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80年代初,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所撰写的《第三次浪潮》曾引起普遍关注,他的其中提出了“后工业化社会”的概念,预言继农耕社会和工业化社会之后到来的将是信息化社会。其实,真正的“后工业化社会”应该是“循环型经济社会”,而这样的社会正在到来。  相似文献   

2.
孙佑海 《环境保护》2006,(6A):44-49
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首次以国家最高规划的形式,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为“两个社会”)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和战略目标。这一重大战略举措,必将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十五”期间,江门市环境保护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环保部门的领导下,围绕“工业强市”、“环境优市”的发展战略,通过实施“青山、碧水、蓝天、绿地”工程和水环境综合整治,城市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绵阳市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以“天蓝、地绿、水清、人和”为理念,以人为本,以实施“蓝天”、“碧水”、“宁静”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为重点,城市环境保护与建设、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相继建成“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和“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城市”之后,近年来又以坚实的步伐朝着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目标奋进。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进步推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推进人类文明、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始料未及的危害。目前,高科技污染问题已成为当前人类社会倍受困扰的严重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单力 《环境》2006,(6):88-91
从200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首次提出了建设“节水型社会”构想,到“十一五”规划时期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实施与发展,建设节水型社会逐渐被公众所广泛接受。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在创建节水型社会的今天,各种节水措施都应该被广泛应用,最终形成合力,把一个节水型社会建没起来。其中,中水回用也应作为一个有益的、不可忽视的节水方式。  相似文献   

7.
邓志敏 《环境保护》2007,(5A):66-6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环境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当前,经济与环境发展相悖的问题,已严重地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环境、生存环境、生活环境与生产环境“四生环境”相互包容、共生发展,对促进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浙江省台州市为例,论述了“四生环境”共生理念和重要意义,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四生环境”共生发展的对策与建议。[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环境与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政治家和学者所关心的重大问题。而所谓发展,不仅是指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发展的内容。所以,“环境与发展”问题,实质上就是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结合和统一,就是实现这三者协调发展的基本目标,也是抓住了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经济开发区环保局明确自身职责范畴,结合地区实际,对维护社会环境安全建立了全新的“2345”工作机制,在今后维护社会环境安全工作方面做到“两个严惩不怠”、“三个高度负责”、“四个积极配合”、“五个自加压力”。  相似文献   

10.
邹晶 《世界环境》2005,(3):66-71
长久以来,对于企业来说,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可谓“天经地义”之事,也是衡量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之一。但随着社会科技进步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衡量一个企业的“好”与“坏”就有了很大的飞越。有的企业不仅经济效益好,而且没有污染,或者说是零污染排放,而且还在社会公益事业上有所建树,这样的企业无疑是绿色的,是可持续的,因为它做到了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三丰收”,富土施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个榜样。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建设“两型”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旨,是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全面落实,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实际出发,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和今后国家发展中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进一步提升中国社会综合发展水平,建设高度文明、高度和谐社会的大政方针。  相似文献   

12.
天桥区环保局自1998年下半年启动“环保110”以来,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为适应环保形势的迅速发展,1999年下半年天桥区环保局又推出了坚持“33722”的长期工作制度、“1”个补充、“2”个加密联动和“4”个结合的有力措施,强化了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使“环保110”建设跃上了正规化、法制化、规范化的建设轨道。  相似文献   

13.
如今越来越多的媒体、研讨会、出版物上出现了“企业社会责任”、“三重底线”等较为时尚的名词。表面看来,这种氛围表示着“可持续发展时代”对工商界的新要求、新压力。仔细一想。那不过是以往企业客观上承担的社会责任在新时代的自然延伸,及至“社会”、“环境”领域,如同以往企业客观上以创造经济价值、就业机会、社会福利等形式承担社会责任一样正常。然而接受这个“自然延伸”,对企业来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企业要想引领这个从单一到多重责任的转变以求得长足发展,需要一些方法,譬如麻省理工学院彼德圣吉的组织学习模式,就可能成为促进这种革新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4.
文物保护与环境污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国璋 《福建环境》1996,13(5):21-22
“文物”具体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再现了人类社会几千年的文明。该文列举了文物的种类,分析了文物遭到破坏的原因和过程,提出了文物,保护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资源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再生资源行业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有着密切关系。有人认为,它是二次污染的源头;也有人认为,它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支柱性行业之一。为此,本刊就再生资源的现状、特点与发展前景专门访问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李成玉。  相似文献   

16.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监测预报处处长:孙立新。2006年我们必须继续深化改革,以自我完善、自身造血和社会引入、合理流动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精干高效监测预报人才队伍;必须全面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拓宽应用地震监测预报基础设施和研究成果服务社会、服务经济的服务面;必须抓住机遇,全面完成好“十五”网络项目建设任务,用基础学科研究成果促进地震预测预报研究,促进经验性归纳向地震机理探究的工作方向转变,为“十一五”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环境心理学”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宏  江红 《山东环境》2001,(1):23-25
对“环境心理学”作为用心理学的方法探讨人与各种环境关系和行为的学科产生背景进行了讨论。认为,“环境心理学”中“环境”的内涵应是引起心理反应的各种周围属性的综合,是由人的种种社会集合(基于各种社会关系、相互交往的人们形成的社会单位)以文化媒介形成的社会环境和围绕着个体和社会集合的物理和地理环境组成。当代“环境心理学”研究的热点是“环境污染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的发展方向是由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并以之作为环境污染物转移、 积累对人的心理 学指示指标;探索人类生活、工作时所需气候、饮食等最佳心理学感受时的条件以及文化媒介在提高人类环境意识和生存文明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扬州建设生态城市崇尚生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州地处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区位和环境优势非常显著,是一座可以用“古”、“文”、“水”、“绿”、“秀”五字概括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扬州市总面积6638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190平方公里。境内高邮湖系江苏省第三大湖,有46条主要河流网络其中。如何建设现代化园林城市是21世纪扬州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城市建设的两个显著特征,不可逆性和社会性,决定了城市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的方方面面围绕共同的目标、步调一致地进行城市形象的再创造。而生态城市具有的现代与传统相伴、古朴与…  相似文献   

19.
“绿色照明”是九十年代初国际上对采用节约电能保护环境照明系统的形象性说法。西方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先后制定了“绿色照明工程”计划,取得了明显效果。照明的质量和水平已成为衡量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也以国经贸资[1996]619号文正式发布“中国绿色照明工程实施方案”。本文作为中国绿色照明工程的一个典型实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了开展照明革命的重大意义,对企业推广应用照明新光源、降低电耗、确保生产、提高效益提供了一条成功的经验,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邹晶 《世界环境》2006,(1):10-16
一直以来,中国人就不太习惯或不敢用危机这样的词汇来讨论国家面临的种种挑战。其实即便从哲学角度来看,危机也未必完全是坏事,危机往往是生机、转机的开始,危机实际上起到了社会“安全阀”的作用,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就是这个道理。 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创造了一个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繁荣时期,但与此同时,各种社会问题也不断显现出来。此外,按照一般规律,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人均GDP达500美元至3000美元时。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效率与公平等社会矛盾较为严重的瓶颈时期,此时比较容易造成社会失序、经济失调、贫富悬殊、心理失衡等问题,形成一些社会不稳定因素。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危机事件的多发期。 古人说:“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存而不忘亡”,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治国安邦”的重要经验。因此,在中国社会上下努力、转变政府职能,彻底改变旧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思维模式的情形下,借鉴其他国家的危机管理体系的实践经验,我们就能将环境突发事件防患于未然,并逐步形成环境危机管理的初步机制。[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