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中石河子旅游资源开发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为缩短东西部地区差距、发展西部经济而提出的。石河子市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100个红色城市之一,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及良好的基础设施。通过分析西部大开发中石河子旅游业面临的历史机遇,提出了应对西部大开发石河子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旨在促进石河子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位于准噶尔盆地中心地带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总面积4.88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沙漠,以固定、半固定沙丘、沙地为主。在本世纪五十年代,流沙仅占沙漠总面积的3%,且植被发育较好,沙漠边缘地带的沙漠化并不明显,也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石河子垦区有18个农牧团场,其中11个分布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和西南缘。这11个团场,拥有耕地216.9万亩,占垦区总耕地面积的66.3%,人口18万多人,占垦区总人口的  相似文献   

3.
一、破坏了荒漠植被导致自然灾害严重石河子垦区的莫索湾和下野地灌区,有10个团场。据81年调查,土地沙化面积约3,000亩,受沙化威胁的面积约30万亩。靠近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最近的是  相似文献   

4.
石河子垦区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中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西南缘,介于东经85°00′——86°45′和北纬43°28′——45°56′之间(图一)。全区总面积2·4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约占25%,土质戈壁、沙漠占45%,绿洲占30%。境内有沙湾、玛纳斯、石河子三县(市),24个国营农场,3个林场,4个牧场和21个人民公社。居住着汉、维、  相似文献   

5.
石河子利用太阳灶的自然条件非常优越,但以前石河子没有用过。我们想通过这次试验,了解太阳灶的效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今后石河子推广应用太阳灶提供科学依据。一、推广太阳灶的意义 1.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石河子气候干燥,空气湿度小,日照十分丰富,太阳辐射强度高,全年日照时数在2600—2800小时左右,日照百分率达60—65%。4—10月份的日照时数在1900—2000小时左  相似文献   

6.
石河子垦区是五十年代在荒滩上陆续建立起来的一个大绿洲。在建立过程中,破坏了一个旧的生态系统,建立了一个新的生态系统。现在该垦区包括石河子市18个农牧团场和一个公社,7000多平方公里,53万人口,耕地400万亩左右。近年工农业总产值5亿左右。后来在生产过程中,在某些方面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自然环境恶性循环。下边我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7.
一、石河子是新疆内陆盆地的自然单体石河子是中外驰名的戈壁绿洲。它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葛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西南缘。石河子地区总面积7,529平方公里。它的范围,南自天山中段伊林哈比尔等山群(海拔一般4,000米,最高达4,774米)起,向北深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莫索  相似文献   

8.
石河子垦区是人工建立起来的绿洲生态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存在着令中外专家赞赏和惊讶的典型,但就总体而言,系统中各子系统间尚欠协调,影响了系统“协同效应”的充分发挥。本文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对石河子垦区生态系统进行了剖析,提出人的主观行为与环境质量、生物生产水平相统一;组建合理的生态农业结构,达到生物与环境的统一;发挥生物共生互利优势原则,达到养地用地相结合的目的等观点。把石河子垦区建设成一个开放的绿洲生态经济系统。  相似文献   

9.
从新疆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与地貌特征出发,对石河子的城乡生态系统作了调查与资料统计,对该地区的水资源、植被、土地状况和经济等作了现状与动态分析,提出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城乡发展的主导因子是水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水质、水量是城乡人民生存的基础,也是建立城乡、发展城乡生态系统的重要依据。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决定着石河子城乡气候因子的动态变化、绿色复盖率和城乡经济的发展;植被的保护起着调节该地区气候与水份  相似文献   

10.
在干旱荒漠区,高山流下的冰雪水滋润了沙漠边缘的土地,形成了一片片绿色植被带,也即自然绿洲。由于人类的开垦灌耕作用,在自然绿洲的基础上出现了繁荣的人造绿洲,也即人们一般所指的绿洲。但也有一些绿洲,是在植被十分稀疏的荒漠地区中开垦出来的,石河子莫这索湾就是这种类型,而石河子附近的绿洲则属前一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诸城市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中,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到1987年,诸城市乡镇街道企业已发展到2195个,其中乡镇办工业企业261个,工业总产值22225万元,比1986年增长50.3%,向外贸提供出口商品收购额达3600万元。这些企业中,污染比较严重的老生产项目有19个,占乡镇街道企业总数的0.87%,已得到治理的有7个。自国务院(84)135号文件  相似文献   

