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通过对我国工业循环水处理进行研究,对杀生剂的种类和在工业循环水处理中利弊进行分析,并据此对日后新型杀生剂的研究和开发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再生水回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时,投加杀生剂和缓蚀阻垢剂是防止细菌大量繁殖以及减缓水质腐蚀管道、提高管道传热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针对自配的复配杀生剂TH-1、TH-2与复配缓蚀阻垢剂TH-3,研究了2类药剂在同时作用时对系统的杀菌率、缓蚀率及阻垢率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对垢的形态及元素组成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异养菌总数约2.8×107CFU/mL时,2种杀生剂投加14 d后杀菌率可达99%以上;对不锈钢、铜质挂片的最大腐蚀率为0.002 2 mm/a,药剂同时作用时对碳钢具有明显的协同缓蚀的效果,腐蚀率均符合国标要求,对水质的阻垢率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复配杀生剂与缓蚀阻垢剂配伍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本对国内外循环冷却水杀生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概括总结。循环冷却水杀生技术主要有化学杀生技术、物理杀生技术和生物杀生技术三大类。化学杀生技术起步早,发展较成熟,应用广泛,是目前应用的主要技术;物理杀生技术因其无污染而受到重视;生物杀生技术效率高,专一性强,投资省,是新型杀生技术,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的循环冷却水杀生技术将是多种方法相融合的,安全、高效、环保的综合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4.
选用了氧化型杀生剂二氯异氰尿酸钠来控制循环冷却水中微生物的生长。分别把药剂的投加浓度、温度、接触时间、pH值 4个因素作为变量对杀生效果进行考察 ,总结每个因素及各因素的 3个水平变动对杀生率影响的大小 ,为实际生产提供参数。结果表明 ,浓度因素对杀生率的影响最大 ,其次是时间 ,再次是温度 ,最后是pH值  相似文献   

5.
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现场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生产中已经大量地采用了循环水系统,这样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监测就变的越来越重要。长期的实践经验表明,就冷却水化学处理而言,实验室的动态模拟评定试验不能代替冷却水系统的现场监测,因为实验室的模拟条件比较单纯和稳定,而现场生产中的条件则比较复杂和多变,两者之间在各个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在冷却水系统的清洗、预膜的日常运行期间对其中的腐蚀、沉积物和微生物的情况进行现场监测。冷却水系统中腐蚀、沉积物和微生物引起的故障,常常会迫使冷却水系统停止运行,从而引起生产系统的停产。如果不对冷却水系统中的腐蚀、…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具有除垢阻垢、缓蚀、抑制有害菌藻繁殖、除磷、降解有机物、絮凝沉降等多种水处理效果的微生物菌剂(MEMA),并对其作用原理进行介绍。为解决传统化学药剂处理工业循环冷却水存在浓排水TP、COD、SS超标的问题,首次在保有水量为2. 5万m3的火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中进行了工业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微生物菌剂除具有传统化学药剂阻垢、缓蚀、抑制有害菌藻的作用外,还同时具有降低TP、COD、SS的效果。对比2种药剂,塔池浓排水ρ(TP)平均值由2. 4 mg/L下降至0. 5 mg/L,ρ(COD)平均值由86. 3 mg/L下降至43. 1 mg/L,ρ(SS)平均值由39. 3 mg/L下降至9. 1 mg/L,表明该菌剂对降低TP、COD、SS浓度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汽车生产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自来水消耗与废水排放,因此,汽车工业具有较大的节能减排潜力.国内某汽车厂采用膜过滤技术对达标排放的废水进行深度处理,中水水质达到冷却水回用标准,作为补充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通过对中水水质的监控和冷却水系统的运行控制,保证中水回用实施效果.结果表明:中水回用后,循环冷却水满足系统运行条件,既节约了自来水的消耗又达到了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的,在汽车工业中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素平 《环境保护》1996,(11):22-24
根据循环冷却水的水质特点,采用磷配方药剂及杀菌灭藻剂对冷却水进行学处理,达到防腐阻垢的效果,保证整个循五水系统正常运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
共价接枝聚季铵盐型杀生剂的制备及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制了一种表面接枝的聚季铵盐型高分子杀生剂,并考察了其对水溶液中的各种菌体的杀生效果,通过对活化剂和硅胶载体的优化,确定了最佳制备方案。结果表明,可以使用价格低廉的-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代替4-溴丁酰氯作为活化剂,载体硅胶的选择范围广泛,可以采用比表面积大、价格低廉的硅胶作为载体。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检测表明杀生功能基团已共价接枝到载体硅胶上。杀生性能检测表明该杀生剂可以在低浓度、短时间内降低水溶液中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真菌的活菌量。显微镜观察发现,杀生剂的灭藻过程是杀生剂表面吸附(藻体)、接触、灭藻。结果表明,新型固定化高分子杀生剂具有较强的抗细菌和抗真菌的能力,对藻类也具有杀灭作用,是一种高效、广普、性质稳定的水处理杀生剂。  相似文献   

10.
以三氯生(TCS)和三氯卡班(TCC)为目标污染物,通过监测评价新冠疫情期间杀生剂的河网污染特征;同时,构建了一维水动力学模型和四级逸度模型耦合的河网连续动态模型,解决了污染物在河网迁移过程中的时间和空间异质性问题,开展了目标杀生剂在石马河流域的迁移模拟.模型通过率定和实际浓度验证,获得了满意的模拟结果.结果表明,新冠疫情期间河网中杀生剂的污染浓度是非疫情期间的2倍.TCS和TCC从污水处理厂排出后,在河道中的浓度随着河流迁移的距离增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浓度的时间变化特征则受到河段流量的影响,上游低流量区域河网中杀生剂浓度先上升而后下降,且在20 h左右已逐渐趋于稳定;下游高流量区污染浓度呈现梯形缓慢升高趋势,且浓度最终在24 h时尚未成为稳定值.因此,对河网中典型杀生剂迁移的时空特征的评估,需在区别流量大小的前提下,分段和分时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