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近日,重庆市政府根据《重庆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对“4·23”特大交通事故负相关责任的政府及部门实施了行政首长问责制,问责  相似文献   

2.
去年,因相继发生重大责任事故而引咎辞职或被责令辞职的有吉林市原市长、阜阳市分管工商的原副市长等一批官员.对此,人们感觉到官员问责制已经浮出水面,正在向我们走来.建立体现民主政治的问责制度已经有了先例,重庆市从去年7月1日起施行<重庆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官员问责制度的建立与推行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3.
去年,因相继发生重大责任事故而引咎辞职或被责令辞职的有吉林市原市长、阜阳市分管工商的原副市长等一批官员。对此,人们感觉到官员问责制已经浮出水面,正在向我们走来。建立体现民主政治的问责制度已经有了先例,重庆市从去年7月1日起施行《重庆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  相似文献   

4.
官员问责     
去年.因相继发生重大责任事故而引咎辞职或被责夸辞职的有吉林市原市长、阜阳市分管工商的原副市长等一批官员:对此,人们感世到官员问责制已经浮出水面,正在向我们走来:建立体现民主政治的问责制度已经有了先例.重庆市从去年7月1日起施行《重庆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官员问责制度的建立与推行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5.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是党在新时期面临的重大政治命题。官员问责制度,要求行政首长必须为行政不作为所带来的后果“埋单”,其核心  相似文献   

6.
《吉林劳动保护》2012,(1):14-15
黄毅:《意见》在继承发扬以往各项行之有效对策措施的同时,建立和完善了以下10项制度。一是安全生产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和政府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制度。明确省、市、县各级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是安全记者:《意见》建立和完善了哪些主要制度?  相似文献   

7.
"强化行政问责,对失职渎职、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要严肃追究责任."--温家宝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让来自重庆的全国政协委员潘复生感到欣喜.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之,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包括政府和企业在内的全社会共同努力而其中的"两个主体"(政府监管主体和企业责任主体)和"两个负责制"(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企业法人代表负责制)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政府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下,仍有企业"鸟枪充炮",对安全生产应付了事.  相似文献   

9.
强化安全生产问责,对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失职渎职行为予以严厉追究,是确保政府严格履行安全监管监察职责,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制度保障。然而,任何事情都是把"双刃剑",严格问责只有与科学问责、依法问责有机  相似文献   

10.
《郑州市安全生产问责办法》日前出台,如果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将受到市政府的警告或行政问责,并将受到行政问责处理。  相似文献   

11.
<正>上海1月21日发布了"12·31"外滩拥挤踩踏事件调查报告。《人民日报》随即发问:事隔21天才公布调查结果并问责,是否太迟?问责以上海黄浦区领导为主,更高级别的领导没有出现在问责名单上,问责是否到位?问责依据何在?"12·31"外滩踩踏为何定性为"事件"而不是"事故"?在问责方面,两者有什么重大区别?对群众自发聚集性活动而非政府组织的公众活动,政府是否负有同样的责任?踩踏事件后上海取消或暂停了部分人流密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印发《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防汛抗旱工作职责》,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我国法规规定,防汛抗旱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根据新时期防汛抗旱工作要  相似文献   

13.
易安民声     
<正>"问责专门委员会是安全生产问责机制的创新。"——据2015年3月25日《中国安全生产网》报道,青岛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成立问责专门委员会。今后,青岛市将对发生事故的区市进行经济问责,每发生一起工矿商贸亡人事故,就收缴区市政府资金200万元,并通过返还方式增加区市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用于区市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易安网友评论称,这是一项"倒逼机制",可谓是安全生产问责制度机制的一大创新,有利于促进地方政府领导算清个人"政治账"和地方"经济账",从而转变重GDP、轻安全的落后观念,树立  相似文献   

14.
<正>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问责安监部门之后,坊间出现不少反思的文章,有探讨企业和安监部门责任边界的,有讨论综合监管的,有研究行政审批与行政问责关联度的。所有讨论的核心,还是那个苦恼了安监人多少年的老大难问题:怎么干,才能不必为事故埋单?干什么工作都不能回避责任,失职、渎职、不尽职,还有现在广受关注的惰政、懒政、不作为,这些都须追责。从安全监管领域看,  相似文献   

15.
以“两个主体”和“两个负责制”为内容的安全工作基本责任制度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是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政府是安全生产监管主体;实行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制、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责任层层落实一直到基层,落实到岗位,将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纳入政绩和业绩考核。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之,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包括政府和企业在内的全社会共同努力:而其中的“两个主体”(政府监管主体和企业责任主体)和“两个负责制”(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企业法人代表负责制)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政府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下,仍有企业“鸟枪充炮”,对安全生产应付了事。  相似文献   

17.
"1990年,我省率先在全国实施安全生产行政责任制.但是,2003年闽侯县两起特大爆炸事故,却在我省引出一个持续重大动作:安全生产行政问责体制逐渐形成,我省安全生产得到空前的加强."5月30日,福建省安监局长陈炎生对记者说.  相似文献   

18.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符合已经变化了的基本国情?纵观事故问责制度的发展历程,这部《条例》是建国以来在事故问责方面力度最大.法律层次最高的一部行政法规,表明我国政府对事故责任的追究更加严厉.《条例》的实施,将起到震慑作用?将进一步体现“四不放过”这项坚持多年的原刚,是遏制特大事故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生产事故的不断出现,安全生产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来说越来越重要.生产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正如中央领导指出的那样,许多安全生产法规制度"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之所以"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关键是安全责任制没有落实.政府工作和企业生产实行的是行政首长和法人负责制,负责制就是要承担责任.为了有效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严肃追究安全生产事故的行政责任,国务院和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有关行政责任追究的有关规定.层层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并对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进行评比考核,对安全生产的法规制度落实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经过去年的"整治风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悟到"千难万难,一把手负责就不难",要想事故少还得靠领导.该局一位负责人表示,今年安监总局将把落实安全生产的行政首长负责制作为重点,而考量领导是否尽心守职的核心仍是民间俗称的"死亡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