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天津市某交通居民混合区(以下简称混合区)和某废旧机电拆解加工工业区(以下简称工业区)的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线监测数据,分析了天津市不同功能区大气VOCs的浓度水平、组成特征、季节变化和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混合区监测的烷烃、不饱和脂肪烃和芳香烃3类VOCs的质量浓度分别为48.26、15.34、34.45μg/m3,总VOCs质量浓度为98.05μg/m3;工业区监测的烷烃、不饱和脂肪烃、芳香烃、卤代烷烃、卤代烯烃和卤代芳香烃6类VOCs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8.79、10.76、9.41、43.24、12.86、2.16μg/m3,总VOCs质量浓度为97.22μg/m3。混合区和工业区的大气VOCs浓度均为夏季最高,但混合区秋季次高,冬季最低,而工业区冬季次高,春季最低。混合区VOCs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和化石燃料的燃烧;工业区VOCs主要来源于有机溶剂和氟利昂等制冷剂、发泡剂的挥发。  相似文献   

2.
于2014年7月8日至8月13日在成都市城区和工业区选取两个点位开展挥发性有机物(VOCs)样品采集工作,分析结果显示,成都市夏季城区大气中VOCs质量浓度在34.1~458.8μg/m3,平均值为(137.3±91.8)μg/m3;工业区大气中VOCs质量浓度在26.7~474.9μg/m3,平均值为(135.9±103.5)μg/m3。早高峰时段(7:00~10:00)两个点位VOCs的浓度水平均高于其他时段,说明VOCs浓度受机动车排放的影响较为明显。用·OH消耗速率和臭氧生成潜势评估VOCs大气化学反应活性,结果显示,芳香烃和烯烃是影响大气化学反应活性的关键组分。城区和工业区的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生成潜势分别为4.859、4.559μg/m3,芳香烃不仅是臭氧生成潜势的关键活性组分,同时也是SOA的重要前体物。  相似文献   

