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生活的环境有树、有花、有草……但是,可怕的白色污染却在危害我们的生活环境。 二月十一日,我乘坐班车去了家住玛纳斯的大姑家。大姑带我去地下市场买菜,这个市场很大,来这买菜的人也很多。我看了看,在这里买菜的人基本都是用塑料袋,有一个阿姨在离开市场时,手中提了装满蔬菜的大大小小,五六个塑料袋,这样的客流量每天会用掉多少个...  相似文献   

2.
《绿叶》2016,(11)
正有人说,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的官职有多高,名声有多大,也不在于他为自己积累了多少财富,而在于他为别人付出了多少,他帮助了多少人,他得到了多少人真正的尊重。也有人说,人生的价值不是别人告诉你的一个简单道理,因为那是别人认定的生活意义,并不是你的生活意义。只有你自己通过一种灵魂的追索,真切感受到一种可以影响生命体验的意义时,你才真正找到了能够坚持一生的生活意义。一个人在达到一种终极自由的时候,才  相似文献   

3.
积级成事     
这个世界是由4种人所组成:第一种人让事情发生;第二种人看着事情发生;第三种人想知道发生了何事;第四种人则全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我相信上帝在每一个人身上,都种有伟大的种子,而这颗种子是否能发芽、开花、结果,则全在于我们自己。我们大多数人所拥有的才能,比我们实际用到的多得多;而我们成功与否关键不在于我们拥有多少才能,而在于我们如何运用自己的才能。成功有3个绝对必需的要素,它们是:一、积极的心理态度有一个故事,是关于一对夫妇所生的两个孪生小兄弟的。这对双胞胎外表看起来一模一样,个性上却是相差天南地北,一个很积极,另一个却很  相似文献   

4.
塑料袋的使用量如此惊人,人们对其危害有多少认识?制造方便袋的主要原料是聚乙烯和聚氯乙烯,自然界的光、热、细菌和酶难以将其化解,一只方便袋在地下至少长达200年才能腐烂分解。这种包装材料正使社会陷入一种困境,正慢慢地将人类引向可怕的白色包围中,蚕食人类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5.
正"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出自《朱子家训》名言,意思是:吃每一碗粥、每一碗饭时,应该想想这粥饭里有多少人的付出,多少能源的消耗,真的是来之不易;我们生活所需的每半根丝、每半缕线,都要常想其中包含多少物质能源和多少人的心血,应该好好珍惜。我特别喜欢这句话,因为勤俭节约是中华的传统美德。所以,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我从节俭做起。  相似文献   

6.
全球空气质量排名,中国位列倒数第二,这是一个极其可怕的现实。存在严重的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此无动于衷,我行我素。  相似文献   

7.
我们知道,再过二、三十年之后,中国资源和人口之间的关系肯定是最紧张的。那时候,中国的人口数量将达到一个最高值,大概是16亿(国际最极端的分析是18亿),而耕地能养活多少人?水资源能养活多少人?矿产和能源又能支撑多少人?这些资源的约束我们叫作紧约束,也就是说资源的短缺和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非常紧张的关系,它的约束是不可逆转的。  相似文献   

8.
<正>当你听到环保这个词语的时候,一定并不陌生。但是真正能做到时时环保的人又有多少呢?每天捡一片废纸,每天节约一度电,每天节约一滴水,这些都是环保行为。践行环保很简单,但是坚持下来的人并不多。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就只有一个家园,如果我们破坏了它,我们就别无去处。所以我们  相似文献   

9.
张鑫 《环境教育》2011,(2):78-79
水是生命之源,虽然世界上有138亿立方米的水,占世界表面积的70%,但是淡水只有5亿立方米,能饮用淡水却只有0.14亿立方米。节约用水、科学用水,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如果一个人一天节约一滴水,那么全世界60亿人一年就可以节省多少呢?  相似文献   

10.
<正>我的故乡在台儿庄。也许你知道台儿庄是因为它是抗战战场,也许你熟识台儿庄是因为它被人们赞喻为江北水乡、运河古城……但是,你可能并不了解一个鲜为人知的台儿庄。一条路,不知有多少人来来往往。而在这条路上坐落着—座几百米高的大山、6个小村落以及4个大大小小的水泥厂。人们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确如此。因为开采大山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原本的石头垒墙逐渐地被小洋楼取代。  相似文献   