12.
四、由于环境污染引起人类的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公害病及食物中毒 (一) 生物污染环境引起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随着卫生事业的进步,传染病在全世界总的来说呈下降趋势,但这并不是稳定的。以我们石河子为例,自1975年到1980年仍发生传染病13种,年发病率还在300/万左右。 1、生物污染大气引起呼吸道传染病流  相似文献   

13.
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对石河子垦区生态系统进行了剖析,提出人的主观行为与环境质量、生物生产水平相统一;组建合理的生态农业结构,达到生物与环境的统一;发挥生物共生互利优势原则,达到养地用地相结合的目的等观点。把石河子垦区建设成一个开放的绿洲生态经济系统。  相似文献   

14.
西南铝加工厂环保安全处和该厂压延分厂机械二车间联合研制的用于环境保护的新设备——84—7—3、84—7—4两种排气风阀消声器,于1984年7月研制成功。经过四个月的消声实践检验,效果良好。1984年12月,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组织重庆市科协、重庆市科委和有关专家、教  相似文献   

15.
以滁州市1966年的地形图,1978年、1987年、1995年、2000年及2006年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滁州市6个时段的建成区面积对其用地扩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滁州市建成区面积在1966-2006年间面积增加了7.84倍,扩展速度经历了先快后慢的过程;发展方向以东南方向为主,40年间城市中心向东、南方向分别迁移了1084m和1940m对揭示安徽省中小型城市用地的发展特征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选用18个城市的统计数据,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2013年河南省18个市的经济、社会、生态、科技及综合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市域间新型城镇化发展空间分异特征极其明显,整体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的态势。其中,经济发展指数表现出典型的"西北高、东南低、中部突出"的特征;社会发展指数则呈现典型的"众星拱月"特征;生态环境指数呈现两个高值中心和一片"C"字形低值中心;科技创新指数的高值与经济发展指数的高值空间布局相吻合,中部、北部和西部各有一个低值中心。  相似文献   

17.
深圳市观澜中学是深圳市一所教育资源丰富、办学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完全中学。学校创建于1914年,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在九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承了“崇文励教、育人兴邦”的传统。经过不断发展,学校现有34个教学班(初中18个班,高中16个班),学生1873人,教职工173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石河子垦区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出发,分析了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及其原因,针对性的提出了综合利用综合治理的土地资源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0年环境状况公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状况●大气环境2 0 0 0年 ,全区大气环境污染特征仍为沙尘、煤烟混合型污染 ,首要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物。首府乌鲁木齐市 ,仍是全区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城市空气全区城市空气质量总体比上年有所好转 ,南疆城市以沙尘污染为主 ,北疆城市以煤烟污染为主。监测的 16个城市中 ,克拉玛依和石河子 2个城市达到国家空气质量Ⅱ级标准 ,伊宁、昌吉、塔城和奎屯 4个城市空气质量为Ⅲ级 ,其余 10个城市空气质量超过Ⅲ级标准。大多数城市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总悬浮颗粒物 (TSP) ,SO2 和NOx 处于较低污染水平。各污染物浓度随季节变化而…  相似文献   

20.
永嘉县地处浙江南部,巨江下游北岸,东连乐清,西接青田、级云两县,南与温州市鹿城区、臣海区、龙湾区隔江相望,北与他居、黄岩两县毗邻。永嘉县全县土地总面积约2698.ZkmZ,其中山地面积23O8.skin、平原277km、河流湖泊112.73km,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85,56%、IO.26%和4.18%,是个山多田地少的山区县。1995年全县总人口约84万人,农业人口78万人;耕地面积约2.29万ha,其中水田1.77万ha、旱地520Oha。1永嘉县农村经济发展状况1.1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整体水平低永嘉县农村经济发展迅速,成效显著。1990~1995年,全县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