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粉末活性焦强化A/A/O工艺处理煤气化废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气化废水水质复杂,是一种典型的难降解工业废水,而常规A/A/O工艺生化处理效率不高,严重制约了此类废水的处理和回用.因此,试验进行了粉末活性焦强化A/A/O工艺处理煤气化废水的中试研究,向好氧池投加粉末活性焦形成生物膜-悬浮污泥复合系统,并将剩余污泥回流至系统前段对原水进行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在活性焦投加量为250 mg·L-1,系统总HRT为105 h的优化条件下,CODCr、氨氮、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7.4%、98.1%和80.5%,出水浓度分别为76 mg·L-1、0.3 mg·L-1和22.4 mg·L-1,达到《循环冷却水用再生水水质标准》(HG/T3923—2007)中CODCr≤80 mg·L-1、NH3-N≤15 mg·L-1、TN≤30 mg·L-1的要求.进一步机理研究表明,向好氧池中投加的粉末活性焦可作为微生物载体和菌胶团核心,投加活性焦后,好氧池的活性污泥浓度增加了57.9%.含焦剩余污泥对原水进行吸附预处理,石油类和SS的去除率分别为34.8%和61.5%,降低了废水对生化系统的毒害作用和冲击负荷,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2.
向单一活性污泥池内投加填料,分析了填料填充率对玉米深加工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填料填充率的增加,系统的抗CODCr冲击能力有所增强,当填充率为30%时,进水CODCr平均值为832.7mg/L,相邻2天CODCr变化的平均值为779.6mg/L,即CODCr变化均值超过进水CODCr的94%,CODCr去除率仍稳定在80%以上。填料投加对NH4+-N的去除效果改善较大,当填充率为20%时,NH4+-N去除率较无填料投加提高近50%,达90%;当填充率为30%时,去除率可基本稳定在90%。在试验研究的填料填充率下,填料投加对TN的去除改善不大。另外试验还观察到,污泥膨胀期间填料挂膜速率有加快趋势。  相似文献   

3.
投加悬浮填料改善活性污泥法处理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向曝气池中投加悬浮填料以改善曝气池的处理效能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投加悬浮填料可以降低曝气池的污泥负荷,提高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效率,改善活性污泥的沉淀性能。试验用悬浮填料能大大提高曝气设备的充氧能力,而且该填料挂膜块,膜厚适宜,易于流化,投加和更换方便,是一种极优的生物填料。  相似文献   

4.
选取五种常用无机混凝剂,把活性污泥与生活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进行混凝试验,结果表明,三氯化铁去除TP的效果最好,在投加量为99 mg/l时,可去除污水中88%的TP。三种混凝剂FeCl3、PFS、PAFC与PAM复合进行参数优化的正交试验,对TP有最佳处理效果的絮凝条件为:投加FeCl3,投加量为99 mg/l,投加顺序为FeCl3先投加1 min,以污泥恰搅起不分层的速度搅拌(约160 r/min)30 min。试验结果对投加混凝剂活性污泥法选择合适的混凝剂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棉浆粕稀黑液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棉浆粕稀黑液的生化物化处理试验表明,采用驯化活性污泥法可有效地去除稀黑液中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当稀黑液CODCr进水浓度在3000~4000mg/L范围内,CODCr负荷18~20kg/m3·d时,CODCr去除率可达60%~65%,BOD5去除率可达85%~90%。生化出水经投加适当的化学混凝剂品种和剂量进行物化处理后,CODCr可进一步去除63%~70%。  相似文献   