3.
鞍山市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鞍山市不同功能区(工业区、工业区附近、居住区和对照区)的大气进行分季节(夏、冬季)采样,分析该市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水平和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夏、冬季的大气中的VOCs浓度变化差异显著,总体来说夏季大气中的VOCs浓度高于冬季;夏季大气中苯系物、挥发性卤代烃浓度分别是冬季的1.1~2.7、1.4~...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机动车尾气VOCs组成及其化学反应活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钢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采集并分析了上海市主要交通干道和隧道废气样品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水平。分析结果表明,交通干道和隧道废气样品的总挥发性有机污染物(TVOC)质量浓度分别为(227.1±40.9)、(2209.9±1228.0)μg/m3;隧道废气样品中的TVOC浓度是交通干道平均浓度的4.3~15.2倍;交通干道废气样品中VOCs主要组分与隧道废气样品中VOCs主要组分非常类似,说明交通干道废气样品中VOCs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交通干道废气样品中TVOC的.OH消耗速率为(17.21±4.49)s-1,延安东路隧道和打浦路隧道废气样品中TVOC的.OH消耗速率分别为(300.37±120.78)、(138.09±25.30)s-1,烯烃对TVOC的.OH消耗速率贡献最大,其对废气化学反应活性贡献率在70%以上。交通干道和隧道废气样品中关键活性组分是C2~C5的烯烃组分,这些组分也是机动车尾气中的特征污染物,因此可以判断机动车尾气是上海市大气化学反应活性的最大贡献者。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上海城郊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时空污染特征及其对人体潜在健康风险,选取上海某城郊10个点位进行连续6年(2012—2017年)的采样分析。结果表明,上海该城郊大气VOCs平均质量浓度为(243.80±151.52)μg/m3,其中烷烃、卤代烃、芳香烃、含氧VOCs和不饱和脂肪烃依次占VOCs总浓度的45.72%、20.04%、18.84%、11.19%、4.21%。上海郊区不同功能区VOCs总浓度年际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总体呈下降趋势;在空间上,化工区主干道路附近的两采样点VOCs质量浓度最高,分别为307.81、340.97μg/m~3。O3生成潜势和等效丙烯浓度计算结果显示,芳香烃为上海城郊大气中最主要的活性物种,且关键活性组分为甲苯、间/对-二甲苯和异丁烷等。上海城郊大气中27种风险VOCs的总致癌风险值为3.02×10~(-4),高于可接受限值(1.00×10~(-4)),长期暴露可能有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2019年夏季(8月)绍兴城区的烷烃、烯烃、炔烃、芳烃、卤代烃、含氧挥发性有机物(VOCs)、腈7类共98种VOCs的特征、来源及大气反应活性。结果表明,7类VOCs的平均质量浓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烷烃(24.29μg/m3)卤代烃(17.17μg/m3)芳烃(15.89μg/m3)含氧VOCs(14.72μg/m3)烯烃(4.06μg/m3)炔烃(1.23μg/m3)腈(0.27μg/m3)。烃、腈和卤代烃白天浓度低,夜间浓度高,含氧VOCs基本上终日保持稳定。白天交通排放的贡献较为显著;夜间除交通排放外,挥发性有机溶剂的使用对绍兴城区夏季VOCs也有重要影响。此外,VOCs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长距离气团传输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老化现象。烯烃、芳烃是绍兴城区夏季最具大气反应活性的VOCs。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上海市建筑施工扬尘排放特征,选取浦东新区典型主体建设阶段工地为研究对象,对其周边水平和垂直点位开展扬尘在线监测,同步观测风速风向,并依据暴露高度浓度剖面法计算总悬浮颗粒物(TSP)排放量和排放因子。结果显示:工地水平方向上TSP最高日均值和最大日质量浓度分别为0.137、0.186mg/m~3,风速是影响施工场地周边TSP浓度的重要因素。TSP小时变化呈现双峰型分布,TSP垂直分布总体上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此外,监测期间该工地TSP排放量为62.32kg,排放因子为0.003 6g/(m~2·h)。  相似文献   

