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党和政府顺应时代发展提出的治污新模式,也使得专业污水处理公司成为市场经济新的经营主体。水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中的第三方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串通投标、商业贿赂和垄断协议等不正当竞争行为,这就需要法律对这些行为进行相应的规制,明确第三方承担民事责任的赔偿数额,区别对待行政责任的不同情况以及对第三方承担刑事责任的方式作出具体的规定,这些都有利于"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在我国的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2.
2015年3月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做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出了"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此前的1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已正式印发了《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在环境公用设施、工业园区等重点领域,推动建立排污者付费、第三方治理的治污新机制,这也是我国对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提出的第一个国家政策。由此可见,推行环境污染的第三方治理已经成为政府祭出扭转环境恶化的杀手锏。  相似文献   

3.
与传统的治污模式相比,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可以有效提高污染治理的成效,集中对污染治理的监管,有利于发展环保产业。第三方治理模式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目前还面临相关立法缺失、责任划分不清晰、监管机制存在漏洞、配套制度不健全的困境。提出应当完善第三方治理立法,明确排污企业和治污企业的责任分配,完善监管机制,健全配套制度,以优化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相似文献   

4.
碍于自身资金、治污技术以及管理水平欠缺等客观因素,排污主体自主进行污染治理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专业的第三方治理被提上日程。但现阶段第三方治理客观与主观方面均存在缺陷。目前急需在现实困境之上建立化解机制,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划分、认定责任,完善市场机制,明确政府职能定位,加强信息公开、建立法定程序保障公众参与,并辅之严格排污标准、高额违法成本以倒逼排污主体采用专业治污机制,以确保第三方治理成为污染治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党和政府顺应时代发展提出的治污新模式,这为我国水污染的治理指明了新方向。水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不仅在制度上是个创新,在法律层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规制第三方的刑事责任方面。要明确第三方成为新的责任主体,在认定责任的归责原则上适用相对严格责任原则,在责任承担的具体方式上适用"双罚制"和罚金刑,为水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的引入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6.
国家提出“一控双达标”工作目标后,浙江省富阳市积极采取措施,加大污染治理力度,至 1999年年底,全市 316家限期治理企业中 299家完成治理任务,投入治理资金 8280万元,新增污水处理能力 35万吨 /日,废气处理能力 230万标立米 /日,削减 COD排放量 1.5万吨。但是,相当部分已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将治污设施闲置不用,偷排、漏排污染物。上级来检查或环保部门执法检查时设施在运转,有关部门一走,治污设施就停下来了。环保部门的几十个人管理众多的排污企业,也只是疲于应付,治污效果难以发挥,环境质量得不到…  相似文献   

7.
政府积极履行监管责任对水污染第三方治理有着重要作用。水污染第三方治理运行阶段需要政府做好对排污企业与第三方治污企业准确连续的监测,以保证污水治理的预期效果。但就目前我国情况来看,水污染第三方治理中仍然存在责任界定不清晰、监管资源不足、问责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都是政府履行监管责任的障碍。建立合理的分责制度、保障监管资源、完善问责制度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我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改革路线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第三方治理是促进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的有效模式,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创新的重要内容。我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内涵不清晰、理论架构未建立、关键问题待突破、政策路径不明确等问题,系统设计我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改革路线图是当前迫切的现实需求。本文在对第三方治理内涵的解析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多中心公共经济论、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原理、规模经济及委托-代理理论的理论架构,综合分析第三方治理的理论依据及作用机制。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梳理我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政策演进情况,并立足于我国环境公用设施建设和企业工业污染治理领域第三方治理的发展现状,剖析成效及问题,提出构建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环境监管体系、经济政策支持体系、市场价格体系和企业诚信评价体系的政策机制改革框架及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9.
<正>北京万邦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的环保公司(股票代码300055),是高端、专业、领先的大型水系统服务商。公司长期专注于石油、煤、电力等能源行业,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全寿命周期的水处理工程及运营服务。近两年来,公司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借助上市平台,通过收购、合作等方式,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至节能环保、设备制造领域;2015年,公司率先开启PPP模式,成功介入市政环境服务领域,初步完成产业布局。  相似文献   