6.
化学解耦联剂对活性污泥产率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3,3',4',5-四氯水杨酰苯胺(TCS)作为代谢解耦联剂添加到活性污泥工艺中,进行连续曝气分批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在TCS总投加量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一次性大剂量投加的污泥减量化效果好于分次小剂量投加.每d投加 12 mg TCS,污泥产量比对照下降了33%,而每2 d一次性投加24 mg TCS,污泥产量比对照下降了55%.污泥的CODCr去除能力有所下降,当一次性投加12 mg时,CODCr去除率比对照下降了12%,但出水氨氮及总氮质量浓度均未受影响.污泥的SVI有所上升,但沉降性能未见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
颤蚓对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系统考察了低、中、高3种不同污泥浓度下(TSS≈4 g·L-1、6 g·L-1和8 g·L-1),一定的颤蚓投加比例对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并同时考察了颤蚓对污泥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投加颤蚓后60min内,活性污泥沉降速率明显加快,60min时的污泥容积相对于未投加颤蚓前可减少8%~42%;而且.这种效应对污泥浓度高的活性污泥更为显著和有效.然而.通过对污泥特性的分析表明,颤蚓在短时间内(1~3h)对污泥平均粒径、Zeta 电位并无多少影响;此时污泥容积指数(SVI)和胞外聚合物含量(EPS)却反而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8.
对活性污泥处理含铬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活性污泥用量,废水酸度,接触时间,温度等条件对除铬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废水pH值=3-10,Cr^3 ≤20mg/L范围内,按铬与活性污泥重量比为1/600投加活性污泥,去除率可达95%以上,处理后可达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针对可生化性极差的制药园区难降解尾水,分别采用单独活性污泥吸附、单独O3氧化及活性污泥吸附+O3联合氧化3种方法进行预处理,并对试验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单独活性污泥吸附法对有机物具有一定去除能力,但不能有效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单独O3氧化法和活性污泥吸附+O3氧化法对有机物去除效果明显,废水可生化性得到显著提高。采用联合法进行预处理,其CODCr去除率可达37.90%,废水的BOD5CODCr从0.020提高到0.141,且其处理成本更为经济。  相似文献   

10.
对污泥基生物炭提升活性污泥系统处理性能进行探讨,将活性炭和污泥基生物炭分别投入A2O工艺厌氧池活性污泥,发现其对COD削减率最高分别为72.9%和41.1%,均能有效削减,生物炭对TN削减率最高为74.1%,优于活性炭.表征显示污泥基生物炭上更易附着活性污泥且比表面积更大.在A2O小试厌氧池中以"1次/污泥龄"为频率投加活性炭、污泥基生物炭和脱脂污泥基生物炭,结果发现:投加污泥基生物炭对COD、TN、TP的削减均优于活性炭,投加脱脂污泥基生物炭对COD、TN的削减与投加活性炭相当,对TP平均削减率高达85.6%,优于活性炭,表明生物炭处理(BT)工艺比粉末活性炭处理(PACT)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能力更强,脱脂污泥基生物炭作为污泥脂质提取后的副产品更经济.  相似文献   

11.
对活性污泥处理含铬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活性污泥用量、废水酸度、接触时间、温度等条件对除铬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废水 p H值 =3~ 1 0 ,Cr3+≤ 2 0 mg/L 范围内 ,按铬与活性污泥重量比为 1 /6 0 0投加活性污泥 ,去除率可达95%以上 ,处理后可达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投加氢氧化铁对SMBR中活性污泥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研究了在SMBR中投加不同量氢氧化铁对出水水质以及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铁-SMBR中随氢氧化铁投加量的增加,COD出水及去除率略有提高;氢氧化铁投加量为5%时,对活性污泥的活性促进作用最强;活性污泥SVI的降低主要是氢氧化铁絮体本身的化学絮凝作用所致;试验条件下氢氧化铁最佳投加量为混合液污泥浓度的5%时,半透膜压增长最慢,膜污染程度最轻。  相似文献   

13.
融合菌-活性污泥联合曝气吸附处理重金属铬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融合菌RHJ-004与活性污泥联合曝气处理含铬废水的生物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融合菌RHJ-004与活性污泥联合曝气对铬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投加10g/L菌体、6g/L污泥,处理50mg/L的铬液,还原率可达83.26%,去除率达72.04%。该吸附剂对处理酸性含铬废水具有很大的潜力,在pH=1 ̄5时,还原率均>80%,去除率均>70%;溶解氧是影响该吸附过程的一个重要参数,当DO=2 ̄4mg/L时,生物吸附效果较好,还原率达到75%以上,去除率也超过65%;融合菌RHJ-004与活性污泥对六价铬的联合吸附可用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描述,但Freundlich模型的拟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中试试验,分析了活性污泥对污染物吸附的影响因素,并考察了活性污泥对城市污水中污染物的吸附效果.试验研究表明,污泥浓度(MLSS)、水力停留时间(HPT)和污泥龄(SRT)对活性污泥吸附污染物的效果有一定的影响,但污泥龄影响较小.在污泥质量浓度为3~5 g/L,HRT为36 min和SRT为2 d的运行参数下,活性污泥时COD,SS,TN和TP吸附效果分别为70.7%,87.7%,30.2%和72.2%.  相似文献   

