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采用微流传感器的便携式非分散红外(NDIR)烟气分析仪具有测量精度高,运行稳定,抗干扰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目前应用广泛。参考HJ/T46—1999{定电位电解法二氧化硫测定仪技术条件》要求,对便携式非分散红外(NDIR)烟气分析仪进行实验室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在钢铁烧结炉排放烟气含湿量与CO浓度较高的环境下,便携式非分散红外(NDIR)烟气分析仪与定电位电解法分析仪进行现场比对,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更加有效地去除H2O等各项干扰,适用于手工比对测试。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超净排放条件下,对比分析定电位电解法、非分散红外法、紫外分差法和傅立叶红外方法测定低浓度SO2和NOX的原理和干扰以及现场使用情况,为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烟气污染物现场监测提出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针对钢铁烧结行业烟气的特点,使用非分散紫外吸收法、定电位电解法与在线CEMS系统常用的紫外荧光法对烧结机脱硫后烟气进行SO2现场比对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非分散紫外吸收法能够较好地避免烟气中CO对SO2监测的干扰,且与紫外荧光法无显著性差异;定电位电解法测量SO2时受CO气体干扰较大。  相似文献   

4.
70年代,国外出现了一种新型的NO_x气体测试仪.它采用了电化学的定电位电解法.主要特点是:直读、便携、价廉、体积小.此外,由于它是控制工作电极为固定电位值,可不用任何过滤手段,基本上可忽略浓度为1%的CO干扰气的影响.这是由它本身的工作机理所决定的.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和环境化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共同协作研制了这种NO_x检测仪.他们用样机与化学发光法及非分散红外法的仪器进行了实测对比,得到令人满意的重复结果.  相似文献   

5.
钢铁企业烧结脱硫工序中,大部份采用的都是石灰石—石膏烟气湿法脱硫法。由于钢铁烧结机的各种原料复杂,使得烟气中的含湿量偏大,而一氧化碳等干扰气体的存在,同样会影响定电位电解法测量二氧化硫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非分散红外吸收法和定电位电解法是固定污染源氮氧化物手工监测的主要方法,对NOx的总量减排统计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固定污染源中NOx的监测方法、干扰分析、监测断面、生产工况等对总量统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氮氧化物是一种对环境和人体危害性极大的气体,为实现氮氧化物的减排,国家准备对氮氧化物排放严重的行业逐步进行“超低排放改造”,而准确测定固定污染源低浓度废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是实现氮氧化物减排和资源节约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通过对紫外吸收法、非分散红外吸收法和定电位电解法进行了比对分析,比较了三种方法的测定原理、干扰消除原理和现场实样测试比对,为准确测定固定污染源低浓度废气中氮氧化物的方法选择提供了借鉴,符合国家节能环保的政策。  相似文献   

