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日报消息,美国政府6月16日公布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称,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是人为因素导致的,气候变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将是广泛而深远的。报告还认为,未来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将取决于今天的选择。这份名为《全球气候变化对美国的影响》的报告是在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领导下,  相似文献   

2.
农业生态监测目标与监测指标体系选择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扼要地阐述了农业生态监测的最终目标一农业生态可持续性的重要性,并对其定义、内涵(环境质量和生态完善性、动植物生产的高质性以及社会经济的可行性)、可持续农业的一般过程等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初步探讨了农业生态可持续性监测指标体系的选择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田农药流失现状及减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其中具有生物毒性的农药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分析了我国农田农药流失现状,指出流失的主要农药品种与用药历史和特点密切相关,水体中检出的有机氯农药主要源于早期农药残留,检出的有机磷农药和长残效除草剂部分种类目前仍在使用。提出从影响农药流失的各个环节入手,制定严密的减控策略。植物缓冲带是拦截农药流失的常用措施,可以实现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可持续治理。建议实行生态功能区划,严格限制高毒农药的施用,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规范农药喷洒器械和施药技术,从源头上控制农药流失,从而降低农业非点源污染带来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环境监测的法律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目前农业环境监测的法律地位和实际工作状况。指出了农业环境监测工作中需要解决的法律依据不足,环保与农业部门职能交叉、责权不清等问题。提出了对全国农业环境监测的立法思路,以及农业环境监测作为农业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应尽早为农业环境监测立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从国际贸易绿色标准与规则的要求出发,分析了我国农业国际化实践中存在的主要矛盾的问题,论证了环境保护与农业国际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提出了加快农业国际化进程的保障性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改善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面源污染是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由于我国农村过量和不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地膜等,造成了农业面源不同程度的污染,给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带来了隐患,直接关系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本文阐述了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危害,并提高了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7.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吸烟室内污染对家庭成员呼吸系统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家庭健康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中国兰州,重庆,武汉,广州4城市8所小学中的儿童家庭进行“吸烟室内污染对家庭成员呼吸系统健康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吸烟的家庭比不吸烟的家庭室内污染严重,对人体健康有明显影响,其儿童患感冒咳嗽咳痰,支气管等病症的发生率,父亲吸烟的家庭比不吸烟的家庭要高出2倍6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连云港市农业非点源氮磷污染对水环境影响的研究,掌握了连云港市农业非点源氮磷污染情况及氮磷在土壤中的转化机制,监测分析了水环境氮磷污染现状及氮磷对水环境的影响途径,提出了控制农业非点源氮磷对水体环境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简述了农业环境监测重要性的基础上,介绍了呼兰县农业生态环境水质监测的方案,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了呼兰县农业生态环境水质情况。  相似文献   

11.
毒死蜱生态毒理与风险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毒死蜱被认为是一种高效、安全和广谱的含氮杂环类杀虫杀螨剂,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病虫害的防治中。在中国,毒死蜱曾被列为取代高毒农药的重要品种,并被农业部推荐用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专用杀虫杀螨剂。近年来,由于不断发现的毒死蜱生物毒性及其产生的环境安全问题,美国和欧盟国家已经在某些范围内禁用毒死蜱。综合近几年文献,从环境介质含量、转化行为、生物活性检测以及国外水质基准等方面,对其分别叙述,旨在为今后中国地区毒死蜱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生态风险评价和水质基准制定提供基本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美国奥都邦协会创办了市民酸雨监测网,以提高公众对酸雨危害环境及人体健康的意识。奥都邦网依靠“大众科学”,不仅是为了数据采集,也是为了教育美国普通老百性。 许多科学团体认为,酸雨是遍及工业化世界的一种严重的环境问题。酸雨已导致了美国东北部水生生物系的普遍酸化。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估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市场价值法、替代市场价值法并参考有关资料,对甘肃省农业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甘肃省农业环境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折价达14.6亿元,占同期农业生产总值的9.6%。  相似文献   

14.
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现状与改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越来越工业化,我国农村水、空气、噪声、垃圾污染加重,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仅此,对如何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贵州农用地土壤在长期的耕作过程中,承载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物,影响土壤质量。采集了贵州东部、南部、中部、北部主要农业非点源重金属污染区土壤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贵州农业非点源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是Hg、Pb,贵州省农业非点源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累积污染程度Hg>Pb>Cd>As>Cr。各地区污染物种类和程度不同,重金属As污染为中部地区较高,农业土壤Hg、Pb污染主要集中在中部和东部地区,Cd污染主要发生在南部区域。  相似文献   

16.
将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区划入生态保护红线中,防范由此导致的饮用水水源富营养化现象,是值得深入探讨的科学问题。以南水北调中线重要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流域十堰段为例,基于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区的识别,通过情景分析探讨生态保护红线优化方法,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结果表明:将农业面源污染极高风险区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区域氮、磷流失削减率可分别达35.9%和26.33%,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生态系统连通性,且人口生态压力指数较小(0.23),可统筹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发展。研究结果有望为存在农业面源污染风险的丘陵山区提供一种红线优化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多年农业环境质量与评价工作入手,分析了农业环境质量评价的必要性及特点,探讨了农业环境质量评价的科学程序及与农业环境决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疏勒河流域农业综合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肃省河西内陆河疏勒河流域水利建设带动区域农业综合开发大型项目为背景,项目区自然和人工生态环境系统现状为依据,用生态环境系统的理论及方法,建立项目区的生态指标体系,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手段,预测了区域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燕麦畏又称野麦畏或阿畏达(Avadex—BW)是一种新近由兰州农药厂生产的选择性的芽前除草剂。用于防除小麦、大麦等作物中的野燕麦,是一种低毒性除草剂。化学名称是s—2、3、3—三氯烯丙基—N、N—M异两基硫赶氨基甲酸酯。为了了解该农药施用后在土壤中的消解情况和在春小麦可食部分中的残留量,我们受兰州农药厂之托,于1986年分别在乌鲁木齐市和兰州市两地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20.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乡村振兴不可缺少的一环,是保障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基于"十三五"江苏省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和2020年全省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分析了全省农村环境监测现状。指出,江苏省农村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监测任务较重、基础信息获取难度较大、水环境监测代表性不足、监测指标单一以及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效评估支撑不够等问题;提出,强化部门数据共享与信息整合、完善农村环境例行监测网络、构建农业面源污染监测技术体系、探索特色指标监测研究、加强农村环境监测人才队伍建设等"十四五"江苏省农村环境监测工作建议,以期摸清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为全省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