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灾害大百科》是我国第一部体系完整、内容丰富、资料系统、方使实用的大型灾害学工具书。该书收录条目近7000条,350余万字,由总论、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环境灾害四大部分组成。总论部分主要是灾害科学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灾害物理学、灾害地理学、灾害社会学、灾害保险学、灾害法学等数  相似文献   

2.
《灾害学》2016,(2)
<正>《灾害学》杂志是由陕西省地震局主办的把灾害问题作为一门科学在我国最早创办(1986年)的核心学术期刊。近期网上有很多的假冒《灾害学》杂志的网站或假冒与《灾害学》编辑部签订有代理协议的网站,骗取作者的审稿费和版面费。为此,《灾害学》编辑部做出重要的声明:(1)《灾害学》编辑部没有授权任何第三方代理机构代收、代写、代投、代发稿件,请作者朋友小心上当受骗。  相似文献   

3.
《灾害学》2014,(2):234
正《灾害学》杂志是由陕西省地震局主管主办的把灾害问题作为一门科学在我国最早创办(1986年)的核心学术期刊。主要刊载的内容有:对各种灾害(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进行综合系统探讨研究;通过对各种灾害事件的分析讨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广泛交流灾害科学的学术思想,研究方法,研究成果;报导国内外关于灾害问题的研究动态和防灾抗灾对策;揭示和探索各种灾害发生演化的客观规律。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1)篇首页下注请附作者简介,含姓  相似文献   

4.
为使《灾害学》杂志在减轻自然灾害(包括人为灾害)、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本刊拟分区召开编委会。西安地区编委会于1992年元月27日召开。会上,编辑部就杂志社6年来的工作情况、来稿、组稿情况、社会反响情况、出版发行情况等向编委们作了介绍。编委们在回顾了《灾害学》艰难而光荣的六载历程后,就《灾害学》栏目的设置是否合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如何进一步发挥自己的特色、如何做好编委工作、如何扩大和更换编委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灾害学》1996,(4)
走进灾害,面向自然──《灾害学》创刊10周年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期《灾害学》,是本刊第41期。它表明《灾害学》杂志从创刊至今,伴随着我国蓬勃发展的减灾事业,已经走过了整整10a的岁月历程。10a来,《灾害学》杂志,承蒙各级政府领导、有关部门的支持,在广...  相似文献   

6.
征稿简则     
一、《灾害学》杂志是综合系统研究灾害问题的自然科学杂志,旨在探索和揭示灾害发生、演化的客观规律,提高人们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免灾害损失,服务于四化建设。二、征稿内容1.有关灾害科学的理论、思路和研究方法的探讨与争鸣;2.对各种灾害及其相互联系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探索其客观规律,总结其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7.
关于灾害、灾害学和灾害研究方法若干问题的浅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对灾害、灾害学和灾害研究方法等问题做了简短的讨论,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笔者认为,灾害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对两类灾害的可能的研究方法做了概述和评论。  相似文献   

8.
来信摘登     
《灾害学》1986,(1)
《灾害学》杂志创刊的消息传开后,编辑部陆续收到了各方面的许多来信,现摘要选刊其中的四封来信,一则表示谢意,二则欢迎广大读者今后能提出更多的批评和建议。中共中央党校《通讯》副主编任登第在来信中说:“全国报刊如林,唯独没有一个专门探讨灾害问题的期刊,《灾害学》杂志的创办填补了这一空白。你们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无论对当代中国的灾害研究工作还是对未来的防灾抗  相似文献   

9.
2014年,《灾害学》期刊编辑部工作得到了审读专家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来自灾害研究各领域的专家,在繁忙的工作中能及时、认真、细致地为《灾害学》稿件审读把关,表现出专家们严谨认真的治学精神、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崇高的奉献精神。借此机会向给予《灾害学》许多帮助的专家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10.
《灾害学》2018,(2)
正2017年,《灾害学》编辑部的工作得到了审读专家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来自灾害研究各领域的专家们,在繁忙的工作中能及时、认真、细致地为《灾害学》稿件审读把关,表现出专家们严谨认真的治学精神、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崇高的奉献精神。借此机会向给予《灾害学》许多帮助的专家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11.
《灾害学》2014,(1):233
作为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版》收录,2013-2014年度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及2013-2014年度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的《灾害学》杂志是在知名学者和社会名流(钱学森、于光远等)的关注下,把灾害问题作为一门科学的我国最早(1986年)创办的灾害类科技期刊。《灾害学》杂志旨在对各种灾害(自然灾害和人文灾害)进行综合系统地探讨研究;通过对各种灾害事件的分析讨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广泛交流灾害科学的学术思想、研究方法、研究成果;报导国内外关  相似文献   

