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在国际恐怖主义形势严峻复杂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快速准确检测痕量炸药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迫切需求.尤其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后,各国均开始增派警力对爆炸物加强安全检查,从而推动了痕量炸药现场探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许多新型敏感材料炸药和灵敏便携的小型现场探测技术工具不断同步涌现.本文重点介绍了当前危...  相似文献   

2.
引言 爆炸物探测技术通常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发现某部位、某区域或某方位中的可疑爆炸物,是防爆技术中的首要环节.本文探讨的炸药探测技术是对炸药本身的固有属性进行探测.目前很多文献对炸药探测根据探测所需的炸药量分为微量(Trace)探测和常量(Bulk)探测两类,该种观点认为:微量探测技术是通过收集爆炸物周围的气体或炸药微粒散落物,并使用相关的探测技术进行分析.这类技术对易挥发的炸药探测效果明显,且报警结果并不表明可能会马上发生爆炸的爆炸物的存在,有可能来自被检查对象接触过炸药或者环境中的与炸药成分相关的物质.  相似文献   

3.
毫米波成像技术在人体安全检查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毫米波成像技术已经成熟应用于遥感探测等多个领域,尤其是近场毫米波成像技术(包括主动式毫米波和被动式毫米波技术)在探测人体隐匿物品方面效果显著.针对近年来国际上出现的新型人体炸弹威胁事件及由此产生的紧张的航空安全形势,毫米波成像技术越来越受到机场和旅客的关注,多家安检研究机构和设备制造商都在开发基于毫米波成像技术的人体安全检查系统.本文介绍了毫米波在人体扫描成像安全检查领域应用的技术原理,并从实际应用出发通过实验研究和比较,分析探讨了各类技术及相关设备应用于人体扫描检查的效果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阐述了在反恐怖斗争中炸药探测技术的应用及其探测原理.分类讨论了国外已有较成熟的技术和还在研究的新技术以及一些技术构想,并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随着反恐形势的发展,美国机场安全检查对准备度高、速度快、经济性好的自动探测设备需求在不断增加,美国政府立法要求百分之百的行李须通过TSA认证的安检设备检测后才可登机.目前,国际上只有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德国海曼公司、美国L-3公司、美国的rapiscan公司四家顶级制造商拥有比较成熟的先进技术(AT)X射线安检设备.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目前市场上流行和正在研究的AT技术进行分类和分析,并根据这种分类方法对目前国际国内现有的AT机的原理和优缺点进行简要的阐述和分析,对AT1和AT2设备也做了针对性的探讨与比较,同时还对AT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小波变换理论在炸药装药安全性检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CT探测炸药时,存在的严重噪声使得信号难以识别,严重影响了炸药探测的可靠度和精确度.为提高工业CT探测炸药的信噪比和可靠性,利用小波变换的方法降低信号噪声以实现有效的炸药探测.结果显示,小波变换可以实际地进行工业CT探测炸药得到的信号的分析,能有效地抑制噪声和提高信噪比,并且利用小波变换可以检测出药柱的裂纹以及裂纹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了爆炸物检测领域的技术手段,并针对目前常规技术手段的缺点和不足,重点介绍了中子无损探测技术在爆炸物检测中的应用情况,从技术原理到系统构成对中子探测设备进行了剖析,指出其相对于其他技术手段的独特优势.同时,本文也对爆炸物检测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介绍国内外主要的痕量炸药探测技术,结合国内防爆安检工作的实际情况,谈谈选择炸药探测仪应该把握的关键要素,以及日常维护保养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入侵报警技术在我国也是较早发展的技术之一.早在1960年.我国第一台声控报警系统被率先应用在故宫珍宝馆,填补了我国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加强防范的空白.近年来,我国的报警探测技术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和应用,但是还存在些问题,如:应用中存在误报和漏报等问题.从近年来大量的案例中也可以看出,有的单位虽然安装了先进的技术报警设备,但却没有起到相应的防范效果,并没有发挥出入侵报警系统的强大作用.有关人士分析认为:主要由于使用者和管理者对入侵报警探测技术的探测原理及方法没有足够了解和掌握,致使报警探测设备不能够进行准确的报警和探测.可以看出,当前对入侵报警探测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变得尤为必要.为此,本文对入侵报警探测技术从探测效果和应用特点上进行梳理,以便有助于探测器的设计者更容易找到新的探测原理或方法来改进原来的报警探测器,进一步提高入侵探测技术的防护能力和等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太赫兹探测和成像技术,论述了太赫兹技术的透视应用特点,对反恐安检检领域的太赫兹探测和成像技术研究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太赫兹探测与成像的设备构成,对未来模块化太赫兹探测与成像技术发展和低成本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概述 由于国际恐怖活动的日益加剧,特别是美国的911事件之后,为了防止恐怖事件的发生,各国政府都采取了高标准的安全措施,使用了先进的安全检查设备,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开发更新的技术和研制更先进的设备.目前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广泛用于探测隐藏在行李、物品、货物、车辆内以及人体携带的威胁物和爆炸物.X射线检查设备不仅要探测隐藏的金属武器,如枪支、弹药、匕首等.还要能探测隐藏的爆炸物.  相似文献   

