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含油污水必须经过处理达到油田注水水质控制指标才能回注,为尽快将油田污水处理合格后回注地层,吐哈油田先后采用重力式污水处理流程,以及现在的诱导浮选——全自动双德料过滤等方法进行了现场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的实践,处理后水质达到低渗透油田回注标准,并实施了回注。概述了都善油田污水处理系统试运行及技术改造的实践过程及效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海上油田开采进行,产出污水不断增加,限于平台污水处理能力,迫切需要将污水回注到地层中,以满足环保要求。文章以海上L油田为例,提出海上油田污水回注层位优选及方案优化方法,即通过静态分析、油藏工程、数值模拟等方法,优选L8层作为回注层位,并确定其吸水能力,同时综合考虑工艺方面因素确定回注井数为4口。根据L油田储层特点及目前生产井位确定了回注井位,预测出不同深度的压力和注水量,最终推荐1口定向井、3口大斜度井、2 MPa注水压差的回注方案。该方法为海上污水回注提供了层位优选依据,对海上油田污水处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用气浮-生化技术与人工湿地联合工艺处理采油污水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吉林油田长期以来一直将采油污水处理后回注。由于脱油污水中含有大量的化学制剂,回注后会引起新的环境问题,而且回注深度较大,造成很大的能源与资源的浪费。采用传统的气浮-生化技术与人工湿地相结合的联合处理工艺,对某采油厂采油废水进行了处理试验。经过调试,其化学需氧量去除率达到86.8%,石油类物质去除率达到83.8%,而且该工艺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当进水中的化学需氧量在500mg/L以下且有大幅度波动时,该系统仍可稳定运行,生物氧化段沉淀池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4.
针对曙光油田稠油污水的特点,在原有工艺流程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处理能力,选择合适的设备,对不同的污染物采取优先强化处理和逐段处理方式,在曙四联进行了现场试验,确定了最佳运行参数及合理的加药量。结果表明:稠油污水深度处理后达到锅炉回用水指标,真正实现污水资源化。此项研究符合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核心理念,实现了污水的资源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吐哈油田温米采油厂水质处理不稳定、系统腐蚀严重等问题,对采油厂含油污水生化处理系统主要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处理后污水回注性能进行评价。分析了生化处理系统处理后生化池空气中H_2S含量超标的原因,即有大量SRB和硫化物进入调节池和生化池,曝气装置将H_2S带入空气中造成空气中H_2S超标。针对问题提出对策措施,并进行了现场应用,监测结果显示:调节池H_2S浓度≤10 mg/m~3,生化池H_2S浓度≤2 mg/m~3,符合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的标准要求。有效提高了含油污水处理水质,消除了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页岩气采出水的产排特征,国内页岩气采出水的处理及回用现状,并总结出3项采出水处理技术,即:回注、简单处理后回用及处理至SY/T 6596—2004《气田水回注方法》达标,进行回注,以采出水复配压裂液为主要污水。这3种处理方式可以处理页岩气采出水,为污水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做技术储备,并降低采出水对土壤、地表水等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7.
气田生产为了减少气田采出水对地表环境的污染,及补充气藏能量,将污水进行沉淀、过滤等处理后,常回注至废弃气井或专门的回注井。文章以容积法和渗流法两种方法,分别建立模型,对气田回注井的 极限注入量、剩余可注入量、可回注年限进行预测,以榆林气田某区块两口污水回注井为例,选用回注井储层物 性、回注井回注动态数据,进行计算和验证,并对比了两种预测结果。研究结果明确了气田污水回注井回注特征与规律,为提升回注工艺的应用效果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油污水必须经过处理达到油田注水水质控制指标才能回注。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二采油厂岔南联合站建成投产后,采取了选用合适的化学药剂,改善加药方法等措施,使岔南联合站污水水质得到较大改善,达到了油田注水水质控制指标,并同时收到了减少电耗和化学药剂使用量,节约成本的效果。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十分显著。本文介绍了该站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改造的试验过程及效果。  相似文献   

9.
乐安油田是通过蒸汽吞吐减轻原油粘度进行开采的稠油油田。针对其特点,借鉴美国、加拿大污水回用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建成投产了国内第一座也是最大的一座油井采出水回用于湿蒸汽发生器的大型泵站 ── 乐安污水深度处理站。文章详细介绍了污水深度处理系统以及运行2年来所取得的成果,证明油田采出水深度处理后回用于湿蒸汽发生器技术是完全可行并易于操作的。  相似文献   

