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8 毫秒
1.
白腐真菌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染料废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聚酯纤维作载体,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染料废水,白腐真菌-裂褶菌F17(Schizophyllum sp. F17)挂膜迅速、结合牢固且表现出良好的脱色性能.采用连续和间歇两种运行方式,考察了不同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及进水浓度对染料废水脱色的影响.当进水浓度为15mg/L,停留时间24h,连续式运行,混合染料废水脱色率达到79.5%,刚果红脱色率为91.6%,结晶紫为65.4%,次甲基蓝为6.9%.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染料废水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羧甲基壳聚糖(NOCC)复配聚丙烯酰胺(PAM)对3种水溶性染料模拟废水进行絮凝脱色处理,研究了溶液的酸度、絮凝剂与助凝剂的投加量等因素对脱色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引入PAM作为助凝剂的脱色效果优于单纯使用羧甲基壳聚糖。处理此染料废水的最佳pH值为2.3,羧甲基壳聚糖的质量浓度为480mg/L,PAM投加量为4~8mg/L。在此优化条件下,复合絮凝剂对三种染料废水的脱色率为99%,COD去除率为90%;用壳聚糖/稀土复合膜处理染料废水时,对直接黑FF、还原红F3B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分别达到94.7%和98.2%,明显优于单纯壳聚糖膜。  相似文献   

3.
采用铁炭微电解法+A/O工艺对染料废水进行处理,对影响铁炭微电解处理效率的各种因素及MO工艺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铁炭微电解法预处理染料废水的最佳初始pH值为3,最佳混凝pH值为7.5,最佳铁炭比为1:1.1,适宜的反应时间为30min,BODs/COD比值由0.19提高到0.37;生物反应池内pH值为6.5~7,水温35-40℃,厌氧段水力停留时间8h,好氧段水力停留时间20h。整套工艺对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0%和95%,出水水质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  相似文献   

4.
3株真菌对活性艳蓝KN-R的脱色条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受污染土壤中筛选出具有广谱脱色的优势菌17株,并进一步扩大染料范围,筛选出3株对偶氮、蒽醌、三苯甲烷染料均有较好脱色效果的优势菌株. 3株菌分别为青霉属(菌Ⅰ、菌Ⅱ)和头孢霉属(菌Ⅲ)的真菌;以染料配水为例,探讨了pH值、温度、碳源、氮源因素对菌株脱色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际废水的脱色实验,结果表明该菌在pH值5~9, 温度18~37℃的区间内,且外加葡萄糖提供0.5%碳源时对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可达70%. 因此对处理染料污染废水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铁屑一活性炭内电解法作为光合细菌生化处理染料废水的预处理方法,考查了3个主要影响因素(铁炭比、停留时间、初始pH值)。结果表明,最佳的处理条件为:铁炭比为7:3,pH值为5,停留时间为60min。在上述最佳处理条件下,对初始COD为6790mg/L的染料废水处理效率可以达到66.1%,并且废水经预处理后可生化性得到大大提高,有利于后续生化处理的进行。  相似文献   

6.
把凹土作为载体来制备对废水进行脱色的催化剂,是现在废水脱色处理研究的热点。将CeO_2-FeVO_4/ATP和H_2O_2组成非均相类Fenton体系对红色基GP染料废水进行脱色研究。主要考察研究CeO_2-FeVO_4/ATP的加入量、脱色时间、脱色温度、pH值以及H_2O_2用量对染料废水脱色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CeO_2-FeVO_4/ATP的加入量为2 g/L,脱色时间为1 h,pH值为6,脱色温度为313 K,H_2O_2用量为9 mL/L时脱色率达到99%。  相似文献   

7.
曝气铁炭微电解法预处理TNT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曝气铁炭微电解法预处理TNT废水,通过实验确定了进水时的铁炭比、水力停留时间、pH值以及反应温度4个影响因素,在最佳条件下,即进水pH=2-3、Fe∶C=1∶1、废水在铁炭微电解柱的停留时间为90 min、出水调节pH为8-9时进行实验,废水中COD、NH3-N、TOC去除率分别达到86%和70%以上,同时可生化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odium dodecylbenzene sulfonate,SDBS)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微电解工艺对其进行了研究,考察pH值、进水浓度、曝气量、空床停留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分析表明,在填料体积为500 mL,模拟废水初始pH为3的条件下,进水浓度为500 mg/L,曝气、空床停留时间(EBCT)为2 h时SDBS的去除率大于72%,反应出水投加石灰后可使SDBS去除率均保持在80%以上,此时且最短EBCT可达到5 min。通过成本运行估算表明,微电解处理SDBS废水运行成本低、效率高,可应用于此类工业及生活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纳滤技术治理染料废水的尝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蔡惠如  高从 《环境工程》2002,20(1):24-25
通过采用纳滤技术分别对配制染料废水和实际染料废水的染料截留和脱色进行实验 ,讨论了纳滤技术处理染料废水的可行性和应用条件 ,发现纳滤技术可应用于对染料废水的脱色 ,并实现染料与盐分的分离 ,有利于染料废水的后继处理 ,纳滤对染料废水的染料截留率 ,即脱色率很高 ,对染料含量 10 0 0mg L的进水 ,脱色率大于 99%  相似文献   

