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自然灾害危险性是主体功能区划评判的基础指标之一,用于反映特定区域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灾害损失的严重性,是评价区域开发支撑条件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分析自然灾害危险性指标评价方法、流程及其在主体功能区划评价中的作用的基础上,依据河北省的自然环境特点及主要自然灾害情况,选取其主要灾害要素为评价对象,利用G IS技术对河北省自然灾害危险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了河北省自然灾害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城市生命线系统暴雪冰冻灾害链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预防和减轻城市生命线系统的灾害危险性是防灾减灾中的热点问题.随着自然灾害突发强度、频度和广度的不断增长,自然灾害预防工作显得格外重要.城市作为人口集聚、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区域和战略中心,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是剧烈、致命的,亟待开展城市生命线系统灾害风险研究.通过对低温暴雪冰冻灾害特点的分析和总结,提出用灾害链理论来研究城市生命线系统的暴雪冰冻灾害问题.介绍了城市生命线系统灾害的相关概念,分析了城市生命线系统暴雪冰冻灾害链的致灾原因、形成过程和主要灾害链类型,最后论述了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3.
自然灾害保险风险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考虑自然灾害的危险性、灾害的经济与社会易损性和风险区的工程防御能力的基础上,建立了自然灾害保险风险分析的数学模型。选择给人类社会造成重大损失的地震、地质灾害、洪水和台风等4种自然灾害作为灾害危险度评判的灾种,利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对中国由然灾害保险风险进行了评判。并根据评判结果绘制了中国自然灾害保险风险区划图。  相似文献   

4.
基于网格GIS的安徽省旱涝组合风险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自然灾害风险形成原理,综合考虑安徽省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从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承载体的暴露性和脆弱性、防灾减灾能力四个方面选取指标,利用自然灾害风险指数法、熵组合权重法以及加权综合评价法建立安徽省旱灾风险指数和涝灾风险指数评价模型。并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与格网GIS技术绘制出安徽省旱涝组合风险区划图。研究发现,安徽省西北部、中部旱涝组合风险较高,西南部和东北部旱涝组合灾害风险较低,这与安徽省旱、涝灾害历史资料基本吻合,该研究结果可以作为安徽省旱涝综合灾害管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区域承灾体脆弱性指标体系与精细量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张斌  赵前胜  姜瑜君 《灾害学》2010,25(2):36-40
灾害损失的严重程度由致灾环境的危险性、承灾体的脆弱性,以及区域的应急能力决定的。承灾体脆弱性研究对灾害风险管理、区域防灾减灾、减灾投资,以及灾害保险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建立了针对自然灾害的区域承灾体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引入精细化土地类型,基于GIS对承灾体脆弱性做了基于精细网格的量化模型研究;并以浙江德清县自然灾害区划为例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6.
沙尘暴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锋 《灾害学》2011,(4):8-13,23
以自然灾害系统理论为基础,阐述了沙尘暴灾害风险的概念;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稳定性和承灾体脆弱性三个方面分析了沙尘暴灾害风险构成;根据其风险构成特点初步研究了这三个方面的风险评估指标,探讨了这些指标在沙尘暴灾害风险评估中应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于建立灾害经济学的若干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阐述了灾害经济学是研究自然灾害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交叉学科。提出了灾害经济学研究中的若干重要内容。在灾害经济学的建立方法上提出:要在现代科学成就的基础上起步;以灾害经济学为中心,建立灾害群体学科;在研究现实需要的、紧迫的灾害经济问题中建立灾害经济学。  相似文献   

8.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灾害易损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是区域减灾防灾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从风险概念和风险度的表达入手,探讨了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对象及其构建的指标体系,对主要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综合比较,并对灾害易损性评估研究进行了总结,认为对灾害风险下的生态系统易损性关注不多。因此以区域为研究尺度,构建了生态系统灾害风险评估框架,选择危害风险性指数反映灾害危险程度,选择防灾能力指数、承灾能力指数、恢复力指数等构建了生态系统灾害易损性评估指标体系。在对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认真梳理的基础上,认为复杂性灾害系统的研究、灾害易损性基础理论及定量方法的探索、自然灾害风险研究体系的时空尺度的扩展、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精度和可信度的提高是未来灾害风险评估值得重视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陕西关中地区城市灾害评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杜兴信  李博 《灾害学》1994,9(3):46-52
本文在详细分析关中地区六个大中城市的主要自然灾害和城市地质灾害的基础上,分别评价了各种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各个城市的灾害危险性、易损性和抗灾能力,并结合防灾对策对城市进行了综合分类。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山洪灾害空间分布特点,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确定全国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在大尺度山洪灾害危险评估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从可能引起山洪灾害发生的外界触发因子和可能遭受潜在损失的承灾体两个角度出发,选取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指标构建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危险性指标主成分,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在GIS技术支持下,制作各因子指标分布图,开展全国山洪灾害危险性及易损性定量分析,完成全国山洪灾害风险定量评估并得到风险分区图。最后将风险评估结果与全国山洪灾害防治类型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山洪灾害风险分区与防治类型区吻合较好,高风险区基本分布在我国的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未来山洪灾害防控重点可从影响山洪灾害风险程度的危险性因子和易损性因子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