12.
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纪念《灾害学》创刊10周年10a前,也就是近代史上死伤最为惨重的唐山大震10周年之际,中国第一家综合性研究灾害的刊物─—《灾害学》问世了。创刊不易,坚持亦不易,这是李永善和李博两位主编以及编辑部同志们坚韧不拔精神的体现,也是灾害...  相似文献   

13.
由著名地震学家郭增建、秦保燕、李革平合著的《未来灾害学》一书,于1992年12月由地震出版社出版问世。该书是作者继《灾害物理学》之后,对灾害成因和预测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在本书中,作者基于他们几十年对地震学和灾害学研究的成就,运用近代软科学的最新理论,系统和全面地分析了自然灾害的成因机理、孕育和发展的规律,并以预测、预防的战略性研究为主线,论述了未来灾害学的研究方法与方向。  相似文献   

14.
《灾害学》1987,(2)
陕西省地震局副研究员牛志仁:灾害本身具有系统的复杂性、边界的模糊性、发生的群体性和过程的衍生性。因此,要深化灾害学研究,必须引进系统分析与决策论、动力学与模糊数学的方法。希望《灾害学》杂志能成为进行这方面学术交流的园地。陕西省地质矿产局高级工程师张治平:要促进灾害学的发展,一要深化个性研究,二要进行共性探讨,三要在综合上有所突破。学科是杂志的基础,要以杂志促学科、学科带杂志。陕西省气象局高级工程师马鹤年:灾害是一种自然社会现象,我很愿意从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15.
《灾害学》2011,(4):115
作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源刊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的《灾害学》杂志是在知名学者和社会名流(钱学森、于光远等)的关注下、把灾害问题作为一门科学在我国最早(1986年)创办的科技期刊。《灾害学》杂志旨在对各种灾害(自然灾害和人文灾害)进行综合系统地探讨研究;通过对各种灾害事件的分析讨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广泛交流灾害科学的学术思想、研究方法、研究成果;报导国内外关于灾害问题的研究动态和防灾抗灾对策;揭示和探索各种灾害发生演化的客观规律;目的是提高人类抗御灾害  相似文献   

16.
《灾害学》1987,(2)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0四医院副院长、军医进修学院创伤外科中心主任、本刊编委盛志勇教授潜心致力灾害医学事业,荣立二等功。5月7日,正在西安参加全国第一次灾害学学术讨论会的全体代表和《灾害学》杂志编委会全体成员闻讯后,以欣喜的心情联名给盛志勇发去贺电并建议在本刊披露他的先进事迹。贺电说:“欣闻您在烧伤医学研究方面为国争光,成绩卓著,荣立二等功,我们向你祝贺和慰问。你毕生致力灾害医学事业,救死扶伤,矢志不移,去年又出任《灾害学》杂志编委,我们向你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医德学习,致敬!”盛志勇早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后到美国某大学医学院进修,解放前夕,他毅然返  相似文献   

17.
土壤盐碱化的灾害学定义及其风险评价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明土壤盐碱化的灾害学概念提出的必要性,并分析土壤盐碱化传统概念在风险评价和其造成的灾害损失评价中的局限性。从深入剖析土壤盐碱化成因出发,以对区域内整体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造成损失为判别依据,提出了土壤盐碱化的灾害学定义并论述其概念的内涵与组成。通过与传统土壤盐碱化概念的比较和分析,进一步阐述新概念所具备的进步性和实际应用意义,最后建立了土壤盐碱灾害风险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灾害学》杂志已经创刊一周年了。看到手边这四本厚厚的刊物,作为一名热心的读者和朋友,我真为你们已取得的丰硕成果感到由衷的高兴。《灾害学》杂志,是全国目前唯一的综合系统研究灾害问题的自然科学期刊。它的包刊,本身就是一种可贵的开拓与探索。灾害是人类生存、生产和文明建设事业的大敌。它是永远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的自然——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推进灾害学研究与管理工作,给国内的专家学者和政府专业人员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方便,加强学术交流与信息往来,水利部减灾研究中心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灾害与环境研究中心信息部推出首期《灾害学文献与信息》(颜元亮编)。该工具书刊共收集了国内  相似文献   

20.
《灾害学》杂志编委会换届暨庆祝创刊20周年会议于2006年12月6~7日在西安召开。会议由《灾害学》主办单位陕茜省地震局主办,协办单位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陕西省减灾协会、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工程学院、江苏省地震工程研究院的代表、第三届和第四届编委会的部分编委、安徽省灾害防御协会、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的领导以及部分兄弟期刊的代表共54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