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模糊集和改进TOPSIS方法的跑道侵入风险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预防民航机场跑道侵入事件的发生,减轻塔台管制员面临的跑道运行安全的压力,根据国际民航组织(ICAO)颁布的《防止跑道侵入手册》描述的空中交通管制(ATC)因素,建立影响跑道侵入的ATC指标评价体系。首先运用模糊集理论建立评价模型,并计算子指标的模糊可能性值,其值反映所论子指标风险概率。其次,采用改进的TOPSIS方法进行验证,并计算子指标的信度效度值。结果表明,得出的子指标风险值与模糊可能性值的排序一致。最后,根据子指标风险值的大小提出防止跑道侵入事件发生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运用Bowtie模型对隐患、可能的事故原因以及后果进行评判,分析重点放在风险控制和组织控制的薄弱环节上。利用Bowtie模型,分析机场安全风险,以跑道侵入事件为算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影响机场安全风险的组织因素。量化影响跑道侵入的结构重要度,计算不同阶段、不同条件下,可能导致跑道侵入事件发生的概率。从风险管理和组织安全的角度,预防跑道侵入事件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  相似文献   

3.
运用高斯贝叶斯网络模型并咨询跑道安全专家的意见对跑道侵入因素进行分类,建立贝叶斯网络模型;经MATLAB软件计算绘制了影响因素的均值和均方差曲线图。通过该曲线图得出跑道侵入因素的权重,弥补个人对跑道侵入因素判断和分析的缺陷。挖掘表层因素不断确定时隐含在内部的因素对跑道侵入事件的影响程度。当隐含因素的均方差减少到极小值时,表明该隐含因素得到确定,可在调查跑道侵入事件的原因时避免重复或疏漏。  相似文献   

4.
为量化评估跑道侵入风险水平,分析核心致因要素在风控网络中的脆弱性特征,首先根据跑道侵入案例及专家经验,系统识别跑道侵入风险致因,利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影响致因关联度,确定核心控制要素;然后分析各要素间相互作用机制,建立系统动力学(SD)模型,引入贝叶斯网络和综合权重确定方法设计SD方程;最后脆弱性仿真与分析跑道侵入风控网...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机场跑道侵入的影响因素,更有针对性地对预防机场跑道侵入提出合理建议,结合相关信息通告中统计的数据,首先从人员因素、环境因素、设备因素和管理因素4个方面分析跑道侵入的事故成因,并建立了故障树(Fault Tree Analysis, FTA)模型和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 BN)模型,然后利用软件Netica对贝叶斯网络模型进行了后验概率推理与敏感性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结果表明,人员因素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管理因素,而环境因素和设备因素的影响程度相对偏小。  相似文献   

6.
为减少跑道侵入的发生,找出导致不同严重性跑道侵入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根据跑道侵入的相关定义和分类标准,对跑道侵入的严重性与其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得出飞行员违规、空管人员操作差错或违规、车辆或行人违规与AB类跑道侵入的关联度分别为0.648 3、0.662 2、0.667 3,与CD类跑道侵入的关联度分别为0.852 9、0.839 2、0.745 5,发现影响AB类、CD类跑道侵入的关键影响因素分别是车辆或行人违规、飞行员违规.研究表明,预防AB类跑道侵入的关键是要加强行人和车辆驾驶员的飞行区准入管理以及提高其通信质量;预防CD类跑道侵入的关键是要强化飞行员遵守法规和管制员指令的意识,加强机组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7.
事故与事故征候分类标准和统计方法是民航飞行安全的一项基础性安全管理内容。笔者运用Reason的事故链模型制订了人因 (HF)事故与事故征候分类标准 ,并成功地运用于36 1起HF事故征候和 35起飞行事故的统计分析之中 ,获得了以下一些有实用价值的结果 :①不良的机组资源管理 (CRM )技能是影响我国民航飞行安全的主要因素 ;②基本驾驶术较差引起的事故征候率较高 ;③滑行阶段和巡航阶段发生的征候次数和所占百分比高于起飞、爬升、下降以及进近阶段 ;④主要征候类型为偏出、冲出跑道 ,危险接近 ,擦机尾、翼尖、发动机以及地面撞障碍物 ;⑤排在前三位的飞行事故为机组原因造成飞机失控、撞山以及冲出跑道 ;⑥发生次数和百分比排在前四位的机组错误分别是操纵不当、违反规章程序飞行、迷航及飞错高度  相似文献   

8.
空管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合国际民航组织提出的安全管理体系实施的相关要求及我国《民航空管安全管理体系指导手册(试行)》的指导思想,根据安全管理一线工作人员及中高层管理者的访谈记录,收集整理出影响空管安全的风险因素,并按照人员、设备、环境、管理4个方面进行分类、提炼、合并和综合,设计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进行优化。该体系把安全科学和系统论相结合,把错综复杂的安全风险因素细化综合、提炼出脉络分明的监控对象,有助于空管系统进行风险识别和综合预警,查找安全隐患和分析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征候的原因,为民航安全风险信息化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跑道侵入的威胁与差错分析及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识别不同类别数据的相关性,使用基于威胁与差错管理的模型对采集到的跑道侵入不安全事件的数据信息进行定量研究.使用最小二乘法对结果和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借助主次因素排列图,查找跑道侵入事件中“极其关键的少数因素”,得出跑道侵入事件与其相关因素之间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典型差错对跑道侵入存在显著影响.中国民航跑道侵入的主要因素是:飞行区管理混乱,人员车辆擅自进入跑道;军民合用机场协调不畅;人员缺乏培训,无跑道侵入意识.  相似文献   

