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生物膜填料塔启动及烟气脱硫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英刚  高丹  林静文  祝雷 《化工环保》2005,25(6):436-440
进行了生物膜填料塔挂膜启动及烟气脱硫实验研究。循环液的Fe2+的氧化速率与吸光度有明显的相关性,同时,压力损失和pH也是挂膜启动完成的重要指标。通入低浓度SO2气体驯化后,脱硫率可达到90%以上,Fe2+氧化速率维持在0.2g/(L.h)左右,连续保持7d,挂膜启动完成。脱硫实验结果表明,在SO2入口质量浓度小于2 000m g/m3、喷淋液中Fe2+浓度大于或等于0.06m o l/L、喷淋率约为12L/(m3.h)、空塔气速约为0.15m/s的条件下,脱硫率可达96%以上。当喷淋液循环使用7次后,必须补充新鲜营养液,以保证较高的脱硫率。  相似文献   

2.
徐军科  童志权 《化工环保》2006,26(3):194-197
对活性炭及瓷拉西环两种填料用自来水进行脱硫对比实验,证明无论是等宏观表面积还是等填料层高度,活性炭填料的脱硫率均高于瓷拉西环。在活性炭填料塔中进行了FeSO4液相催化氧化脱硫实验,考察了液气比、空塔气速、吸收温度及SO2进口浓度对脱硫率的影响。综合实验结果表明,连续运行500min时,脱硫率及吸收液pH分别稳定在93.5%以上及4.6左右,且两者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利用Fluent软件对一种脱硫塔顺流、逆流及混流喷淋的液柱塔空塔的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在计算中选择κ-ε模型作为计算模型。用SIMPLE算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液柱塔形状对流场有很大的影响,此结果对现场运行以及液柱塔的优化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改进优化传统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对脱硫塔及附属设施设计要点进行分析,在山西某化工厂2×55t/h三废炉烟气脱硫工程中得到较好运用,为同类烟气脱硫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旋流板塔脱硫技术的应用和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旋流板塔在湿式烟气脱硫除尘中的应用。运行实践表明,石灰湿式脱硫液气比为1.24~1.26.钙硫比为0.73~0.75时,脱硫率可达87.7%~91.6%,除尘效率达99%以上。脱除SO2成本为983元/t。烟气再热能耗仅占运行费用的19%。  相似文献   

6.
燃煤锅炉的烟气脱硫(FGD)技术,是当今世界上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的主要技术措施。在FGD技术中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WFGD)是占主导地位的方式方法。传统的石灰石湿脱硫通常采用气液逆流式、鼓泡式、气液冲击式、文丘里式等气液接触方式的系统,这些系统在运行中存在阻力较大,耗能高,易结垢或脱硫效果不理想等缺点。针对这种特点,我们设计了一种以管状或栅板为填料的并流式湿壁塔脱硫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系统不仅具有较低的系统阻力,同时系统还拥有较高的脱硫率。  相似文献   

7.
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脱硫几种反应塔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是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最常用方法。通过对该方法几种主要工艺及反应塔的比较,研究了喷淋塔,格栅塔,鼓泡塔和液柱塔在结构与工艺上的差异,以及它们在中国的实际应用,分析了各种脱硫反应塔的优缺点,并由此归纳出脱硫反应塔发展的趋势,研究结果将为脱硫工艺以及脱硫塔的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由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总承包建设的国内首台“三炉一塔、一炉调峰”湿法脱硫工程暨国电天津第一热电厂3×220t/h锅炉烟气脱硫改造工程,于2006年10月31日顺利通过天津市环保局组织的环保验收,脱硫工程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目前,脱硫系统运行稳定,已顺利投入运行。该工程有三个显著特点:(1)在国内技改工程中首次采用“三炉一塔、一炉调峰”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存在技术难度高、经验少等困难。(2)地处天津市中心,环境敏感度高,环保要求高。即使燃用硫分为0.97%的煤,要达到天津市SO2低于100mg/Nm3的排放要求,脱硫效率应达95.5%…  相似文献   

9.
多炉一塔脱硫工艺中通常设置增压风机,但在工程实践中增压风机存在着喘振、失速、高能:耗等诸多运行问题。以某自备电厂3台220t/h燃煤锅炉烟气脱硫工程为例,针对多炉一塔湿法脱硫工艺是否设置增压风机,从性能、能耗、运行维护成本等方面对设计方案进行了经济技术比较,并利用流场模拟对烟气系统进行了优化,最终通过引风机的改造替代了增压风机的设置,为小型燃煤电厂湿法脱硫工艺的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烟气脱硫系统中三种主要的吸收塔类型,及烟气在吸收塔中停留时间和喷淋吸收区高度的计算方法。简述了液气比与气速、烟气中SO2含量的关系,并列举了喷淋塔、动力波塔和平流塔等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1.
以某火电厂2×660MW机组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气流模拟试验为研究对象,采用速度分布不均匀度的概念,详细研究各种工况下入口烟道导流形式对脱硫塔文丘里速度场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合理设置入口烟道的导流装置,可满足各种工况下CFB-FGD脱硫塔的文丘里管段和反应器段的气流均布,为干法脱硫大型化的气流分布试验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在三相流化床内用钡渣进行烟气脱硫的方法。分析了钡渣湿法脱硫原理,并进行了工艺改进实验,对两种不同溶渣方式工艺进行了静态和动态模拟实验,考察了两种方式的离子浓度和吸收容量等因素。实验表明,将渣先和水混合再用脱硫废水调整水质、脱硫塔进水pH在7.5左右时有利于系统的稳定运行。当液气比为2.88、气速为9.5m/s时,脱硫效率可以达到85%以上。这种方法可大大降低脱硫成本,实现以废治废。  相似文献   