11.
《环境教育》2007,(3):79
2000年,我国内地新出生人口达到了3600多万,远高于1999年的1909万和2001年的1702万.2007年猪宝宝热的到来使人口密度再次不均匀增长,在如此集中的一个阶段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相似文献   

12.
<正>如果有人跟你说,手机5年后就消失了,你是瞠目结舌,还是觉得是在意料之中?当一个时代大潮来临时,人们往往会低估科技进化背后的革命性和颠覆力。1999年我刚回国做China Ren(校友录),当时去北大、清华等高校做演讲,我问台下有多少人用过互联网,几乎没几个人举手。我当时就说,5~10年,互联网就将彻底攻陷你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你们的衣食住行玩,你们的方方面面都无法脱离互  相似文献   

13.
以往每逢“地球日”(4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5月22日)、“世界环境日”(6月5日)等纪念日来临时,各级政府、学校及社会团体等纷纷组织一些形式多样的有意义的活动,来纪念这些与环保有着密切关联的重要日子。然而,在今年这些“纪念日”里,世界各地却遭受了一种可怕的“非典性肺炎”病毒的侵袭。在我们恐慌和愤怒之后,我们是否应该冷静地反省一下:伴随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对于这个孕育万物的地球母亲,我们究竟掩盖了多少贪婪和狂妄的暴行?  相似文献   

14.
看到这行字的人,无论你现在身处何方,在做什么,我想请你马上停下来,闭上眼睛,屏住呼吸,停止咀嚼,总之,关闭其他一切感觉器官,只启动听觉。坚持三十秒,然后睁开眼,来回顾一下,刚才你听到了什么?如果可能的话,列个简单的清单,三十秒间,你听到了多少种声音,其中有多少是人类的声音,又有多少是大自然的声音?还有多少是——寂静?  相似文献   

15.
《环境教育》2009,(5):85-87
污染触目惊心的可怕《汉江怪物》(The host)2007韩国2000年,驻韩美军医院的一名美国医生下令一名韩国医生将大批闲置的剧毒甲醛倒入下水沟流入汉江。2002年,在汉江钓鱼的两个人发现水里有一条长得很奇怪的小鱼。2006年,一头有着长长尾巴、既能在水里游又能在岸上跑的吃人怪物出现了。怪物的出现给沿岸的居民生活带来巨大危险……  相似文献   

16.
污染触目惊心的可怕 <汉江怪物>(The host) 2007韩国 2000年,驻韩美军医院的一名美国医生下令一名韩国医生将大批闲置的剧毒甲醛倒入卜水沟流入汉江.2002年,在汉江钓鱼的两个人发现水里有一条长得很奇怪的小鱼.2006年,一头有着长长尾巴、既能在水里游又能在岸上跑的吃人怪物出现了.怪物的出现给沿岸的居民生活带来巨大危险……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的一生到底有多少光阴是在房间里度过,一天八小时工作、八小时睡眠,在房间里活动的时间至少占据一个人生命的三分之二。不过,我们可能没有能力选择哪栋建筑、哪个房间作为自己的办公所在,但是我们至少有一定的能力来选择自己的家。怎样的家才算是一个环境健康的家呢?如今我国许多大城市,甚至中小城市都面临着人口密度大,土地功能划分不合理,交通拥堵等问题,造成城市居民居住条件恶化、使得装修病、空调病、肥胖病、呼吸病和人际关系冷漠的“城市病”等频频发生,大行其道,成为危害城市居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尤其是2003年春天汹涌而…  相似文献   

18.
熊素麟 《环境技术》2007,25(6):9-10
今年7月,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中国电器院的消息让人振奋鼓舞.可是又有谁知道中国电器院人付出了多少心血?  相似文献   

19.
《环境教育》2012,(12):46-47
在从事环境新闻报道的十几年间,她已记不清,有多少次在采访污染企业时受到企业的威胁;也已记不清,有多少次顶住压力刊发曝光稿件……  相似文献   

20.
雷虎 《绿色视野》2014,(12):63-66
提到我们的传统手工艺时,我们总是一边心怀敬意,一边扼腕痛惜。用来装饰的剪纸、用来娱乐的皮影、用来生活的漆器,它们在华丽千年后,最终成为一个老去的背影。我们看待传统工艺的消逝时,就如同看到物种的消亡,把矛头直指以经济为中心的现代社会。然而,有多少人从传统工艺自身找过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