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阳河蓄滞洪区西隔堤加固工程,对缓解长江中、下游严竣防洪形势及减少洪水灾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对保护区内主要保护目标、野生动植物多样性、自然景观、等产生一定影响,以及可能产生血吸虫病害等环境风险,针对上述影响,应采取避免、减缓、恢复和补偿、环境管理等保护措施,尽量减少对保护区和保护对象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酒壶坪至大界岭改扩建公路不可绕避地穿越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及所依赖的生态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可能会对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川金丝猴产生影响。文章通过川金丝猴繁育中心的工作人员对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川金丝猴的生态习性、分布区域和该区域内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分析,结合工程影响的因素和特点,针对性提出减缓、恢复和补偿措施,有效降低公路扩建对保护区川金丝猴的影响,指导工程实施。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麋鹿回故乡>一书是由湖北省天鹅洲麇鹿自然保护区原主任戴居华根据本人任职期间保护麋鹿的亲身经历编写的.全书共分为重引进、回故乡、复野生、显困难、迎和谐5章,主要内容是写人工驯养麇鹿回归大自然以及麋鹿保护区如何成立的故事:麋鹿重引进的背景;麋鹿在石首天鹅洲恢复野生、回归大自然的表现;人们为此做出的努力以及作者的亲历亲为、所见所闻、所思所盼.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开展饮用水源地生态建设与保护更多注重工程性措施维护和改善,却忽略了开展水源保护给当地政府和居民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利益影响,造成保护区发展受到限制。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旨在对利益受损者的利益补偿与恢复,调动保护区政府和居民开展生态保护的积极性,避免水源保护活动中人为因素的影响。进一步明确了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主体、客体及补偿对象,对不同补偿方式开展比较,对中国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方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石首天鹅洲六合垸扩大麋鹿栖息地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立以来,麋鹿种群得到了有效发展。因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现有保护区已呈现容纳量不足的趋势。相较其它湿地,依据岛屿生物地理学“平衡理论,”与麋鹿保护区相连通的六合垸似乎在扩大麋鹿栖息地方面具有地理优势。文章侧重从景观学(形状、连接度、廊道构建)及社会(移民)两个角度对其优势度状况作尝试性分析,进而得出六合垸并不具有明显优势的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6.
为缓解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北戴河新区开发建设的矛盾,实现自然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以近12 a来昌黎保护区内生境和生物多样性变动状况,以及主要保护对象文昌鱼种群的变动和分布特征为调整依据;以适度扩大文昌鱼栖息地保护范围,逐渐恢复文昌鱼种群及其栖息环境,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持海洋生态系统健康为调整目标;以实事求是、依法执行和利于管理兼顾开发为调整原则,开展了保护区海洋环境与资源调查及海域范围调整论证研究工作。调整后的海域保护区总面积为224 km2,比调整前增加了7%。其中,海域核心区面积为95 km2,较调整前扩大了36%;海域缓冲区面积为129 km2,相比调整前减少了7%。保护区海上范围调整后,将进一步提升保护区管理效能,有助于区内生态系统和保护对象的保护与恢复。  相似文献   

7.
为切实解决会泽黑颈鹤保护区开发和保护之间的矛盾,提出了该保护区的范围和功能区划调整方案。从保护目标、对象和性质,对保护区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及湿地生态系统价值影响方面分析了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划调整的适宜性,得出调整后保护区生态服务功能将明显增加,区划更为适宜,布局更显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论文综述了世界上自然资源保护区建立的方式及研究现状,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及中国目前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现状,提出了药用植物生态产业功能保护区的概念,明确了药用植物生态产业功能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方针、形式、分类、内容、功能等。把药用植物野生抚育的手段引入到保护区建设中,从生态产业的角度解决自然保护区面临的资金困难、环境与建设的矛盾、人才引进等问题,抓住药用植物生产与生态群落保护相辅相成的关系,以生产促保护,以保护促生产,从而实现保护区建设的经营管理模式突破。建立药用植物生态产业功能保护区是目前保护区建设和保护药用资源及生态多样性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9.
东北自然保护区压力威胁影响因子及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文运用世界自然保护区委员会(WCPA)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推荐的自然保护区管理快速评估和优先性确定方法(RAPPAM),对东北地区部分自然保护区面临的压力和威胁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在保护区所面临的14种威胁因子中,火灾、林木砍伐、偷猎、非林木产品采集(NTFP)、旅游、放牧6个因子的影响范围较广、影响程度较高、影响时间较长,是保护区应重点控制的威胁因子。因此,今后的保护区管理应加强对火灾、林木砍伐和非木质林产品采集等因素的监控,同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采取适当措施有效控制并减少保护区生态旅游对保护对象产生的负面影响,提高保护区管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研究1980~2000年期间全球范围内保护区范围的扩张.我们从4个基本方面研究这种多尺度的扩张格局①世界区域和国家尺度上保护区总覆盖面积增加的估计;②跨边界保护区;③保护廊道计划;④保护区管理类型.保护区的地理空间格局体现了全球保护组织的保护重点和后冷战时期政治经济部署的全球化趋势.地区和国家水平上的因素(政治领导及其制度设置)以及多边和双边援助等国际关系与这些全球化的过程结合起来影响保护区设立的范围、类型和位置.我们认为,在1980~2000年的保护区扩张过程中,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产生并加强了明显的空间差异(而不是世界范围内的平均化、均质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关于制定《自然保护区法》的论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进一步推进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建设和管理工作,我国应当抓紧制定《自然保护区法》。该法的调整对象,是指由于对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建设和管理而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关系。自然保护区立法应本着协调好自然保护区共性和个性的原则、严格管理和保护的原则,以及对海洋保护区给予更多政策倾斜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环境墙报     
《环境》2001,(8)
近期目标:到2010年,基本遏制生态环境破坏趋势。建设一批生态功能保护区,力争使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源头区,长江、松花江流域和西南、西北地区的重要湖泊、湿地,西北重要的绿洲,水土保持重点预防保护区及重点监督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得到保护与恢复;在切实抓好现有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同时,抓紧建设一批新的自然保护区,使  相似文献   