13.
对O2在湿式电迁移烟气脱硫技术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得到在放电电场中O2的存在有利于SO2的荷电迁移的结论。O2浓度的增加可使脱硫效率上升7%,使总脱硫效率接近100%,O2浓度的增加还会大幅度提高SO2电迁移量。  相似文献   

14.
湿法脱硫塔内流场温场的CFD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利用Fluent软件对脱硫塔内速度场和温度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较全面的分析。选择k-ε模型作为计算模型,用SIMPLE算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脱硫塔形状及喷淋层高度对流场与温场有很大的影响,实际运行中应当低层喷淋与高层喷淋相结合,从而获得更好的脱硫效果。运用CFD理论,对脱硫塔内运行情况进行数值分析,对于脱硫塔的设计和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喷淋塔扣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塔被广泛应用于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中,介绍了两种脱硫塔的气体分布装置及其工艺设计,为脱硫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用生物填料塔处理三甲胺废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芳  魏在山  叶蔚君 《化工环保》2006,26(6):463-466
为解决废气中有机胺类物质的恶臭污染问题,采用自制生物填料塔处理三甲胺废气,考察了生物填料塔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对三甲胺废气的净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气中三甲胺质量浓度为80.00mg/m3、气体流量为0.3m3/h(停留时间不小于30s)、循环液喷淋密度为0.5m3/(m2.h)的条件下,三甲胺去除率达99.9%,净化后气体能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生物填料塔对三甲胺的总去除量与容积负荷呈直线关系,相关系数达0.9949,表明三甲胺废气的生物净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刘海龙  赵晶  陈涛  金坦  李兴 《化工环保》2020,40(1):48-52
采用Ca(ClO)2溶液在高效反应瓶中与模拟烟气进行脱硫脱硝实验,考察了模拟烟气中SO2和NOx的去除效果,以动力学为理论基础研究了Ca(ClO)2的脱硫脱硝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模拟烟气中SO2,NO,NO2的质量浓度分别为3700,1300,820 mg/m^3及Ca(ClO)2溶液浓度为0.35 mol/L的条件下,SO2去除率达到100%,NOx去除率达到67%。脱硫过程中吸收液中的ClO-是100%脱硫率的保障。Ca^2+吸收SO2的反应速率呈现一级反应的特征。得到的脱硫产物CaSO4·2H2O达到了工业石膏的品质要求。同时脱硫脱硝时NOx和SO2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生物滴滤塔去除废气中的H_2S。研究了进气量及进气浓度对H_2S去除率的影响,同时对生物滴滤塔填料表面的微生物群落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营养液喷淋量为6 L/h、进气量为0.8 m~3/h左右、进气H_2S质量浓度在0~70 mg/m~3之内随机变化时,生物滴滤塔对H_2S的去除率能稳定达到90%以上。此时生物滴滤塔的最高负荷为5 400 mg/(m~3·h)。通过高通量测序得出H_2S去除中起主导作用的细菌为硫杆菌。  相似文献   

19.
将活性污泥培养及驯化后接种于生物滴滤塔中,挂膜启动后处理模拟氯苯废气(简称氯苯废气),考察了生物滴滤塔在挂膜启动阶段及稳定运行阶段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接种41 d后生物滴滤塔成功挂膜,此时氯苯去除率稳定在90%以上;生物滴滤塔稳定运行阶段,随着进气中氯苯质量浓度由303.82 mg/m3逐渐增至1 489.05 mg/m3,氯苯去除率从85.1%降至70.1%。处理氯苯废气适宜的工艺条件为:空塔停留时间超过45 s,喷淋液流量31.8 mL/min,氯苯负荷23.97~128.01 g/(m3·h)。生物滴滤塔对喷淋液的酸性环境有较好的适应性,喷淋液pH的变化对氯苯去除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周玉新  刘建章  刘碧  伍沅 《化工环保》2007,27(6):506-509
以氨水为吸收剂,在撞击流气液反应器中进行了燃煤烟气脱硫实验。考察了吸收液体积(L)与SO2体积(m^3)之比(液气比)、烟气中SO2浓度、烟气流速和氨与硫摩尔比对脱硫率的影响。在液气比为0.52L/m^3、氨与硫摩尔比为1.3、烟气流速为6.3m/s、烟气中SO2质量浓度为2800mg/m^3时,脱硫率达96.08%;建立了液气比、烟气中SO2质量浓度、烟气流速和氨与硫摩尔比与脱硫率的数学关系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