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利用自底向上的能源需求预测模型体系,对新常态下的中国中长期能源需求总量及结构开展情景分析。结果显示:"十三五"及2021~2030年期间,我国经济增速总体呈"倾角向下"的L型特征;能源需求增速逐步放缓,预计2020年和2030年需求总量分别为48.5~49.6亿、54.3~58.2亿吨标煤;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第三产业和居民部门成为拉动能源增长的主要动力;在转型情景下,通过消费侧推进节能优先战略,供给侧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能够顺利实现"十三五"及中长期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和碳强度下降目标。  相似文献   

2.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I0008-I0009
<正>2013年我国的节能工作重心开始向宏观规划、政策调控、能源改革等方面转移。与此同时,多地区被雾霾笼罩,节能形势严峻,因此,调整能源结构,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大力发展绿色清洁能源,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点培育低能耗战略新兴产业成为突破关键。TOP 1《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出台,限定能源消费总量1月23日,《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正式公布,提出2015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40亿吨标煤"控制目标。为保证目标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  相似文献   

3.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在这一年中天津港的节能主要指标均达到了“十五”期的最好水平。实现综合能源单耗6.656t标煤/万t,装卸生产能源单耗2.923t标煤/万t,分别比2004年下降了1.07%和0.6%。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节能工作任重道远,认真分析“十五”期间天津港能源消耗情况并对“十一五”期间能耗趋势进行预测,将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和节约型港口企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可再生能源利用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北京市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加.2007年北京市能源消费总量从1997年的3719.2万吨标煤增加到6290.11万吨标煤,增长69.1%,平均年增长率为4.89%.  相似文献   

5.
<正>国内北京:提前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日前发布的2014年北京市能耗水耗公报显示,去年北京市能源消费总量6831.2万吨标准煤(以下简称标煤),同比增长1.6%。按2010年可比价格计算,万元GDP能耗0.3596吨标煤,下降5.29%,降幅超过年度万元GDP能耗下降目标3.29个百分点,连续四年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十二五"前四年北京市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0.15%,提前一年实现"十二五"期间下降17%的节能目标。北京市用电量为93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相似文献   

6.
<正>6月16-17日,国家节能和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考核组来津,对天津市2013年度节能和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完成情况和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现场评价考核。何树山副市长会见了考核组一行,袁树谦副秘书长出席了工作汇报会和反馈意见会,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在津期间,考核组听取了天津市2013年度节能和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汇报,抽查了滨海新区和北辰区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实地考察了滨海能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能源CO_2排放及节能减排的减碳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 2005 年为基准,采用 IPCC 清单指南推荐的方法测算了上海市能源活动产生的 CO2 排放清单。并采用情景分析方法,预测了高碳情景和低碳情景下上海市能源需求及相应的二氧化碳排放趋势,探讨了节能减排等低碳政策所产生的碳削减的潜力。研究表明,2005 年上海市能源活动所排放的 CO2 总量为 1.72 亿 t,其中,能源加工转换产生的 CO2 排放量为 7740 万 t,占排放总量的 44%;工业次之,占 30%;交通运输的排放比例为 16%。煤炭和石油的消费是导致 CO2 排放的主要原因,2005 年煤炭所带来的 CO2 排放量为1.10 亿 t,油品所产生的 CO2 排放量为 0.58 亿 t,分别占到能源活动 CO2 排放总量的 64.0%和 33.7%。 2005 年上海市人均 CO2 排放量为9.68 t/人,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2.4 倍,是中国平均水平的 3.8 倍。研究表明,在低碳政策下,上海能源需求将有所控制,到 2020 年全市能源需求总量为 1.6 亿 t 标煤, 比高碳情景节约 1.4 亿 t 标煤。节能减排政策还将使得全市能源活动 CO2 排放比高碳情景显著下降,到2020 年全市 CO2 排放量为 3.26 亿 t,比高碳情景减少 3.1 亿 t,低碳政策所产生的碳减排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8.
1月10日从全国能源经济工作会议获悉,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将控制在41亿吨标煤左右,"十二五"期间将逐步建立有效合理控制能源总量的倒逼机制,未来将研究开征化石能源消费税,并实现原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  相似文献   

