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查找民航运输航空器偏/冲出跑道事件的共性特点及成因,对比了国外不同研究机构的相关数据,统计分析了1996年至2010年间中国民航偏/冲出跑道事件。结果表明,6月、7月、8月因常常伴有降水、雷暴等复杂天气现象,事件数量最为集中;着陆阶段航空器偏出跑道是本类事件中最突出的问题。驾驶术欠缺、CRM失效、复杂气象条件、违反SOP、夜航或受灯光不利影响是促成着陆阶段偏出跑道的主要因素。当两种或两种以上风险因素同时存在时,因耦合效应着陆偏出跑道事件的发生概率会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核电厂操纵员的行为影响因素(PIFs)以及它们间的关联关系,通过文献分析,从组织视角建立比较全面具体的PIFs分类体系。统计分析核电厂大量人因事件,识别影响操纵员人因失误的重要因素。基于人因事件样本数据,对PIFs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PIFs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研究表明:影响核电厂操纵员的主要因素为个体因素中的心理状态、素质和能力,情境环境因素中的规程、培训和组织管理等因素;个体因素受各种情境环境因素的影响,但不同的个体因素与各种情境环境因素的影响关系不同,如心理状态主要受人的素质和能力、技术系统等影响,而人的生理状态主要受工作环境、班组因素和组织结构等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许,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发生拥挤踩踏事件,造成36人遇难,49人受伤。逝者已去,伤者渐愈,而对于事件发生的原因,我们需要认真反思。研究表明:当人群密度达到一定极限时,就会由于拥挤过度导致人员之间互相影响,甚至引发推挤及被动移动。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人员跌倒,人群将来不及反应,造成踩踏。但是,人群的总数量并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航电试验机飞行试验的质量和安全,减少飞行试验中人因差错事件发生的机率,提出了一种基于HFACS模型的人为因素分析应用方法.建立了适用于航电试验机飞行试验领域的专业性人为因素分析模型,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飞行试验人因差错事件发生的致因因素进行了子层级归类和整体性分析.从归类和整体性分析结果来看,影响飞行试验人因差错事件发生的核心致因因素主要有协同管理、组织过程、技能差错、身体/能力限制、精神状态、组织氛围、监督不充分及决策差错等.研究表明,该人为因素分析应用方法对挖掘和分析航电试验机飞行试验人因差错事件发生的核心致因因素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识别铁路险兆事件的影响因素,以宜春车务段2017年9月—2017年10月共1 870条数据为样本,以铁路险兆事件等级为因变量,事件原因、环境特征和事件特征为自变量建立有序Probit模型,探究人、设备、环境和管理因素对铁路险兆事件严重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设备设施未按规定防护是影响严重性险兆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与其他人为因素相比,未执行相关作业规定对增加险兆事件严重程度有显著作用。研究结果可为铁路管理部门实现事故预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重庆主城区2010-2012年逐日的气象要素和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对气象条件与空气污染指数(API)进行相关性研究,分析气象条件影响空气质量的机制及协同作用,明确显著影响空气质量的气象要素。结果表明,当天的空气质量与前一天的空气质量相关性非常显著;各气象要素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共同影响主城的空气质量;主城空气质量与大部分气象要素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其中空气污染指数与降雨、风速的相关性尤为密切。以期本研究成果能为重庆蓝天行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含硫天然气净化厂硫化氢泄漏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川东北某含硫天然气净化厂为对象,通过分析该净化厂的处理工艺及可能造成泄漏的各种原因,确定了硫化氢泄漏危险较高的生产单元。通过工艺压力、流量、物料组分的比对,选取了脱硫单元原料气和硫磺回收单元酸性气作为模拟泄漏物料。对该厂所在地的气象条件和厂区的地形地貌进行了调查,净化厂当地近5年风速、云量统计表明低风速和多云为主导天气,将D1.5m/s作为模拟硫化氢泄漏扩散的典型气象条件。采用了美国石油学会(API)推荐地面粗糙度长度。运用PHAST软件计算了在典型气象条件下通过3种不同孔径泄漏1 min,5min和30min,形成的立即危及生命或健康(IDLH)范围。在典型气象条件下IDLH的下风向边界距离在41m至1190m范围内,以硫磺回收单元的大孔径泄漏为最远。以小孔泄漏为例模拟并讨论了风速、大气稳定度对硫化氢扩散的影响。为降低H2S泄漏风险提出了在线监测及联锁系统设置的要求,对避免和减少硫化氢中毒伤亡事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心人,爱护人,是劳动保护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它的一项重要基本原则。研究人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的心理活动,做好人的思想工作,对于预防事故有着积极的作用。笔者在这里介绍一种事故预测方法──生活变化值积分法,可供广大劳动保护工作者借鉴参考。 生活变化值的确定 统计表明,不同事件对其后果影响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为了表明其影响大小,对关系大的事件给予较高的分值,反之,给予较低的分值(以百分制记分)。然后,根据此人得分值的大小预计危险程度。这个分值称为生活变化值(用LCV表示)。用生活变化值评分表记录一个人近期的生活遭遇变化…  相似文献   