10.
民航空管质量安全监察人员胜任能力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空管政事分离改革后民航空管质量安全监察人员胜任事业单位内部质量安全监察职责为目标,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四个方面分析构成民航空管质量安全监察人员胜任能力的因素,并构建了胜任能力指标体系.运用网络分析法(ANP)构建了民航质量安全监察人员胜任能力的网络结构模型;利用三角模糊数(FUZZY)对网络结构模型中各个因素进行重要度比较,得到权重向量.鉴于评价指标之间存在的较强的关联性,利用非线性加权综合法,构建了民航空管质量安全监察人员胜任能力模型,该模型对评价指标中取值较小的指标反应灵敏,能够更好地体现不同监察人员之间胜任能力的差异.利用该模型对某空管单位来自于不同背景的5名监察人员进行评价,结果与上一年度该空管单位的绩效考核结果一致,证明了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中美两国民航事故发展趋势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持续改进民航安全,本文对中美两国民航运输事故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民航运输事故率的统计采样周期、变化规律的曲线类型进行研究,并基于5年为采样周期、滚动平均的数据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利用此模型对中美两国的运输飞行事故率和亿客公里死亡人数进行曲线拟合。最后,对比分析中美两国的事故率和亿客公里死亡人数拟合值。研究表明中美两国民航事故率遵循相似的规律发展,中国民航安全改进速度更快。依据研究结果,预测在2014年中国民航运输飞行重大事故率大约是美国的1/3、亿客公里死亡人数大约是美国的2倍,分析表明美国民航事故水平很大程度受小型运输机制约,指出随着我国大力发展支线航空,可能会带来航空事故的高发期。  相似文献   

12.
民航运输飞机看错、落错跑道事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来我国民航反复发生的运输飞机看错、落错跑道现象,统计了近12年我国民航发生的17起不安全事件;利用修正后的M-SHEL模型确定了导致该类事件的6个方面的原因;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按照对事件影响程度的大小将各要素进行排序,其影响因素依次为:生命件即机组自身的原因、环境的原因、管理原因、外围生命件原因、软件的原因。笔者认为,飞机看错、落错跑道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从航空公司、机场、空管、局方等角度采取系统改善策略,以防范该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为了预防民航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应用机组威胁与差错管理(TEM)模型分析2014—2020年民航事故/征候的航空安全报告资料,提取事件里存在于民航运行风险中潜在的情况、威胁、机组差错等因素,通过改进的关联规则方法挖掘其中的关联关系,包括挖掘与事件严重程度有关的因素,找到TEM模型中的关键因素和影响航空器结束状态的致因因素,并进行关联网络图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手动操纵/飞行控制差错、缺少/不足的飞行培训和安全管理、飞行员之间沟通差错与程序执行错误是造成事故/征候的显著因素;关联规则能够有效利用航空安全报告信息,通过定量的方法挖掘事故/征候的特征,找到影响民航不安全事件的强关联因素,为民航安全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A systemic accident model considers accidents as emergent phenomena from variability and interactions in a complex system. Air traffic risk assessments have predominantly been done by sequential and epidemiological accident models. In this paper we demonstrate that Monte Carlo simulation of safety relevant air traffic scenarios is a viable approach for systemic accident assessment. The Monte Carlo simulations are based on dynamic multi-agent models, which represent the distributed and dynamic interactions of various human operators and technical systems in a safety relevant scenario. The approach is illustrated for a particular runway incursion scenario, which addresses an aircraft taxiing towards the crossing of an active runway while its crew has inappropriate situation awareness. An assessment of the risk of a collision between the aircraft taxiing with an aircraft taking-off is presented, which is based on dedicated Monte Carlo simulations in combination with a validation approach of the simulation results. The assessment particularly focuse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a runway incursion alert system that warns an air traffic controller, in reducing the safety risk for good and reduced visibility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5.
民航运行中的威胁与差错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民航运行中的威胁与差错管理的理论基础上,指出威胁与差错管理的目标并非消除威胁与差错,而是把其危害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以内。分别界定了威胁、差错、非期望状况的概念,优化了威胁与差错管理的模型,并给予详细的实证分析。进一步丰富了威胁与差错管理的框架形式,提出了系统完善策略。该研究取得的成果有助于民航业从主动控制的角度提升安全效能。  相似文献   

16.
目前,航空器看错、落错跑道事件在国际上是一个相当突出的安全问题,这个问题在我国近年也突显出来。导致航空器看错落错跑道的原因十分复杂,且此类事件及易引发严重的后果,造成人、财、物等多方面的损失,本文特对此类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为了预防航空器看错、落错跑道事故的发生,查找诱发该类事故的因素,针对航空器看错、落错跑道事故的形成特点,笔者运用贝叶斯网络探讨其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该网络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克服了不完备样本空间带来的不足,揭示了人、机、环境与管理因素相互作用的内在规律。为改善机场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可靠性,进一步降低事故率,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尹航  姜兰  杨玲 《安全》2020,(3):75-80
为了有效评估民航安全监察员的培训效果,明确民航安全监察员培训评估指标体系,结合民航安全监察工作特点,初步建立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并进行问卷调查,确定了培训前评估、培训中评估和培训后评估3个维度的评估体系指标,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8项,三级指标19项。随后,采用专家群决策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指标的隶属度和权重值。最后,对民航安全监察员培训效果评估进行了实例应用,结果为"Ⅴ级"。该模型运用于民航安全监察员培训效果评估中,评估结果为培训效果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理论支撑,同时也为监察员培训效果考核提供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依据和标准。  相似文献   

18.
在对我国民航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和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并建立了民航企业"管理"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首先,从组织管理、风险管理、安全保证、安全促进4个方面对民航企业安全管理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民航企业"管理"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根据三角模糊数理论和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建立民航企业"管理"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上述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从而达到对民航企业"管理"安全进行评价的目的。最后,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其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