9.
能源利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讨论了以高能耗为特征的北京市工业可持续发展问题,选取北京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怀柔区和石景山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实验区工业领域典型企业进行广泛调研,分析了高能耗工业企业能源利用情况及其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怀柔和石景山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均呈现能源消费高度集中的主要特征。此外,对代表性企业实施的余热回收和水资源循环利用等节能改造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继续深入挖掘潜力,为"十二五"期间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业节能工作的深化和细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家正在制定"十三五"能源规划,能源规划或呈现两大特点,即发电端优化产业、地域布局,用能端节能优先、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只有科技创新推动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做好节能工作,才能推动能源总量低水平增加以支撑经济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1.
能源消费和CO2排放是综合反映生态环境建设及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指标,透过能源消费和CO2排放及其时空变化,不仅可以检视人类活动及其行为是否符合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要求,还可以检视城乡融合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是否处在预期状态。本文在对能源消费及CO2排放数据整理和计算的基础上,先后分析了北京能源消费总量及不同品种能源消费量变化、北京能源消费所形成的CO2排放总量、主要产业与分行业以及不同城区的CO2排放情况,最后针对"燕山石化"异地迁建、实施"交通节能降耗减排战略""将房山、顺义、通州和大兴作为全市节能降耗减排重点监管区"以及"将建筑节能和社区节能作为微观节能降耗减排重要领域"等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近期,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和相关专家组成的国家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考核组,分赴各地进行考核。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副会长骆建华表示,今年钢铁等行业因为房地产需求增加而扩张,导致了能源消费总量上升。不过,他也表示,"当前中国的能源消费可能位于一个平台期,随着能源消费增长放慢,节能压力将会降低。"他说。  相似文献   

13.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山东省能源需求呈刚性增长,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该文利用2000-2007年山东省农村能源消费数据对农村能源消费的碳排放进行了核算,分析了农村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局势以及结构,找出在农村能源消费碳排放中占据较大的比重的能源,即电力与原煤.同时发现碳排放总量的逐年递增符合一元线性模型:Y=567.93+132.02×X.最后,提出相应的节能减排举措.  相似文献   

14.
<正>又是一个五年匆匆过去。回顾一下,能源、节能减排和气候变化无疑是"十一五"期间最热门的话题。本文将对"十一五"期间能源发展的成就与问题稍作回顾,以更好地迎接下一个五年计划。回首从能源生产和消费的角度看,"十一五"是辉煌的5年:预计到2010年底,中国能源生产总量将达  相似文献   

15.
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趋势预测和碳排放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合理、科学地对能源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提出了能源结构的双组份模型。由统计检验估计法,对模型中的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相关系数进行了预测估计。依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年数据,对我国2014年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的预测结果分别为24.26×108t标准煤及27.15×108t标准煤。利用预测的能源消费总量、结构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式——即单位能耗碳排放系数的表达式,预测中国2012年的碳排放量为21.87×108t标准煤,且有上升趋势,并提出了相关的能源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山东省2004-2010年的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数据及能源消费结构中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消费量数据,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山东省能源消费的GM(1,1)预测模型,并对山东省"十二五"、"十三五"期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和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费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未来10年山东省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仍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年均增长率为7.21%,与"十一五"期间的9.24%相比,上升的速度明显变缓。能源消费结构仍然以煤炭为主,但煤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石油、天然气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能源消费结构得到了明显地改善。经检验模型的预测精度较优,其预测结果可信,可为山东省以后制定能源战略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最后,结合预测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调整能源结构,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丽虹  陈长虹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9):525-526,544
上海在“十五”期间能源结构调整的重点为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强煤炭洁净利用;加快电网建设和改造,优化电源结构;扩大天然气利用,建设天然气管网系统;建立能源安全供应体系,加强能源储备,到2005年,经过能源结构调整,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下降到55%以下, 天然气和外来电能将上升到10%左右,与2005年的基础情景比较,实施能源结构调整后,上海将分别减少SO2和PM10排放量18万t和2.8万t,全市SO2和PM10排放总量可控制在45.7万t和12.4万t,与2000年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18.
南京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十一五"以来南京市煤炭消费利用现状情况,并按高、中、低3种情景分析了未来煤炭消费趋势;从环境空气质量约束、污染物减排约束以及资源约束等方面指出南京市必须进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最后,从制定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加快主要用煤产业升级改造、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提出了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1我国终端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及特点 1.1我国终端能源消费总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2005年我国终端能源消费总量为15.8亿tce.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1%。2005年相较于1990年增加了8.2亿tce.年均增长5.6%。我国终端能源消费总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各时期呈现不同的增长特点。  相似文献   

20.
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是搞好节能工作的关键,只有科学的节能管理才能使能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来看,工业消费占全部能源消费的80%以上,而重点用能单位的能耗又占到全部工业耗能量的60%。我市综合耗标煤5000吨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有284个,其能源消耗占全市总能耗的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