9.
岳阳市大气污染气象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收集可代表岳阳市气象条件的最近3年的气象资料,进行必要气象条件实测,分析该地区的气象特征.大气扩散规律,得出风向频率玫瑰图、年各风向风速大气稳定度联合频率;对气象条件作出"气候诊断"分析.得出城市地区的大气输送通道.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传统安全性定量分析方法不能描述航天器总装这一复杂人-机-环系统的失效数据波动性和非严格逻辑关系的问题,结合生产实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找出影响总装事故的风险因素,即导致事故的事件发生可能性、输入事件对输出事件的影响程度等。在验证调查数据的有效性之后,应用基于模糊数的模糊因果图(FCD),计算某航天器与支架车连接作业的事故风险可能性。提出原因事件重要度的计算方法。通过计算发现,人员注意力和发动机保护罩作用是导致发动机损伤的关键事件。与模糊事故树(FFT)、贝叶斯网络(BN)重要度计算结果对比表明,模糊重要度计算结果能反映事故发生可能性对原因事件发生可能性值的增减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11.
提出通过基础失效概率数据库、事故树分析、事件树分析3种方式来确定重大事故的发生概率.阐述了外界气象条件和人员分布情况对风险的影响和确定方法,给出了利用区域网格方式计算装置在平面某点的个人风险叠加模型和社会风险计算方法.最后,研制开发了石油化工储存装置定量风险评价软件,利用该软件计算了某化工厂4个储存装置所产生的个人风险...  相似文献   

12.
社会安全是国际业务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2013年阿尔及利亚因阿迈纳斯油气田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造成了几百人被劫持,39名外国人死亡,部分油田设施毁坏。事件表明高度军事化的恐怖袭击正成为国际公司面临的新风险。案例基于已经发生的真实事件,通过解读事件调查报告,复原事件发展过程,查找导致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案例凸显了在当今日益复杂的全球安全环境下,海外项目所面临的社会安全风险更具不可预知性和破坏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分析高校群体性事件发展过程中内外部影响因素产生的作用效果,利用系统动力学(SD)理论,构建高校群体性事件内外部影响因素作用SD模型。以九江学院学生群体性事件为例,采用Vensim软件实证分析模型。研究表明:内部影响因素属于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激励因素,随着事件的发展,其作用效果逐渐增大,且呈加速上升趋势,事件发展过程中,对内部影响因素干预不当会激发事件态势;外部影响因素属于高校群体性事件的保健因素,事件发展过程中,合理干预外部影响因素可以很大程度上控制事件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使用PHAST软件,模拟了氯气泄漏的事故后果,分析了液氯储罐泄漏孔径、泄漏时间、气象条件等不同状况下对事故后果的影响。通过泄漏事故后果模拟结果可以看出,设定的典型泄漏场景下,泄漏孔径和气象条件对半致死浓度最大扩散范围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可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提供数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寻找编制复杂事件事故树时中间事件的展开方式,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剖析事故原因,发现事故的发生均是事故致因理论中"人-机-环"三因素作用导致的。基于此,根据系统分割准则和事故致因理论,研究了一种事故树基本展开型式,提出事故树编制时的"二分法"原则,建立了通用的事故树简易展开模型。利用模型将事故的"人-机-环"三因素分析方法应用于高处坠落这一事件的事故树分析中,确定了高处坠落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编制出包含7个中间事件和11个基本事件的高处坠落事故树。研究表明,模型可有效实现复杂事件事故树的编制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论将传统的"因素分析"从定性向半定量方向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1月13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并引发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从一个企业生产安全事故迅速转化成一起影响广泛的社会事件。这让我们对安全生产管理的制度、理念有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正>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城市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特别是今年来的大气污染事件,使得人们对大气污染情况逐渐重视起来,因此对城市大气污染情况的预测和控制,成为当前大气环境质量管理与研究的关键。为了有效治理大气污染,对大气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和监测是前提。而由于受污染物性质、污染源分布、地形状况和气象条件等的影响,大气污染情况随时间空间变化波动很大。因此,常规监测方法只能依托有限的监测点上  相似文献   

18.
城市重大危机事件演化的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城市重大危机事件的"事件链",并分析了"事件链"中各状态的相互关系。基于SEIS传染病模型的思想,提出了一类城市重大危机事件的动力学模型。分别在不考虑外部因素对事件链的影响和考虑外部因素对事件链的影响的情况下,对事件从正常状态到危机状态沿时间的发展趋势和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对解进行Lyapunov稳定性分析以及计算机模拟仿真。研究表明:系统自身的修复能力和外部因素对系统的影响是控制危机事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针对近些年频繁发生的突发性泄漏事件,为了能快速应急响应以降低事故的伤害程度,构建了突发性泄漏事件大气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系统.该系统以广泛应用的重气扩散模型SLAB以及最佳毒物伤害准则AEGLs为基础,将两者有机结合,可以实时有效地给出毒物事故性泄漏所造成的致死、致残、致伤等伤害区域分布以及各区域的最大半宽、最大纵深和面积统计量.针对事故的泄漏方式、泄漏物质、持续泄漏时间和气象条件等因子进行了一系列敏感性试验.分析表明,事故性泄漏的伤害区域分布几乎不受泄漏方式、环境温度、相对湿度的影响,而主要取决于泄漏物质、持续泄漏时间、环境风速和环境稳定度等因素.  相似文献   

20.
2006年中国城市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事件统计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分析了我国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的城市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事件,以揭示2005年松花江污染和哈尔滨停水重大事件之后,中国城市水源突发污染事件发生的规律、危害、应急响应状况以及总体情况和变化趋势,检验近1年来中国城市水源突发污染事件应急机制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从发生日期、地点、污染物种类、事件简况、应急反应5个方面对75起突发污染事件的统计分析表明:1)2006年突发污染事件总体呈数量增多、危害增大的趋势;2)危险化学品和各类工业污水仍是主要污染物;3)交通事故、工厂泄漏事故和突然排污仍是主要风险源;4)41.3%的事件威胁到了城市供水系统安全运行,造成城市几小时或多天停水,带来严重的社会影响;5)92%的突发污染事件得到了应急响应,但应急时间远大于国家规定的1h,应急预案在快速性和有效性方面还需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