8.
中国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日趋严重,许多重点排污行业VOCs排放浓度高,检测难度大。现有相关标准不适合质量浓度大于10mg/m~3的高浓度VOCs的检测,采用气袋法采样,固相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用两种不同样品制备方式,对某化工企业废气净化设施进口的高浓度VOCs进行了检测,用标准气体对检测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气袋法采样,选择合适体积的气密针直接配置样品操作简便,可行性强,重复性好,极大降低了湿度对样品配置的影响,可用于固定源废气中高浓度VOCs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选取山西省某典型焦化企业化产工段的冷鼓工序、洗脱苯工序、脱硫工序、压滤车间4个工序,采样监测其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特征,并运用等效丙烯浓度法和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法综合评价其VOCs的化学反应活性和臭氧生成潜势。结果表明:(1)冷鼓工序、洗脱苯工序、脱硫工序、压滤车间4个工序共检测出32种VOCs,各工序的总VOCs分别为64 809.50、4 933.80、4 610.20、6 346.90μg/m~3。(2)4个工序检出的VOCs物种均以芳香烃和卤代烃为主,其中芳香烃以苯、甲苯、二甲苯为主,卤代烃以1,2-二氯乙烷为主。(3)芳香烃为4个工序中化学反应活性最大的污染物质,且各工序中1,2,4-三甲苯和1,3,5-三甲苯均有较高的化学反应活性和臭氧生成潜势。(4)在排放浓度和臭氧生成潜势方面,冷鼓工序的贡献均为最大,是化产工段需要进行VOCs治理的重点工序。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管控和治理绍兴市柯桥区工业园区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利用柯桥区现有的两工业园区VOCs监测站点(园区1站、园区2站)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的监测数据分析柯桥区工业园区VOCs污染特征并进行溯源.结果表明:园区1站每月VOCs质量浓度平均值为125μg/m3,园区2站为137μg/m3,都呈现出3月...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印染行业生产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的产生特征及现有控制措施对VOCs的去除效果,选取浙江某典型印染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了该企业主要VOCs污染源(包括定型机、配料间及污水站)的废气产生特征,测定和评价了各废气处理装置对VOCs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该企业定型机、配料间及污水站产生的有组织废气总流量分别为8.6×10~5、7.4×10~4、2.8×104 m~3·h~(-1),产生的VOCs平均浓度分别为14.7、9.0和14.9 mg·m~(-3),有组织废气源VOCs的年产生总量约为80 t。定型车间、印染车间和污水站附近无组织VOCs的平均浓度分别约为0.66、0.16和0.59 mg·m~(-3)。产生的典型VOCs包括苯甲酸苄酯、五氟丙酸三十八烷酯、乙二醇单丁醚、十六烷、异喹啉等。定型机废气采用"冷却+静电"或"喷淋+静电"工艺处理,其对VOCs的去除率仅为2%~6%。配料间和污水站产生废气采用"碱洗+次氯酸钠洗涤"工艺处理,其对VOCs的去除率为8%~58%。研究结果可为印染行业VOCs污染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密闭实验箱开展香烟、电子烟的自由燃烧实验,利用Tenax吸附管采集箱内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样品,采用热解吸—气相色谱/质谱方法测定108种VOCs化合物,定量研究香烟、电子烟自由燃烧烟雾中VOCs的浓度、种类、特征物及排放率,结果表明:(1)香烟自由燃烧烟雾108种VOCs中臭氧前体物(PAMs)、空气毒...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河北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臭氧(O3)及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的影响,利用2021年4—10月河北11个地市VOCs的监测数据,对河北VOCs污染特征及其关键活性组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河北VOCs平均体积分数为36.16×10-9,低碳的醛酮类和低碳的烷烃是河北VOCs的主要构成物种。VOCs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河北中南部沧州、衡水、邯郸、石家庄等地,北部城市秦皇岛、张家口VOCs浓度较低。监测期间,河北O3生成潜势(OFP)为259.67μg/m3,SOA生成潜势为0.61μg/m3,其中衡水OFP最高,达302.96μg/m3,石家庄SOA生成潜势最高,达0.92μg/m3。甲苯、间/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对OFP及SOA生成潜势的贡献均较大,是O3和大气颗粒物协同控制的优控VOCs物种。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了解天津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来源及对O3的影响,基于2020年天津市VOCs在线监测数据,统计分析了VOCs污染特征,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天津市VOCs的来源进行解析,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分析VOCs的O3生成潜势(OFP).结果表明:2020年天津市VOCs的年均质量浓度总和为56.56μg/m3,其中,...  相似文献   

15.
对天津市滨海新区夏季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在线观测,分析其夏季污染特征。结果表明:83种检出VOCs平均质量浓度为288.14μg/m3,各类化合物浓度贡献排序为烷烃(39.8%)卤代链烃(26.5%)芳香烃(13.9%)烯烃(13.1%)炔烃(4.4%)卤代芳香烃(2.3%),各组分中浓度最高的为正丁烷和正戊烷,占VOCs比例高达8.1%和7.0%;苯和甲苯也有相当含量,平均质量浓度均超过7μg/m3,分别占VOCs的2.5%和2.4%。天津市滨海新区VOCs日变化呈单谷型,与交通早晚高峰关系不大,苯/甲苯(体积比)为1.32,说明化石工业排放等对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气中VOCs影响较机动车尾气显著。聚类分析发现,天津市滨海新区VOCs来源分为3类,一类是汽油挥发和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泄漏,一类是化石工业和其他工业生产过程排放,一类是机动车尾气及植物排放,其中前两类为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6.
基于浙江省29家船舶修造企业的调查数据,研究分析了船舶修造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情况和VOCs组分特征,并核算了VOCs产生系数和排放系数.结果表明,船舶修造行业VOCs治理设施总体覆盖率为55%,VOCs主要组分为苯系物(BETX)与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分别以船舶载重量、船舶数量为活动水平时,远...  相似文献   

