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饮用水源有机毒物污染及其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饮用水源中的有机毒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 境构成了潜在的威胁。综述国内外饮用水源有机毒物 污染现状,介绍活性炭吸附、臭氧-活性炭、膜分离及光 催化氧化等饮用水源有机毒物处理技术的典型应用及 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2.
3.
水源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GC和GC/MS技术对北江潭洲水道水体中的有机物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共检出半挥发性和非挥发性有机污染物183种,其类别有烷烃,烯烃,芳烃,酚类,醇类,酮类,酯类,酸类和其它一些杂环化合物,研究结果表明北江潭洲水道水体受到了石油类,生活污水,塑料增塑剂和工厂排放污水等的污染。 相似文献
4.
饮用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和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质中毒性有机物是致癌的主要因素之一,饮用水的质量已引起人们高度重视,近代微量富集技术和色谱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卓有成效地分离,鉴定饮用水中痕量、复杂、多组分有机化合物,流行病学调查和污染毒理学研究的发展,建立了有机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定量关系,为采用多污染物评价方法评价水质奠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对淮安某县农村饮用水源中的污染物检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潜在危害指数法与综合评分法对水源中检出的包括重金属在内的59种污染物进行优先排序.研究结果显示,潜在危害指数法与综合评分法各有利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筛选方法.综合两种方法的筛选结果,淮安某县农村饮用水源中优控污染物为Cd、Hg、Pb、Ni、Cr、As、Cu、苯并(a)芘、五氯联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四氯化碳,研究结果为该地区农村饮用水源的管理提供了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6.
长江南京段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遗传毒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彗星试验和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对长江南京段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遗传毒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长江南京段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蚕豆根尖细胞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存在明显的遗传毒性,有机物是导致水体遗传毒性的主要因素. 试验结果与水体的有机污染状况基本一致. 彗星试验结果及趋势与微核试验相吻合,但前者更为敏感. 彗星试验和微核试验的结合使用在水环境的遗传毒性监测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对文山县城主要饮用水源盘龙河水质2001—2005年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评价,并根据水质评价结果,对影响水源水质的环境问题分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水源地保护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对文山县城主要饮用水源盘龙河水质2001~2005年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评价,并根据水质评价结果,对影响水源水质的环境问题分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水源地保护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对生活饮用水源水质现状进行了水质模糊评价,提出相适宜的保护办法,为有针对性地防治水污染,保护地表饮用水源,进一步改善水质,优化水源管理,保障人民健康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12.
地表饮用水源地安全指数及快速评价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饮用水水源保护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水源地安全监测与评价是进行水源地保护的基础,通常采用的‘自下而上’的调查监测方式,时效性不强并且工作量大。结合遥感数据的时空分辨率高、覆盖面积大、获取数据便捷的特点,文章提出的地表水源地的安全指数,从利用地表水体监测数据与遥感数据各自优势的角度出发,实现对水源地进行快速动态监测。通过对地表水源地的水质、水量、水环境、环境安全监管等四个方面进行监测,构建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方法,基于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数对水源地安全进行全面评价,实现对水源地全面及时的监测,为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并且,本方案在了解水源地整体安全性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掌握水源地的安全隐患,从而制定合理措施对水源地进行有效保护。最后以密云水库水源地流域为例进行了方法验证。 相似文献
13.
14.
15.
介绍了楚雄市饮用水源的水质情况,分析了饮用水源地主要污染源及水环境问题,并初步提出了环保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17.
水源更换对给水管网水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水源更换对给水管网水质的影响,对北方A市水源更换过程中管网水质理化指标进行了监测分析.通过33 h的监测发现,由于水源水质不同造成管网水质化学不稳定,管网水水质部分指标发生了明显的下降,pH从7.54降到7.18,碱度从188 mg·L-1降到117 mg·L-1,氯化物从310 mg·L-1降到132 mg·L-1(以Cl-计),电导率从0.176 S·m-1降到0.087 S·m-1,钙离子和镁离子略有下降分别为15 mg·L-1和11 mg·L-1,这些都是由于滦河水质与黄河水质不同造成的;余氯在换水过程中发生了较复杂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水源更换造成耗氯量增加以及夜间用水量少造成管网水输配时间长引起的;pH、碱度、余氯的变化使得管网水中铁的含量增加,最高达到0.4 mg·L-1,超出饮用水标准规定的0.3 mg·L-1.通过分析水源更换过程中水质的变化,提出了控制管网水质稳定的方法主要有提高pH、增加碱度、投加缓蚀剂和严格保证出厂水及管网水水质指标特别是余氯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