10.
锦州采油厂污水深度处理站自2002年10月投产以来,已连续处理污水并回用注汽锅炉2947×10~4m~3;污水常规处理站投产于2007年11月,连续处理污水回用注水443×10~4m~3。油田采出水的循环利用,节约了大量清水资源,避免了无效回注,同时充分利用了污水剩余热源,降低了湿蒸汽发生器的燃料消耗,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主要介绍了稠油污水处理技术,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取得的经济效益等。  相似文献   

11.
新疆油田含油污泥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含油污泥是油田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文章对原油处理系统及采出水处理系统的含油污泥进行了理化性质及成分的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油田污泥中植物营养成分含量较低;重金属含量较低,低于GB4284-84《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通过对其特性的系统分析,发现油田污泥的一些共性,为其"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辽河油田公司沈阳采油厂的原油伴生水,平均温度47℃,若不加以利用地将温水直接回注到地层,将会造成热能浪费。如果通过余热利用,则节约能源。文章通过现状调查、经济、技术、政策可行性分析认为:沈阳采油厂污水余热的可挖潜力很大,回用污水余热在技术与政策方面均有较大的可行性且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阻截除油"是一种基于新理念、新材料而开发出的新型油水分离工艺。本文介绍了该新工艺的工作原理,通过对渤西油气处理厂现场采油生产含油污水(生产水)进行实际运行试验,检验了以"阻截油水分离"新技术为核心的新型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在采油生产含油污水处理方面的性能,并获取了对新工艺进行适用性优化改进的经验,利于进一步对该工艺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新疆油田采油三厂原有的注水系统已不能适应地质配注的需求,因此提出以下措施:①打破厂际或区块界限,合理确定注水压力;②对于压力差异较大的区块进行分区、分压注水;③选择高效柱塞泵加变频技术,杜绝高压水回流,提高注水系统效率。对注水系统进行调整改造后,注水管网运行效率、注水泵机组效率、注水系统效率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热水介质+脱附破乳组剂处理高凝固点油泥的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热水介质添加脱附破乳组剂的方法,研究了辽河油田公司沈阳采油厂油泥分离的相关条件。通过油泥的组分分析、热水介质温度实验、处理时间实验、脱附破乳组剂浓度实验,确定了热水介质添加脱附破乳组剂实现油泥分离的条件:脱附破乳组剂浓度为15.0 g/L、洗涤温度50℃、洗涤时间大于5 min。  相似文献   

16.
以江苏油田为例,从油水井维修前期、维修中期、污染物后续处理等方面分析了影响井下作业清洁生产的主要因素,介绍了该油田井下作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综合措施及井下作业清洁生产新工艺、新技术的基本原理。该油田在井下作业中实施了污油污水资源化处理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项技术对于石油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具有借鉴意义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苛性法软化油田采出水用作锅炉给水的处理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应用蒸汽开采重油(稠油)生产中,常因采出水不需回注而带来环境保护上的问题。较适宜的处置方法是将采出水处理后作为发生蒸汽的锅炉给水。而软化具高矿化度的采出水使其符合硬度指标要求极为严格的锅炉用水,是处理工艺中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对美国当前在这方面的一般处置方法作了综合性介绍,着重介绍了Belridge油田水软化处理厂采用苛性法和弱离子交换法这一新工艺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Liquid dominated geothermal systems are expected to account for most of the growth in geothermal energy production in the coming decades. Production of water from such systems could significantly augment fresh water supplies. The feasibility of water exploitation is clouded by potential problems related to seismic impacts, land subsidence and the composition of geothermal brines. If these problems can be overcome at little cost, desalination of brines may be feasible. Estimates of water production costs are presented for a variety of desalination technologies, plant sizes and brine water compositions. These estimates show that production costs will range from $139.10/A.F. to $436.00/A.F. at the plant boundary. Economies of scale and brine composition are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cost. Production costs are substantially in excess of the value of water in alternative uses. However, in certain unique situations, it may be efficient to desalt brines for use in upgrading the quality of municipal water, industrial process water and irrigation water. Unique situations aside, geothermal brines are not likely to provide an economical source of fresh water in the absence of striking changes in the patterns of supply and demand for water.  相似文献   

19.
根据氧化铝行业生产用水及排污特点,结合某氧化铝生产企业生产废水的处理实践,推荐采用逆向洗涤赤泥和氢氧化铝,节约用水量;综合利用赤泥洗液和含碱废水;对生产用水设置循环水系统和二次利用水系统;设置生产废水处理站,氧化铝系统和热电厂的生产系统排水、循环水系统的排污水,以及化验等废水全部排入生产废水处理站处理,废水经处理后作为二次利用供水返回生产系统使用,通过综合利用生产废水,可以实现厂区废水的零排放,节约资源的同时,提高清洁生产水平,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