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热开发过程中的主要工程环境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认为地热能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清洁能源,然而,50年来的地热开发利用表明,地热开发过程也会带来诸多工程环境问题.了解地热开发中的主要工程环境问题对地热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地质环境扰动、环境污染、生态影响三方面分析探讨了地热开发过程中的工程环境问题.地面沉降、水污染和热污染是地热开发过程中带有普遍性的工程环境问题,相比于中低温地热资源的直接利用而言,高温地热资源的发电利用产生工程环境问题的可能性更高,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更严重.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能源的可再生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地热资源则是当下最需要去开发的资源,但是对地热资源的开发是十分的困难,而且对工程技术的要求也很高。本文主要对地热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产生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当下中国应怎样才能做到再不破坏环境的条件下去使用地热资源。  相似文献   

3.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随着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规模的扩大,其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及其保护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探讨了生命周期评价法(LCA)在地热工程环境影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并利用此法对某深层地热供暖工程的环境影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地热供暖工程地下部分建设期消耗大量原材料,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占总影响的98.67%,其他时期环境影响较小;地热供暖工程运营期环境酸化严重。对地热工程进行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将有利于从根源上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并可与传统供暖工程比较评价节能减排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4.
地热能具有储集量大、可再生性、清洁低碳、安全可靠等优势。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能能有效缓解当前过度依赖化石能源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压力。本文分析了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的现状,以及目前资源开发中存在的技术瓶颈、人才缺乏、资料数据不足等问题,提出应大力加强专业技术的研究,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切实做好地热资源的勘探和详查,给予地热开发利用项目更多的优惠政策,同时,加强环境监管,实现我国地热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热资源特点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热能是一种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中国地热资源丰富,以中低温资源为主,高温地热资源主要受中国地质构造特点及其在全球构造中所处部位的控制,主要集中在藏南-川西-滇西和台湾两个地区。但是,中国地热产业处在起步阶段,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地热资源的利用绝大部分以直接利用为主,地热发电明显落后。针对中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5 条促进地热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建立国家级地热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平台;尽快启动干热岩勘查开发利用示范工程建设;制订优惠扶持政策,推动地热产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积极推广地热尾水回灌技术,切实保护环境;尽快出台全国性的地热资源管理法规,以推动中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法制化管理。  相似文献   

6.
平顶山矿区土地塌陷影响与整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炭开采过程中,开发利用了地下煤炭资源,但影响了地表土地资源的利用。如何治理受到破坏的土地,使得经济、社会、环境三效益统一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地热资源作为新型可再生能源,可缓解北京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经过科学合理地勘查、设计和施工,在北京小瓦窑村成功完成JR-203地热井的建设施工。该井成井深度3 351 m,日出水量668 m3/d,出水温度48℃,成井效果优于设计要求并具备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通过结合项目区实际热水需求,并考虑JR-203井地热资源潜力,对该井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有效的评价与分析。该工作不仅丰富了该地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经验,创造了显著经济价值与环保效益,并对在北京城区内推广地热资源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青藏铁路沿线(那曲-拉萨段)地热资源的调查,发现该段在直线距离不足240km,离铁路最远不超过55km的区域内,出露的地热显示区(点)近40处,目前开发利用的有5处,开发率不足13%,开发利用方向主要为洗浴和发电。通过对沿线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分析研究,得出沿线地热能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开发利用不合理;(2)综合利用率低;(3)环境地质问题严重;(4)深部地热资源勘探不足尤其是高温干热岩的勘探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案例地区牲畜养殖养分循环与环境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案例区域调查法和养分物质分析法,对江苏牲畜养殖场饲料、牲畜排泄物、土壤、地表及地下水体养分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对牲畜规模养殖中的养分循环与管理及其环境效应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牲畜养殖中液体粪水的排放和露天堆放固体粪便的淋失易造成环境问题.地表水体之间的水力联系和地表径流是造成牲畜养殖废弃物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虽然采取固体粪便与液体粪水相分离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但液体粪水仍是污染环境的主要来源.本文还对液体粪水的处理与利用、牲畜排泄物的利用与养分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开发利用中产生大量的煤尘、二氧化硫和其它污染物质,还排出大量的废水,破坏和污染了环境,对矿区土地来说,是一种无形的破坏;开采煤炭使大量地表产生沉陷,丧失使用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