8.
针对CO对定电位电解法测定SO_2产生的干扰影响,课题组通过开展CO和SO_2混气干扰实验,分析CO对SO_2测定的干扰规律,建立了方程组干扰修正模型和多元方程干扰修正模型,以优化CO对SO_2测定干扰的修正。结果表明,混气中SO_2和CO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交叉干扰影响;与目前的研究和生产厂家采用的单方程干扰修正模型相比,方程组干扰修正模型和多元方程干扰修正模型提高了CO干扰修正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裂解装置催化再生尾气焚烧废气经海水脱硫后二氧化硫的监测,利用碘量法和定电位电解法同时测定二氧化硫的浓度,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和校验,同时对废气中的干扰因素进行分离试验。结果表明,碘量法和定电位电解法测定裂解装置催化再生尾气焚烧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便携式傅立叶红外分析仪(FTIR)对垃圾焚烧废气中的氨逃逸浓度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显示,傅立叶变换红外法(FTIR)测得的氨逃逸浓度与手工监测(HJ533)的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和可比性。且在垃圾焚烧废气的高含湿量环境下,便携式FTIR分析仪能够降低冷凝水对监测结果的影响,得到更加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便携烟气分析仪对超低排放烟气的测试效果,采用Nafion干燥管进行选择性气态除湿。应用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标准气体测试中,当水分含量在10%~18%范围内,NDIR和定电位电解法分析仪测试状况稳定,SO2回收率稳定在95%以上;在现场监测应用中,便携式预处理系统与NDIR配合使用后,测试数据与FTIR基准数据变化趋势一致,相对误差小于10%;相比加热冷凝脱水,Nafion干燥管除湿技术能够彻底解决冷凝水析出问题,避免因SO2溶入冷凝水而导致的损失,有效满足火电厂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后对高湿度、低浓度SO2环境下的现场烟气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火场条件下常用电缆的产烟特征及烟气毒性,采用NBS烟密度试验箱和傅里叶红外分析仪联用装置开展了模拟火场条件下常用电缆的热解燃烧试验研究,对不同外加热辐射强度作用下不同类型和规格电缆的质量损失速率、烟气比光密度、烟气产物及烟气毒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外加热辐射强度作用下,电缆燃烧的产烟量明显增大,其质量损失速率随外加热辐射强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加;火场条件下,ZR-YJV电缆具有更大的火灾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其具有较大的烟气比光密度和较高的CO、CO2气体生成速率等方面;规格较小的电缆产烟速率更快,但差异性不显著;电缆燃烧还会产生SO2、NO2等强烈刺激性气体,其浓度均小于CO、CO2气体,但仍然超过其职业接触限值,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13.
高岭石是一种含铝的层状硅酸盐矿物,研究大气中常见的气体在其表面的非均相反应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可揭示大气环境中化学反应过程。文章采用自行搭建的原位漫反射红外傅里叶光谱(DRIFTS)检测系统,考察了在干态和湿态条件下,对照SO_2和NO_2分别在高岭石颗粒物表面发生的非均相反应过程,以及SO_2和NO_2协同反应效应。实验结果表明,SO_2与高岭石颗粒物的非均相反应均较弱,仅在干态下检测到亚硫酸盐物种,并且存在较大的CO_2的红外吸收峰。NO_2在干态和湿态条件下均检出了硝酸盐物种,适宜的湿度有利于硝酸盐的生成。在SO_2和NO_2共同与高岭石反应的过程中,发现四氧化二氮(N_2O_4)取代了亚硝酸盐成为反应的中间体,同时亚硫酸盐被氧化为硫酸盐。SO_2和NO_2在高岭石颗粒物表面的反应中相互影响,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含甲亚胺基团的二酸与二胺反应,制备了聚甲亚胺酰胺树脂。用KBr压片法对其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并对其吸附去除水溶液中铅离子进行研究。探索了pH、铅离子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对吸附量的影响。以吸附量和去除率为综合目标,最优条件是:pH为6.5,吸附剂投放量为50 mg,铅离子初始浓度为300 mg/L,吸附时间为60 min;此时吸附量达到275 mg/g,去除率达91.7%。25℃时在研究浓度范围内,铅离子吸附去除过程可以用Langmuir等温线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描述;其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5.
根据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NDIR),用TOC测定水中的中有机碳(TOC),并且分析了主要的测量不确定度来源,即工作曲线不确定度、标注溶液不确定度、测量重复性不确定度和仪器分辨率不确定度,分别量化后加以合成绩的总有机碳的测量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6.
煤的含硫量一般采用高温炉燃烧-定电位电解法测定产生的二氧化硫,通过计算得到结果。由于分析设备故障,定电位电解部分损坏。通过试验和研究发现,高温炉燃烧加碘量法测定煤的含硫量,亦能得到很好的结果,可用于煤中含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NO2在高岭石表面的非均相反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高岭石是典型的1∶1型层状结构的硅铝酸盐,研究其非均相反应对于了解粘土类矿物的非均相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试验以原位漫反射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DRIFTS)为研究手段,对NO2在高岭石表面的非均相反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NO2在高岭石表面发生歧化反应生成NO3-和NO2-.相对湿度对非均相反应具有重要影响,有水汽存在时会增加反应的持续能力,但相对湿度的增加会使摄取系数降低.在干态和湿态条件下,NO2在高岭石表面的反应机理不同,干态下为二级反应,湿态下为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18.
以南荻秸秆生物炭为实验原料,利用Fe-NH4Cl进行改性,研究其对Pb2+的吸附效果。通过考察生物炭用量、溶液初始p H值、吸附时间及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并对吸附前后生物炭样品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ITR)、比表面积(BET)、X-射线衍射(XRD)、电镜扫描(SEM)表征。结果表明在pH=5、溶液浓度为50 mg/L、温度为30℃、吸附时间为180 min、吸附剂用量在1.4 g/L、改性生物炭对Pb~(2+)吸附量达35.4 mg/g,与未改性生物炭相比吸附量提高20倍左右。生物炭对Pb~(2+)的吸附机理主要为表面羟基(—OH)和羰基(C=O)与Pb2+表面发生络合化学反应作用。  相似文献   

19.
NOx对动物和人体及环境的危害都非常大;而废旧电池中存在的有害物质也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但其中却不乏可回收利用物质。实验以废旧电池碳棒作为吸附剂吸附氮氧化物,利用因素分析和正交实验设计,探讨了影响吸附性能的因素(吸附剂用量、初始浓度、反应时间),确定了其最佳工艺条件。对吸附性能影响大小依次为吸附剂量、初始浓度、反应时间;最佳工艺组合为吸附剂量为1.00 g,氮氧化物初始浓度为0.050 mol/L,反应时间为55 min,在此条件下所得的氮氧化物去除率达71.82%,单位吸附剂吸附量为788.98 mg。此外,针对反应前后吸附剂还做了傅里叶红外(FT-IR)分析。  相似文献   

20.
对滇西某两家主要以蔗渣为燃料的糖厂锅炉烟气排口进行监测,通过不同测量原理的烟气分析仪得到多组数据,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以了解糖厂锅炉烟气的特征,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监测以生物质为燃料的糖厂锅炉烟气。结果表明,氧量不受一氧化碳浓度变化影响;烟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很高的情况下,定电位原理的仪器对氮氧化物的测定结果偏低,对二氧化硫的测定结果偏高,定电位原理的仪器不适合用于监测糖厂锅炉;红外原理的仪器不受一氧化碳浓度的影响,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测定结果都很稳定;在以后对以生物质为燃料的糖厂锅炉烟气监测中,应使用红外原理的仪器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