10.
曝气铁碳内电解-改性茶渣联用技术处理含氰电镀废水,对内电解处理工序中Fe/C体积比、进水pH、不同曝气方式、停留时间及改性茶渣处理工序中进水pH、处理时间对废水中总氰化物去除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内电解工序:V(Fe)/V(C)为1∶1、进水pH为4、采用连续曝气方式、停留时间为3 h;改性茶渣工序:进水pH为8、室温下投加1 g改性茶渣、处理时间为3 h,总氰化物去除率可达82.15%,最终出水中总氰化物浓度为28.97 mg/L。  相似文献   

11.
酵母工业废水属于高浓度、高色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如果不进行有效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研究了以铁屑和活性炭为原料的内电解方式处理酵母废水,对影响内电解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试验,确定了反应条件。在确定条件下试验,内电解对色度、COD的去除有一定的效果,重要的是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生物处理。  相似文献   

12.
铁炭内电解-CASS工艺处理模拟印染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吴烈善  杨希  罗锴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1):132-135,143
印染废水具有水质水量变化大,COD、色度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属于难处理工业废水之一。采用铁炭内电解预处理以及CASS工艺处理模拟印染废水,试验结果表明:当铁炭床的铁炭质量比为3:1,停留时间为80 min,pH为6,曝气量为0.3 m3/h及CASS反应器曝气量为0.375~0.5 m3/h,排水比为0.3,运行周期6 h,其中,进水曝气5.0 h,沉淀20 min,排水30 min,闲置10 min时,废水处理效果最佳,其COD去除率可达88%~92%,BOD5去除率可达90%~94%,脱色率可达92%~95%。预处理段可以破坏废水中的难降解物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且增加的铁离子含量可以改善后续CASS工艺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提高废水COD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二硝基重氮酚(DDNP)废水是一种严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的难降解工业废水。采用絮凝沉淀-内电解-厌氧生物氧化组合工艺预处理DDNP废水,主要考察了内电解反应的进水pH值、反应时间、铁屑与焦炭的质量比和厌氧池停留时间对DDNP废水CODCr去除效果的影响。小试结果表明:以内电解的进水pH值为3,反应时间为120 min,铁屑与焦炭的质量比为12及厌氧池的停留时间为40 h为最佳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DDNP废水的CODCr去除率可达82.5%,并显著改善其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实际印染废水,进行催化铁内电解法进行曝气与不曝气2种不同处理工艺对比试验,测定了预处理前后废水的CODCr、色度、磷酸盐、氨氮、pH值等指标。结果表明,曝气催化铁内电解工艺优于不曝气的工艺,对废水中的CODCr、色度和磷酸盐的去除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染料废水的内电解脱色处理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采用铁屑内电解法对5大类11种模拟染料废水和印染废水进行了内电解混凝处理,得出了内电解法处理染料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探讨了脱色机理,并在实际印染废水处理工程中得到有效应用。研究表明,对中等色度和浓度的模拟染料废水,脱色率均在77%以上,在实际印染废水处理工程中采用混凝和内电解联合处理工艺,脱色率可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16.
催化铁内电解-生化法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纺织印染废水水质变化大、色度高,直接生物处理难度大.采用催化铁内电解法对浙江某地区的印染废水进行预处理,有效地去除了对生物有抑制的有机物,为后续的生化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CODCr去除率达到85%;过去难以解决的色度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可去除废水色度90%以上.另外,简要探讨了金属粒径,pH,温度等因素对去除有机物的影响.近40 d的连续流试验证明,内电解-生化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工艺设备简单、操作管理方便、能耗低等特点,是处理印染废水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通过正交实验法、单因素实验、连续实验等方法,验证微电解-Fenton氧化联用处理高盐难降解废水的可行性及探索最佳运行参数。结果表明微电解-Fenton氧化可以高效去除高盐废水COD,微电解最佳运行参数为pH值3,气水比15:1,反应时间(HRT)120 min,固液比1:1,Fenton反应最佳运行参数为 H2O2浓度3.5‰,反应时间(HRT)90 min,该工艺对COD整体去除率达到90%以上,处理后的废水可生化性大大提高。本工艺实验进水含盐量高,具有适应高盐度废水和快速分解COD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电Fenton法预处理染料废水,对影响COD及色度去除率的各种因素,包括内电解反应的初始pH值、铁的投加量、铁炭投加比,Fenton试剂氧化处理过程中初始pH值、H2O2的投加量及投加方式、反应时间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内电解反应的最佳条件为:pH值为3.0,铁的投加量为25g/L,Fe/C为1:1.3;Fenton试剂氧化处理染料废水的最佳条件为:H2O2投加量为30mmol/L,pH值为内电解出水pH值(pH值为4.0左右),反应时间为50min。COD去除率可达58%,色度去除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9.
HCR技术在印染废水处理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某印染公司原有设施的改造,把HCR技术应用在废水改造中。进水量为11000m3/d,COD2200~2500mg/L,pH12左右,色度600~800倍,改造后运行稳定,废水处理效果有大幅提高,出水COD为360mg/L、色度为300倍均能达标排放,其去除率分别为86%、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