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全生产中有一句“实”话:“安全工作难抓,领导一抓就不难”。当生产中事故频频发生时,很注意抓安全,舍得花钱投入搞安全。当生产正常时,安全工作就成为口头禅了,要是安全和生产矛盾时,往往不易给安全让路。不能保一方平安的领导,不是称职的领导,平安不能保证,...  相似文献   

2.
把安全工作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中,忙于设计一些“造势”性的活动,把“动作”当工作,以表面上的声势代替抓工作的力度,抓“马上见效的”、“上级注意的”,而不是扎扎实实地按法规制度抓工作、打基础,就不可能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安全生产工作具体行动上,少琢磨“做秀”,多考虑安全生产要解决的问题,在想实招、求实效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常言道 ,违章是事故的原因 ,事故是违章的结果。要想降低交通事故 ,就必须严格制止交通违章。这就需要安全管理人员在强化交通安全管理上下功夫。对于车辆管理单位来说 ,笔者认为 ,要做好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也得坚持“两手抓”的工作思路 ,即 :一手抓教育 ,一手抓管理。一是做好教育工作。首先要做好安全意识教育。一个良好的驾驶员必须具备较高的安全意识。对驾驶员安全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必须有针对性 ,全面抓起。也就是说要针对性格、气质等不同的生理素质 ,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做到因人施教。其次要做好法制意识教育。重点是加强驾驶员对…  相似文献   

4.
某单位在开展“我要安全”主题活动讨论时,一位基层职工说:“在开展‘我要安全’主题活动时,作为企业的一名职工,必须树立‘我的安全我负责,他人安全我有责,企业安全我尽责’的观念.因为安全工作是每一位职工的事情,大家都是主角,是当事者,谁都不能置身事外,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当安全生产的局外人。”  相似文献   

5.
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是现场管理 ,而搞好现场管理的关键是基层的安全管理工作者。对此 ,笔者就如何搞好基层安全管理工作谈一点肤浅的看法。1要了解单位领导的安全管理意识领导心目中若能真正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 ,那么基层工作者也就能顺利地开展工作。倘若是“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的话 ,基层安全工作者就要经常给领导“进一言 ,提醒提醒” ,否则工作将十分被动。2要了解职工安全生产基本素质一个单位的职工素质总是有高有低 ,其个性特点也不一样。因此 ,在安排工作岗位时 ,基层安全管理工作者就必须考虑根据职工素…  相似文献   

6.
进入12月,是完成全年生产任务的决战时刻,每到此时,各单位的干部职工都会铆足干劲,奋力拼搏,以确保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生产经营目标任务。然而,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切实做好安全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每个企业经营者乃至每个职工都务必确立“安全为先”观念,做到安全生产万无一失。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局从管理局到采油厂以至各二级单位,都非常重视安全工作,采取了一些非常有成效的措施,确保了安全生产。随着企业重组改制工作的进行,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将越来越突出,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员加入到抓安全工作的队伍中来。安全员,是抓安全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对抓好安全生产负有重要的责任。新的形势和任务给安全员的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现就安全员如何适应形势的要求抓好安全工作,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班组是作业施工现场的最基本单位,是抓安全生产工作的“落脚点”,班组中的每一个人及物、各种活动均直接关系着企业安全工作的好坏。抓好班组的安全管理是作业队生产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有的单位或部门在抓安全时,提要求多、压担子多、交任务多,关心少、理解少、解决闲难和问题少。这“三多三少”现象的存在无形中挫伤了一些职工的积极性,影响了安全工作的成效。要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理解和关爱不可少。  相似文献   

10.
在7月15日举行的首届中国企业安全生产高层论坛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指出,要正确把握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与政府安全监管主体的关系,政府监管不能越位,企业责任主体不能缺位.企业法定代表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一旦出事,首先要追究法定代表人的责任、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第一责任人必须牢牢抓住几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1.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作为生产重地的班组安全员的作用不可低估。班组安全员既是一线的宣传员,又是一名执法者,更是一名安全生产的管理者与安全工作的实施者。安全员除正确行本岗位职责外,同时还应做到“四不”:一是宣贯法律规章不“嘴短”:提倡“婆婆嘴”精神,也不要怕别人说你爱“唠叨”,尤其是关系到高危行业与重大险情方案的特别提醒,往往一句叮咛就能出现摆脱一次“劫准”。二是抓安全管理不“手软”。  相似文献   