12.
物联网技术用途广泛,被国内外政府部门、院校、行业高度关注和重点研究。公安领域借助于平安城市建设的经验积累和公安实战业务的牵引,在物联网应用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和发展动力,目前大规模城市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建设和应用已在不断地融入物联网技术相关的核心技术,如信息感知技术、云计算技术、智能化分析处理等,从信息感知、信息传输、数据处理和业务应用等各个层面上提升了公安信息化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3.
徐志军 《中国安防》2012,(11):27-30
物联网技术用途广泛,被国内外政府部门、院校、行业高度关注和重点研究。公安领域借助于平安城市建设的经验积累和公安实战业务的牵引,在物联网应用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和发展动力,目前大规模城市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建设和应用已在不断地融入物联网技术相关的核心技术,如信息感知技术、云计算技术、智能化分析处理等,从信息感知、信息传输、数据处理和业务应用等各个层面上提升了公安信息化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4.
爆炸物检测是一项不容有任何忽视的工作,爆炸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和杀伤力,利用爆炸进行杀人和破坏,是国内外恐怖主义分子和严重刑事犯罪分子所采用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般根据每种技术作用不同,将防爆技术分为探测、防护和处置三大类,这种划分方式从技术角度阐述不同技术之间的差异,突出技术的核心实质,并不意味着在防爆过程的不同阶段能将这些技术截然分开,比如在处置过程中也会用到探测技术.  相似文献   

15.
危险爆炸物检测是当前全球迫切关注的安全技术之一.在过去几十年中,已经开发出多种传感材料用于荧光淬灭方法检测蒸气、溶液和固态中的爆炸物.荧光淬灭方法主要用来探测硝基炸药,由于探测过程中可能发生误报,因此需要在选择时加以注意.近年来,为了实现超灵敏性、超选择性和响应快速性,人们不断努力开发具有各种传感机制的新型荧光材料用于...  相似文献   

16.
赵玉东 《中国安防》2012,(12):52-54
一、引言红外探测器是入侵防盗报警系统中应用最为普遍的设备之一,自问世以来所采用的技术不断发展,而每种技术所针对的问题也不尽相同。有的主要为了提高探测的准确度,有的着眼于多种方式相结合探测,有的专  相似文献   

17.
荧光共轭聚合物传感技术及其在炸药探测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痕量炸药的准确、快速检测对安检排爆、反恐防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共轭聚合物具有强的光捕获能力,具有倍增光学响应性,可用来放大荧光传感信号,为微痕量炸药探测器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传感模式.基于分子链荧光共轭聚合物传感技术的新型炸药探测器自2005年在美国面世以来,因其具有超高的灵敏度、优良的选择性、无放射性和不需要预热等特性,已在美军及其盟军中大量装备.鉴于荧光共轭聚合物传感技术是一项新兴技术、该技术产品目前对中国禁运.本文着重介绍荧光聚合物传感技术的原理、技术关键、特点及其在痕量炸药检测方面的应用,促进我国安防领域的工作者对这一技术的了解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前的大部分探测设备都建立在以摄像、红外、震动、微波技术基础之上,"多维驻波入侵探测法"是继红外、微波探测手段之后的一种超声探测技术.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重点介绍了安检技术的发展,当前较为普遍使用的爆炸物探测技术:X射线、金属探测和离子迁移谱探测技术.试用和探索的炸药探测技术:核四极矩谐振分析技术、中子活化分析技术、质谱、激光拉曼光谱、X射线相干散射技术,以及易燃、易爆液体危险品的探测,并介绍了当前新兴的人体携带威胁物探测技术:毫米波成像、太赫兹成像等,以及防爆安检技术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使用遥感综合应用技术提高环境监测水平的意义遥感技术是一种把传感探测设备与信息接受设备接合起来,人们在很远的距离能够接受到传感设备传来的数据信息,并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然后人们从数据中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是国外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套技术正飞速发展。目前的遥感技术,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某种事物的探测,它将信息技术、成像技术、光学探测技术、智能分析技术综合起来,成为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