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述了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筛选和培育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微生物絮凝剂在给水和饮用水、乳化液的油水分离、污水处理等领域的应用,以及廉价培养基的探索实践。提出针对影响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生长代谢的环境条件开展深入研究,同时寻找或设计廉价培养基,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其工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絮凝剂应用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的天然生物高分子物质。文章综述了微生物絮凝剂的发展及其特性,介绍了其分类、絮凝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其应用特别是在水处理技术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3.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为原料,通过超声波细胞破碎制备微生物絮凝剂。采用控制变量法考察污泥浓度、超声波破碎时间对絮凝剂絮凝效果的影响,并探究絮凝液的投加量、pH值、温度、振荡时间、振荡频率、共存金属等因素对5 mg/L Cu^2+模拟废水的去除效果,分析了微生物絮凝剂去除Cu^2+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污泥质量浓度为100 g/L,超声波破碎时间15 min时,絮凝剂的絮凝效果最好;当pH值为6.5,温度50℃,絮凝液投加量40 mL,振荡时间1 min,振荡频率200 r/min时去除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絮凝剂的种类很多,目前常用的传统絮凝剂聚合三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等在水处理中均易产生二次污染,而用蒙脱石、海泡石等天然粘土矿物材料复合制得的絮凝剂,具有制备容易、污染小、絮凝效果好,成本低廉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的处理中。本文对粘土矿物类复合水处理絮凝剂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生物絮凝剂在啤酒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生物絮凝剂处理可生化性的啤酒废水,对生物絮凝剂投加量、生物絮凝剂处理的适宜pH值、温度、金属离子影响等条件进行较系统的研究,绘制出单一因素对生物絮凝剂处理效果影响的曲线,确定生物絮凝剂处理啤酒废水的最适条件.经过5d处理,啤酒废水中COD去除率可达90.53%;污水中氨氮的去除率可达84.08%;絮凝率可达87.56%.  相似文献   

6.
环境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当前国内外环境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四种方法:传统微生物平板培养法、微生物标记物法(如PLFA法)、B IOLOG微平板法和微生物分子生物技术方法及其应用特点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和分析。并指出在环境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如果可能的话,需要将各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从而获取关于环境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更多和更完整的信息和理解。相信传统的分析方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方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将是大力推动环境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7.
复合型聚合氯化铁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聚合氯化铁(PFC)的几种制备方法,重点介绍了利用氯酸钠作氧化剂直接氧化钢铁盐酸酸洗废液的方法制备PFC.针对目前PFC得不到广泛应用的实际,提出了针对PFC的多种改性方法.如在聚合铁的制备过程中引入聚硅酸该絮凝剂同时具有电中和及吸附架桥作用;又如加入无机絮凝剂聚合氯化铝制成的聚合氯化铝铁,加入有机絮凝剂制成的有机铁盐复合絮凝剂.并且提出了聚合氯化铁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是威胁饮用水安全的首要问题,水环境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是推动饮用水源微生物快速检测和水质安全预警技术发展的保障。随着对水质微生物污染快速检测和准确预警新要求的提出,水环境中微生物在线检测和预警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开发和应用。笔者总结了水环境常见微生物检测方法和技术的发展,重点讨论了饮用水源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根据各项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使用程度,将其归纳为常用快速检测技术、潜在适用快速检测技术和新型快速检测技术等类别,并详细阐述了一些应用较广的技术,以期为构建水质微生物污染早期预警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用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取絮凝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7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取水处理用的絮凝剂合成工艺,通过对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卤代及胺化处理,合成了具有良好絮凝性能的絮凝剂产品,并以产品对数种废水进行了絮凝净化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日本水产厅最近制订了一项新的环保技术开发项目,旨在应用微生物分解处理海洋石油污染,在为期五年的计划包括室内实验、微生物培养和实用化实验。根据日本专家的意见,假单细胞菌属的200种以上的微生物可以将海面漂浮油垢分解成水等无害物质。日本加强生物清理石油污染技术的研究@吕璜~~  相似文献   

11.
大气微生物与气象条件及大气污染物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大气微生物浓度、气象因子和大气污染理化因子的监测结果,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原理,分析研究大气微生物浓度与气象条件和大气污染物的关联程度,说明气象因子对各类微生物浓度的影响大于大气污染因子,特别是对耐高渗透压霉菌。  相似文献   

12.
我国微生物农药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微生物农药的概念、种类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综述,其中重点介绍了微生物农药的分类,同时对我国目前使用的几类微生物农药的研究应用状况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微生物农药现存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指出微生物农药的发展前景是乐观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影响聚丙烯酰胺聚合的因素,使用防交联剂,缓聚剂等助剂,合成了分子量大于2000万的高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絮凝试验表明合成的聚丙烯酰胺是很好的絮凝剂。  相似文献   

14.
腈纶废弃物制备高分子絮凝剂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叙述了以腈纶废弃物为原料,进行催化还原、羧甲基化反应,制备了高分子絮凝剂。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产物的影响,通过对一系列污水进行处理比较,证明该种工艺与其他工艺相比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空气微生物污染的监测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空气微生物不但与环境空气质量、空气污染和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并且还与自然生态平衡及许多生命现象直接相关,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从空气微生物的污染现状、采样方法、粒度分布、分离鉴定、微生物评价、时空分布等方面对空气微生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空气微生物在环境监测中的研究和前景进行了展望,建议空气微生物污染监测应常态化,应控制和开展对大气细颗粒或超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有机污染场地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国内外研究,从典型有机污染物微生物修复机理、降解菌株的筛选、微生物修复技术,以及微生物修复技术的表面活性剂和电化学强化等方面综述了微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方向和趋势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7.
空气中的微生物与环境空气质量、空气污染和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对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现状、粒度分布、微生物评价等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空气中微生物在环境监测中的研究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详细介绍了BOD微生物传感器的构造、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微生物膜的制备和固定化技术;分析了近年来BOD微生物传感器的发展情况及其使用过程中的存在问题。根据BOD传感器的研究现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9.
针对实际应用需要,对比研究了发光细菌和微生物燃料电池两种不同毒性预警技术对典型类金属砷离子的响应差异,并考察了丰水期、枯水期河水水质背景干扰对响应信号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光细菌法对砷离子响应较为灵敏,微生物燃料电池法对砷离子的响应非常灵敏。发光细菌法受水体水质背景干扰大,且不同生产厂家的仪器差异显著,推测可能是由于菌株来源不同、仪器响应灵敏度差异所造成。微生物燃料电池法对背景干扰的抗性较强,稳定性较高,河水加标与纯水加标样本的剂量-效应曲线差别不大。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分析了两种技术监测类金属砷的优缺点并提出实际在线运行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湖泊微生物生态过程研究是深入了解湖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键。论述了湖泊微生物多样性时空分布规律及群落构建机制研究进展,总结了微生物群落构建机制的分析方法,介绍了微生物生态网络构建原理及应用。群落构建机制分析方法分为统计分析法、模型推断法和生态网络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包括群落结构差异分析、群落结构-环境因子关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等,此类方法能够初步识别驱动群落组成与结构时空差异的影响因子,判别空间因素与已知环境变量对群落构建过程的相对贡献;模型推断法包括中性群落模型方法和零模型方法等,能够进一步实现对群落构建生态过程的区分,量化和比较随机性因素及确定性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生态网络分析法可用于揭示物种共现模式,探究作为确定性因素的生物相互作用,也可用于物种-环境响应关系的研究,探究环境选择过程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