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雾以吸为贵",这是北京人自嘲雾霾的话。在京城雾霾一下子橙色预警、一下子红色预警的日子里,有消息从杭州传来:中国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在全球范围内首次阐明了超细颗粒物诱导气道炎症和粘液高分泌的一种新机制。新华社报道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浙江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疾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柴静的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在网络空间和社交平台上的传播,再次触发了公众对雾霾等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然而,政府所公布的环境监管和治理数据却"偏离"了公众的主观感受。以空气质量问题为例,74个重点城市2014年PM2.5的年均浓度有所下降,平均下降11.1%,其中京津冀地区下降了12.3%。然而,从这一时期口罩和空气净化器等商品的销售量上升,就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公众对于空气质量的主观感受:空气质量的改善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正>@陈主编我们是来自武汉外国语学校的高中生。今天写信是想和您聊聊我们的一项重要的研究结果。当全国上下在与雾霾作斗争的时候,我们中学生也投入到这场关系到全民健康的环保事业中。我们觉得,要战胜雾霾,就要去认识雾霾。只有全社会一起科学地认识和治理雾霾,全国的空气质量才会有根本性好转。所以,我们觉得社会公众关于雾霾的认识和态度,值得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行动     
《绿叶》2013,(4):120-120
为防御PM2.5,老外自制“会呼吸的自行车” 麦特-霍普2007年移居到北京,从事艺术创作.近年来不断恶化的空气质量.让他萌生制造一辆带有空气滤化功能的自行车。这辆名为”会呼吸的自行车”.将一个废弃的宜家垃圾桶安装在后座,通过轮式动力发电机和过滤系统连结到战斗机飞行员呼吸面具和摩托车头盔上,当踩动踏板时,发电机开始发电供给过滤器.过滤器发生正电荷除去灰尘,带负电荷的金属就吸住雾霾中的微粒。  相似文献   

5.
编辑手记     
冷杉 《绿叶》2014,(5):84-84
雾霾破坏了空气质量,使人眼发乌、鼻发痒、口发干,心率不齐,呼吸加速,严重影响身体健康。那么,雾霾天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它究竟有多可怕,都与什么有关,怎么预防,当务之急我们需要怎么做,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治理为最好河北省环保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殷广平,抱着对环境污染问题诚实剖析的态度,以主人翁的高度责任感,用公文的形式为我们报告了河北省大气污染的成因和发展,河北省委、省政府的重视程度,以及对此采取的应急办法和治理措施,同时也指出了治理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中国文学院副院长,著名作家、诗人鹏鸣,面对频繁的雾霾天气,情绪上也和国人一样达到了近乎愤怒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雾霾天气是个"慢性病",治理空气污染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个人必须有所作为。2013年4月22日,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向媒体通报:2013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同呼吸共奋斗",旨在释放和传递建设美丽中国人人共享、人人有责的信息,倡导在一片蓝天下生活、呼吸的每一个公民都应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切实履行好呵护环境的责任,自觉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养成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激发全社会持久的环保热情,为改善空气质量、实现天  相似文献   

7.
从小事做起     
正2013年,中国遭遇史上最严重的雾霾天气。整个中国,从东到西,从海边到高原,雾霾波及30多个省的100多个大中型城市。在此期间,中小学停课,航班停飞,高速公路封闭,公交车暂停营运,民众谈霾色变……显然,中国已陷入"一边开宝马一边喝污水","一边住别墅一边吸毒气"的恶性循环之中。引发更多人感叹的是,中国的许多孩子,有可能打一出生就没有呼吸过清新的空气!  相似文献   

8.
2015年入冬以来,昌吉市及周边地区持续出现雾霾天气,引发公众担忧,针对这一情况,本文通过昌吉市2014-2015年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昌吉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变化情况,从污染源及气象条件两方面入手分析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有效控制污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温家宝总理今年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着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旨,让人欢欣鼓舞。其中的一段,更让人听后悲喜交集——“要抓紧解决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这本来是一个人生存所需的像地平线一样不能再低的标准,如今却成了中央政府的奋斗目标之一,怎不让人感慨?  相似文献   

10.
<正>口罩防雾霾、食疗防雾霾,关于雾霾的流言有很多,本刊也多次进行辟谣。这次防雾霾流言又有了新成员,市场上出现了防雾霾纱窗。小编不卖关子,直接告诉读者,这是无稽之谈。记者在一家大型建材城发现,售卖这种防雾霾纱窗的商家有好几家。价格着实吓了记者一跳,基本是千元每平米起步。其宣传口号基本都是能够有效防止  相似文献   