17.
使用Pt-Pd/γ-Al_2O_3整体式催化剂催化燃烧合成革烫印挥发性有机物(VOCs)中的丁酮(MEK)和乙酸乙酯(EA),研究了MEK或EA质量浓度、空速、相对湿度(RH)、双组分共存对MEK、EA转化率的影响,并应用于实际工程。结果表明,在空速为20 000h~(-1)、RH为0的条件下,可以实现在380℃时质量浓度分别为2 945、1 800mg/m~3的MEK和EA转化率均大于97%。在工程应用中可忽略RH的影响,并且MEK和EA可以同时处理。表观反应动力学表明,MEK和EA同时处理时首先氧化EA。选择了烫印VOCs主要成分为MEK和EA的某合成革企业开展工程应用,该企业排放的MEK和EA质量浓度分别为2 076~2 332、774~1 037mg/m~3,设定催化反应温度为380℃、空速为20 000h~(-1),MEK、EA同时进行处理,RH不进行控制,结果尾气中未检出MEK、EA,且非甲烷总烃质量浓度低于50mg/m~3,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的要求,可以保证97%以上转化率,同时实现较大废气处理量。  相似文献   

18.
选取某湿法熄焦焦化厂,通过苏玛罐采样、气质联用(GC/MS)分析,研究了各工段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特征,并对臭氧生成潜势(OFP)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炼焦工艺过程中脱硫入口、装煤排放口、焦炉烟囱、袋式除尘出口、焦炉顶5个采样点共检测出59种VOCs,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分别为7228.5、2634....  相似文献   

19.
于2020年秋季对台州不同功能区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在线监测,分析了VOCs浓度水平和组成特征;利用O3生成潜势(OFP)评估了VOCs对O3污染的影响;运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解析VOCs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台州5个监测站点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体积分数日均值在30.0×10-9~52.9×10-9,均以烷烃和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为主;VOCs来源主要包括机动车尾气源、工业排放源、燃烧源、油品挥发源、溶剂使用源和植物源,其对VOCs的贡献率分别为27.42%、19.37%、17.36%、17.25%、11.18%、7.41%,其中城区和郊区机动车尾气源的贡献最大,而工业园区则是工业排放源贡献最大;对OFP贡献最大的源类是溶剂使用源(贡献率31.12%),其次是工业排放源、机动车尾气源、油品挥发源、燃烧源,贡献率分别为20.69%、16.37%、15.70%、10.99%,植物源对OFP贡献率最低,仅为5.13%。台州城区和郊区需重点关注溶剂使用源管控,工业园...  相似文献   

20.
基于深圳大学城站点的PM_(2.5)多年监测数据,对深圳市近年来PM_(2.5)浓度及其化学组成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深圳市采取的主要大气污染控制措施的效果并提出了相应建议。结果显示:2007—2015年深圳大学城站点PM_(2.5)年均质量浓度由2007年的52.70μg/m~3降低至2015年的31.15μg/m~3,达到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限值(35μg/m~3),大气污染控制取得了突出的效果;2015年与2009年的PM_(2.5)化学组成相比,下降最多的依次为SO_4~(2-)、有机物(OM)和元素碳(EC),分别降低4.44、3.03、1.99μg/m~3。对深圳市实施的综合污染控制措施分析表明,近年来深圳市PM_(2.5)浓度降低主要得益于机动车尾气控制、电厂脱硫及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重点行业治理等。OM在PM_(2.5)中的占比呈上升趋势并占据首位,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对OM的一次来源以及二次来源的同步控制,并注重大气污染的区域联防联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