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碳卫星,TanSat)是依托于"十二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与示范"重大项目和中国科学院"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由国家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资助,是继2009年日本GOSAT卫星、2014年美国OCO-2卫星后世界第三颗温室气体监测卫星,计划于2015年发射。碳卫星主要用于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混合比(XCO2)的高精度观测和全球碳排放监测。  相似文献   

2.
美国《清洁空气法》没有将温室气体列为空气污染物。2007年,美国最高法院就Massachusetts v EPA案做出判决,认定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之前联邦环保署是否有权力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管制存在争议。2009年12月,美国联邦环保署根据该判决将二氧化碳和其他5种温室气体列为大气污染物,为温室气体是否是美国《清洁空气法》中的"空气污染物"画上了句号。在我国,将温室气体作为大气污染物,可以解决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管制不能当然地适用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规定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变暖导致海水温度升高,浅海珊瑚礁遭到的破坏将比人们此前预想的更为严重,其中澳大利亚大堡礁的部分海域将在未来30年内进入破坏的高峰期。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按照科学研究目前预测的水平增加并造成气候变化,那么到本世纪中叶的时候,大部分珊瑚礁都可能会“功能性灭绝”。  相似文献   

4.
环保小百科     
《环境教育》2004,(4):30-33
世界10大污染物质 二氧化碳: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全球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达50亿吨,其中约10亿吨被森林吸收,15亿吨被海详吸收,余下的25亿吨留在大气层产生“温室效应”。 二氧化硫:目前由于人类每年排放二氧化硫气体达2亿多吨,给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引起并加重呼吸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全球碳循环的现状及人类活动对它的影响,指出人为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又不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是不可能的,人为促进海洋光合作用的增加和在陆地上植树造林在控制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上所能起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只有在不放慢经济发展的速度,不降低能源总有效消费量的情况下,努力减少人为二氧化碳的排放才是现实的。本文探讨了这一途径在技术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蓝楠 《绿色视野》2010,(6):37-41
<正>【案情】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越发严重。而近百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的不断升高,导致全球正在经历一场以地球变暖为特征的显著气候变化。这一变化对人类生  相似文献   

7.
国际资讯     
《绿色视野》2013,(12):70-70
温室气体达新高 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近日发布年度报告称,去年地球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量达到新高,加剧了气候变化问题。去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以及其他吸热气体的含量都达到新高,而温室气体升高八成归因于二氧化碳的升高。2012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工业社会前高出41名。  相似文献   

8.
在限制人为二氧化碳的排放以控制全球变化的问题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尖锐的利益冲突。目前,大气中人为增加的二氧化碳绝大中份是发达国家在过去150年内排放的。它们目前的排放量仍占全球人为排放量的四分之三。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这是它们正当的发展权利。作者讨论了各种限制人为二氧化碳排放的国际协定方案,认为可交易的二氧化碳排放许可证制度是比较现实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近来,全球范围的环境问题已作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到了各国的议事日程上。其中,CO_2等大气中的微量物质引起气候变化的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科学家普遍关注的研究课题。大气中含有微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甲烷、氯氟碳化物类(或称氟利昂气)以及臭氧等物质,它们具有在地表附近,阻碍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后的热量散发出去的作用,这就是“温室效应”,而这些气体则称为温室气体(GHGS)。这些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至今仍然非常低,但确有增加的趋势(见表1),造成地表和围绕着地球的大气下部变暖。其结果将给未来的气候变化带来较大影响。有关“温室气体”引起气候变化的科学的最新  相似文献   

10.
生态危机为当今世界四大危机之首。它突出地表现在:沙漠化的扩展,为此,全球每年损失耕地1亿余亩;水土流失加剧,每年有250亿吨沃土变为江河中的泥沙;气候异常导致大范围的干旱和饥荒,造成数以千万计的人挣扎在生死线上。生态危机不完全是由于气候的变化,人为的因素也是个重要原因,如由于现代工业的高度发展,矿物质燃料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正与时俱增;加之人类对热带森林的掠夺采伐,更加重了“温室效应”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科学家们预言:50年左右地球大气将因而升温1.5~4.5℃,从而导致海平面上升,内陆地区的蒸发量将加大,而降水量将减少,势必加速沙漠化的进程,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再考虑对策就太迟了。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的活动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青 《环境教育》2011,(2):47-50
伴随着人类工业化的进程,温室气体的排放不断攀升,全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近年来世界各地因气候异常导致的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应对气候危机已经是追在眉睫、刻不容缓.为此,早在1992年联合国大会就通过了一项公约,规定了各国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义务,希望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使气候系统免遭破坏的水平上.面对全球气...  相似文献   