13.
作者通过分析加强三江平原湿地保护区管理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在总结当前管理能力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三江平原湿地自然保护区机构能力建设;加强湿地环境监测和科研推广工作能力建设;加强合理开发保护区资金来源渠道和科学有效地监督资金使用的能力建设;加强湿地保护区管理人员参与流域综合规划设计过程;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接受信息和传播信息、参与技术培训与交流的能力建设五个方面的管理能力建设内容,并对其建设方法与途径进行了详细阐述.文中所提及的保护区管理能力建设观点、建设内容与途径对指导当前三江平原乃至全国湿地资源的恢复与保护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保护濒危物种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多年来,中国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甚至到乡一级的保护体系,经过多年保护和繁育,一些物种从濒危甚至几近灭绝的状态,开始恢复生机,可谓"死去活来"。麋鹿:从绝迹到恢复野生种群麋鹿原产于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头似马、角似鹿、尾似驴、蹄似牛,人称"四不像"。它们逃避敌害的能力差,易被捕杀;仅采食禾本科及  相似文献   

15.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超标及环境风险一直是影响我国饮水安全的主要隐患。虽然目前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成熟,但是在单一供水难以满足供水要求的情况下,协同供水的不同水源地之间的供水干渠在水源保护区划分上缺乏相关指导性意见,并且在水源保护区后期保护建设中针对性不足,难以有效防范环境风险。本文针对明光市石坝水库水源地,结合中型水库水源地的特点进行水源保护区划分,并综合分析水质和污染源等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环境风险防治措施,为明光市石坝水库水源地建设及保护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6.
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周边社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以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针对保护区的建设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相当落后的经济状况和对资源的强烈需求等问题,深入研究资源管理的产权状况,探讨目前存在的产权不合理性,并进一步提出了保护区社区共管产权建设的合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周边社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以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针对保护区的建设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相当落后的经济状况和对资源的强烈需求等问题,深入研究资源管理的产权状况,探讨目前存在的产权不合理性,并进一步提出了保护区社区共管产权建设的合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徐闻沿海风力发电场对鸟类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风电场可能会对生态环境和鸟类造成一定的影响。以2003年徐闻县鸟类资源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徐闻县风电场建设规划,研究了徐闻县风电场对鸟类栖息、觅食、迁徙的影响。结果表明:风电场建设通过占用鸟类栖息地,产生噪声等影响风电场周围鸟类的栖息和觅食,但总体来说,其影响较小;风机转速较慢及保护区鸟类飞行高度均高于风机高度,风机与鸟类的碰撞风险较低。为了保护鸟类的安全及保障其正常生存,需要采取设立候鸟监测救护站、将风机及输电线涂成警示色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松嫩平原西部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有效性遥感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松嫩平原西部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以Landsat MSS/TM/OLI遥感影像为基础信息源,综合运用最小均方差、变异系数、景观指数、信息熵模型、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和景观发展强度指数,研究保护区保护有效性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松嫩平原西部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有效性大致呈递减趋势;1987~2013年人类活动对保护区的干扰强度不断增加,且与保护区保护有效性呈显著负相关;耕地和草地为湿地转出的主要类型,分别占总转出面积的63.71%和21.69%;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有效性的降低是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变化是内因,而人为活动干扰,尤其是开垦造田和水利修建加速了湿地退化.最后,论文就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保护区管理建设中应关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曹可  李飞  徐敏  赵建华  宋德瑞 《海洋环境科学》2017,36(4):584-589, 634
海洋是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快速有效识别海洋保护区保护对象的现状稳定性和受损情况是开展保护和恢复工作的基础。以海州湾保护区为例,根据其重点保护的海岛海岸地貌的自然特征,构建了基于赋存特征、影响因素、灾害背景和人工干预的4类13个指标的地貌类型保护对象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参考国内外已有研究,综合确定各指标等级判定标准。评价结果显示,秦山岛、竹岛、龙汪河口沙咀、连岛北侧沙滩的脆弱性综合指数分别为0.58、0.62、0.48、0.58,脆弱性等级分别属于相对稳定、稳定、相对稳定、相对稳定,较为客观反映了各个保护对象的现状。构建的地貌类型保护对象的评价模型和指标判定标准可应用于海洋特殊地貌景观的保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