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水资源数量严重不足,水体质量差,水质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手段对水质进行监控。先进的水质现场监测技术是可控制水污染速度的关键,更能保护水资源,所以发展水质现场监测技术变得十分重要。本文阐述了水质现场监测的意义,概括了水质现场监测技术现状,最后对水质现场监测技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水质监测技术发展重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黄河干流中卫新墩断面近年水质状况及水质变化趋势,文章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新墩断面2004年以来的水质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墩断面水质达到功能区水质要求,受到轻微污染,水质一般。在此基础上,文章利用GM(1,1)模型,借助Matlab软件,拟合了新墩断面未来水质污染变化方程,得出了新墩断面未来水质将进一步好转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人口的日益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巨大的用水需求给水质监测带来了巨大压力和挑战。因此,发展水质监测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水质,且进一步缓解了水质监测的压力、减少水质监测的工作量,使监测工作日益高效。现今,水质监测技术的发展不尽人意仍存在诸多问题。而建设水质监测物联网应用框架,有利于扩大监测范围、改善水质监测环境。本文通过揭示发展水质监测技术的制约因素,进一步构建水质监测技术物联网应用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4.
河流水质系统灰色模型的识别、模拟和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借助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思想和方法可以构造河流水质灰色模型,根据实测水质资料可以识别出河流水质灰色模型中的最优灰参数,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河流水质系统进行灰色模拟。灰色模拟考虑了实际河流水质系统中客观存在的不确知因素和偶然因素影响。本文概述了河流水质灰色模型的构造、河流水质灰色模型的研究意义、河流水质灰色模型的灰参数识别、河流水质系统的灰色模拟及其在四川沱江水质系统模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赵琼美 《云南环境科学》2004,23(Z1):115-117
用大量实测水质资料,全面分析了柴石滩水库坝前、中部及库尾不同水域的水质现状,分析了南盘江入库河流弹药库水质代表断面的水质现状及水质变化趋势,提出了水库水污染控制及水资源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水质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浦江上游保护区是上海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其水质状况直接影响上海的饮水安全,分析影响该区域水质的主要水质因子。研究水质的分布特点和近年(2000年-2004年)的发展变化趋势,本文使用因子分析法通过对2000年-2004年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的常设监测断面水质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黄浦江上游水质保护区的特征污染因子,再使用幂指数法、加权平均法、向量模法等水质综合评价方法对该区域的水质进行了评价,并得到了该区域的水质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湄公河下游五国的水质状况及原因,通过汇总湄公河五国的水质管理法律法规及水质标准和介绍各国的水质管理措施,阐述了湄公河国家在水质管理方面做出的努力以及水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湄公河国家在流域水质区域合作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实施水质的自动监测与远程监控,有助于及时掌握水体状况与水质变化,提高对水质污染事故的预防与处理能力,进而使水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通常情况下,水质自动监测技术可以实现水质自动监测,进而为水环境保护提供了支持.本文结合水质自动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了水质自动监测技术在水环境保护护中的应用实例.以期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  相似文献   

9.
控制现场水质采样的质量对于水质监测的准确性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影响水质采样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控制现场水质采样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河流水质系统的灰色规划方法和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借助于河流水质灰色模型,可以对河流水质系统进行灰色规划。灰色规划考虑了实际河流水质系统中客观存在的不确知因素和偶然因素影响,概述了河流水质系统的灰色规划模型的构造、河流水质系统灰色规划模型的求解及其在四川沱江水质系统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浅谈流域地表水水质监测网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对国外先进的水质监测网络设计的经验和体会 ,针对我国现行的流域水质监测站网越来越不能满足水质监测的目的和水质信息需要的现状 ,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流域水质监测网络优化设计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东江河源段水质现状,分析了东江河源段常年保持良好水质的原因及目前在水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进一步加强东江水质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青岛海洋倾倒区海水水质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基于1985~2003年青岛海洋倾倒区水质监测资料,应用环境质量分级与评价的模糊综合-加权平均复合模型对青岛倾倒区海水水质现状及1985~2003年各年度海水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18 a间的海水水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由于受倾倒的疏浚物中污染物影响,海水水质较差,均为Ⅱ级水质,2000年后海水水质一直维持良好,均为Ⅰ级水质.历年水质优劣顺序为:2000>2002>2003>1997>1985>1991年.  相似文献   

14.
祝慧娜  闫庆  尹娟 《环境工程》2015,33(2):130-134
在贝叶斯水质评价模型中引入区间数表示污染物浓度,采用区间排序法对水质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建立了区间型贝叶斯湖泊水质评价模型。同时将该模型应用于某湖泊的5个采样点进行水质监测及评价,结果显示,5个采样点水质逐渐变差,均为劣V类。基于区间型贝叶斯的湖泊水质评价模型更加直观地表示了同类水质采样点的水质差别,避免了传统方法中主观因素的影响,为属于同类别水质的采样点排序提供了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15.
水质基准是制定水质标准限值的重要依据,是科学的水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水体污染形势严峻,区域环境差异明显,亟需建立适合我国水环境特征的水质基准作为水质控制和管理的理论依据。文章对我国水质基准的概况、水质基准方法学、水质基准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论述,以期为我国水质基准的研究提供参考与支撑。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泰兴开发区的建设现状和长江水质(以枯水期水质分析为主)的变化状况调查分析,结合对开发区排污现状和长江水质、饮用水源水质的监测分析,得出工业集中区排污影响长江水质的结论,并提出了控制污染物排放、保护长江水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袁宏伟 《环境工程》2009,27(5):75-77
在对转炉提钒浊环水质状况进行分析化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水质调整措施,实施后有效地稳定了提钒浊环水质,改善了因提钒浊环酸性水质导致的缺陷,较好地满足了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8.
结合重庆开县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数据情况,对全县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进行模糊综合评价,采用熵权法赋权对水质进行了分级评价。2010~2011年,水质情况总体良好,绝大部分水质处于I类和II类。2011年下半年水质较其他时间有所退化,出现了两个III类水。这个变化趋势应该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质量控制在水质监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水质监测的过程中,质量控制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阐述了影响水质监测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水质监测质量控制的措施,从而保证水质监测提供可信、有效的数据,发挥水质监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当前管网水质化学稳定性的现状,阐述了水质化学稳定性的定义、判别方法、水源、管材、水质指标、常规水处理工艺等对水质化学稳定性的影响,并针对各影响因素提出了管网水质化学稳定性的控制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