12.
1抓组织协调 ,责任必须先到位安全员在抓安全工作过程中 ,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组织协调作用 ,因此 ,安全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具体应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是对安全管理工作满腔热情和高度负责。要克服畏难情绪 ,消除“老好人”思想 ,敢抓、敢管、敢啃硬骨头 ,做好样子、带好头 ,率先垂范 ,为做好安全工作打好基础。安全员就是实际工作中的安全执法者。处理违章违纪要一视同仁 ,严于律己 ,以理服人。二是善于在协调中搞好配合 ,激发各协同部门的责任感。安全工作是一项需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 ,作为安全工作者 ,在工作中不能搞…  相似文献   

13.
《卓越员工的12项修炼》一书提到,敬业是最卓越的工作态度。对于企业而言,天大的事当属安全生产,因此要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就需要每个管理者、专兼职安全员都始终怀着一颗敬业的心抓安全。具体地说,抓安全要具有饱满的工作激情、敢于超越自我的思想和持久的安全工作习惯。  相似文献   

14.
宣佚 《安全.健康和环境》2006,6(2):I0001-I0001
在一年一度的安全环保工作会议上,陈同海总经理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安全管理工作难与不难的问题--"做好安全工作,既难也不难.说不难,是因为这是一项常规性的基础工作;说难,是因为常年累月、每时每刻都要一丝不苟地抓落实".虽然话说得直白,却极富哲理.  相似文献   

15.
自2009年中国石化开展“我要安全”主题活动以来,极大地增强了全体石化员工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并在实际生产中在岗尽责,遵章守纪,促进了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但是,笔者也发现,还有一些单位和人员对此项活动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出现走形式、喊口号、浮于表面的现象。工作中依然出现执行制度不严、工作未尽职、敷衍了事的现象,造成违章操作,生产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处理,事故屡有发生。笔者认为,要实现“我要安全”,必须把在岗尽责作为落脚点。  相似文献   

16.
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是现场管理,而要搞好现场安全管理的关键是在基层的安全管理工作者。对此,笔者就如何搞好基层安全管理工作谈一点肤浅的看法。一、要对单位领导的安全管理意识进行了解在领导心目中若能真正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那么基层工作者也就能顺利地开展工作。倘若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话,作为基层安全管理者,那就要经常给领导“尽一言,提醒提醒”。否则工作将十分被动。二、要了解职工安全生产基本素质一个单位的职工素质总是有高有低,其个性特点也不一样。因此,在安排工作岗位时,就必须考虑…  相似文献   

17.
安全生产是关系到劳动者生命和国家社会财产的大事 ,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安全生产直接影响企业效益 ,是企业的生命。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抓安全就是在抓经济效益 ,抓安全就是在促进企业效益的增长 ,这与“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是协调一致的。1安全工作产生的效益可能有人会认为安全工作是只投入不产出 ,是只喂鸡不下蛋的赔本买卖。这种认识是片面和错误的 ,实际上安全与效益是密不可分 ,紧密相连的。从根本上讲安全就是效益,创造效益离不开安全的有力保障。安全生产创造出的效益确实无法用数字来准确计算 ,企业实现安全生产 ,保障了…  相似文献   

18.
《安全生产法》是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的一部大法。对我们每位职工来说 ,既是约束 ,也是保障 ;职工既依法享有法律赋予的权益 ,也必须依法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要保障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和避免触犯法律 ,就必须学好和用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已经上升到法律的高度 ,相应我们平时一些不良的作业行为也可能成为违法行为 ,如果没有通过学法从而增强法律观念 ,而是还停留在糊里糊涂地习惯性违章 ,最终可能会受到法律的严惩。在《安全生产法》中 ,规定普通从业人员有两种违法行为 :一是不服从管理 ;二是不遵守规章制度和违反操作规程。对照我们日…  相似文献   

19.
5月27日,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发布进一步加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中央企业,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一手要毫不动摇地抓抗震救灾,一手要坚定不移地抓经济发展;要尽心尽力、扎实有效地做好灾区安全生产工作;要进一步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扎实搞好百日督查专项行动;要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强化企业内部安全管理;要突出重点,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  相似文献   

20.
从事每一项工作,要做到不伤害他人也不伤害自己。粗看起来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谁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呢?可是,在工作中因“三违”伤害自己和工友的事例却屡见不鲜。一个企业的安全生产依赖于每一位员工,无论哪一个岗位、哪一个职工,都必须从强化责任、尊重生命、爱护自身的高度去重视安全生产,树立起牢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