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污染治理已实现了从单纯的末端治理向在生产过程中治理转变的跨越式发展。但新的环境问题如消费废弃物污染的面更广,内容更多和高新技术污染等相继出现。这些污染应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改进层次分析法评价区域工业污染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保证区域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环境、经济和社会的整体效益出发,对区域工业污染源进行系统分析、评价,并进行宏观控制本文基于环境、经济和社会三效益指标的系统要素影响,设计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描述判断矩阵的多指标决策的层次分析法来IF价了业污染源,克服了等标污染负荷法只考虑主控污染因子排放总量的单一性以及层次分析法量化标度时产生的主观性影响,评价结果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的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污染风险分级评价方法不能完全适合环境管理的要求.从污染源负荷、污染物释放可能性、受体特征三个方面,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灵敏度分析法对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污染风险分级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和权重计算,构建了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污染风险分级评价方法,将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污染风险划分为高、中、低三级,并运用所构...  相似文献   

4.
科学、规范的规划可以有效地协调人类、环境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大尺度区域非点源污染负荷调查是很多规划工作的重要基础.针对当前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的不足和困难,以全国水资源规划为契机,从水质水量结合的角度阐述了规划层次的大尺度区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的意义、用途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国外铅冶炼污染防治的相关政策、欧盟铅冶炼污染防治的最佳可行技术和我国铅冶炼技术现状,并应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铅冶炼污染防治技术进行筛选,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铅冶炼污染防治技术的评价,通过评价提出铅冶炼污染防治的最佳可行技术工艺组合。  相似文献   

6.
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的综合对策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综述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已有对策基础上,阐述了包括规划层次、管理层次、工程层次和车辆层次在内的综合对策体系,并就国内不同阶段所侧重的对策层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介绍等标污染负荷法和层次分析法的具体算法和特点,运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和层次分析法分别对七台河市新兴区的焦化工业大气污染源进行评价,比较排名顺序,从而得出层次分析法比等标污染负荷法更符合区域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8.
基于保护地下水的土壤修复目标层次化制订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按照复杂程度将污染物从土壤经地下水迁移到下游饮水井的过程划分为3个层次,采用分层评估框架建立了基于保护地下水的土壤修复目标的制订方法,并利用该方法确定了某污染场地的土壤修复目标值. 结果表明,在污染场地下游200 m处的饮水井内水质标准不降低的前提下,随着评价层次的不断提高,需要修复的污染物由4种(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减至1种(苯),待修复土方量由23.1×104 m3降至4.7×104 m3,可极大地节约修复成本. 该场地污染土壤的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修复目标值与部分国家/地区的有关标准限值较为一致;第三层次修复目标值考虑的污染物迁移过程更加完整,更能反映场地的实际情况. 参数的敏感性分析表明,对土壤修复目标值计算结果影响最大的参数为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土壤有机碳-水分配系数和入渗速度. 在确定修复方案时,应该通过试验或补充调查获取这些参数,以降低结果的不确定性. 研究显示,将第三层次评估结果作为该污染场地的修复目标能充分保证下游饮水井内水质满足要求,并且可以避免过度修复.   相似文献   

9.
结合义马市的社会经济系统,构建了基于三维物质投入产出表(PIOT)的物质流核算模型.从不同层次对该市的社会经济系统进行分析.结构分析表明,经济发展严重依赖本地资源,产业链短,经济结构层次较低,行业关联度低.电力行业和煤炭采掘业为控制资源、污染的关键部门.技术水平分析表明,技术水平低、循环利用率相对较低,使得资源投入、污染排放量大.宏观比较分析表明,人均物质流、物质流强度都较高,物质使用效率低下.要提高该市的资源使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可通过结构调整、提高技术水平及循环利用率等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0.
沱江水环境容量及水质管理规划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沱江污染特征,并从沱江水体存贮、输移和同化污染物的能力,水域生态系统转化能力及流域三个层次分别研究了沱江水环境容量。建立了水质模型,进行了水质预测,拟定了沱江水质管理规划。根据现有水域生态系统结构特征,提出了合理利用沱江生态系统自身功能减轻沱江污染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