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化工危险源环境安全监测和应急响应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化工危险源环境污染的危害性,提出了将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视频监控技术和自动控制、无线通讯、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及网络工程等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化工危险源的监测和监控,建立一个化工危险源的环境安全监测和应急响应系统的必要性。概述了系统的需求分析和架构,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功能和关键技术,探讨了如何将该系统应用于泰州某化工公司危险源的环境监控和应急管理。  相似文献   

2.
从欧盟空气质量监测政策和监测网络建设现状两个方面描述了欧盟空气质量监测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空气污染现状和空气质量监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欧盟的经验,提出了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保障力度、逐步健全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体系、加强空气质量监测技术研究、完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库、开展能力建设、提高公众参与度等加强我国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江苏省某大型化工企业周边居民区为研究区域,调查企业主导风的下风向2 km范围内的居民区以及对照区积尘中多环芳烃(PAHs)含量,对16种PAHs污染分布和特征进行研究,并评估积尘PAHs通过暴露途径对人群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居民区积尘中16种PAHs全部检出,污染区∑PAHs均值为2 294μg/kg,明显高于对照区145μg/kg;污染区7个测点中有6个测点苯并(a)芘出现超标,超标倍数为0. 17~2. 5倍;所测的16种PAHs化合物中蒽、荧蒽、芘、、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浓度相对较高;通过PAHs主成分分析和特征比值判断,不完全燃烧源对积尘中PAHs贡献率达77. 4%,污染区PAHs来源呈现石油燃烧、煤燃烧以及石油源的复合污染特征,对照区PAHs主要来源为煤的不完全燃烧;以苯并(a)芘毒性等效浓度进行风险评估,污染区致癌风险值明显高于对照区,儿童摄入PAHs风险总体高于成人;对照区儿童和成人致癌风险均小于1×10~(-6),不存在致癌风险;污染区儿童和成人平均致癌风险值分别为3. 95×10~(-6)、2. 65×10~(-6),在可接受范围内,但存在潜在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区域空气质量多模式预报预警系统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江苏省大气污染日益严峻的形势,设计了江苏省区域空气质量多模式预报预警系统,系统主要由数据中心、计算中心、分析展示中心、预报中心4个部分构成,运用了多模式集合预报、数据仓储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及智能关联等关键技术。系统的建成将为江苏省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决策层制定区域联动的大气污染防控措施,采取针对性的应急处置措施提供科学、及时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在对江苏省化工企业开展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核查评估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AHP)与模糊综合评价(FCE)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化工企业AHP-FCE综合评估模型,建立了包括项目建立、现场排查、评估分析和管理监督4个准则层及22个指标层的化工企业VOCs治理综合评估体系。以江苏某化工园区企业为例,运用建立的指标体系对3家企业进行VOCs治理评估,结果表明,评估结果与企业实际状况相符。提出,VOCs治理评估指标体系的应用,可确定指标权重,解决模糊性问题,减少企业在VOCs整治绩效评估中的主观臆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机动车的快速增长引发了严重的车辆尾气污染问题.通过分析上海市交通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估污染物浓度改善效果,回顾交通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发展的进程,建议借鉴国外交通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的经验,加快完善上海的交通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  相似文献   

7.
采用LGR-密闭式动态通量箱法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CO2、CH4)通量的日变化、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城市绿地花草CO2通量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白天通量值为负,是CO2的净吸收汇;夜晚为正值,是CO2的净释放源;7:00左右由源转为汇,17:00左右由汇转为源,不同花卉24 h总通量有正负2种结果。冬季草坪作为源的时间延长,而作为汇的时间缩短。光强和温度是影响CO2通量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城市绿地CH4通量较小,不足以对温室气体总量产生显著影响。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角度对城市绿地花草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建立温室气体监测量值传递与质量控制体系,对于保障温室气体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比性和计量溯源性具有重要意义。世界气象组织于1989年组建了全球大气观测网络,欧洲、美国也分别建立了区域、城市温室气体监测系统。相比之下,我国温室气体监测起步较晚。因此,亟需建立我国独立自主的温室气体监测量值传递与质量控制体系,为准确核验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通过总结国际温室气体监测量值溯源与传递体系、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体系等的先进经验,对我国温室气体监测提出以下建议:设立满足排放量准确评估要求的数据质量目标;研制独立自主、国际等效的高准确度基准标气;加快构建量值传递与质量控制体系,并建立健全相关技术标准规范;探索研究其他温室气体监测量值溯源与传递方法。  相似文献   

9.
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推动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对照《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提出的"全面设点,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方面的任务与要求,对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成效进行客观评估,并对生态环境监测面临的形势与不足进行了深入剖析.针对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环境监测管理制度改革对省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在数字化发展战略背景下,推动生态环境监测数字化建设是促进监测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以广东省为例,从生态环境监测管理需求出发,分析改革面临的难点和问题,提出了构建智慧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系的思路.以监测业务为主线,串联全省监测人、财、物、事的管理,利用数...  相似文献   

