地球目前最深海沟之一是马里亚纳海沟,其地处北太平洋西部海床,据估计已形成6 000万年,海沟最深处在斐查兹海  相似文献   

6.
<正>9月3日,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与《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执行秘书克里斯蒂娜·帕斯卡·帕梅尔共同发布《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主题:"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李干杰表示,这一主题顺应了世界绿色发展潮流,表达了全世界人民共建共享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愿望和心声,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鲜明世界意义。主题对引导国际社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政治意愿,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达成《公约》提出的到2050年实现生物多  相似文献   

7.
英国《自然》杂志2013年12月31日在线刊登的一项研究报告说,最新气候变化预测模型显示,如果人类不立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到2100年,地球可能至少升温4℃,超出之前预计的2℃升温“红线”。  相似文献   

8.
人民网消息非营利组织地球政策研究所最新发布的一项报告指出,2007年到2011年的4年间,美国使用煤炭产生的碳排放减少了10%,石油的碳排放减少了11%;相比之下,使用天然气产生的碳排放增加了6%。总体来说,4年中美国的碳排放量削减了7%。  相似文献   

9.
中国、日本、澳大利亚等亚太地区11个国家成立为解决地球环境问题的共同研究体系亚洲太平洋地区地球研究网(APN)。APN研究课题有,探索东南亚特有的季节风形成的机理;用人造卫星观测热带森林;  相似文献   

10.
新华网消息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这一天我们除了表达对地球母亲的热爱之外,更要表达我们的关心,因为地球母亲生病了。这也是2009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把早在1970年从美国开始的地球日升格为世界地球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环境背景值与污染状况调查及例行的环境监测工作中,普遍忽视对某些具有特殊地球化学行为和分布规则的污染物质测试数据进行必要的地球化学校正,而这种校正的重要性决不亚于统一测试方法和分析质量控制。本文着重讨论水体沉积物重金属测试值的校正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人民网消息说到气候变化,人们可能首先想到它会影响环境,进而想到影响身体健康。美国心理学会和非营利机构"环保美国"发布的报告显示,气候变化还会显著影响心理健康。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办的Eurek Alert网站援引报告内容报道,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和其他自然灾害对心理健康有着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密度电阻率(ERT)和探地雷达(GPR)两种地球物理方法,结合膜界面探测(MIP)和钻孔采样分析手段,综合研究某典型有机污染场地地下水中DNAPLs污染分布情况。结果表明,ERT法和GPR法圈定的场地污染范围基本吻合,DNAPLs污染物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北和西南区域,污染深度分别达到4m和9m,视电阻率为0.3Ω·m~5Ω·m,呈带状低阻分布,MIP和钻孔采样分析结果也验证了地球物理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1月19日,中国环境报社在北京发布了2015年国内国际十大环境新闻。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出席发布仪式。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环境报报道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日前发布了2015年年度报告。《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巴黎气候变化协议》《仙台减轻灾害风险框架》和《亚的斯亚贝巴发展筹资行动议程》的通过,让国际社会为可持续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勾勒了可持续性发展的未来道路。同时,通过《巴黎气候变化协议》,各国承认气候变化对全世界的安全和繁荣构成了威胁,必须共同应对。  相似文献   

16.
在发布空气质量周报工作中,我们发现了空气污染指数法与空气质量标准法评价结果的差异,建议选用合适的分级值,并重申了监测数据的有效性规定.开展污染事故监测的质量报告发布工作的基础研究,作好环境质量预测预报工作.将污染指数法推广应用到其它环境评价中.  相似文献   

17.
美国EPA开发的AIRNow系统是国际先进的环境空气质量信息管理和发布系统,具有空气质量数据管理自动化、环境产品丰富、发布及时、质量保证和控制(QA/QC)数据审核快速等优点,可通过明确的数据交换协议和原则,实现地区性数据交换和共享。该技术在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日报预报系统中得到应用、整合和二次开发,并实现了2010年上海世博环境空气质量数据的实时发布,为中国未来环境空气质量的动态发布提供了重要的技术示范。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相对累计频率分析确定了金昌市郊农田土壤中Cu、Cd、Pb、Zn、Ni的地球化学基线值,其结果依次为89.6 mg/kg、0.113 mg/kg、37.3 mg/kg、90.2 mg/kg、95.5 mg/kg,其中,Cd的基线值比甘肃省土壤背景值略低,Cu、Pb、Zn和Ni的基准值均高于甘肃土壤背景值。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路线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路线根据"十二五"主要任务目标,设计了土壤环境监测国家、省、地(市)三级网络构架和以县级采样、地(市)级分析、省级质控、国家发布的网络运行模式,明确了每年监测一类重点区、5年完成一个监测周期的全国总报告,确立了以基本农田、蔬菜和果树基地、饮用水源地、重污染企业周边、规模化养殖场周边等为重点区域的约2.5万个国控采样点;对土壤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测试与评价方法进行了优化筛选,制定了质控措施,对深入开展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关于PM2.5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2.5μ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只有通过电子显微镜才能发现。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