12.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1999年4月1日预测,由于世界经济增长下降,特别是在东欧、前苏联和亚洲其它地区,EIA估计在2010年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释放量将下降。据预测,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及其费用下降到《京都协议》对2008年至2012年期间规定的1990年的水平。到2010年...  相似文献   

13.
全球性的气候变化是近些年来的一个重大问题。特别是二氧化碳(CO_2)、氯氟烃类(CFC_3)、甲烷(CH_4)和一氧化二氮(N_2O)等温室效应气体在大气层中的升高而导致全球变暖被认为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引起大气环境变化的诸多因素有:人类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发展,人口增长带来的化石燃料的更大消耗和火山活动等。因此,减少CFC_3和CO_2的排放量一直是保护空气质量的主要问题。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生态系统也是大气变化因素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在家畜饲养业方面,牛、绵羊、山羊以及其它反刍家畜的消化系统能够产生甲烷,即一种温室效应气体。甲烷在空气中的浓度远少于二氧化碳的浓度,但每摩尔甲烷气体的温室效应却是二氧化碳的20倍,所以,甲烷在空气中增加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而,研究控制甲烷产生技术将是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正>189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Svante Arrhenius预言化石燃料燃烧会使大气中的CO2增加,从而导致全球变暖,大气中的CO2增加一倍,可能导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5℃。1988年:联合国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对气候变化进行科学评估。  相似文献   

15.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马克·哈蒙和威廉·弗里尔及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杰丽·富兰克林进行了一项研究工作以验证这种论点。事实上,科学家们发现,用新树取代老树,将造成二氧化碳向大气的净释放。原因是,森林采伐后,其中大部分树木转化成了二氧化碳,这种情形发生在废物燃烧、木材腐烂、造纸生产等环节中。这些过程产生二氧化碳的量很大,以致于新树要用200年的时间去吸收它们生长过程中所吸收相同量的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16.
到目前为止,已经散发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大约为每平方厘米地球表面5×10~4克。大多数CO_2溶解在海洋里,其中多数又作碳酸钙从海洋里沉淀出来。只有约0.45克/Cm~2CO_2存留于大气之中。平均每平方厘米地球表面有27克CO_2溶解在海洋之中。溶解在海洋中的CO_2是存留于大气中的CO_2的60倍。海洋和岩石矿物为  相似文献   

17.
《环境教育》2009,(2):23-23
米其林公司将在意大利库尼奥(Cuneo)的一家工厂安装欧洲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屋顶板。该太阳能面板超过14.7万平方米,每年可以发电近1000万千瓦时,为2000位居民提供电力,同时还可以将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总量减少1200吨。这座太阳能发电厂预计将在2010年年初投入运营。  相似文献   

18.
肼类燃料(肼、甲基肼和偏二甲肼)排放于大气中时,可与大气组分;氧、二氧化碳、水、臭氧、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发生反应,降解主要产物是氮气、水、甲烷或偏除,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可发生光解。本文详细论述了肼、甲基肼和偏二甲肼与大气中的氧气、臭氧和氮氧化物的反应历程及降解机理,其中某些降解产物毒性比肼类燃料本身更大。  相似文献   

19.
<正>温室效应怎样让地球发烧?二氧化碳排放过多最大的危害是导致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扩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二  相似文献   

20.
前沿动态     
<正>国际动态能源革命走向低碳化国际能源署近日指出,全球性能源革命正在进行,但要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仍需要做大量工作。国际能源署即将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10》指出,如果没有新政策出台,化石能源将继续提供全球大部分能源,到2005年,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可能增长到57千兆吨;《世界能源展望2010》提供了到2005年全球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最少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