11.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预警是建立健全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的关键环节,构建水源地水质预警指标体系是水源地监控预警工作的重要基础。系统分析了常规水质在线、生物毒性在线、卫星遥感、人工巡视等水质预警监测技术手段,并分析比较了各方法的优缺点。以此为基础,遵循水源地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与实际需求,统筹兼顾,提出了建立以常规理化-生物毒性在线监测相结合,遥感监测与人工巡查相统筹的一体化水源地水质预警指标体系,为水源地水质预警监控工作提供合理的、科学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价值在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简述了南京市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和运营管理。指出应理清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法律关系,保证排污单位正常运行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深入研究、探索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应用途径和方法。提出必须尽快明确第三方社会化运营的新的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有必要强化对企业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并出台相关强制性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促使排污企业逐步规范管网和排污口。  相似文献   

13.
苏州市区危险品应急监测管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快速查询市区危险品的相关信息 ,提高应急监测的及时性、针对性、准确性 ,提出了应用计算机技术 ,建立苏州市区危险品应急监测管理信息系统 ,并对该系统的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和使用功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固定污染源监测体系在管理制度、监测技术、信息平台、业务体系方面均取得了积极进展。但随着排污许可制度的全面实施,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改全面完成,减污降碳全面提级,我国固定污染源监测体系面临着专项制度不完善、自行监测数据质量监管压力大、基层执法监测高需求与低能力矛盾突出、减污降碳监测体系有待系统设计等突出问题。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生态环境管理需求,建议:健全制度体系,研究制订《固定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完善技术体系和质控体系,加快快速、便携、智能化的污染源监测新技术体系及基于物联、信息技术的全流程、全链条质控体系的研究应用;优化业务体系,推动污染源执法监测与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帮扶规范化和监测信息平台改造提升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支撑排污许可制度的固定源监测技术体系完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污许可制度是固定源核心管理制度,对污染源监测技术提出"便捷、智能、精细"的发展要求,依规发证、依证管理2个阶段均需要污染源监测技术的有效支撑.针对当前污染源监测技术体系现状,应进一步完善自行监测技术指南体系,对发证行业指南实施情况跟踪评估,适时修订;为将工业园区纳入核发排污许可证范围扎牢基础,制定工业园区自行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中国表层水体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源解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索氏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中国6个重点水体表层沉积物中16种多环芳烃的含量。各化合物含量范围分别为长江6.20~163 ng/g、淮河7.90~249 ng/g、海河12.1~401 ng/g、松花江5.75~152 ng/g、太湖29.1~2 810 ng/g和滇池19.1~795ng/g;16种多环芳烃的总量分别为:长江1 147 ng/g、淮河1 723 ng/g、海河2 595 ng/g、松花江793 ng/g、太湖12472 ng/g、滇池3 714 ng/g,属中等污染水平。利用特征分子比值法分析结果表明6条水体表层沉积物中PAHs均可能以燃料(包括柴油、汽油、煤、木材)燃烧以及焦化污染为主。淮河和滇池还可能存在轻微石油泄漏污染。利用沉积物质量基准法(SQGs)和沉积物质量标准法分别对6条水体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风险评估表明严重的多环芳烃生态风险在这些水体表层沉积物中不存在,但长江、淮河、松花江、海河均可能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负面生物毒性效应会偶尔发生,风险主要来源于荧蒽和菲。太湖和滇池水体中存在的潜在多环芳烃风险种类较多,风险主要来源于菲、荧蒽、芘、苯并(a)蒽、苊和蒽,对水生生物毒性效应较高,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高风险区域底栖生物的受损状况、污染来源和途径,以制定合理的污染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SO2与H2S共存下,利用便携式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固定污染源排气中硫化氢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和精密度较高,受干扰物质二氧化硫的影响小,测定结果完全满足复杂成分烟气中硫化氢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8.
将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区划入生态保护红线中,防范由此导致的饮用水水源富营养化现象,是值得深入探讨的科学问题。以南水北调中线重要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流域十堰段为例,基于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区的识别,通过情景分析探讨生态保护红线优化方法,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结果表明:将农业面源污染极高风险区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区域氮、磷流失削减率可分别达35.9%和26.33%,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生态系统连通性,且人口生态压力指数较小(0.23),可统筹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发展。研究结果有望为存在农业面源污染风险的丘陵山区提供一种红线优化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三甲胺的分析方法。弱酸性吸收液采集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的三甲胺,碱液中和后顶空进样气相色谱仪氮磷检测器分析。并对平衡温度、平衡时间、盐析效应、氨水和氢氧化钠条件实验进行优化,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三甲胺的方法检出限为0. 46μg/m~3(以采集20 L空气样品计),加标回收率为97%~107%,相对标准偏差在9. 26%以下。利用该方法对垃圾焚烧发电厂厂界空气及鱼粉厂有组织废气中三甲胺进行检测分析,该方法能够满足国家标准及上海地方标准中三甲胺排放限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针对全国污染源监测数据管理和应用需求,设计了一套污染源监测数据指标集,分析了污染源排放达标评价对象及评价结果表征方法,突破了建立电子化排放标准库、数据录入全过程多层次质量控制等关键技术,并在需求分析、功能设计和技术方案选择的基础上,开发了覆盖国家、省、市3级应用的污染源监测数据管理信息软件平台,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