10.
<正>北京万邦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的环保公司(股票代码300055),是高端、专业、领先的大型水系统服务商。公司长期专注于石油、煤、电力等能源行业,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全寿命周期的水处理工程及运营服务。近两年来,公司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借助上市平台,通过收购、合作等方式,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至节能环保、设备制造领域;2015年,公司率先开启PPP模式,成功介入市政环境服务领域,初步完成产业布局。  相似文献   

11.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一种可有效发挥政府、排污主体、市场力量等多方优势,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效率并降低综合成本的重要模式。工业园区在有限的物理空间内入驻了大量的企业,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产生集中,是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重要的实践载体。本文对2016年以来生态环境部(原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针对工业园区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实践创新进行综述,从试点项目、典型模式、成效与挑战等方面对园区已开展的第三方治理实践进行分析,认为第三方治理在推进园区绿色发展中优点突出,已开展大量多样化实践,具有广阔的进一步发展前景,但同时仍需突破机制模式、管理制度等瓶颈。在国家针对工业园区污染防治突出系统优化、资源能源双控、排放提标、精细化管理等趋势下,全面深化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主要面临着硬件设施和管理体系不平衡不完善两大问题。最后,研究提出了创新第三方环境综合服务和针对“双碳”目标深入推进工业园区第三方污染治理的两方面政策建议,以期为工业园区深化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实践创新和促进园区绿色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来临,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社会治理体系等,成为社会热点议题。数据是研判环境形势、预测变化走向、评价治污效果以及解决紧迫环境问题的科学基础;信息、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开启智慧环保时代创造了条件,也将对环境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等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的正式发布,确定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在我国的开展实施。第三方环境服务公司主体的加入,为环境污染法律责任的承担增加了障碍。为了明确水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中第三方的法律责任,必须对其中的归责原则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确定无过错责任原则在水污染侵权行为中的法律地位,从而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中的责任划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环保产业》2014,(8):68-68
正开源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投资、运营、工程总包、设备制造和生态治理为一体的集团公司:始建于1970年,1980年开始专业生产环保水处理装备,是国家建设部门、机械工业部门定点生产环保水处理装备的专业厂家;国家建设部门城市污水处理设备推荐厂家之一。公司注册资金5050万元,拥有一个年产值达到5亿元、占地面积150亩的设备加工基地;在郑州设立有:营销公司以及河南省水处理装备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国际工程部;用BOT/TOT模式投资了7座污水处理厂。公司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环保产业》2011,(7):66-66
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5月,隶属于中国国电集团国电科技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电力环境污染治理的企业之一,是中国环境保护产业骨干企业。目前主要承接大型火电厂燃煤机组烟气脱硫、脱硝工程,脱硫特许经营,布袋除尘,水处理,干排渣等业务。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目前国内工业废水治理的现状及传统工业治污模式的弊端,对工业治污专业运营的新方式—系统化合同减排模式进行了探讨,指出该系统化合同减排模式是工业治污切实可行的途径,积极推行之,必将有力促进政府、金融机构、排污企业和治污企业形成合力,各施其职、各负其责,可进一步推进工业治污的技术创新,降低治污成本,使工业污染治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国内     
正燃煤电厂推行第三方治理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关于在燃煤电厂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燃煤电厂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由现有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治理领域全面扩大至废气、废水、固废等环境污染治理领域;社会资本更加活跃,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第三方治理相关法  相似文献   

18.
李华芳 《绿叶》2007,(11):49-49
"企业没激励、官员没动力、民众没能力",这是环保在现阶段遇到的困境。企业没激励,自不必说。地方官员为何没有动力治理污染?至少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官员"向上负责制"。当前的选拔机制使官员不可能产生动力去治污。其二,地方政府也是一个理性的行为主体。如果治理污染要耗费大量的地方财政,治污成本过高的  相似文献   

19.
<正>十年风雨,十年求索。邦达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虹在二十世纪末率先成功地将国外先进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引入中国。在北京创建了我国第一套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站,填补了国内环境监测领域在线自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关于落实从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业所得税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的背景、意义及主要内容,重点对企业需留存备查资料进行了详细说明,并阐述了其对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行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