11.
今年,由于气象等因素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大范围出现雾霾天气,特别是1月10日以来,长春市空气质量也有所下降。为积极应对出现的污染状况,保护市民身体健康,长春市环境保护局迅速启动了《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我省和长春市两级环保部门采取了联防、联控、联动措施,积极应对雾霾天气影响,打响了春城空气质量综合整治战役。长春市之所以持续出现雾霾天  相似文献   

12.
姜诚 《环境教育》2014,(6):50-52
正自从去年雾霾天气袭卷全国,空气污染就上升为民众最为恐慌的污染。而环保部发布的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状况也成为民众最关注的官方文件。有代表性观点指出,煤炭是造成中国大气污染的主因。但是,中国离得开煤炭吗?"肮脏的能源"煤炭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工业原料,主  相似文献   

13.
<正>环保部近日发布了2014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和直辖市、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共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不出所料,京津冀城市圈拿走了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前10位城市中的8个。其实,稍稍梳理一下这几年的环境监测情况就知道,自打雾霾的话题引起社会关注开始,前10名的常客基本上就在这几个城市里打转,无非就是排名的先后略有不同,都是困难户、老大难,轮流坐庄见怪不怪了。排出"十大"有个好处,焦点更集中了目标也放大了。  相似文献   

14.
呼吸的烦恼     
去冬今春以来,糟糕的雾霾天气给国人带来呼吸之痛,一时间,PM2.5又一次成为名副其实的"高频词汇",甚至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能找到它的"身影"。实事求是地说",十面霾伏"不是小康社会美丽中国的应有之义,频发的雾霾天气既拷问着政府良知也拷问着社会公德。毕竟,在空气污染面前,人人都是受害者,没有赢家。而且国内外的经验也表明:防治雾霾天气没有"灵丹妙药",更不能流于空谈,只有实实在在的作为。  相似文献   

15.
《绿色视野》2014,(11):24-25
2014年秋天的第一场“霾伏战”挨着黄金周的尾巴打响了。然而,就在京津冀等北方城市受困于严重雾霾天气时,河北省邢台市却上演了一场闹剧。10月10日,微博网友@河北李春雨爆料称,邢台市环保局的篮球场上悬挂着一条迎“霾”飘扬的横幅。横幅上写着:为我市退出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倒数第一而喝彩!据统计,今年1~6月,全国74城市空气质量排名,邢台六次倒数第一,7月倒数第一是唐山,8月是济南。此微博一出,随即引起  相似文献   

16.
科技动态     
<正>绿色技术是提高空气质量关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日前表示,对于人们关心的雾霾问题,在交通和生产建设等领域推广绿色技术是改善空气质量的关键。环境污染与许多挑战一样,具有复杂且各种因素相互关联的特点,不大可能用简单的方式在短期内解决。在他看来,推行绿色技术、发  相似文献   

17.
正要绿色不要灰色,要阳光不要雾霾。然而,2016年11月初的这些日子,我国北方雾霾笼罩,重污染最大影响面积达到63万平方公里;11月5日,中央气象台发布霾橙色预警,首都机场因雾霾取消近500个航班。"雾霾中,去遛狗,只见狗绳不见狗。"这是网友的夸张。而比这种夸张更夸张、比这种搞笑更搞笑的  相似文献   

18.
田萌 《环境教育》2014,(4):93-93
正2008年,因为召开奥运会的缘故,北京的空气质量变得非常好。我常常陶醉于浩瀚、透彻的"奥运蓝天"之下,心想,北京"天天天蓝"终于不再是梦想。然而,这样的好天气随着奥运会的结束离我们远去。近年来,北京,霾的时间越来越长,蓝天白云,几乎成为可遇而不可求的奢侈。历史上,北京有沙尘暴,有煤烟污染,有一刮好几日的风沙,而雾霾"横空出世",可以说是新近出现的污染门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北京的雾霾,究竟如何产生?为何雾霾围城,经久不散?它同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基座"和周而复始  相似文献   

19.
《环境教育》2001,(5):42-45
大气环境状况中国城市空气质量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整体污染水平仍较严重。总悬浮颗粒物(TSP)或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部分地区二氧化硫污染较重,少数大城市氮氧化物浓度较高。酸雨区范围和频率保持稳定,酸雨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0%。城市空气监测的338个城市中,36.5%的城市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63.5%的城市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中超过三级标准的有112个城市,占监测城市的33.1%。城市空气质量总体上比1999年度好转,…  相似文献   

20.
数字     
《环境教育》2013,(7):10-10
6亿人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1日公布的题为《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的报告中指出,2013年以来,中国发生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据统计,受影响雾霾区域包括华北平原、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华南北部等地区,受影响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4,受影响人口约6亿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