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引言太阳每秒钟向地球输送1.74×10~(17)焦耳的能量。按理论计算,地表吸收太阳辐射和放出红外辐射后的平衡黑体温度仅为-18℃。幸而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厚厚的大气,大气中的H_2O和CO_2等气体对地表红外辐射有相当程度的吸收,使大气变暖。同时,大气也有红外辐射, 其中向下的一部分为地表所吸收,从而使地表的净向上辐射大为减少,地表的平均温度可达到17℃左右。大气的这种使地表温度升高,保持地球有较高温度的热平衡过程,与玻璃温室的作用有相似之处,故被称为“温室效应”。正是这种效应,保证了地球的温度环境。  相似文献   

2.
温室效应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郑京 《山东环境》2003,(1):51-52
1896年,瑞典科学家诺贝尔化学奖得主,S.阿仑纽斯首创地球“温室效应”概念,如大气中的某些成分,如CO2、H2O等气体,能让太阳光短波辐射通过,但却可以强烈地吸收长波辐射,就象罩了一层玻璃的温室一样,使地表大气温度提高,所以称为“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地球上早已存在的自然现象,根据科学家估算如果不存在温室效应,地球的表面的年平均温度是15℃左右,而且历年来变化不太大。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温度环境适宜于地球上的生命存在,保护着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随着人类对燃料的使用量与日俱增,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越来…  相似文献   

3.
1.温室效应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活动剧烈地改变着地球的大气组成,散发出多种数量虽然不大但有着显著影响的气体,把从地球表面反射出来的红外辐射热吸收起来。随着吸收热能气体浓度的增加,地球平均温度会逐步上升。二氧化碳的散发是温室效应导致地球温度升高的最大原因之一,地球温度的升高大约有一半是这种气体造成的。工业革命前,二氧化碳浓度为280ppm (ppm为百万分之一),连同大气中的水蒸汽,使地球温度保持均衡。19世纪中叶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大约增加了25%,浓度接近350 ppm,并以每年0.4%的速度继续上升。大量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物燃料,都会不同程度地放出二氧化碳,这是该气体浓度增高的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太阳光照到地球表面,使地球变热,同时地球也向空间散发热量,大气中存在的水气、,二氧化碳、甲烷及其它一些气体即温室气体,它们不会阻挡太阳能传给地球,但能储存一部分地球向外散发的热量,使地球表面具有较高的温度,这是地球上能够出现生命和维持生命存在的原因之一,这种吸热散热在现代工业出现以前是相对平衡的,那时地球的平均温度一直维持在13℃左右。近几十年来,大规模的人类活动以及现代工业的发展使大气组成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大量温室气体正在大气下层集聚,这种趋势继续下去,很可能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种现象叫做温室…  相似文献   

5.
<正> 早在1962年,苏联气候学家和气候学家第一次发表了一种看法,认为人类社会,特别是在20世纪后半期,大量燃烧各种燃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众所周知,二氧化碳阻止来自太阳和地球深处的热从地球表面释放到太空中,这会引起正像在玻璃温室里看到的那种效应.由于这种温室效应,地面大气平均温度将会逐渐升高.起初,苏联许多学者对这种新思想都表示怀疑,认为这一过程只会有轻微影响,不会造成地球上的灾难.因为,大气中过量的  相似文献   

6.
温室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全球环境问题。它是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微量气体污染物进入大气引起的。这类污染物中包括一些二氧化碳和一定量的其它气体(CH4·N2O·O3和CFC)改变了大气中的热比例,从而引起大气温度升高。这种现象通常称为“温室效应”。由于CO2成倍的累积结果,到下一个世纪的中叶,地球表面的温度将增长1.5℃~4.5℃。这种增温趋势对中国地区来说,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造成全球温度逐渐升高的罪魁祸首。不过这一结论直到不久前还只是科学家们根据地面的测量结果得出的 ,如今来自宇宙卫星测量结果首次证实了这种温室效应。测量结果表明 ,地球的大气层正在越来越多的吸收从地表辐射出的热量。伦敦皇家学院以约翰·哈利斯为首的科研小组在最新的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研究报告说 ,天然的温室效应对地球来说其实是件好事 ,假如地球外外层大气不能把地表辐射出的热能吸收住的话 ,那么地球面的温度将是始终是低于零度的。由于有了水蒸气、二氧化碳和甲烷等一类温…  相似文献   

8.
气象学家确信二氧化碳等温室效应气体在大气中浓度增加可使地球温度显著提高。根据最近的气候模型推算,二氧化碳浓度若增加一倍,地球向宇宙辐射能量减少4瓦/米~2,从而可使地球温度升高2.8~5.2℃。但计算机模拟对此尚未完全证实。最大的问题是对云的影响考虑不充分。芝加哥大学的科技工作者对此作了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
一、温室效应当今,世界上存在三大环境问题:酸雨、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这三大环境问题均与能源利用和大气污染有关。温室效应还是一个与全球气候相联系的特殊问题。首先,温室效应与大气中的CO_2浓度相关性极大。大气中的CO_2,可使大量的太阳辐射能(可见光谱范围)透过大气层而辐射到地球表面,又能吸收从地球表面反射回来的红外辐射;吸热后的CO_2,再将吸收的辐射能逆辐射到地球表面。多次辐射,使近地面的大气升温。大气中的CO_2好似防止地层热能散射到宇宙的一个  相似文献   