15.
以印染污泥为原料制备的污泥吸附剂通过搅拌-吸附-沉淀一体化装置,对印染废水进行工业试验。试验选取污泥吸附剂投加量、印染废水pH、吸附时间及悬浮物等因素进行考查。结果表明,通过搅拌吸附沉淀装置,吸附剂在酸性条件下处理印染废水,吸附剂投加量为1017.5 g L-1,搅拌吸附时间为117.5 g L-1,搅拌吸附时间为11.5 h,可得到较好的处理效果。在印染废水pH值为5时,吸附剂投加量为10 g L-1,搅拌吸附时间约为60 min,沉淀时间约为45 min的条件下,污泥吸附剂处理后的出水pH为3.96,对废水脱色率为92.65%,COD去除率为47.33%。在工业上可用污泥吸附剂代替活性炭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6.
在常温(25℃)条件下,对Fenton与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组合工艺处理博落回提取废水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CODCr为7300mg·L-1时,通过多个单因素试验确定的最佳Fenton反应条件为:初始pH=3.0,n(H2O2)∶n(Fe2+)=15,H2O2投加量为7300mg·L-1.在此条件下反应120min后,CODCr去除率为65.3%,BOD5/CODCr由原水的0.14上升到出水的0.22,可生化性得到提高.同时,研究证明,出水pH不影响CODCr去除率,但污泥体积指数(SVI)值随着出水pH的增大而减小.Fenton氧化出水经SBR工艺处理后,CODCr可控制在500mg·L-1以内,达到国家三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稠油废水的来源与性质,提出3种处理技术,即"水解酸化-接触氧化-臭氧催化氧化",出水CODCr为48.6 mg/L,去除率达到86.55%,处理成本为6.03元/m3;"活性焦预吸附-厌氧-固定化微生物BAF-活性焦后吸附",出水CODCr为40.2 mg/L,去除率达到88.97%,处理成本为5.45元/m3;"强化絮凝-活性污泥MBR",出水CODCr为36.8 mg/L,去除率达到82.64%,处理成本为5.76元/m3。第2种工艺处理效率与处理成本略优。  相似文献   

18.
利用实验室培养的活性污泥吸附絮凝预处理中纤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研究结果表明,当污泥投加量为6~9 g/L,废水pH值为6,吸附絮凝时间为30 min,沉淀时间为30 min时,处理效果最好,对废水中SS,COD和SCOD的去除率分别为29%,24%和17%左右。该方法为含高悬浮物、高有机物工业废水的预处理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剩余活性污泥在厌氧消化系统中难以降解,而研究发现预处理能加速其水解的过程。本文研究了盐酸酸化预处理(pH为6~1)对剩余活性污泥后续消化及脱水性能的影响。综合考虑盐酸的投加量和污泥消化性能的改善情况得出最佳工艺参数:酸化至pH为2时,综合效果最佳。此时污泥消化13天的沼气产量相当于未经酸化处理污泥消化21天的沼气产量。在半连续流消化反应试验(35℃,水力停留时间为12天)中,预处理后的污泥产甲烷量较未经预处理的污泥提高了14.3%,同时沙门氏菌全部灭活。脱水实验研究发现,酸化预处理能节约后续污泥脱水过程中40%的阳离子絮凝剂投加量以达到同样的泥饼含固率。  相似文献   

20.
X791.03 200501733 青霉菌对印染废水吸附脱色及深度处理的研究/ 李蒙英…(苏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04,5(9).-36-39 环图X-4 利用青霉菌P-1(Penicillium sp.)对2种染浴废水中的染料进行吸附去除,研究结果表明,吸附处理3h,黑色和红色染浴废水色度基本被去除,去除率分别达98.0%和74.5%,但去色处理后废水的CODCr值仍偏高。对去除色度的废水进一步用活性污泥进行深度处理,黑色和红色废水的CODCr去除率分别为75.9%和89.7%。青霉菌菌丝通过吸附作用从废水中抽提出的染料分子在有染料降解细菌L-1和L-2的降解池中脱色降解,菌丝吸附脱色能力得到再生。图5表3参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