10.
人们通常所说的白蚁是等翅目昆虫的统称,是营巢穴生活的群栖性昆虫.白蚁的食物主要是含纤维素的各种物品,这是因为它们的肠道内有原生动物共生,能帮助消化木质纤维.因此,白蚁是危害木材、房屋建筑、桥梁、堤坝甚至布匹、纸张的罪魁祸首.然而,白蚁还有一大危害尚没有引起人们充分注意,这就是白蚁排泄甲烷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甲烷是大气痕量组分之一,与二氧化碳一样,它也能强烈地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减少地球向宇宙太空的热辐射、保存热量,因而具有明显的温室效应.大气中甲烷的浓度每增加一倍,对流层表面的温度将会升高0.2~0.3℃.据调查,过去400年间由于甲烷增多使气温上升了0.23℃.现在,大气中甲烷浓度为 1.7ppm,只有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0.5%.甲烷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是二氧化碳的三分之一,即甲烷增多导致的气温上升相当于二氧化碳增多所致气温上升的30%.这样,就使人们不得不注意大气中甲烷浓度的日益增加所带来的危害,也提醒人们注意白蚁在这一变化中所扮演的不光彩角色.早在1932年,国外学者就发现了白蚁排泄甲烷的现象.白蚁肠道内的原生动物在分解纤维素的同时产生甲烷,并从体内排出.最  相似文献   

11.
温室效应与人类生存环境晓理在工业化前一万年间,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变化还不超过2℃,而近百年间地球表面平均气温则上升了0.3~0.6℃。全球海平面平均升高了10~20厘米。对地球表面温度变化最为敏感的南极地区近50年的平均气温升高了2.5℃。据科学家预...  相似文献   

12.
想象现在是2030年.地勤人员把你送上了前往火星的宇宙飞船。你的任务就是在这个红色星球上寻找生命。天文学家认为火星和地球在年轻的时候非常相似。还有一些科学家发现地球上的化石表明地球上的生命“仅仅”诞生于10亿年前(而地球到现在则有45亿岁了)。也许火星上也有生命存在。  相似文献   

13.
全球变暖     
1变化着的大气层来自太阳的能量驱动地球的天气和气候 ,并且加热地球表面 ;地球又把能量辐射回宇宙空间。大气层的温室气体(水蒸汽、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捕集一些逸出的能量 ,保留热量有点像温室的玻璃板。没有这个自然界的温室效应 ,温度将比现在的温度低得多 ,并且像今天所知道的生命生存将是不可能的。相反 ,感谢温室气体 ,地球平均温度是更易接受的60 。自从工业革命开始以来 ,大气层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已经增加了将近30 % ,甲烷的浓度已经增加到两倍多 ,而氮氧化物的浓度已经大约提高了15 % ,同时提高了大气层的热捕集能力。硫…  相似文献   

14.
平均来说,20世纪期间地球变暖了.气候学家相信,在此期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大约上升了0.5℃.这种升高一部分是因为每日最高和最低温度的微分变化造成的,微分变化又使得每日温度范围变窄[1].最先是在美国发现了一个日温范围缩小的例子,在那里,大面积趋势显示最高温度保持不变或轻微上升,而最低温度一直以更快的速度上升[2].对地表的测量表明,自1979年以来全球平均变暖了0.3~0.4℃[3].  相似文献   

15.
<正> 有的书藉、文章,将月球的“地质学”,称为“月质学”。若以此类推,论及水星、金星、火星等星球的地质学,看来应该称为“水质学”、“金质学”、“火质学”了,这样不仅阅读不便,而且容易造成名词的混乱。 地质学一词,虽起源于对地球地质的研究,这是囿于当时利技发展的水平。词义是可以逐渐丰富、发展的。即或是“地”字,也非一定严格限用于地球,而  相似文献   

16.
<正> 一、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人类生活的地球在逐渐变得温暖起来。大量的研究表明,地球的温室效应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有关。近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急骤上升,这是由于人类社会生活中能量的大量消费而排出二氧化碳的结果。现在全世界每年约排出二氧化碳气体为200亿吨。目前大气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固定CO2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CO2既是大气“温室效应”影响最大的气体,又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碳资源,本文简要综述了微生物固定转化CO2的研究概况,包括固定CO2微生物种类、固定机理、分子生物学研究及其应用,为研究和开发CO2资源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气侯改变是一种有害的趋势”这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托尔巴先生在世界气侯与发展会议上所作发言中的评述,他指出,气侯变暖的警钟已向我们每个人敲响,这种由于温室效应而引起的大气增温是全球性的问题,没有人能够阻止这一改变,也没有人能够超脱。一、气候变暖以及影响所谓温室效应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现代工业化的发展,使用石化燃料大量增加,使排入大气中的CO_2等废气相应增多以及森林大量砍伐,空气中CO_2气体没被植物所吸收。CO_2气体增多,使太阳的短波辐射可透过大气层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温后所放出的长波热辐射却被大气中的CO_2所吸收,使大气增温。的确,在过去的100年间,地球的平均气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全世界普遍关心的地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与对策问题。作者介绍了有关气候变化的一些主要学说,并从天体运行、地质时代的气候变化和地球大气演化,以及近代观测资料出发,对地球气候变暖问题进行较深入的剖析,特别是对CO_2等温室效应气体引起的温室效应问题作了详细深入的论述。作者指出,尽管CO_2在大气中有增加的趋势,但不会引起极冰大规模融化,从而使海平面上升、淹没富庶的沿海平原的严重后果,因为大气中CO_2增加两倍才会使全球上升3℃左右,海平面上升0.4~1.5m。减少大气中CO_2最有效的办法,是利用自然界的净化机能。要利用地球环境变迁历史资料,在掌握环境机能特点的基础上,建立预测未来气候模式,以确定能正常调整全球机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日本治理“温室效应”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大气“温室效应”的污染现状,世界各国对治理大气“温室效应”的研究计划与进展,着重介绍了治理“温室效应”的最新技术-超高压脉冲电晕放电分解CO2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